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首頁->《國家的復興 返回目錄


第九節 中場休息

作者:caler333

    「大捷」、「朝鮮大捷」隨著勝利的戰報的到來和某些特殊機構有心人的宣傳鼓動,一時間朝野上下、滿朝文武交口稱頌「天子聖明」、「吾皇神武」、「王師必勝」起來。某些個大臣們也開始在朝鮮使臣樸正華面前自吹自擂起來,一副陛下是因自己的諫言才出兵的嘴臉,全然不知當初是誰極力反對出兵朝鮮的。當然也有不少宗室、大臣乃至地方上的落魄文人在背地裡說道「倭國不過一蕞爾小國,戰必勝之,何故一意媚上,今上棄祖宗家法所用新人、新法以致名教受玷、世風日下。。。。。。」。這些個吹捧的也好污蔑的也好我都聽之任之,絲毫不放在心上,只不過是一群跳樑小丑而已。我的計劃、目標和決心是不會因為任何人的言語而動搖的,那些擋在我復興中華這個大目標前的一切障礙我必將其一一摧毀,但這要一步步來,例如現在雖然在朝鮮打了勝仗但戰術的勝利並不能導致整個戰略性的結果,為了達到「東進大洋、抑倭開疆」的戰略目標就必須再「進一步,退一步,再進一步」。

    所謂「進一步」指的是援朝軍必須繼續在戰術上對倭寇施加一定的壓力,迫使倭寇在朝鮮半島上進一步後退。因此大本營在對朝鮮作戰的有功人員作出晉銜、授勳、賞爵的同時命令季紹勇所部將所有傷員向朝方移交後立即向釜山方向進軍,在避免與倭寇再次正面交鋒的情況下盡可能多的光復朝鮮國土,在到達極限前佔據有利的形勢。同時命令遼東李如松所部預備隊立即開赴朝鮮補充援朝軍兵力上的缺額。於是大明萬曆二十一年三月初十日援朝軍進入漢城,十一日光復水原、烏山、仁川,十三日光復原州,十五日佔領忠州,二十日克復清州,二十一日進軍大田,三十日光復金泉、全州,四月初七克復大邱。短短三十餘天朝鮮除了全羅和慶尚二道部分沿海地區還在倭寇佔領之下外,其餘各地已全部收復。

    所謂「退一步」指的是在軍事勝利的基礎上誘使倭寇展開外交談判以鞏固勝利成果。這是因為援朝軍由於在議政府一役的重大損失已經無力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行動了,而此時朝鮮戰場上的兵力之比為明軍三萬五千(這還是已經算上遼東補充上來的兵力了)對倭寇九萬一千。兵力失衡已經達到了十分危險的程度,倭國人只不過是一時間被打暈了頭,再加上由於補給的短缺限制了其用兵和士氣所以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我可不是什麼狂人能夠以一打三的,而且由於戰爭局勢的一面倒所以援朝軍的補給也已經到了不堪重負的地步,因此我迫切需要通過談判來暫緩未來倭寇可能發動的進攻,為此我甚至可以放棄朝鮮的利益以換取一段時間內的停戰以便總結這場的經驗教訓來改編和重組明軍。但是明帝國與朝鮮之間是有宗藩條約,我不能在墨跡未乾之時就自食其言,必須顧忌到朝鮮方面的反應。不過這也簡單在派出以沈惟敬為首的要求釋放朝鮮國二王子的使者團後不久倭寇就發動了打通其全羅和慶尚二道佔領地之間陸上聯繫的晉州戰役。在我的約束之下援朝軍按兵不動,晉州六萬軍民死守了十五天,外無援兵內無糧草,山窮水盡情況下被倭寇攻破城池,此後發生了什麼倭寇自己寫的《日本戰史,朝鮮戰役》一書中著者說的明白:「然而,這是鮮將自遭禍,累及城中士女。我軍欲脫無辜生靈之慘禍,四月二十七日以宇喜多秀家的名義,切實勸告開城,可以頑泯之鮮將不聽,遂蒙玉石具焚之災害。。。。。。」(嘿嘿,果然啊,沒有比倭寇更善於將赤裸裸的暴行牽扯到大義的名分下了)。晉州戰畢不久朝鮮國主李□就派大使晉京哀求道:「乞上國(與倭寇)和議、以全民保土」。既然你朝鮮人自己開了口,那談判就如你所願即日開始吧。

    所謂「再進一步」說好聽的是我高瞻遠矚,判斷分析出倭寇的侵略性和「猴子」豐臣秀吉對大陸領土野心的執著,事先洞察了倭寇的動態;說不好聽的是我利用了前生的知識知道了「猴子」豐臣秀吉的計劃--倭國必然二次出兵朝鮮。為此擬訂的縱容倭寇再次入寇朝鮮內地、然後斷其海路全殲其軍擴大勝利成果保證朝鮮及東北亞數百年和平的作戰計劃,當然也包括了順勢進攻倭國本土索取巨額賠款及相應領土的預案。

    所以在「進一步,退一步,再進一步」三步走的方案中第二步「退一步」的「明、倭和談」計劃是最為重要了。於是在沈惟敬和小西行長的牽頭下明帝國開始了和倭國長達三年零七個月的和平談判(在與倭國談判中以沈惟敬為通事的明帝國代表團完全掌握在大本營軍情局的控制之下以至於為此典禮省後來非要在主客部下面增設一個專門負責各國情報事務的情報局來爭奪外交主導權)。萬曆二十一年五月八日,在小西行長等的引導下,由軍情局朝倭科幹員偽裝的明使謝風、徐之閔、和沈惟敬一行秘密前往倭國西部的名護屋會見豐臣秀吉,進行明倭和談的第一次正式接觸。而在和談會議上因為平壤之敗而被豐臣秀吉冷落的小西行長企圖操縱和談方向以及和談進程,為此小西行長一方面以明遣使謝罪求和的調子向豐臣秀吉匯報,另一方面對明使方面卻以倭方請罪封貢的名義提出冊封、互市的要求。而豐臣秀吉就在這樣一種不知所謂的議和基調的基礎上,提出了明、倭議和七條交於嗣後將赴明國談判的代表小西如安(此人乃小西行長的一門眾),此人將與偽明使謝風、徐之閔一道趕赴北京開始談判。這七個條議和要求的要點如下:

    1、迎明帝公主為日本天皇后;

    2、發展勘合貿易;

    3、明日兩國武官永誓盟好;

    4、京城及四道(黃海、京畿、平安、鹹鏡四道)歸還朝鮮,另外四道割讓於日本;

    5、朝鮮送一王子至日作為人質;

    6、交還所俘虜的朝鮮國二王子及其他朝鮮官吏;

    7、朝鮮大臣永誓不叛日本。

    這些個條件你想我會答應嗎?不過豐臣秀吉既然同意進行議和,那我目的已經部分實現,和談嗎?慢慢談吧。於是我遂以「師久在外,勢必難以長駐,宜留少部兵力駐朝,其餘班師」的理由撤回援朝軍,到九月底宋應昌、季紹勇和李如松除留下不到五千名守備部隊後自朝鮮回國,明、倭第一階段的戰爭暫時宣告結束。

    雖然是撤出了朝鮮,但戰爭隨時都有再次暴發的可能性,為此我要分秒必爭。從這次援朝的情況看起來新軍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首先是軍隊編制的問題,起先是為了防止出現軍閥的情況所以師一級僅有三千六百人的編制,從戰爭的實際情況來看這樣的編制過小,目前的師僅相當於我前生時的團、旅也只相當於營不利於發揮新式軍隊的威力要予以重新編組;第二是單獨的冷兵器部隊在戰場已徹底喪失了作用,鑒於帝國財力的原因是以不能予以完全裁撤,因此在進一步增加新式火器部隊的基礎上火器部隊要和冷兵器部隊混編;第三是基於炮軍的在此次表現出的巨大威力以及輜兵、工兵在目前戰鬥中地位的提高所以這幾者的配置也要更改。鑒於上述三個方面的原因我對目前的明軍作出了如下的變動:

    1。第一是在隊和旅的編制之間增加一級「營」的編制,每一個營由二個隊組成,主官稱營長,軍銜為校尉,下轄副營長一人,軍銜為副校尉。參軍和補備官各三名,還有旗牌手六名、游騎六名、輜(重)兵一什,內務一什,每個營共計四百五十人;

    2。其次是將旅下屬的部隊由三個隊擴大為三個營,旅長、副旅長以及參軍長的軍銜也依次升格為都尉、副都尉等,另外旅直屬的輜兵和炮兵由一哨擴大到一隊,並且增加擲彈兵一哨,這樣一來每個旅的兵力就增加到一千七百人也擁有了一定的獨立作戰能力;

    3。然後是師,由原來統轄三個旅改為二個旅,師長的軍銜升格為將軍,餘者依次升格,另外師的直屬部隊中包括侍從四名,參軍和補備官共計二十九名,旗牌手一哨,中軍一隊,游騎一隊、輜兵一營,工兵一營,騎軍一營(騎軍師改為戰馬養護營),炮兵一營,擲彈兵一隊,內務一隊,憲(錦衣衛)一什,每個師的兵力擴大到六千四百人,這樣一來師一級的規模就和我前生二百年後拿破侖時代的編制相近了,相較而言現在的時代可以說領先一步了;

    4。至於炮軍部隊師一級編製則被我根據朝鮮戰場的經驗撤銷了,其最高建制僅保留到旅一級,新編製的每個炮軍旅轄有兩個炮軍營,一個步軍營,一個輜兵營、一個內務隊,一個游騎哨,一個旗牌手什,一個中軍什以及侍從四名,參軍和補備官各七名,這樣每個炮軍旅合計二千一百人;

    5。同時將各都司主官軍銜定為上將軍,守備司主官的軍銜則升格為一等上將軍,並將各都督府都督的軍銜升格為副元帥;

    6。此外除了在京師保留部分純裝備的火器師外將其餘全部部隊以營級規模進行混編(例如炮軍旅的步軍營基本上是冷兵器營,而各都司的混成旅下只有一個火器營等等),各守備司轄三到八個師,各都司沒有師一級編製改轄各守備混成旅(每個混成旅下轄四個營)三到六個旅;

    7。最後在總兵力不變的情況下將使用火器的部隊比例擴大到全軍的百分之六十(四十一、二萬人)。

    當然要做的不單單是擴軍,目前軍隊裝備的瓶頸不僅是缺乏資金,在銃炮的製造和彈藥(特別是硝化纖維構成的紙制彈殼)的製造的不足都嚴重制約著明軍。幸好此時武備大學堂的製器廠(在我的臆想下)研究了八年之久的小高爐煉鐵法終於有了初步的成果為此我特意將五千萬貫國債中的三千五百萬貫用於擴建在天津的鐵廠和在通州的硝(火)藥廠,保守的估計是二年後就基本上可以初步保障擴軍後的正常配置以及一次性補給在任何地點發動一、二十場十萬人次參加的戰役所需要的全部彈藥消耗。

    解決了軍事方面的問題再來解決兩個政治上的問題,其中一個就是未來反擊倭寇本土的基地的位置。我的意思是放在流求,這是考慮到通過大明目前在亞洲數一數二的海軍可以避開倭寇絕大多數的陸上防線直攻其心腹要地,臆最短時間和消耗解決倭國問題。不過流求目前不是帝國領土也不能肆意強佔,所以我給流求王尚寧兩個選擇:一是將流求版圖奉獻與大明,帝國授予其首裡郡王的世爵和雙郡王俸祿並為其在京師和南京建築府邸;其二是流求不並入大明,但要求流求國倣傚朝鮮國與大明簽訂類似的盟約。果不出我所料,沒有一個君王願意放棄自身的權利那怕是彈丸之邦也好,所以兩國於大明萬曆二十一年臘月三十在首裡城簽訂了《明帝國與流求國萬曆宗藩條約》。條約的內容除了冊封流求王為首裡郡王和將年貢降為白銀三千貫外基本上是照抄《明、朝萬曆二十年條約》的,這份條約與《明、朝萬曆二十年條約》的不同點在於一方面在保證明帝國領有流求與列國的外交權利的情況下允許流求臣民與列國(除帝國政府嚴禁通商的對象外)自由通商;另一方面帝國政府擁有在流求國自由駐兵的權利,其駐兵地點由流求國無償提供。此外另一個政治上的問題是豐臣秀吉之後將由誰來統治倭國?豐臣秀賴?石田三成?我還是相對比較傾向於德川家康的,因為也只有他有這個實力和野心,當然如果帝國政府能夠輕輕幫他一下忙的話,相信這將是一個雙贏的局面,不過所有的雞蛋不應放在一個籃子裡,多幾個找豐臣家麻煩的人(我看黑田如水也不錯)也好,不是嗎?!。。。。。。這樣一來進攻的基地也有了,倭國內部的勢力也在溝通當中,剩下唯一要做的就是等待了,時間是站在我這一邊的!

    「」我老在貼子上看到什麼「流求是被中國遺失卻不願意脫離中國的領土」,什麼邏輯?歷史上流求從來不是中國領土,何況從古到今有那個君王不是權欲薰天,肯自願放棄權柄的幾乎一個沒有。不要說歷史了,現在為什麼台灣要獨立啊?李、扁之流還不是為了一個「權」字嗎?有權便有錢,無權便無錢,古來如此!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