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人物天賦系統

正文 第736章 【招賢】 文 / 簫輕宇

    在這二十天的時間裡,林南親自教會了褚燕、卞喜、於毒、孫輕、裴元紹五個人一整套的訓練方法,就像他當初在陳倉訓練飛羽軍一樣,讓他手下的五個都尉去分擔訓練任務,而他則有一件更為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那就是勘探礦產。

    這天,林南騎著烏龍駒從城外回來,身上的薄衫已經汗濕了。一進入太守府,他就迫不及待的命人打來了一盆水,用冷水將自己身上的汗氣洗去,總算是緩解了一下燥熱。

    回房換了一身衣服,林南徑直朝功曹室走去,想去看看荀攸忙不忙,順便交託荀攸一些事情。

    功曹室裡,荀攸一手搖著蒲扇,一手執筆疾書,可是他的額頭上還是生出了些許汗珠。

    房門沒有關,林南輕手輕腳地走到了門口,探頭朝屋裡看了一眼,看見荀攸正低著頭一絲不苟的奮筆疾書,便悄悄地走了進去,坐在了一邊的客座上。

    過了一小會兒,荀攸放下了手中的毛筆,長出了一口氣,左手的蒲扇用力扇了扇風,剛一抬頭,便看見林南坐在客座上,便急忙放下手中的蒲扇,站了起來,向著林南走了過去,一邊走一邊說道:「屬下未曾察覺主公到來,以至於讓主公坐在那裡久等,實在是……」

    林南笑了笑,打斷了荀攸的話:「先生,我們都認識那麼久了,這裡又沒有外人,先生何必跟我見外呢?」

    荀攸自從聽左慈說林南是紫薇帝星轉世之後,對林南就十分的恭敬,原本對大漢還有一點念想的他此時一門心思的都用到了林南的身上。只聽他道:「主公對屬下的心意,屬下自然知道,但是主公畢竟是主公,屬下絕對不能和主公稱兄道弟。主公。今天剛剛收到了胡彧派人送來的文書,說他已經到達了番漢縣,縣內的七千百姓對主公都是一番感恩戴德,他一定會替主公守好遼東的東南大門。並且完成主公所交託的任務。」

    「嗯。很好,胡彧這個人對周圍的蠻夷很瞭解。也許以後對付高句麗的時候他會發揮到極大的作用。」林南隨口輕輕地道。

    荀攸聽後,問道:「主公要對付高句麗嗎?」

    「對,高句麗、夫余等都是以後我們要對付的對象,他們的領土上到處都埋藏著寶藏。整個遼東只有遼東郡是遠遠不夠的,以後要征服高句麗、夫余等讓他們歸附我們,我們才能在那裡開採鐵礦、煤礦、金礦等一些重要物資。」

    荀攸見林南雄心壯志,當即回答道:「主公,請恕屬下多嘴,就憑我們現有的這兩萬多軍隊,還不足以和高句麗相抗衡。如果主公要想使高句麗的領土上插上主公的大纛,屬下以為可以派遣使者到高句麗,和高句麗王結為盟友,只要他們不來侵犯我們。我們就可以安然的在遼東積蓄力量,等到有五萬軍隊的時候,差不多就可以出兵高句麗了。」

    「嗯,我也是這個意思,先示弱於高句麗,派遣使者覲見高句麗王,獻上金銀財帛,讓高句麗王以為我們是害怕他,扮豬吃虎這個計策倒是很不錯。不過,要去高句麗的話,必須要有一位智謀之士,可先生還要坐鎮遼東,又不能親自前去,可眼下我手底下也沒有合適人選啊?」林南暗自犯了愁,恨自己來遼東的時候沒有網羅多一點的人才。

    荀攸嘿嘿笑道:「主公勿憂,屬下倒是有一位極其合適的人選。」

    「哦?是誰?」林南好奇地問道。

    荀攸道:「主公之義妹,歐陽茵櫻是也!」

    「小櫻?她怎麼能行?她才十三歲啊?」

    「主公還有所不知吧,這些日子屬下教授歐陽茵櫻以來,已經徹底詢問了她一番。歐陽氏自從揚州廬江遷居遼東以來,之所以能在襄平附近住那麼久,全是歐陽氏的名聲在外,歐陽氏是當世大儒,歐陽茵櫻的父親更是精通易理,曾經在遼東授徒,其中一位便是來自高句麗的王子,叫什麼伊夷模。」

    聽完荀攸的話,林南便「哦」了一聲,問道:「這事我倒是沒有問過,我只詢問了一些簡單的情況,至於他父親的事情我卻從未過問過。如果這樣說來的話,那什麼伊夷模豈不是和歐陽茵櫻是認識的?」

    荀攸道:「正是,屬下也是聽了主公說起高句麗,才想起這件事來的。歐陽茵櫻雖然年紀小,但是行為舉止卻十分得體,如果派遣他去高句麗的話,或許能夠達成和高句麗友好相處的事情。而且高句麗人冶煉技術十分低下,所需要的兵器均是來自大漢,加上這層關係,我們仍可以和高句麗人進行一番貿易。這樣一來,高句麗人就會安然地和我們和平相處,等以後我們逐漸強大了,再發兵攻打高句麗不遲。」

    林南聽後,重重地點了點頭,道:「荀先生不愧是我的謀主,有先生在我身邊,遼東的穩定指日可待。」

    「多謝主公讚賞。」

    「先生,我明日就會離開襄平,這裡的一切都由你做主,軍隊裡的事情我都安排好了,我準備外出一個月,去巡遊各縣一番,順便探訪一下遼東的人才。至於歐陽茵櫻一事,就讓我去問問她吧,畢竟他是一個女兒家,如果不願意的話,我們只能另想辦法。先生,我就不打擾了。」

    「主公慢走!」荀攸將林南送出門外,躬身道。

    回到後堂,林南見歐陽茵櫻和貂蟬正在說笑,當即開門見山地道:「小櫻,我有件事要拜託你,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去做!」

    看見林南來了,貂蟬和歐陽茵櫻都站了起來,等林南走過來坐在石凳上示意她們都坐下後,她們才坐下。

    「郎君,看你面色沉重,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了?」貂蟬十分關心林南,看了一眼林南。便隨即問道。

    「嗯,是有點事情,不過也不要緊。」林南輕聲回答道,隨即看著歐陽茵櫻。等待著她的回答。

    歐陽茵櫻道:「兄長要是有事情讓小妹去做的話。小妹定當不會推脫,還請兄長明言。」

    林南道:「你認識伊夷模吧?」

    歐陽茵櫻將點了點頭。問道:「這事是不是和伊夷模有關?」

    「伊夷模是誰?」貂蟬插話問了起來,他既擔心林南,也在意這個妹妹。

    「嫂子,伊夷模是高句麗王的兒子。」歐陽茵櫻道。

    「高句麗?」貂蟬畢竟學識不夠。他常年待在宮中,對外面的事情並不太瞭解,用茫然的目光望著林南。

    「親愛的,沒什麼大事,不要擔心哦。」林南撫摸了一下貂蟬美麗的小臉蛋,扭頭對歐陽茵櫻道,「我想讓你以我的名義出使高句麗一趟。你願意嗎?」

    「願意!」歐陽茵櫻想都沒有想,便爽快地答應了,「只要是兄長讓我去做的,小櫻一定不會拒絕。」

    林南哈哈笑了笑。伸手在歐陽茵櫻的頭上撫摸了兩下,朗聲說道:「好,那我就給你說說具體的事情。高句麗就在遼東郡的東方,其國雖然不大,但是對於我們來說還是一個威脅,其民好戰,民風彪悍,我擔心高句麗以後會對我們遼東採取行動,所以,我決定讓你出使一趟高句麗,向高句麗王獻上金銀財帛,以表示我們的友好。另外,告訴高句麗王,如果想要兵器的話,可以派遣使臣來襄平,我自然會將最好最精良的兵器低廉的出售給他。」

    「小櫻記下了,請問兄長,何時出發?」

    「越快越好。不過,此去高句麗路途凶險,必須多派一個人保護你一起前去。至於人選嘛……我看就讓中軍都尉卞喜和你一起前去吧。」

    「嗯,兄長能夠用到小櫻,小櫻也十分的開心,小櫻一定會想法設法完成兄長所交託的任務。」

    林南呵呵笑了笑,道:「好了,我去讓人將卞喜叫來,你去收拾一下,明日就出發。」

    話音落下,林南朝貂蟬笑了笑,道:「美人,你也去收拾收拾,明天隨我一同出遊!」

    「出遊?去哪裡?」貂蟬驚奇地道。

    林南道:「巡遊各縣,估計要出去一個月,去收拾收拾,明天一早我們就出發。」

    貂蟬點了點頭,來到遼東之後,她除了太守府附近的一段路其他地方都沒有去過,既然林南要帶她去,她自然不會拒絕,朝林南笑了笑,轉身便牽著歐陽茵櫻的手走了。

    林南也朝前廳走去,派人叫來了卞喜。

    「主公喚我何事?」卞喜一進前廳,當即拜道。

    「你一會兒去將你訓練的五千人暫時交給褚燕訓練,然後回營房收拾收拾行禮。」林南輕聲地道。

    卞喜聽後,撲通一聲便跪在了地上,急忙叩頭道:「主公,屬下知錯了,屬下今天不該偷懶半個時辰,求屬下重重責罰,但是千萬別趕屬下走啊。屬下自從跟隨主公以來,才覺得自己活的想個人樣,屬下……」

    「唉,你想哪裡去了。」林南急忙打斷了卞喜的話語,笑道,「我又沒說要趕你走,我是讓你收拾收拾行禮,明日出使高句麗!」

    「高句麗?」卞喜猛然抬起了頭,額頭上已經被他磕的有點青紅了,雙眼裡也幾欲落淚,動的那可是真感情。自從左慈開壇布道之後,紫薇帝星轉世就成了林南最大的噱頭,讓遼東郡內的百姓一傳十,十傳百的給傳開了,弄得幾乎全郡人人都知道了,而對於林南的屬下來說,都無形中凝聚了一股子向心力,誰不想跟著以後的皇帝當開國功臣啊。

    「嗯,高句麗。我之所以讓你去,是因為你這個人夠機警。這一路上你名義上是保護歐陽茵櫻去高句麗,實際上你要暗自記下通往高句麗的地形和道路,以及高句麗國內兵力的分佈情況,回來以後繪製成地圖,對於我們以後會大有裨益。」

    「屬下懂了,屬下明白主公的意思了,只是,繪製地圖屬下不會啊?」

    「你不會有人會,只要你能沿途記下地形和地貌。以及高句麗的兵力分佈情況,這一趟就不虛此行,你明白了嗎?」

    「明白,屬下明白了。屬下一定會牢牢的記住沿途的地形。」

    「你起來吧。去交接一下兵力,明天啟程之後。一路上詢問一些去過高句麗的人,找幾個嚮導。」

    卞喜當即站了起來,躬身道:「那屬下告退了。」

    「嗯,去吧。」

    林南完成了所有的吩咐。長長的吐出了一口氣,自言自語地道:「明天我要沿著新昌、安市、汶縣、平郭、沓氏一帶巡遊,勘察一下礦產資源,煉鋼廠必須要盡快建立起來。」

    第二天一早,林南和貂蟬一起坐在馬車裡,讓一位親隨趕著馬車,烏龍駒跟在馬車的後面。出了襄平城,朝西南方向而去。另一方面,歐陽茵櫻在卞喜和五十個精銳壯士的護衛下,帶著遼東太守親自蓋下的印章。以及少數的金銀財帛,向東而去。荀攸坐鎮襄平,總攬遼東軍政大權,一方面給各縣發佈公文,一方面督促褚燕等人練兵,所有人無不盡心盡力。

    林南用了將近二十三天的時間在新昌、安市、汶縣一帶轉悠,白天他帶著當地的縣尉深入山林,晚上則在縣衙歇息,基本上探明了各類礦產的所在位置,他讓人做好標記,留著以後開採。如今是農忙時節,百姓因為重新分到了土地而感到高興,三個縣裡耕地面積十分的稀少,林南就教會當地百姓種植水果,開墾丘陵為田地,種植蔬菜。

    七月中旬,林南巡遊至平郭,派縣尉華雄將鐵廠封鎖,並且將那金礦的所在地也一併封鎖起來,之後便帶著貂蟬繼續向西南趕,準備去廖化所在的沓氏縣。

    沓氏縣是遼東半島最南端的一個縣,也是東漢在此設立的一個總要港口,在現今的大連市北端。東漢的時候還沒有大連市,而沿海港口城市也並不發達,那時候國家是以農業為主,耕地面積的多少直接導致人口的多少,所以沓氏縣的人口少的可憐,只有為數不多的兩千多口人。

    七月二十六,經過一路的跋山涉水,林南、貂蟬終於到了沓氏縣。

    沓氏沒有縣城,只有少數的幾個村落,全縣不過七百戶,人口只有兩千多,而且又是靠近沿海,除了一個稍微大點的馬頭,和一個像樣的官邸之外,再無其他的了。

    官道上,廖化帶著兩三個人等候在那裡,他聽說林南帶著貂蟬出來巡遊,而且要來沓氏,就顯得很高興。這幾天,他幾乎每天都會坐在官道上等幾個時辰,因為無法預期林南到達的時間,他也不能錯過,只能苦苦的等待。

    今天,頂著頭上的烈日,廖化和三個人坐在官道邊樹蔭下的石頭上,耐心地等待著。不多時,廖化聽見了一聲馬匹的嘶鳴聲,臉上便浮現出來了一絲喜悅之情,當即跳到官道中間,定睛看去,果然看見一輛馬車緩緩駛來,而馬車邊上還跟著一匹烏黑亮麗的駿馬。他認得那馬,是林南的烏龍駒。

    「來了,主公來了,你們快過來!」廖化衝著身後的人喊道。

    四個人一起站在官道正中央,看著馬車一點一點的向他們駛進。

    「主公,前面好像是廖大人!」趕馬車的親隨遙遙望見官道上的人,對馬車裡面的林南道。

    林南「嗯」了一聲,道:「停在他們前面,一會兒我要下去。」

    「諾!」

    一小會兒功夫,馬車停的穩穩當當的,林南掀開馬車的捲簾,從馬車上跳了下來。

    「屬下參見主公!」

    林南道:「免禮,廖化,讓你們久等了,本來前幾天應該到的,路上遇到了大雨,道路泥濘,行走不便,就在附近的民家歇了幾天。」

    「屬下不累。主公,官邸已經佈置好了,請主公跟隨屬下一道回官邸吧!」廖化道。

    林南點了點頭,將貂蟬叫了下來,大家一起走著回官邸。

    這裡離海邊不遠,相隔不到五里,本來也有一個小的縣城,只是那年起了海浪,沖毀了縣城的土牆,淹死了不少人。從此以後大家就很少住在這一帶了,而且也好久沒有縣令了。

    官邸座落在小鎮上,鎮上都是些世代在此居住的漁民,白天的時候都不在家。都下海打漁去了。所以。小鎮上顯得冷冷清清的。

    官邸還算不錯,至少在小鎮上算是比較豪華的了。木製的兩層樓房。下面六間,上面四間。

    進了官邸,早有人端上了烹飪好的魚,供林南、貂蟬品嚐。吃飯的時候林南和廖化閒聊了幾句。知道他所帶來的一百名士兵大多都跟隨當地百姓出海打漁去了。

    飯後,林南送貂蟬回房休息,自己卻和廖化一起去海邊,他已經好久沒有看見海了,想再去吹吹海風。

    騎著烏龍駒,在廖化的帶領下,林南一行人來到了海邊。看見了蔚藍色的大海,銀色的沙灘,林南的心情十分的愉快。

    突然,林南指著那邊的一條大船。見從船上下來了許多人,便問廖化道:「這些似乎都不是漁民,他們都是從哪裡來的?」

    「哦,是從青州來的,聽說青州又鬧黃巾了,一些人就渡海避難來到了這裡。」

    林南「哦」了一聲,便定睛看著那些剛剛下船的一群人,但見那些人中有不少人都穿著長袍,他現在對穿長袍的十分敏感,穿長袍的大多都是士人,而他現在手底下就是缺少能治理地方的士人。他臉上一喜,對廖化道:「走,去看看去!」

    向前走了一陣子,林南看見那群人都軟綿綿的躺在沙灘上,有的還嘔吐不止,看來不少人都暈船。他當即走向了一群穿著長袍的人,畢恭畢敬地朝那群人拜道:「在下遼東太守林南,見過各位先生。」

    眾位士人都大吃一驚,蒼白的臉上都露出了一絲驚喜,萬萬沒想到他們剛踏上遼東的土地,遼東的太守就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似乎是早早就等候在這裡一樣。

    群士皆驚,在這短暫的一瞬間,但見一位清秀的中年長者站了起來,朝林南拱手道:「在下巨鹿田豐,見過太守林大人!」

    林南臉上的表情有些複雜,心情也尤為複雜,打量著面前的田豐,頗有一番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感覺。他僵硬地笑了笑,向著田豐拱手道:「在下仰慕田先生大名已久,曾經專門派人到巨鹿尋訪先生,不想先生避亂青州。而今日能與先生在遼東一見,實在是三生有幸。」

    田豐長著一張瘦長臉,寬廣的前額,朝下尖的鼻子,大而帶深邃的眼睛,下巴上掛著山羊的鬍鬚,一個安靜的微笑使他的臉龐顯得有了光彩,而且表現出他的自信力和聰明來。他聽完林南的話,稍稍吃了一驚,心中暗暗地想道:「難道這就是天意嗎?」

    「先生遠道而來,官邸離此不遠,還請先生到官邸歇息歇息。」林南雖然有心要讓田豐為他效力,可是看田豐現在身心疲憊,便想將田豐請入官邸,其他事情以後再說。

    田豐見林南十分的有禮數,而且他也曾經聽聞了林南在冀州抵抗賊兵的事情,加上又曾經尋訪過他,對林南多少也有點好感。他回頭看了看身後隨行的人,都因為坐船而身心疲憊,當即也不推辭,拱手道:「既然太守大人執意邀請,那我等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林南很開心,當即轉身對身邊的廖化道:「元檢,這幾天你帶著人好好守在海邊,並且在海邊建立一個茶肆,凡是從青州浮海東渡的人,全部都要照顧好。」

    廖化拱手道:「諾!」

    話音落下,林南做了一個「請」勢,帶著田豐等一行人向小鎮走去。到了小鎮,林南命人給田豐安排下了一個房間,並且讓其他士人也都得到了應有的房間,又讓人奉上茶水,讓田豐等人得到了應有的休息。

    旁晚的時候,出海打漁的人陸續回來,林南讓廖化在外面紮營,並且在周邊營建營房,他有一種預感,從青州來遼東避亂的人會越來越多。

    入夜後,田豐等人經過大半天的休息基本上都恢復了過來,臉色也看起來正常了。官邸的大廳裡,林南早就命人擺好了一些簡單的食物,按照文人習慣的單桌單座來劃分,來宴請他們。

    田豐帶著自己的妻兒走出了房間,來到大廳時。見到早已經準備妥當的食物,不禁有一種欣慰。他自從辭官之後,就一直居住在家鄉巨鹿,後來巨鹿遭受了張牛角領導的叛亂。他就舉家遷徙到了青州的濟南。希望躲避一些時間。可是,在濟南才剛剛幾個月。青州又發生了黃巾餘黨的叛亂,他不得不攜帶宗族二十餘人浮海東渡,想在遼東暫時躲避一段時間,等中原局勢穩定了。他再帶著宗族回冀州。

    「田先生的氣色不錯,看來是休息的差不多了。這裡條件簡陋,遼東又地處偏遠,所以沒有什麼好酒好茶的來招待田先生,還請田先生見諒。」林南早早的等候在大廳裡,一見田豐出來了,當即迎了上去。拱手道。

    田豐道:「元皓能夠得到太守大人的接待,已經是三生修來的福分了,何況現在元皓也是在逃難,就有個棲身之所。對於元皓來說已經很知足了,哪裡還敢奢求別的什麼呢。太守大人真是太過客氣了,元皓實在有點擔當不起啊。」

    林南笑道:「今晚這裡沒有什麼大人,只有朋友。田先生海內名士,不知道先生可否願意交在下這個粗鄙之人為友呢?」

    「大人說的哪裡話,以大人之才,不但平定了涼州叛亂,還在上任途中招降了反叛的賊兵,大人是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怎麼會是粗鄙之人呢?元皓已經是個落魄的人了,大人還要以禮相待,這種朋友元皓自然不會不交。」

    「呵呵,田先生,請入席吧!」

    於是,田豐帶著他的妻兒便入席了,隨後他的宗族陸續入席,在林南的陪同下,大家都飽飽的吃了一頓飯。

    宴席散後,林南命人將田豐的宗族逐一送回房間,他自己則親自送田豐回房。

    「元皓一介布衣,大人卻一直禮遇有加,元皓實在是不知道該怎麼報答大人了。」田豐在林南將他親自送回房間後,便拱手道。

    林南笑了笑,道:「先生不必放在心上,林某是個爽快人,為朋友可以兩肋插刀,這點小事,先生不必掛在心上。先生,夜已經深了,先生還請早些安歇。」

    「大人慢走!」

    看著林南離去的背影,田豐轉身回房,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自言自語地道:「我本以為林子羽只是一個魯莽的匹夫,沒想到言行舉止絲毫也不亞於一般士人。當時他命人來尋訪我的時候,我並未走遠,而今卻又在遼東相遇,難道這一切真的是天意嗎?」

    第二天一早,林南安排下一部分屬下留在官邸,讓他們好生照料田豐等人,自己則騎著烏龍駒帶著貂蟬來到了海邊,他要去督促一下廖化等人,看看今天會不會還有人浮海東渡而來。

    到了海邊,林南把貂蟬從烏龍駒的背上抱了下來,兩個人牽著手走在沙灘上,那種感覺實在是十分的甜蜜。他們先是去巡視了一圈廖化等人建造的茶肆,之後便朝海岸走去。

    「哇!好美啊,原來這就是大海啊,真是太美了。」貂蟬看到大海後第一個反應便如此的強烈,她從小在宮中長大,所走的路和見識的東西也不過才那麼一小點而已,此時見到了美麗的大海,她自然忍受不住心中的喜悅,從而高聲大喊了出來。

    林南牽著貂蟬芊芊的玉手,快步地向前跑去,將貂蟬帶到了海水那裡,並且撩起海水潑灑在貂蟬的身上,將貂蟬的一身裙裝的下擺都給打濕了,讓本來就美麗的貂蟬因為海水而變得更加迷人。

    貂蟬也朝林南身上潑灑著海水,兩個年輕的人兒盡情地享受著大海給他們帶來的快樂,最後全身都幾乎濕透了,這才停了下來。

    林南拉著貂蟬的手,坐在沙灘上,看著一望無垠的大海,心情是無比的快慰。再扭頭看到濕透的衣服緊緊地貼在貂蟬的身上,將她玲瓏的曲線都給烘托了出來,心中便激起了一種**。輕攬貂蟬入懷,兩個人就那樣的坐在沙灘上,望著大海,彷彿整個世界都是他們的一樣。

    「主公!」

    背後傳來的聲音打破了這種祥和,林南緩緩地鬆開貂蟬,扭頭看了過去,見是廖化,便問道:「什麼事?」

    廖化道:「田先生來了。說有重要的事情找主公。」

    林南的嘴角上揚起了一絲笑容,扭頭對身邊的貂蟬道:「美人,在這裡等我片刻,我去去便回。」

    貂蟬點了點頭。尚自沉浸在對大海的歡愉中。

    林南跟隨廖化來到了海邊的一片樹林裡。見田豐坐在樹蔭下面,便徑直走了過去。

    田豐見林南從遠處走來。便急忙站了起來,當即拱手道:「參見太守大人!」

    林南笑道:「先生昨夜可曾休息的好?」

    「托大人的福,我的身體昨天就已經恢復了。不知道大人現在可有空閒?」

    「嗯!」林南點了點頭,走到了田豐的身邊。指著一片樹蔭道:「先生請坐,我們就在這裡慢慢的談。」

    兩人坐下之後,但聽田豐道:「太守大人在此建造茶肆可是為了迎接東渡而來的青州百姓嗎?」

    林南不否認,爽朗地道:「正是!」

    田豐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太守大人虛懷若谷,實在令元皓佩服,元皓在這裡替那些東渡而來的百姓謝謝大人了。」

    林南道:「舉手之勞而已。而且這也是造福百姓之事,我自然不會置那些百姓不顧。」

    「大人自平黃巾、定涼州、誅宦官以來,名聲日益高漲。我聽說朝廷曾經徵召大人擔任司隸校尉,卻被大人拒絕了。而一心要來遼東當太守,可有此事嘛?」

    「嗯,確實有這麼一回事。」

    「大人放著高官厚祿不要,卻甘願當一邊郡太守,大人是打算永遠待在遼東了嗎?」

    林南似乎聽出了田豐的話鋒,當即笑了笑,朗聲答道:「先生,遼東雖然地處偏遠,遠離中原,卻足可以成為一塊避世之地,不然的話,先生也不會從青州東渡來到了這裡了。我之所以不願意擔任司隸校尉而選擇來遼東,是因為遼東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如果能夠將遼東好好的治理好,定會成為一塊淨土,難道永遠待在這個淨土裡不好嗎?」

    田豐冷笑了一聲,道:「如今天下紊亂,盜鋒四起,中原倍受其害,而朝廷不但不體恤百姓,還公然頒布了稅天下田的政令,直接導致了青州黃巾再起。如果再這樣下去,只怕天下勢必會再次陷入大亂,屆時有能之士必然會紛紛崛起,難道大人就不想趁此群雄爭霸的時候幹出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業嗎?」

    林南心裡暗暗地笑了笑,臉上卻一臉茫然地道:「想是想,只是遼東地處偏遠,民少地貧,我又有何實力去角逐天下呢?」

    田豐嘿嘿笑了笑,緩緩地道:「以大人今時今日的之名聲,只要登高一呼,何愁兵將不來?只要大人穩坐遼東,能使得遼東日趨穩定,中原前來避亂的百姓必然會絡繹不絕。我在北海時便曾聽聞了大人在遼東的事跡,大人剛到遼東,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便剷除了當地惡霸,使得全郡百姓脫離了水火之中,這種魄力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擁有的。」

    林南聽後,心中暗暗地想道:「沒想到這消息傳的比我預期的要快,居然都傳到大海對岸的青州了。」

    田豐接著道:「冀州刺史韓馥曾經三次徵召我去做治中,我都婉言謝絕了,之所以帶著宗族東渡而來,就是想見見大人一面。當初大人在巨鹿時派人來尋訪我,其實我並未走遠,只是當時我以為大人只是一個魯莽的匹夫。可就遼東田氏世代根基,居然在短短的一個月內就被剷除了,大人的謀略和膽識已經遠遠超過了我的預料。加上大人對我禮遇有加,就更加使得我堅定了信念。所以,元皓想以平生之所學,來助大人一臂之力,不知道大人是否願意接納我這個落魄之人?」

    林南聽後覺得很驚詫,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還未開口,田豐就主動來投,他當即按捺住心中的喜悅和詫異,拱手問道:「先生說這話可是當真的嗎?」

    「大丈夫一言九鼎,此話既出元皓之口,就永遠不會食言。」田豐見林南還有一絲顧慮,便站起了身子,朝林南拜了一拜,緊接著道,「大人若蒙不棄,元皓願意從此以後跟隨大人左右,誓死效忠於大人。」

    林南見田豐這表情絕對不像是找他開涮,當即哈哈笑道:「我得元皓,大事可濟。」

    「主公!」田豐躬身朝林南拜了一拜。

    林南緊緊地握住了田豐的手,眼睛裡充滿了熱情,輕輕地喚道:「田先生……」

    兩個人目光流動,互相注視著對方良久,那種眼神,似乎是相見恨晚的感覺。

    良久,兩個人才彼此分開。

    兩個人再度坐下,此時的心情是愉快的,只聽田豐道:「主公現在可曾招兵買馬嗎?」

    林南搖了搖頭,道:「暫時還沒,遼東剛剛趨於穩定,主要是我帳下人手不夠,做起事情來往往有點緩慢。」

    「哈哈,主公,屬下有個建議,可以為主公招攬來更多的人才,不知道主公可否同意。」田豐笑道。

    林南道:「哦,先生快說說看!」

    「如今青州正鬧黃巾,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官軍不能抵擋,已經有大片城池被賊兵佔領,這些士人很可能會浮海東渡。青州原為齊地,齊地多名士,而且在臨淄有一座先賢館,如果主公能在遼東建立一座同樣的先賢館,並且在這些名士靠岸之後,以國士之禮迎入先賢館中,相信這些名士必定會對主公感恩戴德。所為士為知己者死,這些來自齊地的名士肯定會願意為主公效力。這樣一來,主公便可以收攬青州多數名士,無論在治學或者是處理政務上,他們都能勝任。」

    林南聽完田豐給他所提出的這個吸引人才的策略,當即拍了一下大腿,大聲地道:「好,先生足智多謀,只此一條計策,便為我解決了遼東人才不足的情況,實在是太好了。」

    田豐道:「為主公效力,這是屬下應該做的,主公不必記掛在心上。」

    林南是一個實幹家,說幹就幹,當即找來了廖化,讓廖化組織起當地的漁民,一起多擴建一些木屋,以備不時之需,並且吩咐廖化等人善待所有靠岸的人。他自己則帶著貂蟬、田豐等人回襄平,準備建造一座先賢館。

    回襄平的時候要比來的時候快了許多,因為時間趕得及,一路上便沒有怎麼在路過的縣停留。對於林南來說,時間就是金錢,他現在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一方面要招攬人才,另外一方面要籌備建造煉鋼廠和開採金礦。

    八月初三,經過幾天的長途跋涉,林南一行人終於回到了襄平,他親自為田豐選了一戶大宅子,讓田豐的整個宗族都住在裡面,又讓人送貂蟬回太守府,他自己和田豐一起騎著馬奔走在襄平城西的道路上,為建造先賢館選址。

    臨淄的先賢館林南根本不知道什麼樣子,當即對田豐道:「先生,先賢館到底佔地面積有多大,又是何等模樣,我沒有去過臨淄,所以不太清楚。」

    田豐也很納悶,為什麼林南會帶著他出城溜躂,此時聽到林南的問話,他便恍然大悟了。勒住馬,急忙叫道:「主公,我們不必再朝前去了,先賢館設立在城中即可,也不必重新建造,那樣費時費力,來的一點都不輕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