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錦衣門第

《》章 節目錄 第九十九章 且喜且憂 文 / 白容華

    太子妃有孕,這不僅是皇家喜訊,對於整個延慶侯府來說更是天大的好事。

    團圓節當晚,闔府女眷齊聚在老夫人屋裡,世子夫人笑容滿面,氣氛空前融洽。

    畢竟,面對這一好消息,各房自是以家族之榮而榮,皆收起了平時明爭暗鬥的小心思。顧老夫人亦難得改了清冷的性子,對膝下孫女皆是慈愛非凡。

    皇家至今無嗣,太子妃若能誕下皇長孫,顧家地位可見一斑。

    然而,驚喜過後,總也免不了擔憂。

    中秋盛宴,太子妃當眾感覺身有不適驚動太醫,從而才被診出喜脈。看似是很正常,但怎麼就這般巧,偏湊上了今天?

    要知曉,大場面時,若無十足的把握,誰會因個人私事而輕易驚動旁人?

    很顯然,有孕這種並非朝夕間才會被洞察的事情,是有人故意放緩了公佈消息的節奏。

    太子妃乃顧氏女,延慶侯又是東宮的一大謀臣,按說若有這種安排,是最沒道理隱瞞侯府的。

    然形勢實在詭異,先前不見任何消息,甚至連王良娣宮裡的動態都比太子妃宮中的要多,以致於楚氏前陣子都擔憂起愛女的狀況,現在卻突然搶了這麼一出風頭,總給人種不真實的感覺。

    故而,歡笑到最後,世子夫人獨留在了頤壽堂。

    她們都沒有被喜悅沖昏頭腦,此時私下神色漸濃,楚氏幾番望著對方欲言又止,最終還是老夫人先開了口。

    「你瞧今兒王家得知娘娘有孕的事情後,是不是平靜過了頭?」

    說起東宮,王氏女素得太子喜愛。

    畢竟,太傅府不僅是太子殿下的妻族,更是母族。對於個人來說,自然得太子信任的多。

    當年選娶太子妃之時,就有流言私下暗傳,道選顧氏女為正妃正是為了更好的籠絡延慶侯府。這方讓王氏女退居其次。

    這份猜想並非是沒有原因的,畢竟世族女修為品性皆差不了多少,但為何捨棄王氏利益而推顧氏女,不就是圖顧家對東宮效命的這份忠誠?

    結親之前,太子許多決策都是王太傅在暗中幫襯拿捏。待延慶侯府加入東宮後,自然而然接過第一謀臣的位置,表明上王家不曾如何表現,但私下誰能說就是這麼回事,而且這兩年雙方在太子跟前的爭逐,不也漸漸透露出了王家的心思?

    或許。當初退步確實是從大局著想。替太子謀劃到顧家這族的支持。而太子爺配合得表面事事仰仗延慶侯,那時候王家又刻意避其鋒芒,但不代表私下裡真正做主的就不是王太傅。

    顧老夫人見多識廣,自然能想明白這些。

    可也正是因為瞭解這些。此刻心中才緊張。

    看不明白的事態發展起來,才更讓人摸不清頭腦。

    如果太子對她家老爺的信任和重用都只停留在表面上,關鍵時刻還是看王太傅的意見,那這些年顧家的努力豈不是沒任何實效?

    太子只會記得王家為他為全局做出的退讓和貢獻,哪裡可能當真記得顧家的好?

    並且此時,已經表現出來了不是嗎?

    原先太子妃顧氏和王良娣在東宮從來是平分秋色,但有孕這等事卻沒有按照常理事先通知侯府而直接選在今朝公佈,顯然是早有安排。

    這決定,十之**又是王太傅在旁出謀劃策。

    如果只是這樣也不至如何。但更深的涵義不就是太子更加重視和信任王家?

    而顧家能怎麼辦?

    只能當做不知!

    東宮讓太子妃這樣表現,那這個「湊巧不適」就不單是給眾人看的,還包含著照顧顧家情緒的意思。東宮擺上了台階,身為臣僚聰明的就得順著下,否則只是平添鬱悶。

    太子的偏向很明顯了。

    然顧家怎麼能停止擔心?

    兩府雖然在應對二皇子等朝臣時共進退。但總也時有矛盾,如今太子妃懷有龍嗣,卻讓王良娣的娘家決定公佈的時機……

    「娘,您是說娘娘在宮裡,會遇著麻煩?」

    這麻煩,顯然暗指是來自王家。

    身為人母,世子夫人自然最關心這個,後.宮內層次不窮的手段有多凶殘,這都是眾人心照不宣的。

    不涉及子嗣這種實在利益,王家當然肯退到背後真心讓太子的利益最大化,然但凡涉及,便很難這般純粹了。

    否則,何以之前王家夫人能進宮,但楚氏往內遞牌子卻久無回應?

    近臣,也有親疏遠近之分。

    二人都是明白了,顧老夫人歎息了聲,想搖頭卻又不願表現得這般沮喪。這陣子顧家不可謂沒出風頭,之前不知是何緣故,朝中官員變動,更替了不少要職,太子趁機安插親信,顧家就已經比王家風光了不少;如今又這般一麼一出……

    總有種有人在將東宮往高位推,而東宮又讓顧家出面的感覺。

    畢竟,舉薦官員的事上,就有些順利的不正常。

    太子本不得皇上器重,但因二皇子.宮的不動聲色而連得褒獎,詭異得讓人不得不警惕。

    太子妃有孕的事再令人激動,卻也不能讓人消除這些疑慮,此時聽兒媳不答反問,顧老夫人沉色接話:「麻煩自然是避免不了的,且先不論王家,你自己想,太子成親亦有數年,二皇子身體虛弱倒還說得過去,可便是連故去的廉王宮裡,之前也不曾聽到有任何動靜,難道還能是巧合?」

    皇家子嗣不好孕育,這已是眾人心照不宣的事實。

    哪怕顧家自認有權有勢,可要插手到內宮裡保太子妃母子平安,也是有心無力。

    更何況,太子也見不得臣子這種舉止。

    真要驚動了外戚,豈不是給他打臉?

    楚氏聞言之後,自是越發緊張,坐立難安的湊到老夫人跟前,急道:「娘,那這可怎麼辦?」

    老夫人彎著胳膊搭在矮几上,伸手往前本欲端茶,但真碰到了,卻又不動,最終還是搖頭,沉默了好一會才開口:「今兒時局不對,你沒能單獨到娘娘宮裡坐坐,等改日想來就是咱們不遞牌子,娘娘也會安排接你進宮。」

    「您是說等?」

    老夫人頷首。

    顧家到底不比王家,人府裡那是打太子出生時就支持他與王皇后的,自己等根本比不了。

    延慶侯亦是這般想到了這點,當夜從外書房回來後,神色肅然。

    女眷們到底還為太子妃有喜事還高興了一把,但他較老夫人看問題更加深層,白日裡聽著眾人的恭喜,都是淺淺的笑意。

    他本來就覺得這陣子太子鋒芒正盛的勢頭是否有些不妥,這檔口又傳來長孫女懷有龍嗣的消息,絕對是憂大於喜。

    屏退了婆子丫鬟,老夫人親自端了水服侍丈夫沐足,見其深思著,朝堂她的事她也不敢主動開口詢問,屋內便靜悄悄的,只餘明燭搖晃。

    等到水涼撤了盆出去,延慶侯顧在同才讓妻子坐下。

    讓顧在同揪心的,當然是摸不透東宮的動機。

    王太傅是個聰明人,便是想幫著她家女兒,卻也不會做明損東宮利益的事,這點把握他自然還是有的。

    可挑唆了太子殿下在今天公佈,到底是何目的?

    難道與那件事有關?

    他自然就想起了前些時日太子突然得到「二皇子不在京都」的情報,那陣子他正忙著安插人進入朝補控,那件事便是王太傅著手安排的。

    驀然的,延慶侯騰地一拍案站了起來,臉色就是一變,定是出了大事!

    否則王家不會選在這時候給東宮壓籌碼。

    突如其來的舉動嚇了老夫人一跳,忙問怎麼了,延慶侯卻來不及多說,讓她拿過旁邊架上的外袍套上身,卻是要更衣。

    老夫人喊了婆子進屋伺候,延慶侯已經吩咐人去請世子爺和二老爺到外面書房。

    是有要事要談。

    顧老夫人瞧著也是摸不清頭腦,怎麼沒說上幾句就這般緊張,但見丈夫臉色更多的卻是氣憤,又不敢多話,親自跟著送到院門口,讓丫鬟多提了盞燈籠又叮囑仔細服侍著才回屋。

    外院那邊熱鬧了,但老夫人卻久無睡意。

    看來白天自己的擔心,也並非是無道理的。

    必定是有事要發生了!

    而有這一意識的,也並非只有他們,向來喜歡關注大事的何青蔓自然也能想到。老夫人和世子夫人回來說太子妃有孕的時候並沒有掩飾出她們的那份驚喜,有驚訝,便是事先一無所知。

    這不正常。

    都說了太子妃有近兩個月的身孕,而宮裡嬪妃每月都有太醫把平安脈,怎麼可能拖到現在才確定?

    古人愛算計,喜歡爭取最大利益。

    沒有選擇當初就公佈,就說明白日後有需要或者之前有所顧忌,但這份顧忌,想來針對的就是府裡。

    從來,樹大招風,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何青蔓雖然不是愛多事的性子,但她家丈夫到底掛著「顧氏」的名頭,這個家族處得再不融洽,可在封建思想如此之深的古代,真要出了事,哪可能獨善其身?

    因而,當夜從頤壽堂回來,她亦沒急著就寢,而是同女兒在思念遠方的丈夫。

    侯爺突然召集世子爺和二老爺這一消息,亦很快得傳到她耳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