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人物天賦系統

正文 第759章 【汜水】 文 / 簫輕宇

    郭汜隨後策馬而出,走到李儒身邊時,便輕喝了一聲:「你放心,李傕雖然急躁,可不會誤事的,半個時辰以後,我們必定砍下孫堅的人頭。」

    聲音落下時,郭汜已經出了城門,身後的一萬士兵魚貫出城,動靜十分的小,出城之後,便一分為二,趁著濃郁的夜色,兩撥兵馬很快便消失的無影無蹤。

    汜水關的城門再次悄然無息的關上,李儒轉身走出了門洞,卻迎面看見走來了一個身穿鎧甲的魁梧大漢,那人不是別人,正是滎陽太守徐榮。

    徐榮是遼東人,頗有武略,本是郡中小吏,不滿自身現狀,便毅然離開了遼東,來到了洛陽。一沒錢、二沒人的他很快便被淹沒在了洛陽的人山人海中,不過,也算他比較幸運,趕上了好時候,正好遇到黃巾之亂,朝廷招募兵勇,他便應徵入伍,以高人一籌的武力,被提拔為軍侯,分派到了董卓的所統帥的部下。

    他作戰勇猛,曾經兩次從黃巾的手中救出董卓。大亂平定後,董卓便將徐榮舉薦滎陽太守。董卓從涼州殺回洛陽時,他便主動投靠,不僅太守職務沒掉,還封了個橫野將軍。孫堅帶兵進入滎陽時,他主動帶兵進行抵禦,哪知太過輕敵,慘敗而歸。

    走到了李儒的身邊,徐榮參拜道:「李大人,我這邊都已經準備好了,何時出發?」

    李儒很喜歡徐榮的謙虛,也很喜歡徐榮的能力,所以說話時語氣也十分的和緩,輕聲道:「半個時辰以後,你率部出關,快要抵達孫堅大營時。便分派人在兩翼舉火,李傕、郭汜自然會從孫堅大營背後殺出,你們三人合力將孫堅擊殺。但是,你要親手砍下孫堅的腦袋,別讓李傕、郭汜佔了先機。」

    徐榮只「諾」了一聲,什麼都沒說。他不喜歡多問,命令就是命令,只要服從就可以了。

    「你將部隊集結在城門邊,殺了孫堅,你不僅能將上次敗給孫堅的面子撈回來,還能在太師面前大展身手。」李儒不冷不熱地激勵道。

    徐榮抱拳道:「我知道了,我一定不會讓李傕、郭汜得手的。」

    過了差不多半個時辰,李傕、郭汜的兵馬都繞到了孫堅大營的後面,而徐榮則集結了一萬人馬在城門口。等到時間一到他便會主動出擊。

    「將軍,差不多到時辰了。」徐榮身邊的一個軍司馬道。

    徐榮搖了搖頭,道:「還有一刻,還早,要遵循好時間。只有把握好時機,才能取得戰鬥的勝利。」

    身邊的人不再說話了,他們都知道,徐榮很準時。說多少時間出兵,就多少時間出兵。而且每次出兵的時候,他也不看天空,只要時間一到,他便會下令出兵,而且每次的時間都恰到好處。

    有過了一刻時間,徐榮二話不說。大喝一聲「出兵」,在城門打開的同時,他便拍馬舞刀而出,一馬當先的衝了出去,他身後的士兵則緊緊相隨。

    月亮還害羞的躲在雲層裡。大地還是一樣的黑暗,在汜水關外不遠處的平地上,孫堅的大營裡掛著一些燈光,旗幟仍在迎風飄揚,一切都是那樣的安詳。

    可是,只過了一會兒,雷鳴般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徐榮一馬當先的衝了上來,身後的騎兵則迅速一字排開,重複排出了好多排,手中都舉著長矛,飛也似的向孫堅大營毫不猶豫的衝了過去。而此時,兩邊的樹林裡,亮起了忽明忽暗的燈火。緊接著,早已經埋伏在孫堅大營背後的李傕、郭汜爆發出了極大的吶喊,和徐榮一起向大營衝了過去。

    沖的越來越近時,徐榮、李傕、郭汜都感到了一絲詫異,他們早就做好了防禦大營裡飛出來的箭矢,可是卻和他們的想法相反,大營裡連一個人影都沒有晃動,更沒有射出一支箭矢。

    當所有的騎兵衝進了營寨時,卻意外的發現,整座大營成為了一座空寨,營寨裡一個人都沒有。而那些從外圍看起來若隱若現的士兵,其實只是幾個殘缺的頭盔而已。

    徐榮、李傕、郭汜一經會面,臉上都是一陣驚詫。

    「本以為會痛痛快快的殺一場,哪知是座空寨,白費了老子那麼多精神!」李傕大大咧咧的道。

    徐榮道:「退出營寨,小心有詐!」

    此話一出,李傕、郭汜的臉上都是一驚,便和徐榮一起下令退出了營寨。

    當所有的士兵都退出營寨的時候,結果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一切平靜的如水一樣。

    遠處的樹林裡,在幽暗的夜裡,幾個穿著黑色勁裝的人躲在樹木的背後,看到前方平地上撲了空的董軍,都竊竊地笑了聲音。

    「主公真是料事如神,董賊的軍隊果然撲空了。」程普一臉的喜悅,誇讚道。

    黃蓋隨聲附和了一下,暗自慶祝自己的主公智勇雙全。

    「可惜沒有太多的時間,否者的話,我定要在大營裡挖幾個陷馬坑,至少可以讓董軍的人有所傷亡。」孫堅搖了搖頭,惋惜地道。

    「父親大人,要是我們有足夠的兵馬,此時正是可以給董軍一擊的時候,必然能夠使得董軍聞風喪膽。」孫策躲在孫堅的身後,兩隻炯炯有神的眼睛放出了一絲暗光,淡淡地道。

    孫堅道:「能躲過這一劫,已經算是僥倖了,如果我們晚走一個時辰,必定會全軍覆沒了。好了,我們回營,再過一會兒天就要亮了,留在這裡十分的危險,我想明天早上的時候,援兵就會到了。」

    「諾!」

    李傕對這次行動很生氣,後果很嚴重,一氣之下,便下令士兵一把火將那座大營給燒燬了,熊熊的火焰燃燒了整個大營,將一切存在的東西全部

    燒燬。火光照亮了半個夜空。兩萬西涼騎兵都垂頭喪氣的。

    撲了空的西涼騎兵開始陸續回汜水關,李傕還留在原地不肯走,臉上的怒氣尚未消去,在心裡狠狠地將李儒罵了一個狗血淋頭。

    就在這時,大約七百多騎兵從夜色中駛出來,著裝上和西涼騎兵完全不同。正式離開林南的那七百三十八人,他們在軍司馬李鐵的帶領下朝火光這邊奔馳了過來。

    「將軍,有敵人!」李傕身邊的人指著東方趕過來的七百多騎,大聲地喊道。

    李傕哈哈一笑,立刻對手下的士兵下達了命令,大聲地道:「包圍他們,要抓活的!」

    徐榮、郭汜都帶著兵馬進汜水關了,他們很瞭解李傕,如果不再外面發洩完心中的怒火。是絕對不會回來的,所以,他們誰都沒去打擾李傕。

    李傕帶著自己的五千騎兵,很快便將李鐵帶領的七百多人包圍了起來,可是李鐵他們卻沒有顯示出一絲的慌張,反而十分的淡定。

    當西涼騎兵將李鐵等人完全包圍之後,李傕便從人群中駛了出來,衝著被包圍的人喊道:「你們是誰的部下。居然自投羅網?」

    李鐵朗聲道:「我們是鎮北將軍、遼東侯的部下,我們有重要軍情相告。」

    李傕曾經不止一次的聽董卓提起過林南。而且他也有很長一段時間在涼州的百姓中聽到過關於林南的傳聞,所以,他也一直很想見見林南,比試比試,看看是他強,還是自己強。因為他一直認為自己的武力很高。而且他也長長哀歎當初平定北宮伯玉的羌胡叛亂時他沒有趕上機會。此時他聽到了對方是林南的部下,心裡面的怒氣頓時消去了三分,當即問道:「你們有什麼重要的軍情,我是前將軍李傕,快快說出來。免你們一死。」

    「李傕?」李鐵聽到這個名字時,便愣了一下,隨後指著李傕道,「你真是李傕?」

    李傕很生氣,見對方在自己的包圍之下,還如此囂張的直呼他的名字,而且還是在這麼多人部下的面前。他將手中長矛向前一招,大聲喝道:「大膽,我的名字是你隨便亂叫的嗎?我看你是不想活了吧?給我殺了他們!」

    「等等!李老二……你他娘的還認識我不?我是老鐵!」李鐵急忙喊道。

    「老鐵?」李傕定睛朝前面看去,在火光的映照下,看見了一個臉上帶疤的魁梧漢子,那漢子的相貌和他記憶中的一個同鄉很相似,而且他在家裡排行老二,李老二這個名字從小帶到大,直到十五歲的時候,他才托人給自己起了一個名字。他又仔細地觀摩了對方的面前,臉上浮現出來了一絲驚詫,大聲喊道,「老鐵!」

    李鐵是北地人,和李傕是同鄉,也是李傕的哥哥的發小,年紀要比李傕大上三四歲,所以對李傕十分瞭解。此時他突然見到了少時玩伴的弟弟,心中難免有點激動,更沒想到是,一向膽小怕事的李傕,居然出現在董卓的陣營裡。可他還是覺得這是一個絕好的機會,他身上背負著一項重要的使命,能在這裡突然遇到故人,也就可以說連上天都在幫他。他策馬向前走了兩步,伸出雙手打了幾個奇怪的手勢,沖李傕喊道:「李老二,還認識不?這可是我當年教……」

    「教你娘的蛋!」李傕突然一改常態,大聲罵道,「你再敢胡說一句,看我不把你身上捅幾個透明窟窿。你認錯人了,李老二早死了,現在我是李傕,堂堂的前將軍!」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這權臣也不例外,袁紹被董卓趕走了,之前所封的官職都統統成了狗屁。董卓找不到原來的印綬,便命人重新製作,分別封李傕、郭汜、張濟、樊稠為前、後、左、右將軍,又大封特封了一批親信,以前的什麼狗屁三公、將軍,他統統不承認,反正有皇帝在手,有玉璽在手,他想怎麼來就怎麼來。

    李傕受封前將軍後,也逐漸一改常態的謙遜,除了董卓,他對誰都沒謙遜過,有兵在手,吃喝不愁。此時突然冒出來了一個李鐵,雖然他承認那是他哥哥從小的發小,還曾經保護過他,但是自從北地發生旱災難民內遷之後。他的家人死了不少,膽小怕事的性格一下子受到了刺激,開始變得乖張起來,也就是他這種性格,在氣勢上常常壓倒對方,使得他將以前欺負過他的人全部打倒了。所以。李老二死了,他現在是李傕,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不再是當年那個受人欺負的娃娃了。

    李鐵還搞不清楚來由,見李傕如此暴怒,完全和他之前認識的不一樣,而且從李傕惡毒的眼睛裡他還能看出一番殺機。他吞了一口口水,暗自尋思道:「早知道就不認這層關係了,弄得現在僵持住了。」

    「快說。你有什麼重要軍情?」李傕可沒閒工夫去等一個人,便朗聲問道。

    李鐵作為這次任務的主要負責人,雖然一時說錯了話,可是他並不是窩囊廢,而且長久時間的隱伏,也就是為了等待今天的立功。一年多前,當賈詡親自找到他,帶著林南的委託時。他義不容辭的接受了賈詡的安排,潛藏在那些飛羽軍中。每天就是述說著家裡的人,讓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十分念家的人……

    回想起往事,李鐵覺得自己一年多的時間都忍了,絕對不能在這裡失敗。他也全當不認識李傕這個人,朗聲道:「李將軍。我是前來投效你們的,我的老婆孩子、父母兄弟都在涼州,董太師抓了我的家人,我必須救我的家人,所以我帶著部下前來投靠了。這些都是涼州的兄弟。原先跟著林南的那一幫子兄弟,現在就剩下我們這些了。只要董太師放過我們的家人,我們願意為董太師賣力。」

    李傕聽完之後,像撿了寶貝一樣高興,當即道:「既然如此,那我們就是一家人,不過,你這樣來董太師未必肯相信你們,只要你們能取下林南的人頭,將他的頭顱獻過來,太師不僅赦免你們的家人,更會給你們高官厚祿。」

    bsp;李鐵道:「我正是為了林南的人頭來的……」

    「你已經拿到了,那太好了,快交給我!」

    李鐵搖了搖頭道:「林南身邊常常有五虎將軍陪伴著,五虎將軍和林南也是形影不離,而且各個武藝高強,我們根本無法下手,如果硬來的話,只怕我們連性命都保不住。不過,林南給了我們一個任務,我可以用這個任務來殺他。」

    「任務?什麼任務?」李傕道。

    李鐵道:「林南讓我們假意投降太師,然後趁機在汜水關內作亂,打開城門,放他的軍隊進入城裡。可是那樣太危險,我們想來想去都覺得投靠太師是安全的,所以……」

    李傕直接打斷了李鐵的話,道:「不用我了,我知道了,你們跟我來,我帶你們進關,咱們好好的商量商量如何取得林南的人頭。」

    李鐵見李傕肯相信他們了,每個人的心裡都鬆了一口氣,戒備的心卻時刻在保持著。

    一行人在李傕兵馬的帶領下,來到了汜水關內。

    城門口,李儒看著李傕回來了,便冷冷的問道:「怎麼回來那麼晚?」

    李傕沒有理李儒,當即昂著頭,騎著馬,保持著一種高調的姿態進了城,並且讓士兵保護好李鐵等人。

    李儒見到有陌生人進入汜水關,而且武器什麼的都還在手裡拿著,便立刻對李傕叫道:「等等,這是怎麼一回事?」

    李傕道:「這是我的戰利品,太師交代過,凡是搶到的東西,都是自己的,這些我的東西,似乎與你無關吧?」

    李儒道:「戰利品?徐榮、郭汜不是說撲了個空嗎?你哪裡來的戰利品?他們是怎麼來的?」

    「這事也與你無關,這是我的私事!」李傕至始至終都沒有看李儒一眼,馬匹雖然停在路邊,可頭卻沒回。

    李儒打量了一下李鐵等人,見他們各個身形彪悍,看上去有點兇惡,心裡不免有點擔心,便重重地問道:「我再問你一次,這些人是從哪裡冒出來的?如果你不說的話,為了以防萬一,只能將其殺掉!」

    「你敢!動我的人試試!」李傕突然跳下了馬背,轉過身怒對著李儒,將長槍朝地上一杵,全身鐵質的長槍在地上敲打出來了一聲悶響,而他所擊打的那塊石磚也變被敲出來了一個坑。

    李儒也不怕,李傕的囂張對他而言太過了。他必須打擊打擊這種氣焰,否則的話,誰還用正眼看他?他向前走了幾步,來到了李傕的身前,抬起頭看著比他高出大半個頭的李傕,冷笑一聲。道:「怎麼?你想造反不成?」

    「是你想造反吧?」李傕大聲喝道,「這些人是我的,除了太師和我,誰也不能動他們。」

    李儒道:「他們是不是前來投降的?」

    「是又怎麼了?」

    「殺了,他們是奸細,一定是聯軍派來混進關內的。」李儒不卑不亢地道。

    李傕道:「不能殺,殺了你會後悔的。你讓我們夜襲孫堅的大營,我們撲了空,如果白天你聽我的。我們早已經將孫堅殺退了。這些人手裡可拽著林南的腦袋,我不會再相信你的話了,我要自己想辦法立功,只要殺了林南,比殺了孫堅更能讓聯軍震驚。你別忘記了,是你先沒有勸降孫堅的,再說你的官比我低,按官階來排。你要對我客氣一點。你要是再看對我大喊大叫的,我就對你不客氣了。」

    李儒環視了一圈。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傕的身上,他忽然想起一個多時辰前,前去給林南送信的蓋勳回來時說林南會大義滅親,但是手下的人他不知道的話語來,便斜眼看了看李鐵等人,心想:「既然如此。我理應觀察一番,如果有任何異常舉動的話,也只能拿出太師的兵符下令捕殺了。」

    董卓十分清楚自己的部下,李傕和李儒不對付的事情他也知道,所以。在李儒帶著李傕、郭汜出兵的時候,他就給了李儒一個兵符,以防備不測。李傕和李儒相比,董卓更信任李儒,李傕雖然也是他的愛將,但是性格上會給他的大事造成不必要的損害。

    李儒不願在和李傕爭執,冷哼了一聲,道:「隨你吧,只要能取下林南的人頭,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

    李傕也重重地哼了一聲,轉身便跳上了馬背,心中想道:「如果不是看在你是太師女婿的份上,我早已經親手把你殺了。」

    李鐵等人真真切切地看到了這一幕,內部不和或許給他們製造了許多機會。

    李儒看到李傕兵馬離去,他便從身邊喚來了一個人,急忙在耳邊吩咐道:「去告訴徐榮,讓他派人盯住這些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要向我來報告。」

    天色微明,東方露出了魚肚白,不多時,耀眼的金色光芒從地平線上照向了整個大地。

    汜水關外三十里處立著一座大營,「長沙太守孫」的大旗垂頭喪氣地緊緊裹住了旗桿,天地間沒有一絲的微風,隨著太陽的生起,熱度開始慢慢升高。雖然已經到了八月份,可是炎熱還是沒有能夠消去,整個北方大地上都出現了嚴重的乾旱情況,讓炎炎的烈日將大地曬的如同一個蒸籠。

    昨夜安然無恙地躲過了董軍的夜襲,對於兵力並不是很多的孫堅來說,實在是一個很大的慶幸。

    此時,孫堅剛剛起床,額頭和身上都掛滿了汗水,悶熱的營帳猶如一個蒸爐,蒸的人十分的難受,加上夜間蚊蟲的騷擾,更加讓人無法休息,使得他幾乎一夜未眠,直到清晨的時候,才小睡了一會兒。以至於,他的眼圈呈現出來了烏黑的色彩,就連眼珠裡還佈滿了血絲。他從桌上取下了一個水囊,咕嘟咕嘟的喝了幾口水後,

    便穿著一條短褲光著上身走出了營帳。

    營帳外的空氣是流動的,比起悶熱的營帳要舒服多了。他伸了一個懶腰,打了一個哈欠,活動了一下手腳,任自己身體上的汗水被風乾。

    「主公,剛剛接到林將軍派出斥候的消息,林將軍正馬不停蹄的朝這邊趕來,已經不足十里。」說話的人是祖茂,他從寨門趕了過來,見到孫堅走出了營帳,便拱手道。

    祖茂的身形和孫堅比起來顯得很瘦小,就連個頭也比孫堅矮出許多,可是他的身上卻透著一股子精明和幹練,一身戎裝的他看上去很是威武。雖然在孫堅手下的四個心腹中,他的武力是最差的,可是一旦上了戰場,他總是會第一個衝上去,絲毫不遜色於程普、黃蓋和韓當。除此之外。祖茂也很機敏,這一點,是孫堅最為喜歡的。

    「雖然林南帶領的全部是騎兵,但是連夜從陳留趕來,也必定十分的辛苦,你去準備一下。騰出一些地方,讓援兵到來時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多備一些水,這鬼天氣看來是想把人給熱死了。」

    「諾,屬下這就去準備。主公,是否要設宴迎接林將軍?」

    孫堅笑了笑,道:「不用了,林南的為人我瞭解,再說我們出來的時候太急了。糧草沒有帶夠,不必大費周章的設宴,你只需讓人給我們準備好一罈子水就可以了。」

    「水?不用酒嗎?」

    「君子之交淡如水,林南是我的兄弟,他會明白這個道理的,再說這個時候也不易喝酒,沒有什麼比用水來款待遠道而來的人更加解渴了。」

    「屬下明白了,屬下這就去準備。」

    「等等。你去通知黃蓋,讓黃蓋單騎出營。在路口迎接林南,再讓程普、韓當打開寨門,讓二百人列隊在寨門等候。」

    祖茂「諾」了一聲,便轉身走了。

    孫堅的臉上浮現出了一絲笑容,自言自語地道:「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看來這次汜水關一戰。我們兄弟會給聯軍立下首功了。」

    話音一落,孫堅轉身便走進了大營,先用冷水擦拭了一下身體,然後穿上自己的衣服和戰甲,整理戎裝。以待林南的到來。

    官道上塵土飛揚,全副武裝的騎兵隊伍向後面延伸出了好遠,乍一看之下,猶如一條長龍盤旋。

    林南一馬當先,身後太史慈、賈詡、荀攸、趙雲、華雄緊緊相隨,再後面便是成群的騎兵,一行人浩浩蕩蕩的疾速向前奔馳,雷鳴般的馬蹄聲在他們的耳邊不斷響起,所過之處,大地的地面都會顫抖不已。

    也許是因為問了太多遍,自從離開中牟之後,林南便不再問還有多遠的廢話了,他已經徹底的安排好了一切,斥候也已經將李鐵成功潛入汜水關的消息帶來,他的心也變得輕鬆了下來。

    不遠處的岔路口那裡,一棵大叔孤零零的矗立在那裡,樹蔭下一個頭戴鐵盔、身披鐵甲的漢子騎在一匹馬上靜靜地等待在那裡,看到官道上駛來了大隊騎兵,他的臉上浮現出來了一絲欣喜。

    「駕」的一聲輕喝,騎士策馬來到了官道中央,看著那由遠及近的騎兵漸漸駛來,他便跳下了馬背,牽著馬等候在那裡。

    「主公,前面好像是孫堅帳下的黃蓋!」太史慈定睛看到了前面的騎士,便對林南道。

    林南「嗯」了一聲,輕聲道:「看來孫堅的大營不遠了,讓所有人放緩速度。」

    很快,林南便帶著眾人走近了等在路邊的黃蓋,他看到黃蓋時,便下令全軍停止前進。

    黃蓋圓圓的臉膛,彎彎的眉毛,會笑的眼睛,小巧精緻的鼻子,一雙大耳朵,還有一張厚唇的嘴,整體來說相貌還算可以,給人以十分和藹的親和力。他的身材有點偏胖,腹部那裡總是會微微凸起來,讓他的身體成為了極為不協調弧線。

    「在下孫太守帳下左軍司馬黃蓋,奉我家主公之命,特在此地恭迎鎮北林將軍!」

    林南見黃蓋一臉的和氣,看不出有什麼威武的模樣,但是這人確實是個武勇的人,歷史上有名的周瑜打黃蓋,成就了他千古的美名。他朝黃蓋拱拱手,道:「有勞公覆了,請前面帶路吧。」

    黃蓋聽到林南叫他的字,臉上怔了一下,心想或許是他的主公孫堅曾經和林南談及過他。不過,他也不在意,在他看來,林南喊他的字,也是親暱的一種表現,他覺得自己已經夠平易近人了,今日第一次和林南說話,才知道林南要比他和藹許多倍。他旋即朝林南拜了一拜,翻身上馬,調轉了馬頭之後,便朗聲道:「林將軍,請隨在下來,大營就在前面不遠。」

    林南點了點頭,下令全軍慢行,跟在黃蓋的身後。一路上,林南便和黃蓋閒聊了幾句,大致詢問一下汜水關目前的狀況。

    一行人很快便來到了孫堅的大營,大營外孫堅帶領著程普、韓當、祖茂和二百士兵列隊在營寨門口,見到一個長長的騎兵隊伍緩緩駛來。所有的人心裡都感到無比的興奮。

    兩下相見,孫堅和林南互相寒暄了幾句,便直接並肩走入了營寨。

    就在這時,營寨門前,一個半大的孩子出現在眾人的面前,他頭上戴著一頂熟銅盔。身上披著一件鐵甲,手中拿著一桿長槍,將手中長槍朝地上一杵,環抱著雙臂,揚起臉,大聲叫道:「兀那將軍,可是鎮北將軍、遼東侯林南嗎?」

    此話一出,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那半大的孩子的裝束吸引住了,看那孩子趾高氣揚而且又十分滑稽的樣子。都不禁覺得好笑,但是卻沒有一個人笑出聲來。

    林南並不認識那孩子,見那孩子頭上的頭盔因為太大而壓住了他的

    半個眼睛,使得那孩子不得不揚起臉向前看,同時身上披著的戰甲也和他的體型完全不匹配,要遠遠大出他的身體,原本只到腰部的板甲,在那孩子身上居然蓋住了整條大腿。

    「伯符!不得胡鬧。快離開這裡!」孫堅的臉上一陣鐵青,萬萬沒有想到孫策會在這裡以這種方式出現。他知道他兒子的性格,之所以站在這裡,定是要向林南挑戰,便大聲怒斥道。

    林南聽到孫堅的叫聲後,先呵呵笑了兩聲,接著對面前的孩子道:「原來你就是孫策。沒想到你還是半大的孩子,不過,你就算要全身披甲,也該找個合適的吧,你的身材和你父親的身材相差太遠了。」

    孫策臉上一怔。看了看自己的打扮,確實有點滑稽,可是他從林南的話語中似乎能聽出來,好像林南早就知道他的存在一樣。但是,他可以完全肯定,他是第一次讓林南見到他,而且他的父親也從未向林南提起過他。他愣了一下後,用雙手扶了扶幾乎遮住他眼睛的頭盔,不禁問道:「你……你知道我?」

    「快退下去,不得對你叔父無禮,這裡不是你胡鬧的地方,還有,把我戰甲脫了,你看你像什麼樣子?」孫堅痛斥道。

    林南笑道:「台兄,不必如此,他畢竟還是個孩子嗎,許多事情考慮不太周全,也用不到如此痛斥。我看他蠻有氣質的,以後說不定會成為一個赫赫有名的大將軍。孫策孫伯符是嗎?嗯……你弟弟孫權孫仲謀在不在營中?如果在的話,把他也叫來,讓我見上一見。」

    孫堅扭頭看了一眼林南,見林南一臉的和藹,而他卻是一臉的吃驚。讓他納悶的是,他從未向林南說起過他兒子的事情,為什麼林南會知道的如此詳細。要說孫策也就罷了,畢竟孫策跟在他身邊,許多群雄都見過,知道了也不足為奇。可是他沒想到林南連他四歲的小兒子孫權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孫策也是一臉的驚奇,心中道:「看來是父親真的向他提起過我了,不然的話,他又怎麼知道我還有一個弟弟?既然他知道我,那我就不用自報家門了,直接向他挑戰。」

    其他人都沒有一絲的表情,在他們看來,孫堅、林南是情同手足的異姓兄弟,知道家人也不足為奇,所以,沒有人吭聲。

    孫策將長槍拔了起來,指著林南,叫道:「我弟弟不在這裡!林將軍,我要向你正式挑戰,如果你能打敗我,我就承認你這個叔父!」

    「胡鬧!你哪裡是子羽的對手?程普、黃蓋,將伯符拉下去,讓人嚴加看管,沒我的命令,誰也不准放他出來!」孫堅確實動怒了,他這個好鬥的兒子經常給他惹麻煩,在長沙的時候,就成了當地的孩子王,經常以楚霸王自居,幸虧沒有人告發,否則的話,孫策就會有大逆不道的罪。因為,劉邦、項羽的故事,誰都知道,說自己是楚霸王,那明擺著就是要推翻大漢嘛。

    林南見狀,急忙制止道:「台兄,不必如此,伯符不過是個爭強好勝的孩子而已。」

    話音剛落,未等孫堅回答,林南便向前跨了一步,對孫策道:「孫伯符,你今年多大了?」

    「十二!不過我不是個孩子了,我已經是個大人了,咱們就用大人和大人之間的規矩對決,你要是勝了我,我就承認你是我的叔父!」孫策不依不饒地道。

    林南呵呵笑道:「十二歲還不是孩子?你還沒有接受過冠禮,就不算大人。現在的你還不是我的對手,利用這幾年的時間好好的苦練一番,多跟你的父親學學,等再過幾年,你接受了冠禮,正式成為大人之後,我一定接受你的挑戰。我和你父親今天有重要的事情商量,可沒有時間和你瞎鬧,你覺得我的提議如何?」

    孫策仔細地想了想,又看了看林南身材確實算的上很健碩,他雖然天生神力,但是心裡也沒底,畢竟差距太大。他想完之後,便朗聲道:「六年!你給我六年時間,六年後,不管你再哪裡,我必然會親自登門向你挑戰!」

    「好!有志氣!男子漢大丈夫,就應該如此!孫伯符,你可別讓我失望,我也等你六年,六年後,我們也來比試比試!」太史慈突然從人群中閃了出來,看到孫策那種勇於挑戰的精神,他整個人都受到了感動,實在忍受不住內心裡的激動,便叫了出來。

    孫策見太史慈給予了他肯定,他也聽聞過林南帳下五虎將的事情,見太史慈氣度不凡,想必似乎五虎將之一,便來了興趣,拱手問道:「未請教壯士姓名?」

    「某乃東萊太史慈!」

    只這一聲巨吼,在場的所有人都把東萊太史慈的名字記在了心裡,都暗自讚歎是條漢子。

    孫策聽後,也是一喜,知道太史慈是林南帳下五虎將,便朗聲道:「好!太史慈,我接受你的挑戰,六年後我們一定要比試比試!」

    太史慈的年紀和林南差不多,只比孫策大幾歲而已,他還想說些什麼,見身後趙雲拉了拉他的衣角,他這才意識到眾人的目光全部鎖定在了他的身上。他腦子一熱,不想搶了風頭,便退到了後面,不再說話,但是目光卻始終盯著孫策,並且十分的欣賞。

    林南注意到了太史慈和孫策之間的互動,心中想:「神亭嶺上孫策和太史慈大戰百餘回合,才成就了兩人的惺惺相惜,看來命中注定他們之間還會又一次惡鬥。不過,不同的是,太史慈已經是我的部下了,我是絕對不會讓他脫離我的。」

    氣氛變得稍稍有了點融洽,孫堅也沒有過問太多,只對孫策道:「好了,鬧夠了就下去吧,我們還有軍情相商。」

    孫策得到了滿意的答案,點了點頭,拔腿便走了,走的時候身上的鐵片還發出了清脆的聲響,惹得眾人一陣哄笑。

    看到孫策離開的背影,林南不禁讚歎道:「虎父無犬子,台兄有子如此,實在是

    可喜可賀啊。」

    孫堅笑道:「賢弟說笑了,伯符就是一個麻煩精。賢弟,我已經讓人準備好了給你的部下休息的地方,賢弟不用操心了。我們現在就進帳吧,商量一下汜水關的事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