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首頁->《不入流之我的遊戲規則 返回目錄


盟軍為何能夠取得勝利

作者:狂濤

    盟軍為何能夠取得勝利在紐倫堡一間單人牢房裡,希特勒的外交部長馮•裡賓特洛甫,正在苦苦思索著,還專門為此撰寫了一篇簡要論述。從中他總結出了德國失敗的三大要素:紅軍意想不到的強大力量,美國對盟國數額巨大的軍事援助以及盟國空軍的巨大威力。就在希特勒在暗堡裡自殺前的一個星期,希特勒在一次和他的談話中對他講,「導致失敗的真正軍事上的原因」是德國空軍的無能。

    裡賓特洛甫所謂的這些因素差不多接近於事實。在二戰中,同盟國的首要目標就是要打敗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從來就沒有凌駕於這個目標之上。如此一來,雖然要付出高昂的代價,但要擊敗他們就是順理成章的了。結束戰爭的關鍵就在於希特勒德國的垮臺。就像人們常常討論的那樣,結局是早就注定了的:一旦蘇聯和美國加入英帝國一方。盟國就能夠將其源源不斷的豐富資源有效地運用到各個戰場中去。這是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而在1942年的時候,英國幾乎所有的戰線都處於崩潰的邊緣。而美國經濟此時還屬於和平體制,顯然還沒有做好應付總體戰巨大需求的準備。而蘇聯政體在1941年時幾乎就要完蛋,它喪失了三分之二的重工業生產能力,同時他龐大的空軍力量和坦克部隊也損失慘重。對此,裡賓特洛甫沮喪地總結到「德國將有能力取勝」。

    從某種意義上說,蘇聯的抵抗令人感到意外。德國侵略者認為蘇聯的共產主義不過是一個腐朽而簡陋的體制,用戈培爾的話說,它就會像「一堆紙牌」一樣垮掉。而紅軍在1941年的糟糕表現似乎更加證實了這種論點。至少有500萬蘇聯士兵在頭六個月被俘虜或消滅,雖然他們的勇敢令人吃驚,但卻存在著全方位的差距,他們缺乏更好的裝備、更好的訓練以及更好的領導。形勢眼看就要無法挽救了。在一年的時間裡,蘇聯的許多工廠——其工業產品最主要的生產基地——幾乎都饋贈給了對手。這使得紅軍不得不在技術裝備以及機構組織等方面著手一次徹底的改革,此外還要激起民眾日趨低落的士氣,通過1942年12月針對斯大林格勒的天王星行動計劃以及在德國第六集團軍全軍覆滅的情況下,德軍武裝力量第一次遭到慘重的失敗。

    蘇聯的改革

    蘇軍武裝力量和士氣的轉變來自於多方面。首先是紅軍從對手德軍身上學到了不少東西,同時也從過去所犯的錯誤中吸取了不少教訓,他們模仿德國裝甲師和航空隊的建制來組建自己的空軍和坦克部隊。它的通訊及情報能力也得到大大提升(主要來自於英美的援助,他們為蘇聯提供了大量的通訊器材和電纜);有計劃地對將士們進行訓練,以提升其活力及士氣。其技術水平也有了迅猛的飛越並趕上了德國。

    另外兩個使得軍隊實戰能力有了改觀的變革,也被證明是至關重要的。其一,事實證明蘇聯的工業能力和勞動力可以很好地適應中央強制執行的指令性經濟,雖然其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低效率和僵硬的。由於德軍的強大壓力,蘇聯失去了大批的工人(估計有一千六百萬)和工廠(兩千五百多套主要設備),但戰前早已制定的經濟計劃和動員措施,使得國家在這種非常時期的緊要關頭,仍然能夠很快地向戰時經濟轉軌,並很快就在中部和東部重建了他的軍事工業。

    另外一個因素是政治上的。直到1942年夏,斯大林和他的政黨都還牢牢地把持著對紅軍的控制權。政委就在軍官旁邊負責日常工作並直接向克里姆林宮匯報情況。開始,斯大林認為對軍隊行政上的掌控是不能放手的,然而又在1942年秋對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他下面設立了一個最高司令官作為他的代理人:天才的朱可夫,這樣他開始從日常的戰場指揮工作中解脫出來。在得到了足夠的自主權後,蘇聯的總參謀部證明了他們在戰場上的表現並不比德國的差。直到勝利在望的時候,斯大林才再度加強了對軍隊的控制。

    當然,蘇聯並不是依靠自己才扭轉了東線戰場的局勢。雖然數十年來蘇聯的歷史學家一直在貶低美英「租借法案」對俄國的援助,然而它的重要意義現在已經是公認的了。從1942年起,盟國援助的大量食品、原料以及機器設備維持著蘇聯戰爭機器的運轉。這些食物足夠讓每一個蘇聯士兵都能吃飽。蘇聯的鐵路網大部都是由盟國援建的,火車頭、車皮以及鐵軌等都是美國貨。還有數百萬英里長的通訊線路、1萬4千雙靴子、36萬3千輛卡車,所有這一切援助,使紅軍能更有效地與敵軍作戰。如果沒有盟軍的援助,斯大林自己也承認「我們將難以為繼」。

    美國的力量

    對美援的依賴說明,盟國在戰爭中所取得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美國超常的資源及後勤能力。將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實力轉變成軍事裝備的巨大產量,這本是理所當然的。由於美國從和平到戰時的過渡是如此的迅速而富有成效,因此它能夠通過發揮物質優勢來彌補軍隊在訓練上的嚴重不足。

    這種成就要歸功於羅斯福新政的某些成功舉措,包括聯邦政府第一次開始啟動它自己的經濟代理計劃。它還要歸功於美國軍方從包括後勤在內的有關研究成果中得出的結論,這類研究成果多由華盛頓軍事工程學院於20年代集中出版發行。但畢竟它還得在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美國高度發達的工業資本主義,特別是其「無所不為(can-do)」的特性,高水平的工程技術以及堅韌不拔的企業家所帶來的。在經濟經過長達十年的萎靡後,製造業擁有大量剩餘失業的勞力可供吸收利用。(這一點與德國不同,因為德國的就業率早在戰前就已達到飽和,所以只能通過提高生產力來增加產值)。甚至由於有著豐富的資源作保障,使得美軍的實力堪與訓練有素、意志堅強的敵軍相匹敵。

    這種實力上的差距有助於解釋華盛頓為何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立一支強大的空軍上。羅斯福認為有關空軍的戰略將成為未來戰爭中的一個關鍵因素,也是減少美軍傷亡的一種重要途徑。在他的鼓勵下,美國空軍建立了一支令德國和日本相形見絀的空中力量。這個戰略的核心就是戰略轟炸,對敵國境內的經濟及軍事基礎設施系統進行遠程的、無限制的轟炸。其實早在美國於1941年12月加入戰爭之前,英國對這種戰略的研究早已在穩步進行之中。1943年1月,英美兩國最後決定集中他們強大的轟炸機部隊對德國經濟實施聯合攻擊。

    德國的失誤

    這種聯合攻擊,通常被認為是收效甚微的。但是它嚴重地打亂了德國在1943年至1945年間的戰略政策及經濟發展的進程。這種成果是通過三種截然不同的途徑達成的。

    首先,轟炸迫使德國空軍抽調其大部分的戰鬥機部隊用以德國本土的防禦,並導致了轟炸機產量大幅度地縮減。這使得本就急需轟炸機及戰鬥機的德軍前線部隊更加暴露。到1944年,用於歐洲佔領區外圍區域,缺乏高水平飛行員的德國空軍,早已名存實亡。

    其二,通過轟炸,對敵原料、交通線及能源供應造成的直接破壞和阻斷,使得德占區的經濟最大限度的用於武器生產,才能與基於佔領區的豐富資源相適應,同時還迫使德國工業從受到嚴重威脅的中心地帶向周邊疏散。

    其三,轟炸迫使希特勒及德國領導階層,採取激進的方式來對抗其所造成的威脅。大量的資源被轉移到「復仇」(V型)武器的生產上來——然而這種於1944年夏末開始落到英國頭上的火箭和飛彈,只不過對其造成了極為有限的破壞。這個極端秘密的規模龐大的地下建造計劃是由希特勒於1943年批准的。在希姆萊的組織下,德國使用了大量集中營的勞力,在極端嚴酷的機制下,花費了數百萬個工作小時以及數十億的馬克,以試圖達成這個不可完成的目的。

    轟炸使得西方盟國與德國之間產生了根本性的差別。它在提升英美兩國國內士氣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時它也對德國社會的穩定造成了極大的破壞影響(到1944年末,八百萬德國人從城市逃離到相對比較安全的鄉村與縣鎮)。而用於前線的轟炸機及戰鬥轟炸機則幫助在意大利和諾曼底停滯不前、缺乏經驗並受到嚴重威脅的部隊減輕了不小的壓力。

    結論

    於1943年末投入使用的遠程戰鬥機,使轟炸機的安全更有保障,而其本身也是在第三帝國上空摧毀敵戰鬥機力量的有利武器。這種對德國空軍部隊的削弱也使得德軍航空兵在東線戰場的戰鬥力大為降低,而此時蘇聯戰機的數量也已大大超過了德軍。

    空軍在歐洲的成功使得美國軍事領導人試圖也以同樣的方式結束同日本的戰爭。對城市的轟炸始於1945年5月——這使得日本的大片市區被摧毀並為其投降鋪平了道路——並結束於1945年8月投下的兩顆原子彈。此時美國政府和民眾同樣熱切地渴望避免進一步的嚴重傷亡。空軍便提供了這樣一條令雙方都能接受的通向勝利的捷徑。英國與美國在戰時的損失僅僅只是德國、日本和蘇聯所蒙受巨大損失的零頭。這使得享有民主的民眾能更容易地繼續戰鬥,即使再度爆發危機和僵局。

    還有許多其他的因素有助於解釋裡賓特洛甫有關勝負的三大論調。然而如果沒有了蘇聯的抵抗與改革,美國的重整軍備及其經濟動員,盟軍的空中力量,那麼三大盟國能否打敗德國和日本就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對於德國的錯誤估計,依舊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在希特勒的策略中既有過人之處,也有許多缺點,但沒有哪一個誤算比「確信紅軍不堪一擊和低估其持續抵抗力,或是希特勒堅信美國將花費數年之久的時間來重整軍備而且決不可能建立一支有效的軍隊,或是沒有認清戰略轟炸是一種重要的威懾手段並極早加以運用」這幾點更嚴重了!

    軍事與政治上的狂妄自大,使得德國走上了唯一一條可能贏得戰爭的道路,那就是只有當這些預料都變成現實。

    本書起點中文網(www。cmfu。com)首發,轉載請保留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