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首頁->《國家的復興 返回目錄


第十五節 尾聲

作者:caler333

    本來我是想在第三章的開篇時一筆帶過這一部分情節的,但讓幾個朋友看後非要直接寫成單獨的一節,所以才會有以下的內容。

    和倭國人的協議總算是簽訂了,在這個條約中明帝國顯然是大大的勒索了一筆,但是並沒有完成徹底滅亡倭國的根本目的。賠款的數量雖是眾多但倭國在這一時期內卻是以盛產金銀原礦而享譽整個世界的,加之明帝國發明的劃時代的銀礦採掘密法---「灰吹法」的傳入,可以說這時候的倭國是浮在海面上的一座巨大的銀島。兩萬萬五千萬貫的巨額賠款也只不過是將原來一百多年的產量壓縮到二十年來生產罷了,再加上明、倭兩國海上貿易的往來帶來的白銀的回流,所以說倭國人的任務還不是很艱巨的,畢竟銀子是不能吃的嘛。但對於明帝國來說就又是一種講法了,巨量白銀的流入,雖然能一時間解決明政府的財政困難但從長遠來看,物價的波動,金銀比價的變化,錢銀比價的變化,最終的結果必然是銀泉的貶值,歷史上西班牙和(當然現在是不會再有的)滿清乾隆年間通貨膨脹的教訓都可是血淋淋的前車之鑒,這可是帝國政府不得不要認真去應對的。而真正要實現長久和穩定的國家財政增長則非得要釐革新的財政制度和新的會計制度,這一切不可不謂道遠而任重啊!

    至於明、倭兩國貿易的開通則是有利也有弊。開放的倭國勢必成為帝國的原料的通供地和商品的傾銷地,為帝國帶來大量的財富。而且開放的倭國更有利帝國勢力的滲透,更容易讓帝國扶持一個親華的政權,最終實現東北亞地區的永久和平繁榮。但是倭國人偷師的能力更令我害怕,一旦帝國先進的生產和軍事知識被倭國人竊取的話,就憑兩國的宿怨和倭國人對明國人因循守舊、不思進取的本性的認識必將導致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段內在東北亞再一次掀起血雨腥風,到時候鹿死誰手就未為可知了。因此一方面要徹底壟斷倭國對外的所有聯繫以封閉其從其他渠道獲得先進技術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要在大局穩定的情況下,進一步削弱倭國,就如前生列強對中國做事那樣讓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分裂,使帝國能從中獲得最大的利益。不過要完成上述兩個方面中的任何一項的要求就憑明帝國與現在的豐臣氏政權的關係是無法完成的,這就導致了在不久的將來豐臣氏必然失去在倭國政權中的主導地位。不過這是後話,現在即便是我想也沒辦法再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了。

    在整個《明、倭京都條約》中最讓我感到滿意的是在於領土的獲得。姑且不說從倭國南部取得的用來和流求交換先島群島的大隅海峽以南各島在密切明帝國和流求兩國間關係的作用及先島群島的獲得大大加強了台灣防務的功效,就說從朝鮮那獲得的瀛洲道(朝鮮用來抵債的倭國割讓給朝鮮對馬、壹歧、五島列島、隱歧群島和朝鮮原有濟州島、巨濟島、朝陵島、珍島、羅州群島等島嶼)吧。這些個島嶼對控制朝鮮海峽,監控朝、倭兩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簡單點說,有了瀛洲道明帝國可以隨時隨地干涉或封鎖兩國事務。與瀛洲島的顯明意義不同的是,相較起來至於東海南道(倭國割讓津輕海峽以北的蝦夷島、附屬島嶼和部分千島群島)的獲得可能在當時的明國人和倭國人看來都有點無關緊要,幾個幾乎無人的小島嘛,但我卻欣喜若狂的很。這個世界上也恐怕只有我才知道,從此大東洋的北部航線已掌握在明帝國的手中,通過洋流的作用,可以從明國順利到達美洲北部---對於這條遠古時期亞洲通往美洲的古道我垂涎已久---這對於歐洲列強已經瓜分了美洲中南部的情況下建立一個中國人控制的北美殖民地對國家、民族未來的意義可想而知的(有鑒於此倭國一戰剛結束我就廣詔天下,頒布了《探險、殖民考授律令》鼓勵移民和探險,《探、殖律令》第一次提出了對各類探險者和殖民者的獎勵和授勳、賞爵的具體實施辦法,大大的促進了民間對移民海外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雖然是一時間無法再次對倭國用兵了,但不代表我就不能對倭國出手了。利用《明、倭京都條約》關於倭國開放長崎、鹿耳島、博多、平戶、明石、界港、馬關、米子、駿河、江戶、鹽釜、青森、秋田、新瀉等十四個港口給明國商人進行海上貿易並允許明國商人擁有在除此之外的倭國各地旅行、通商、居住、開礦、設廠、置業的權利且根據兩國協議明帝國可以在通商港口設立通商大使的便利條件,一時間內務府的、宗人府的、典禮省的、軍情局的、林林總總不一而論,反正是各類間諜紛紛出動。一方面對倭國的地理、人文、政治、經濟、軍事情況進行窺探;另一方面對倭國各地諸大名進行離間、分化和誘惑其成為明帝國在倭代理人的政治活動。面對明帝國如此明目張膽的活動豐臣氏政權雖有察覺但對此卻無可奈何,剛剛輸掉一場大戰,一切還在百廢待興之中,而且根據兩國和約它還必須保證這些個間諜在倭國境內和海域的人身及財產安全,所以不得不打落牙齒往肚裡吞。當然豐臣氏政權不是沒有作出反應過,一方面派人監視明國間諜的行動,另一方面由秀吉親自出馬對倭國諸侯百般威逼利誘。但殊不知正是它的這種垂死般行動促使其更早一步的走進歷史的墳墓。

    萬曆二十六年八月十八日,豐臣秀吉帶著一肚子的懊喪和不甘,帶著對豐臣氏政權未來的巨大憂慮離開了人世。擎天巨柱即倒,豐臣氏政權立刻就在內外交困中四分五裂了。先是石田三成、小西行長與增田長盛等年寄眾(又稱五奉行)內部的矛盾;再是號稱「文吏派」的石田三成等人和「武斷派」的福島正則、加籐清正等人(實際上又叫「近江派」和「尾張派」,這是以這些人依附豐臣秀吉的時間和地點來劃分的)等人的尖銳對立;而後是毛利氏、上杉氏、宇喜多氏和德川氏等奉行眾(又名五大老、豐臣氏政權最高顧問官)之間的矛盾;再就是西部發達的商業大名和東部閉鎖的農業大名之間的矛盾;最後是明帝國在倭國的代理大名與反對明、倭條約的大名之間的大對立。其間又參雜著明帝國、西班牙、和蘭等外國(教士)間諜的推波助瀾,一時間倭國社會動盪不已,眼見著一場大規模的內戰又要開打了。

    但一個大規模內戰中的倭國並不符合明帝國的利益,於是在明帝國各通國、通商大使的「善意」調停下,在另一位豐臣氏大老前田利家的不懈努力下,最後由倭國皇室和德川家康出面暫時平息了這場迫在眉睫的戰火。但問題並沒有解決,各種矛盾更加激化了,一片平靜的海面下,火山噴發在醞釀中。而在這場風波中明帝國的勢力又大大強化了,黑田氏、薩摩島津氏(豐臣秀吉九州攻略後島津氏分為大隅和薩摩兩支)、松浦氏、大村氏、天草氏、有馬氏、菊池氏、立花氏等九州諸大名基本上都成了站在明帝國一邊,成為代理大名之一,甚至和明帝國合作有佳的前田氏內部也產生了依附明帝國的聲音。當然最有力的合作者是德川家康了,為了獲得成為倭國「天下人」的最後一次天賜良機,基本上帝國的要求沒有不滿足的,雙方在江戶簽訂密約,約定:1、明帝國協助其成為倭國第一人,其繼續履行豐臣氏與帝國達成的條約中的任何條款;2、其同意保留豐臣秀賴的領地,但要求明帝國放棄對豐臣氏的保護;3、同意在其成為倭國第一人後驅逐所有在倭的西洋商人,停止與西洋列國之間的貿易;4、禁止在倭國傳播基督教。。。。。。

    終於萬曆二十七年閏三月初三日,唯一能平衡倭國朝局的豐臣秀賴的傅役(老師、監護人,類似明帝國太傅的職位),六十二歲的前田利家在大阪去世,於是壓斷駱駝脊樑的最後一根稻草也落下了。倭國內戰的命運再也無法扭轉了,各種勢力紛紛整合,大阪和伏見兩大敵對陣營開始浮出水面。時間進行到萬曆二十八年(倭國後陽成天皇慶長五年)七月,獲得大批明國軍援的德川家康利用另一位豐臣氏政權大老上杉氏的一次失誤,舉兵討伐。一時間倭國天下芸動,而石田三成也認為終於等到了打倒德川家康的好機會,亦起兵來攻。於是關⑩原大戰在即了。

    萬曆二十八年九月十五日,德川家康率領加籐清正等人組成的東軍與石田三成率領的由毛利輝元、宇喜多秀家等組成的西軍在倭國美濃國關原進行了大規模的會戰。期間東軍大勝,隨後不久石田三成即被斬於京都六條河原,至此德川家康開始制霸全倭國。

    又過了三年,德川氏於江戶建立幕府,家康自任征夷大將軍,兩年後由德川秀忠繼任二代將軍,從此倭國進入「江戶時代」。但是家康成為「天下人」後自以為羽翼已豐,開始違反起兩國密約來。先後於萬曆二十九年和三十年分別允許和蘭、英國在平戶建立商館,並同東南亞各國進行所謂「朱印船貿易」,以充實藩庫。面對德川氏的背信棄義,我當然不會等閒視之,先是策動九州和關西部分大名獨立,而後又出動水師艦船闖入浦賀水道炮擊江戶,並利用通商大使發出戰爭警告,自知無力抵抗的倭國幕府被迫與明帝國達成和議,雙方於萬曆三十年簽訂《明、倭駿河改約》。除了明帝國同意倭國以大明銀泉一千萬貫將淡路島和伊豆諸島贖回和江戶幕府同意繼續履行原本雙方達成的密約外,江戶幕府承認九州地方諸大名(此時的九州已成為反幕府的大本營,大部分與德川家不和的大名都轉封到九州,例如上杉家改封肥後國十郡三十一萬八千石、毛利家改封日向和大隅兩國十二郡三十萬七千石等等)除每年交納一萬石的象徵性的歲貢外不再受其管轄並授予「九州共和領」的大統領(第一任大統領為黑田如水,任職三個月即病死,後由毛利、島津、上杉三家輪流擔任)以幕府九州公方(探題)的役職和公家(倭國朝廷)從二位權大納言的官位。就這樣我給倭國套上的枷鎖又緊一扣。

    又過了十年,號稱忍耐力絕佳的德川家康也終於忍不下去了,為了江戶幕府的長治久安,開始向豐臣氏的遺孤下手了。經過兩次的大阪之戰,豐臣秀賴被迫開城投降,關鍵時刻明國使者出現在戰場之上。經過緊急協商,德川家康同意在明帝國保證豐臣氏再也不踏上倭國土地的情況下讓秀賴前往菲律賓(此時已為明帝國控制)且保留其關白的頭銜和伊豆諸島每年五千石的歲俸(象徵性,實際上整個伊豆諸島每年石高不過兩千石且諸島政務由被幕府流放至此的宇喜多秀家管理)。

    萬曆四十四年,德川家康病死,又過了一年將軍秀忠根據明帝國的要求頒布《鎖國令》,嚴禁倭國人出海、信教並禁止與一切西洋商人貿易。至此我終於把倭國捏在了手掌心裡。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