書庫首頁->《不入流之我的遊戲規則 返回目錄


作品相關 He 112的誕生始末1

作者:狂濤

    He112的誕生始末簡介

    1934年初,致力於重建工作的德國空軍向國內各大飛機製造企業招標研製一種新型戰鬥機。儘管其目的是最終擁有一種超越同時期其他國家主力戰鬥機的優秀飛機,招標書上的性能要求卻定的並不出格,甚至可以說是平平無奇了。最終共有四家公司交出了自己的設計,他們分別是福克。武爾夫公司的Fw159,阿拉道公司的Ar80,BFW公司的Bf109以及亨克爾公司的He112。其中前兩種設計很明顯地不符合當時飛機的發展趨勢,沒有什麼改進潛力,很快被淘汰出局,而剩下的兩個競爭者在飛機性能上可以說是各有千秋,如果硬要分出高下的話,He112似乎略勝一籌。

    但到了今天,He112卻成了二戰中德國人投入批量生產的戰鬥機裡最不為人所知的一個型號,尤其是當你關注到這種飛機在各個裝備國家空軍中長達十多年的役齡後就會發現,這實在是很有趣的一件事。相較於它最初的競爭對手---Bf109那傳奇性的經歷和名望而言,He112的一生實在可說是默默無聞。如果這種飛機也像人一樣有思維和語言的能力,那麼當它總結自己一生的際遇時,也會感歎一聲「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吧!

    基本資料

    製造廠家:恩斯特。亨克爾飛機公司(ErnstHeinkelFlugzeugwerkeGmbH)

    設計人:沃爾特。岡特(WalterGunter)工程師,齊格弗利特。岡特(SiegfriedGunter)工程師

    設計年代:1935年

    類型:晝間戰鬥機

    乘員:一人

    外觀:常規佈局的下單翼戰鬥機,全機在設計時大量採用優雅的曲線。

    機身:機身從前到後呈紡錘形,而橫截面為卵圓形。機頭設計相當流線,僅為了發動機的

    進氣和散熱以及武器的發射留了幾個小開口,與蘇聯的IL-2攻擊機較為近似。

    機翼:該機巨大的橢圓形機翼稍稍帶點下折,也算是倒海鷗翼的一種吧。襟翼從翼根處向外延伸,同從翼梢向內延伸的副翼在翼展的三分之二處匯合。

    其他細節:座艙罩為水泡型,由三部分組成。He112採用後三點式起落架,全部可以收放(尾輪當收起時仍舊半露)。由於採用了倒海鷗翼,主起落架做得較短,且是向外側收起。

    開發背景

    三十年代早期,當重建的德國空軍開始找尋合用的新飛機(一開始的首要需求是教練飛機或通用飛機)時,亨克爾公司無疑是該國最有經驗的飛機製造廠家。在這種情況下,亨克爾博士倒也不負眾望,接連推出了一系列優秀的雙座軍用機,如:He45,He46,He50等,因此軍方的訂單大多被其奪走。在隨後的戰鬥機開發上,亨克爾公司亦佳作紛呈,先是He49初試啼聲,其改良型He51更是在Bf109問世前雄踞德國空軍主力戰鬥機的寶座。總之,這段時間可以說是亨克爾公司與帝國空軍部(RLM)的蜜月期了。

    He51是一種設計精巧但平凡的雙翼戰鬥機,當它在1933年首飛時「德國空軍」這個名詞還沒有出現在公眾面前。1934年7月,首批He51戰鬥機開始分配到一線部隊手中以取代Ar65和Ar68,但由於預算的問題這幾種飛機還是並行服役直到Bf109大量進入部隊後。實際上,在He51投入現役時這種設計就已經過時了,因此軍方在接受了第一批75架戰鬥機型之後,第二批的80架就被加上浮筒用於水上偵察任務,稱為He51B-2,第三批的79架則改成了專用於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He51C-1。

    1936年8月6日,首批6架He51戰鬥機被送到了西班牙參與內戰,不久又組成了三個各裝備12架該型飛機的戰鬥機中隊,而到了11月份,德國人以這幾個中隊為基礎組成了有名的「兀鷹軍團」。隨著戰爭的升級,補充的飛機從德國源源而來,在面對共和軍老式的雙翼飛機時,He51的表現還算可圈可點。

    不過He51所取得的空中優勢並沒有維持多久,共和軍方面開始將蘇聯援助的波利卡爾波夫系列戰鬥機大量投入戰場。I-15出現使得He51終於在空中遇到了強硬的對手,而全新概念的I-16戰鬥機的登場更讓已陷入苦戰的He51慌了手腳,最終不得不從一線的空戰任務中黯然撤走,轉而作為對地攻擊機,後又改為高級教練機使用。內戰過後,西班牙空軍還保有46架He51,加上從德國添購的15架同型機,一直使用到了1952年!

    西班牙內戰明白無誤地證明了一件事--雙翼機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儘管在內戰後期意大利人的CR。32雙翼戰鬥機仍然十分活躍,但要對抗高速的I-16依舊是力不從心。聰明的共和軍飛行員通過簡單實用的「一擊脫離」戰術充分發揮了I-16的速度優勢,創造了不少輝煌的戰績。而反過來說,要用過時的雙翼飛機擊落一架I-16就困難得多。在情況不利時,I-16的飛行員往往只要簡單地加大油門,通過一個俯衝就可以脫離困境,一溜煙地跑個沒影了,讓敵方的飛行員恨得牙癢癢的。要知道,國民軍一方給蘇聯這種看上去粗粗笨笨的飛機取了個有趣的外號「耗子」,從這個略帶調侃的名稱也可以感受一些國民軍飛行員當時苦戰I-16後的體會了。總之,交戰雙方的飛行員都把一個教訓帶回了家「對現代戰鬥機來說,速度比機動性更重要!」

    開發史

    1933年,德國空軍技術部為了配合未來的空中戰爭模式,確定了幾個優先的開發項目。這些項目包括:

    RustungsflugzeugI多座中型轟炸機

    RustungsflugzeugII戰術轟炸機

    RustungsflugzeugIII雙座重型戰鬥機

    RustungsflugzeugIV單座戰鬥機

    其中單座戰鬥機項目這一條的相關技術指標訂的並不高,要求在6,000米高度(19,500英尺)時能以400公里/小時(250英里/小時)的最高速飛行20分鐘,滯空時間長達一個半小時。火力方面的最低要求是三挺各備彈1,000發的機槍,或一門備彈200發的20毫米機炮。另一個有趣的要求是,機翼載荷必須控制在100公斤/平方米以下,以便於保證飛機的機動性;不過,性能上的優先考慮順序依舊是:水平速度,爬升速度及機動性能。

    同年十月,赫爾曼。戈林寫信給各大飛機製造廠家要求研製一種「高速郵政機」---在當時是「戰鬥機」一詞的隱語。到了1935年5月,這一要求由空軍技術部再次用公文的形式加以確認,不過其名稱卻換成了「輕型運動飛機」。

    最初的招標書只給了空軍部認為最有戰鬥機開發經驗的幾家大公司,如:亨克爾公司,阿拉道公司和福克。武爾夫公司,後來,考慮到BFW公司Bf108「颱風」式飛機的空前成功,終於對其網開一面,准許其加入設計競賽。每一家公司都被要求製造三架原型機來進行前期的類型比較。到了1935年春,動作較快的阿拉道公司和福克。武爾夫公司率先向空軍交出了自己的原型機。

    福克。武爾夫公司的Fw159飛機可說是由該公司以前設計的Fw56「Stösser」(隼)式高級教練機發展而來,仍舊採用古典的傘翼設計。老實講,除了取消下機翼,增加可收放的起落架,以及較新穎的座艙罩和機尾設計外,和二十年代初的雙翼戰鬥機比起來實在是沒啥新意可言。不幸的是,新增加的可收放式起落架卻成了「阿基裡斯的腳後跟」,由於採用了傘翼設計,起落架當然不可能收入機翼中,只好將就一下收入引擎下方的機身中。相較於F4F「野貓」上的類似系統而言,整套系統既複雜又極其地不可靠,以至於三架原型機中的兩架均由於這一問題而墜毀,而V1號原型機更是在第一次試飛時就當著空軍部眾多官員的面出了洋相(狂扣第一印象分……)。

    再說說阿拉道公司的Ar80,從各方面看來都比Fw159要先進一些。這是一種採用長橢圓形機翼的低單翼戰鬥機,擁有極佳的水平機動性(尤其是在小半徑轉彎這一點上)。不過阿拉道公司沒有什麼生產半硬殼式結構飛機的經驗,所以Ar80的前機身還是採用了鋼管骨架外敷鋁制蒙皮的老式結構。本來在這架新飛機上阿拉道公司的工程師們也想採用可收放式的起落架(向後折入機身),可是研製起落架折疊系統的工作一直不順利。為了趕進度搶時間,最後索性在原型機上弄了個極其簡陋的固定式起落架充數。雖然這樣做明顯增加了飛機飛行時的空氣阻力,但簡單的固定式起落架也節省了不少飛機自重,稍稍彌補了因氣動外形不佳造成的性能缺失。遺憾的是,到最後Ar80還是沒能滿足空軍提出的技術指標。

    終於說到正題He112了,如前所述,該機由亨克爾公司的設計骨幹沃爾特和齊格弗利特。岡特兩兄弟負責研製。其實當1933年戈林提出研製新的「高速郵政機」後,兩兄弟就已經熱火朝天地開始了一項名為「1015項目」的工作,研製一種採用BMWXV氣冷發動機的新飛機。而當1935年5月2日正式收到空軍技術部的公文後三天(五月五日),這一項目才被設計局內正式更名為He112。

    He112的設計靈感主要來源於相當成功的He70「閃電」式單發四座輕型運輸機(後者被漢莎公司廣為採用),而He70的設計構思又和洛克希德公司著名的「獵戶座」式郵政機有著千絲萬縷的瓜葛。就像當時的許多民用飛機一樣,He70也被投入軍事航空中,改裝成了雙座偵察轟炸機並在西班牙和匈牙利等國空軍中服役。

    通過生產He70,亨克爾公司引入了一系列的新型飛機設計和生產技術,如下單翼佈局,半硬殼式機體結構和全金屬機體,橢圓形機翼,倒鷗翼型加上可收放式的起落架,在亨克爾公司隨後一連串的飛機設計上都可以見到這些特徵。說實在的,He70的性能已經和德國空軍新型戰鬥機的技術指標相去不遠,從這一點上也就不難理解為啥岡特兄弟會在He112上盡可能多地保留了He70的設計。

    總的來看,He112就像是He70的縮水版,一樣採用了全金屬結構,半硬殼式機體結構和雙翼樑的主翼,並在製造中大量採用平頭鉚釘。起落架從機翼的鷗翼上反點向外側收入機翼內,這時的輪間距竟達到了九米,使得該型機在地面上滑跑時有一流的方向性和安定性。要說該機外觀上和之前的老式設計有什麼共同之處的話,那就是敞開的飛行員座艙和之後突起的靠頭及機脊了,不過這一點倒讓那些剛從雙翼教練機轉飛He112的飛行員感到格外的舒服(當時很多飛行員認為全封閉座艙大大限制了飛行員的視野,使得他們不能在空戰中搶先發現敵人)。

    原型機

    He112V-1號原型機完成於1935年九月一日,由於當時Jumo210發動機還沒有定型生產,這架原型機上採用的是英國695馬力的羅爾斯-洛伊斯「茶隼」MK。II型發動機。不過在隨後的工廠測試中發現V-1的飛行阻力要比當初設想的大得多,平飛極速因此達不到原來的設計要求。隨後RLM在特拉沃明德(Travemunde)進行的試飛也明白無誤的指出了這一點(RLM的試飛測試是同年十二月的事)。

    V-2號原型機則完成於同年十一月十六日,終於有機會裝上了嶄新640匹馬力的Jumo210C型液冷發動機和與之配套的三葉螺旋槳,除此之外倒是和V-1一模一樣。而這時的岡特兄弟正在埋頭分析一號原型機飛行阻力過大的原因,終於發現厚厚的機翼才是罪魁禍首。於是,He112V-2被留在了工廠中進行改裝,用較薄的機翼取代了原來的設計,使得平飛速度提高了約25到30公里/小時(15到18英里/小時),終於可以和主要的競爭對手Bf109爭一日之短長了。此外,He112在工廠的測試中略略超過了RLM獨特的機翼載荷要求,不過比起徹底忽略了這一點的Bf109來似乎不會成為什麼不得了的問題。最後,二號機被公司當作完美成熟的作品滿懷信心地送到了空軍手中。

    1936年一月,V-3號原型機也飛上了天。該機大體上類似於換上薄機翼的V-2號機,不過又加上了不少細部的改良,包括擴大了散熱器,機脊和垂直尾翼的面積。另外,機頭的發動機排氣管也用較常見的一個疊一個的形式取代了原先的單一排氣管式。同時,機頭的引擎罩內也騰出了一定的空間,預備用於安裝射擊火器。按照計劃,這架He112V-3也要交給空軍參與競標評估,但為了讓亨克爾公司在研究火箭推進器時有一個現成的實驗平台,1937年初這架飛機又回到了它的出生地。要指出的是,在一次試驗中由於火箭推進器的爆炸,He112V-3被炸得粉碎,不過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亨克爾公司竟然在這堆殘骸的基礎上重建了He112V-3,還加上了進一步的改良,如全封閉的水泡式座艙罩等,也算是鳳凰涅磐了一把。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