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首頁->《不入流之我的遊戲規則 返回目錄


淺論閃電戰——呵呵,標題有點大!

作者:狂濤

    淺論閃電戰首先說說閃電戰,眾所周知,閃電閃電,迅猛而突然,閃電戰因此而得名。

    閃電戰的核心是在對手展開其主要兵力和戰略資源之前,即以迅猛的攻勢將其擊敗。其基本手段就是集中大量高機動兵力(主要是裝甲兵和空軍)實施強大的首次突擊,然後迅猛突入敵縱深,合圍敵主力集團而殲之。為了實現大量集中使用裝甲兵的目的,古德裡安創建了裝甲師。他認為在裝甲師內,「除非其他一切支援兵都具有同坦克一樣的速度和越野機動力,否則坦克是絕不能充分發揮其效能的。」這一點在當時尤為可貴。古德裡安裝甲兵作戰理論(也可說就是德國裝甲兵作戰理論)的特點還有:坦克只能用於進攻,不能用於防守;坦克只能集中使用,不能分散;裝甲師可用於第一梯隊實施突破,而後高速向縱深發展,決不遷就步兵的進攻速度等等(以上只是理論,與實際多少有點距離)。

    WWII爆發後,德軍基本是按戰前的的觀點運用裝甲兵的,其在進攻作戰時基本特點是:在適合裝甲兵機動的地形上,在決定性的時間和地點,大量集中使用裝甲兵,在空軍的有力配合下突然發起進攻。突破對方戰術防禦地域後,高速向戰役縱深進攻,以最短的時間達到戰役目的。突破後向縱深發展勝利時,遇敵堅固設防地域多予以繞過;遇對方反衝擊時,則多由摩托化步兵和炮兵頂著,裝甲兵則從側後發起突擊。

    在戰役進攻時的兵力部署上,德軍通常將裝甲集團軍(集群)、裝甲師(以裝甲師為基礎)作為突擊集團的第一梯隊,其兵力部署往往也就一個梯隊。各師多獨立受領作戰任務。故德國裝甲師的編制很大,特別是坦克數量,常超過蘇軍的坦克軍。

    寫得亂糟糟的,不過也大致能看出德國裝甲兵在進行攻擊突破作戰時的堅決性(如此大量的進攻兵力卻只部署成一個梯隊,有夠堅決!)和快速性(偏重同空軍的協同,而非步兵和炮兵,有夠快!)。

    閃電戰理論的原創並非古德裡安,而源自英法。但德國人在英法相關理論上補充完善,最後在戰爭中率先實踐,直到1943年前,德國人仍然是該種理論的最大受益者。

    古德裡安的閃電戰思想更加注重戰略癱瘓理論,即以突不及防的打擊,突破敵軍正面防線,敵指揮系統就會面臨癱瘓。快速機動的部隊的凌厲攻勢,在敵軍前線和後方造成的極大恐慌,從而指揮失序,軍心混亂,從心理上給對手造成的沉重打擊。因此,古德裡安的閃電戰的目的是癱瘓敵人,裝甲、速度和立體協調只是其手段。

    結合實戰的運用也不難理解。德軍於1940年5月10日發動對法國的進攻,至17日的七天之間,英法聯軍的整個南部戰線已接近崩潰,法國人不相信德軍在法國的複雜地形能夠重演閃擊波蘭的奇跡,還在幻想用馬恩河會戰式的打法去玩陣地相持戰。法軍參謀總部對這種全新的戰法束手無策,前線士兵草木皆兵。古德裡安的思想在這裡得到徹底的驗證。

    大縱深作戰理論源自30年代圖哈切附元帥,與閃電戰相同,大縱深也十分注重各兵種協調,但它對裝甲部隊的使用與閃電戰有些不同。大縱深仍把步兵作為主體,進攻先期步兵在火炮、裝甲部隊等各兵種支援下在敵軍陣地打開突破口,隨後才開始投入機械化部隊用以穩固突破口,擴大戰果,並深入敵防禦縱深,加以分割包圍;戰略航空兵同時對敵後方戰略要地實施打擊,從而摧毀其戰爭潛力。最終達到徹底擊垮敵人的目的。

    蘇聯的大縱深理論誕生不久,但當時坦克發展水平有限,其三大性能還無法滿足戰略需要,大縱深似乎有點超前,即使如此蘇聯紅軍仍在1932年按照這種理論建立了最早的機械化部隊。但頑固守舊者仍對此不屑一顧,不久後到來的大清洗終於徹底將其束之高閣。直到1941年德國對蘇聯發動的閃電進攻,才驚醒了那支混沌的蘇聯紅軍,大縱深理論才又被重新撿起來。1943年庫爾斯克戰役之後德軍的戰略主動易手蘇聯人,蘇聯國內坦克產量多的也足夠為「大縱深理論」提供所需的裝甲部隊,也就是到了這時大縱深理論才終於有了實踐的機會。

    大縱深和閃電戰都是機械化協同機動作戰理論,但在戰鬥開始時,裝甲部隊的應用上還是有區別的。閃電戰主張將其獨立、集中使用,從而能實現戰略突然性,令敵方措手不及,如同閃電般迅速,主要強調的是利用高機動的快不及防從心理上威懾敵人,從實際上打擊敵方,已達到癱瘓敵方的目的;大縱深則不同,它仍舊把步兵作為首次進攻的主體,其它兵種以及裝甲部隊的作用是支援,待突破口打開後在使用裝甲部隊進行縱深的分割包圍,其使用裝甲部隊相對保守,仍有坦克支援步兵的殘存意識。如此一來,開戰之初將很難對敵形成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除非己方具有明顯兵力優勢(至少也是戰場局部優勢),不過這種思想的確符合1943年後的蘇軍以多打少的實際情況,倒也稱的上是量身定做。

    確實,當面對淺縱深,長戰線,後方戰略預備隊組織鬆散的防禦體系時,閃電戰的效能實在不容低估。德軍所強調的首次突擊及其後效應可以發揮最大效果。突破後前出的各裝甲師的確不用太在意側後的威脅(魔鬼7師戰線最長時近400km,卻一直沒感到側後有多大實際壓力便是明證)。在擁有絕對制空權的情況下,空軍的戰術支援也著實靠得住(戴高樂的第4裝甲師(旅?)反擊古德裡安部,終被古協同空軍擊退,亦又成一例)。總之,法國之役,閃電戰發揮得的確完美。

    說到大縱深機動作戰理論,不能不提倡導此思想的蘇軍學究派代表人物——圖哈切夫斯基。(如果他沒有遇害,我敢肯定,德國的戰敗要提前到1943年!)他在被斯大林謀殺的前一年,曾集中論述了新作戰思想的基本觀點。他指出,由於有了裝甲兵和航空兵這樣的作戰手段,就不僅能夠直接攻擊前沿防禦之敵,而且能夠越過敵防禦陣地,同時攻擊整個防禦縱深內之敵。他認為,進行單個的戰役已不足以全殲敵軍,必須通過多次連續性的戰役方能奏效。因此他建議在單個戰略方向上,選擇一定範圍的縱深,幾乎不停頓地組織多次戰役。這將使敵方無法補充休整、調整部署和前調預備隊,從而最終達成在該方向上殲滅敵主力的目的。基於此思想,蘇軍在早於任何別國的1932年創立了作為縱深作戰突擊力量的機械化軍(1938年改稱坦克軍),裝備了一大批機動性良好的裝甲車輛。但這一切都差點被大清洗的『狂濤』(用了我自己的筆名!555555555)沖走。1938年,大縱深作戰思想受到廣泛的懷疑,坦克軍被撤消。30年代末,40年初蘇聯所進行的兩場戰爭的結果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也說明了這個問題。

    在具體運用上,蘇軍既不同於法軍的坦克零散配步兵,也不同於德軍的決不遷就步兵。蘇軍採取的是中庸之道,即承認裝甲兵的獨立作戰能力,又不否定坦克支援步兵的作用。在攻擊作戰時,蘇軍將裝甲兵分為「近戰」和「遠戰」兩種。近戰者,即直接支援步兵進行突破的坦克,多為直接配屬給步兵師軍的坦克團(旅)。遠戰者,即由坦克軍(集團軍)組成的快速集群。用於突破後發展勝利。這裡又涉及兩個重要概念「突破口理論」和「快速集群」。

    圖哈切夫斯基的大縱深理論創立之初,1932年蘇聯建立最早的機械化部隊之時,蘇聯的裝甲車輛主要還是BT-2(主要武器是7。62mm機槍)、T-26(機槍型)、BA-I,這些裝甲車輛的機動性是可以滿足需要,最大公路速度都可以達到38km/h,但火力明顯不足,最大行程也都在150KM以上。即使當時各國裝甲車輛水平還較低,僅僅憑借這些機槍坦克是無法攻克敵人防禦工事,大縱深理論的先期突破問題較大,先期的突破敵陣地時間倘若拖的過長,敵方就有調動部隊,重新部署的時間,這將大大增加後期作戰的難度,最後難免會再陷入一戰末期的作戰模式;不過這些裝甲車輛在後期投入擔當縱深作戰還是可以接受的。即便如此,蘇聯的裝甲車輛研發水平能將機械化理論在1932年在陸軍建設中得以實踐的現實,還是遠遠領先與別國的。所以先進的理論沒有現實的物質基礎也同樣是紙上談兵,只有物質與理論的統一才是會形成真正的力量。

    個人認為大縱深的初期突破強調以步兵為中心,其它兵種包括裝甲部隊也僅是為了支援,坦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進攻的節奏也要大大減慢。

    大縱深理論的潛在保守,無形的將其定位為強兵戰略,只有數量和質量上的優勢才會保證勝利。倘若敵我雙方勢均力敵,而且敵方指揮官素養較高,進攻成敗與否將很難預料。

    德軍在1940年進攻法國的成功戰例,如果將進攻一方換為蘇軍,而且假定當時的蘇軍還在貫徹大縱深理論,蘇軍即便會獲得最後的勝利,它也會付出更高的代價,以及更長的時間。

    閃電戰和大縱深作為現在機械化作戰最現實的戰略思想,除了在裝甲部隊使用上有不小的分歧,另外在步兵的作戰使用上也有各自的見解。閃電戰注重的是以裝甲部隊為核心,要求包括步兵在內的其它兵種也要以同樣的方式實施機動。步兵在作戰中也首次被要求具有高機動,能夠跟的上坦克的進攻節奏,這也就是步坦協調。一旦對步兵提出了此種要求,就必須有良好的運載車輛,而且進攻的行進過程中,這些車輛也和坦克一樣面臨被擊毀的危險。德國在二戰中主要使用的是Sdkfz。250和Sdkfz。251半履帶裝甲車,這兩種車輛可靠性很好,而且還可以在車體上安裝各種武器,防護水平一般,可以滿足閃電戰對步兵的要求。不過由於德國的工業基礎較薄弱,無法騰出生產線大量生產這些輔助車輛,步兵和大量的火炮輜重還得依靠輪式車輛,甚至是騾馬。為解決步兵的機動問題,德軍曾想出在坦克後掛拖車運載步兵的主意,但最後也不了了之。因此古德裡安的機械化設想在整個二戰也沒有在德軍中實現。

    倒是美國依靠自己強大的戰爭機器,源源不斷地為部隊提供了大量裝備,最終成為了最早實現機械化的軍隊。值得一提的是,英美盟軍將大量被擊毀後修復的M3、M4坦克去掉炮塔,改造成「袋鼠」裝甲輸送車(完全可以稱的上是以色列的重步兵戰車「阿奇扎裡特」的鼻祖),從某種意義上看,「袋鼠」的防護和機動上更能滿足機械化的進攻需要。

    由於大縱深在戰役之初強調以步兵為戰鬥核心,所以對步兵機動要求沒有象閃電戰那麼嚴格。在二戰中,蘇軍為了集中精力生產坦克,所以在其它機械化車輛上發展緩慢,主要裝備還是英美支援的M3半履帶裝甲車。在進攻中步兵要麼步行機動,要麼就是最簡單的由坦克搭載(為此蘇軍還制定了具體的坦克搭載步兵的相關的條例)。從表面上看問題似乎解決了,但這畢竟只是權宜之計。蘇軍大量使用的T-34坦克行使中平穩性並不是很好,實施較遠距離距離行軍,搭載的步兵體能消耗很大,容易影響部隊的戰鬥力,而且步兵直接暴露在坦克外面極易受到攻擊。好在蘇聯的數量優勢可以彌補這可缺陷。

    突破口理論是一種理想的進入交戰的理論。此理論認為,快速集群應在突破梯隊完全突破敵戰術縱深,打開突破口後,始進入交戰。而在此之前,快速集群應完全保存實力,待進入交戰後再全部釋放能量。這裡所說的突破口是什麼樣的突破口呢?就是由突破梯隊完全肅清了突破地段的敵有生力量,並在突破口兩側開闢出地一般反坦克火器對在突破口內行動的部隊不能構成直接威脅的保障地帶,而且有一定地幅的一條直接通往敵人縱深的「安全走廊」(為坦克軍打造的突破口大約寬6-8km;坦克集團軍8-20km。保障地帶一般要求寬度在2-3km以上)。故此突破口亦稱「純突破口」,此理論亦稱「純突破口理論」。純突破口一旦形成就意味著快速機群此時此地進入交戰是再實時,再安全不過了。純突破口理論所刻意追求的是一中純粹理想化的進入交戰的時機和環境。儘管往往與現實相去甚遠。但它畢竟是人們的理想。所以,純突破口理論為人們普遍承認。至今仍有指導意義。

    說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說明蘇軍對於突破集群和快速集群任務劃分是多麼的嚴謹。

    快速集群:指蘇軍裝甲兵在進攻作戰時臨時組建的,用於第一攻擊梯隊(突破集群)突破成功後,進入突破口縱深,打擊敵縱深內的有生力量和重要目標,以達成戰役目的之用的機動兵力集團。在WWII中後期,也就是快速集群發展和應用的鼎盛時期。快速集群常由方面軍的坦克集團軍組成。(其中在柏林戰役中。蘇軍以4個坦集和9個坦克軍擔任快速集群,創快速集群規模之最。)但多數情況下,快速集群的主要力量還是坦克軍。快速集群以快見長,據蘇軍對幾十個戰役的統計,擔任快速集群的坦克集團軍前進縱深平均320km,最高達到800km;進攻平均速度為25-45km/D。個別戰役高達60-90km/D。合成集團軍和步兵師實在是望塵莫及。憑心而論,突破集團的作戰任務相對困難。快速集群作戰任務相對容易。(試想,一個要砸開堅硬的核桃殼;一個只需吃酥脆的核桃仁。)

    但快速機群亦非萬能。惟有在敵縱深防禦薄弱,組織鬆散。且地形便於坦克大兵團機動時。快速機群才能發揮最大效能。

    圖哈切夫斯基提出的大縱深作戰理論中,一個重要的前提是:以殺傷性火力同時壓制敵整個防禦縱深,在選定的方向上突破其戰術地幅。也就是說,在敵人建立了縱深防禦的情況下,戰役、戰鬥將首先從突破開始,以敲開敵人防禦體系的外殼,為發展勝利創造條件。沒有突破,就談不上發展勝利,快速集群自然也就無用武之地。

    基於戰前對大縱深戰役的設想,蘇軍在1936的野戰條令中,明確將坦克分為遠戰和近戰兩種。近戰者,直接支援步兵作戰;遠戰者,縱深攻擊,發展勝利。從戰史上看,蘇軍運用坦克的興奮點是在縱深,遠戰坦克更受蘇軍青睞。儘管如此,蘇軍始終沒有放棄以坦克支援步兵的觀點。相反,此觀點成熟和完善的過程遠比「快速集群」來得一帆風順,並在體制、編制上得到蘇軍高層的充分保證:到1942年春,蘇軍累計組建了114個用於支援步兵戰鬥的獨立裝甲旅,在兵力和坦克數量上,與同期組建的25個坦克軍旗鼓相當。除此以外,蘇軍還以法令形式予以肯定。

    蘇軍國防委員會No。325號令明確規定:直接支援步兵的坦克的主要任務是消滅妨礙步兵前進的目標;步兵與支援坦克的距離不得超過200-400m;敵坦克在戰場上出現時,主要應由己方AT炮兵來對付,己方坦克只有在兵力上佔有明顯優勢,並佔據有利地形時,才與其展開正面對抗。這些規定現在看來簡直是苛刻而呆板的,而在當時,此令無疑有它的合理性。

    東線戰爭的初期,由於坦克數量少,加上蘇軍步兵指揮員不懂裝甲兵戰術,於是蘇軍步兵師常將配屬的坦克部隊分割成坦克小組,配屬給步兵連、排;加上組織保障不利,坦克密度低等許多原因,致使支援坦克的作戰效益低下,戰損率高,戰績不佳。針對這些情況,蘇軍與1942年1月作出了支援步兵戰鬥的坦克必須集中使用,並與步、炮、航密切協同等一系列規定,隨後又出台了No。325號令,詳盡規定了步兵支援坦克的運用原則、方法等。從此蘇軍步兵支援坦克的運用情況才出現轉機。。。

    斯大林格勒戰役蘇軍反攻階段中,蘇軍各步兵部隊首次按325號令使用支援坦克。戰役中,配屬給步兵師的坦克旅、團均以整建制組成近戰坦克群,並由步兵師師長直接指揮。獨立旅、團中的各坦克營還得到了師屬兵力的加強。儘管如此,在集團軍的主要突擊方向上,支援坦克密度不高,影響了突破速度,方面軍不得不抽調快速集群的坦克以支援步兵師的突破,而後再回歸本編製。雖然敵戰術防禦縱深並不是快速集群的任務,但為加快突破速度,快速集群往往以部分坦克支援步兵戰鬥或乾脆提前進入交戰,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1943年末才有改觀。究其原因,一是支援步兵的坦克數量少,密度小;步兵擊力弱;步坦協同不利。二是突破任務畢竟是艱難的,而發展勝利相對要輕鬆一些。

    戰爭中後期,隨著坦克數量的增加,直接支援步兵戰鬥的坦克、自行火炮的密度亦不斷提高。戰爭初期,每公里突破正面的坦克平均密度約3-4輛;到戰爭後期已上升到40餘輛。如斯大林格勒戰役中,每公里坦克密度少則4輛,多則不過7輛。奧廖爾戰役時,情況便大有改觀,坦克密度提高到20輛左右。而柏林戰役時,坦克、自行火炮的平均密度已達到40-50輛。個別地段竟高達70餘輛。

    在支援坦克增加的同時,分割使用中等編製的支援坦克部隊又逐漸盛行(多得沒地方去)。分割使用坦克旅、團已比較普遍。各步兵營大多可得到一個坦克連的配屬;步兵連則可攤到一個坦克排的加強。支援坦克除以往的支援步兵突破以外,還執行發展勝利的任務。在突破敵主要防禦地帶後,支援坦克大多編入師、軍的先遣隊,從行進間奪占敵第二防禦地帶(如果有的話),或縱深追擊退卻之敵。

    本書起點中文網(www。cmfu。com)首發,轉載請保留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