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首頁->《不入流之我的遊戲規則 返回目錄


作品相關 He 112的誕生始末3

作者:狂濤

    He112的誕生始末「兀鷹軍團」中的亨克爾He112戰鬥機

    當亨克爾教授認識到He112已經不可能在同Bf109的競爭中反敗為勝後,決定在V-6號原型機上改裝20毫米MGFF用於試驗將機炮安裝在引擎中間的可能性。空軍技術部對這一項目倒是很感興趣;畢竟這樣一來不用顧慮協調裝置對火炮發射造成的影響,可以顯著提高機載火炮的射擊精度。

    這年九月,一門20毫米MGC/30L火炮裝上了V-6號原型機,該火炮創造性地被安置在發動機後部,其炮身從發動機的兩列氣缸中穿過,炮口則開在螺旋槳整流罩中間(後來此種配置方式後來被稱為「motorkanone」)。為了在實戰中測試這種新武器,V-6被拆卸後於十二月九日裝船運到了西班牙。

    重新裝配後該機被送到了「兀鷹軍團」下屬的第88戰鬥機大隊,該部的飛行員對這個新玩意取了個「大炮鳥(Kanonenvogel)」的外號,同時送到這裡參加實戰測試的還有三架Bf109的試生產型。

    該機被分配到了GunterRadusch中尉手中,駐紮在Tablada,主要用來同Hs123和Ju87A一起執行對地攻擊任務。在次年的二月六日,該機轉移到馬德里附近的VilladePrado,不久又和JG88一起移到了Toledo附近的Almorox機場,而同時駐紮在這裡的還有專責駕駛He45C的WilhelmBalthasar中尉。當聽說共和軍的裝甲列車正在接近這一地區時,Balthasar立刻決定駕機前去攻擊,不巧的是他自己的坐騎---He45C由於機件故障正在修理。機靈的Balthasar馬上把主意打到了暫無飛行員的「Kanonenvogel」身上,對地勤人員撒謊說自己曾是亨克爾公司的試飛員,堅持要用這個出擊。在稍微熟悉了一下座艙中的儀表後,Balthasar竟然成功地駕機起飛,並在Sesena火車站找到了目標。中尉立刻展開攻擊,在第三次通過時一枚20毫米炮彈擊中了裝甲列車拖曳的彈藥車廂,引發了大爆炸,竟摧毀了這個看似堅不可摧的鋼鐵怪物!而在回程時,Balthasar又發現了一輛共和軍的裝甲車,很快便用20毫米火炮使其燃起了熊熊大火。

    Balthasar在V-6號上的成功表現使他一舉成名,馬上被推薦擔任一支新組建的小部隊的首任隊長,下轄三架He45C以及他賴以成名的He112V-6。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時間裡,不少飛行員都駕駛過這架已成為傳奇主角的He112,而其中的MaxSchulze下士也成功地駕駛該機擊毀了一輛共和軍的裝甲車。不過到了七月十九日,當舒爾茨再次駕駛該機執行完任務返回基地準備著陸時,發動機突然出現故障。飛機在跑道上摔成兩段,徹底報廢,不過舒爾茨本人倒是從殘骸中安然無恙地走了出來,讓一旁的地勤人員鬆了一口氣。

    V-8和V-9號原型機也在1938年春送到了西班牙。其中的V-8較近似早期的A系列,擁有體積較大的DB600Aa引擎,不過很快就在一次事故中墜毀。而V-9如前所述可算是B系列的始祖,由於其機翼上的兩門20毫米火炮該機也理所當然地被編入了對地攻擊機部隊。這架飛機最後從西班牙內戰中全身而退,被交還給亨克爾公司繼續充當展示樣品。該機在西班牙的表現雖然一般,但卻為日後西班牙選購He112埋下了伏筆,畢竟許多富有經驗的西班牙飛行員都曾在這架飛機上體味了駕駛新式戰鬥機的感覺。

    德國空軍中的He112

    第三帝國最早的擴張是通過兼併一些鄰國的德語區來實現,其中最早的行動是在1938年三月併吞了奧地利,接著便準備將捷克西部的蘇台德地區納入掌中。由於捷克斯洛伐克和英法兩國訂立了攻守同盟,因此它的表現並不像奧地利那樣軟弱,對德國人的提議嗤之以鼻。當時德國人還不知道英法兩國打算放棄捷克的利益息事寧人,滿以為會為這件事而同這三個國家真刀真槍地幹上一仗,於是急急忙忙開始加強自己的軍事實力以應付近在咫尺的戰爭威脅。

    德國空軍將所有可以使用的戰鬥機納入編製,剛巧亨克爾公司為日本人生產的He112B在這時完工,立刻被RLM拉了壯丁。德國在1938年6月1日用這些飛機為基礎在Oschatz組建了IV。/JG132,同年的十月六日該部移防Karlsbad,到十一月七日又移到了M□hrish-Trubau飛機場,改編成了I。/JG331。不過到了這時,戰爭的危機已暫時遠離,I。/JG331遂用新生產的Bf109C取代了He112,撤換下的飛機又被送回了亨克爾公司準備用於落實日本人的訂單。

    另外,亨克爾公司自己也留下了幾架He112,用之組成了專用的工廠防空部隊。這些飛機全部由亨克爾公司的試飛員駕駛,準備在戰時抗擊敵方對工廠的空襲。不過終其一生並沒有在實戰中出動過,等到新生產的He100取代其職務後就被用於滿足出口需要了。

    He112B在日本

    1937年,日本帝國海軍發現自己面對弱小但勇猛無畏的中國空軍並不能佔到多大的便宜。由於日本人深信崇尚武士道精神的大日本武士不可能在作戰意志和作戰技巧上輸給中國空軍,所以敵軍的飛機性能優越便成了唯一的借口。不過當時的日本海軍一線作戰飛機確實處於青黃不接的狀態,大批作戰部隊仍舊在使用老舊的雙翼飛機,而新型的九六式戰鬥機數量又非常有限,無法滿足前線需要。為了在足夠數量的九六式戰鬥機進入服役前能有一種飛機應急,只好到德國看看有沒有合適的選擇。

    於是一個日本代表團在1937年下半年訪問了Marienehe並觀賞了V-9的飛行表演,他們對德國人所介紹的這種飛機非常滿意,立刻拍板購買30架,並表示可能再追加購買100架。日本人的要求是如此迫切,以至於還買了一架早期型要立刻帶回日本(根據資料顯示,應該是V-5號原型機)!抵達日本後,海軍馬上為He112按照日本人的習慣取了個編號---A7He1,A7表示這時海軍的第七種戰鬥機設計(零式是第六種),而He1表示這是該機型的第一種該型,由亨克爾公司製造。

    在隨後進行的測試中,He112B明顯要比日本的九六式戰鬥機優越,尤其是在速度方面,比起後者足足快了65公里/小時。不過日本的飛行員卻對He112敬而遠之,這主要是由於該機的操縱性能不如九六式,而當時日本人把操縱性看作衡量飛機好壞的首要因素。對日本的飛機設計師來說,一切的一切只是為了保證飛機的操縱性,其它的方面都可以為此而犧牲。很明顯,日本人仍舊陶醉於流行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狗鬥戰,對戰鬥機的發展方向毫無認識。後來日本的空中力量在二戰中與盟軍戰鬥機對壘時老是處於下風可說肇因於此。

    最後日本人一口咬定He112不適合在戰鬥中使用,取消了添購另外一百架的計劃。三十架已訂購的飛機除去被德國空軍扣下的那些外,分兩批在37年和38年交付完畢,其中裝備DB600Aa發動機的V-11號原型機被挑選出來用作各種測試,其它的則主要被用於訓練任務,可說是被打入了冷宮。就連A7的編號也被剝奪,後來重新分配給三菱公司研製的A7M「烈風」式戰鬥機(零式的發展型,從沒有在實戰中使用)。

    西班牙空軍的He112B

    當V-9號原型機在1938年春送到西班牙後,其主要的目的很明顯並不是作戰,而是向西班牙飛行員展示He112的設計,為將來的推銷做打算。許多西班牙飛行員在各種測試或展示活動中駕駛過這架飛機,他們的一致評價是,除了馬力稍顯不足外其他方面無懈可擊。

    「輿論」的壓力終於使得西班牙空軍決定購買He112B戰鬥機,用以建立一個JoseMunozJimenez准將指揮的戰鬥機大隊。十二架訂購的飛機從38年起陸續抵達,由亨克爾公司的技工在Leon加以組裝。當年12月,首批兩架飛機進入現役,第二年(1939年)又有七架B-1型及十架B-2型列入了西班牙空軍的裝備清單。

    最初七架He112在1939年的一月底完成戰備,組成了5-G-5戰鬥機大隊二中隊,不久又有八架飛機加入這一大隊,組成一中隊。當餘下的四架飛機組裝完畢後,被平均分配到上述兩個中隊服役。

    不過一中隊使用He112的時間極為短暫,很快就換裝了繼承自兀鷹軍團的Bf109B和Bf109C,後來又改成了新的Bf109E;而5-G-5則同裝備菲亞特CR。32雙翼戰鬥機的2-G-2及3-G-3一起被並入第七戰鬥機團(7aEcsuadradeCaza)。由於CR。32的垂直機動性能較差,一般在行動中亨克爾戰鬥機會飛在菲亞特雙翼機的上方為其提供空中掩護。

    二中隊He112的戰鬥行動始於1939年1月17日,三天後就在Igualada上空遇到了一些共和軍的I-16式戰鬥機。中隊指揮官GarciaPardo上尉立刻投入戰鬥,擊落了他總共十二個戰績中的一個,不過,這可說是He112在內戰時期唯一的一個空對空戰果,之後He112幾乎總是在執行對地攻擊任務。隨著戰爭的進程該部不斷地轉移駐地,有時候也會和一中隊一起出動。其間只有兩架飛機在由於飛行員的粗心而造成的事故中報廢,不過沒有一架是被敵方的戰鬥機或是對空火力擊落。

    西班牙內戰結束於1939年4月1日,通過戰爭的錘煉西班牙空軍一舉成了當時最強及裝備最現代化的空軍之一。二中隊在戰爭結束後回到了其誕生地Leon,不過到7月13日又被派到了西屬摩洛哥的SaniaRamel。在那裡,二中隊被劃歸新成立的二十七大隊,成了該部的一中隊,而這一大隊的二中隊則裝備了新引進的菲亞特G。50戰鬥機(從性能上來講仍舊不及He112)。

    當盟軍在北非登陸後,保持中立的西班牙空軍卻不得不再次進入警戒狀態,尤其是駐摩洛哥的部隊必須經常出動攔截由於導航錯誤誤入其領空的盟軍或德軍飛機。舉例來說,在1942年的11月8日,一隊C-47由於偏航竟然飛到西屬摩洛哥準備空降傘兵!在被攔截的目標中不乏當時的頂尖戰鬥機型號,如來自Gibraltar的英軍「噴火」V型戰鬥機,來自法屬阿爾及利亞屬於維希政府的D。520戰鬥機等……所幸在這些行動中並沒有出現激烈的空戰導致人員傷亡或飛機損失。

    1943年3月3日,一支盟軍的飛機編隊再次誤入領空,二十七大隊正在機場擔任警戒任務的MiguelEntrenaKlett中尉立刻駕機起飛。當爬升到3,500米高度時,他發現了目標---十一架雙尾撐的洛克希德P-38「閃電」式戰鬥機。也許是由於希望對在內戰時幫助過自己國家的德國人投桃報李,也許是對經常重複這種單調的工作感到厭煩,或只是看不慣美國人的大大咧咧,中尉並沒有對這些P-38提出警告,而是直接展開了攻擊。駕機從P-38編隊的後上方(正巧是太陽的方向)俯衝直下,咬住編隊隊尾的一架飛機猛烈開火。20毫米炮彈準確地擊中了目標,那架P-38馬上冒煙下降,最後迫降在阿爾及利亞。

    由於缺少配件及燃油供應,到了1944年這些He112不得不經常停在飛機場上,而進入1945年後可出動的飛機數目更是降到了九架,不得不統統運回西班牙進行大修。之後的幾年中,由於事故及缺乏備用零件(有幾架機況較差的飛機被拆卸後當作備用件來源)西班牙空軍所持有的He112的數目持續減少,最後不得不全部撤出第一線部隊,轉到了訓練部隊當成高級教練機使用(很少真正上天)。直到1952年西班牙空軍的裝備清單上還有兩架He112戰鬥機,不過其中只有一架還可以飛行。而第二年,亨克爾戰鬥機便從西班牙的天空中銷聲匿跡了。

    He112B在匈牙利

    匈牙利的情況和德國有點類似,受制於凡爾賽和約而不能擁有進攻性的武器裝備。不過到了1938年8月,情況有了變化。奧地利這個傳統的盟友被納粹德國兼併,不禁讓匈牙利大有唇亡齒寒之感。於是乎,受緊張局勢的驅使,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德國人視條約為無物的鼓舞,匈牙利亦著手重整軍備。

    盡快重新組建匈牙利皇家空軍(MKHL)成了匈牙利再軍備計劃的當務之急。關於其中新戰鬥機型號的挑選,匈牙利人頗為小心謹慎。先後參觀了不少飛機設計,但最終還是選擇了亨克爾公司的He112B。1939年9月7日,一張來自布達佩斯的訂單送到了亨克爾公司手中,不過這時He112的生產流水線剛剛建立,日產量甚低;再者排在匈牙利人前面的還有日本和西班牙,所以很明顯MKHL得等上一段時間。儘管匈牙利人反覆請求亨克爾公司首先滿足他們的需求,但卻被向來辦事一板一眼的德國人毫無商量餘地地回絕了。

    由於德國宣佈在匈,羅兩國的武裝衝突中採取中立的態度,於是暫時凍結了匈牙利人的訂單。不光如此,還拒絕了匈牙利人在國內按照許可證生產厄利空20毫米MGFF機炮的請求。這其實是做給羅馬尼亞這個相較之下更為重要的盟友看的一個動作,誰叫匈牙利不出石油呢?不過大口徑機載火炮的禁運對匈牙利人倒不會造成什麼困擾,因為其這時已成功地研製出了高射速的Danuvia20毫米口徑機炮。

    V-9號原型機在羅馬尼亞展示後又在1939年2月5日被直接送到了匈牙利。不少匈牙利飛行員在接下來的一周時間中親身駕駛了這架飛機。除此之外,匈牙利人還別出心裁地用一個容克公司的三葉螺旋槳(其實是按照許可證生產的英國漢密爾頓設計)取代了原機的兩葉螺旋槳,並興沖沖地用這架改裝過的飛機來和CR。32進行模擬對抗。讓所有人目瞪口呆的是,V-9卻莫名其妙地當著眾人的面墜毀了。亨克爾公司絲毫沒有責怪匈牙利人的意思,並在3月10日送來了一架全新的He112B-1/U-2取代損壞的V-9讓MKHL繼續進行其獨特的測試。當來自各個戰鬥機部隊的匈牙利飛行員試著駕駛了這架飛機後,他們的意見基本一致---飛機的動力不足,採用Jumo210Ea發動機的He112只能在平飛時達到430公里/小時(267英里/小時),對一種戰鬥機來說實在太慢了。

    當亨克爾公司忙完日本和西班牙的生意時,德國政府也由於特蘭西瓦尼亞事件的平息而取消了對布達佩斯的武器禁運,這下苦苦等候的匈牙利人似乎終於苦盡甘來。誰料亨克爾公司又接到了一張羅馬尼亞的訂單,並在德國軍方的暗示下優先處理!看起來MKHL永遠等不到自己需要的飛機,於是匈牙利人提出要求,取消原先的定購合同,同時希望能購買生產許可在本國自行製造。待人接物向來彬彬有禮的亨克爾博士在心中對匈牙利的遭遇也感到有些過意不去,於是在五月份,位於布達佩斯城的維斯。曼弗雷德飛機引擎工廠(WeissManfredRepulogep-esMotogyar)收到了發自亨克爾公司的許可證。匈牙利軍方立刻向WM發去了第一張12架飛機的訂單,而亨克爾博士也同意馬上向匈牙利人提供一架裝備Jumo210Ga發動機的He112B,讓他們在生產時有個樣本可以參考。

    匈牙利人隨後又通過相同的理由得到了另外兩架B-1/U-2。當MKHL拿到這幾架寶貴的He112後,立刻拆下了原配的7。9毫米MG17機槍,改用本國生產的8毫米39M取而代之,當然也沒忘了在機翼上安裝Danuvia20毫米口徑機炮;此外,還為之加上了炸彈架(類似於當年奧地利干的)。1939年3月底,亨克爾公司的新產品He100V-8號原型機打破了世界飛行速度紀錄的消息傳到了匈牙利,不過當時亨克爾公司卻用了的He112U的名頭。聽到這一消息後,匈牙利人立刻決定要在本國生產這種採用新發動機的新型號He112。八月份,匈牙利空軍總司令向國內建議採用He112作為MKHL的制式戰鬥機。而為了解決發動機的來源問題,匈牙利不斷嘗試著向德國購買或引進生產汽缸容量為30升的航空引擎,如Jumo211A或DB600Aa等。

    不過試圖從德國進口航空發動機的努力很快就失敗了。由於戰爭已迫在眉睫,德國也不可能向其輸出前面所提到的兩種引擎(德國人自己還不夠使用),在本地組裝He112機體再配上進口的發動機的方案根本行不通。

    到九月份,同RLM進行的關於引進生產發動機的談判也徹底失敗,MKHL遂通知維斯。曼弗雷德工廠停止為生產He112所做的準備。而在十二月,正式取消了按許可證生產亨克爾戰鬥機的計劃,轉向從意大利購買菲亞特CR。32和雷賈那Re。2000戰鬥機裝備本國空軍,其中的後者在二戰初期成了匈牙利皇家空軍戰鬥機部隊的主要裝備。

    儘管數量上只夠編成一個小隊,這四架He112B-1/U-2還是作為一支重要的戰鬥力投入了行動。當1940年夏天匈,羅兩國因為特蘭西瓦尼亞問題而再次怒目相向時,匈牙利皇家空軍在6月27日宣佈全部進入戒備狀態,全部亨克爾戰鬥機也在8月21日移駐Debrecen機場,賦予它們的任務是保護國境東部的重要鐵路交通線。一周後兩國在德國和意大利的斡旋下同意罷手,並於8月30日在維也納簽訂了《第二次維也納仲裁協定》,以匈牙利收回北特蘭西瓦尼亞告終。這樣一來,繼續留在Debrecen就失去了意義,這支小部隊在接下來的幾周時間內回到了自己的常駐基地。

    到了1941年,這些飛機被派去保衛曼弗雷德。維斯工廠免受空襲,不過實際上卻是被主要用於充當高級教練機。當1944年春盟軍轟炸機真地開始對匈牙利的工業設施展開狂轟濫炸時,這些亨克爾戰鬥機已經全部不能升空作戰了,最終全部在8月9日毀於美軍對Ferihegy機場(位於布達佩斯附近)的一次空襲中。

    值得一提的是,當按照許可證生產He112B戰鬥機的計劃破產後,匈牙利人在1939年決定投產一種由曼弗雷德。維斯公司設計稱為W。M。23「銀箭」(EzustNyil)的飛機加以代替。這其實是一種配合匈牙利工業生產技術重新設計的He112的改型。機翼仍舊採用亨克爾公司的設計,不過卻改用木製,機身也用鋼骨架外覆三合板取代了原先的全金屬結構。引擎的改動最大,原先的液冷發動機被改成了一台1,030馬力的W。M14B氣冷發動機(其實是按照許可生產的法國「西北風」發動機)。

    看起來這種簡化版的He112在性能方面會大受影響,其實卻不然。得益於發動機馬力的提升,W。M23的性能比起He112來有增無減,尤其是最大速度有了顯著的增長。「銀箭」的平飛極速達到了530公里/小時(329英里/小時),而降落速度又由於採用了花型襟翼降到了100公里/小時。不過該機的研發過程十分緩慢,到1940年末也只造出了一架原型機。在1942年4月21日的試飛中,該機爬升到3,000米(9,800英尺)時忽然遭遇到了嚴重的副翼振顫,飛行員不得不棄機跳傘,原型機因此徹底毀壞。到這時德國其實已經同意在匈牙利生產Bf109G系列戰鬥機,所以這一嚴重滯後的開發項目已經變得沒有什麼意義,終於被放棄。關於「銀箭」的開發為何會如此拖沓對我們來說可能將永遠是一個謎,只是這種很有特色的飛機最終沒能登上二戰這個絢爛的舞台實在有點讓人為之惋惜。

    He112B在羅馬尼亞

    一戰結束時,作為參加協約國的「獎賞」,羅馬尼亞得到了一大片土地。這對羅馬尼亞人來說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對其幾個鄰居來說就未必如此,尤其是當這些土地是從他們的版圖上劃出去時。自然,羅馬尼亞在揀了個便宜的同時也為自己製造了一個不友好的周邊環境,東北的蘇聯,西北的匈牙利和南邊的保加利亞無時無刻不在處心積慮地想著如何奪回失去的領土。因此在二、三十年代,羅馬尼亞與具有同樣情況的鄰國(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簽訂了一系列的同盟條約。他們所感興趣的是阻止對於《凡爾賽和約》的任何修改,只有這樣才能保有割讓土地不致喪失。

    德國對羅馬尼亞所擁有的豐富戰略資源(以石油和小麥為主,礦泉水姑且不論)可謂垂涎已久,極其希望能將羅馬尼亞牢牢地綁在自己的法西斯戰車上。整個三十年代中期,德國用「胡蘿蔔加大棒」政策不斷地對這個東歐小國威逼利誘,各種各樣明顯對羅馬尼亞有利的工商協定就成了釣餌。這樣,到三十年代後半期,羅馬尼亞近半數的對外貿易都落入了德國的控制。此外,德國人還不斷在各種場合給羅馬尼亞施加壓力,如出現外交衝突時往往與羅馬尼亞的宿敵---匈牙利,保加利亞及蘇聯站在一起,直到羅馬尼亞人苦著臉哀求德國「拉兄弟一把」時才出來當和事佬。

    1940年6月26日,羅馬尼亞政府受到了來自蘇聯的一份最後通牒,要求其在二十四小時內歸還一戰後割讓的比薩拉比亞(Bessarabia)及北博科維納(northernBukovina)(後者從來都不是蘇聯或俄羅斯的領土)。此時,德國駐羅馬尼亞的大使一力慫恿羅馬尼亞國王接受蘇聯人苛刻的條件,而羅馬尼亞人根本沒有任何選擇的餘地,只好照辦。到了八月份,保加利亞也在德國和蘇聯的支持下從羅馬尼亞討回了夢寐以求的南德布盧賈(southernDobruja)。不過這還不是全部,當月的晚些時候,德,意外長和羅馬尼亞外交部官員在維也納開會,逼著羅馬尼亞將北特蘭西瓦尼亞(northernTransylvania)還給了對其敵意甚濃的匈牙利。這麼一來羅馬尼亞的地圖整個小了一圈,不過德國人確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挑起了向來本分的羅馬尼亞人對蘇聯的仇恨,使得他們自願走上了第三帝國的瘋狂戰車;也安定了己方集團內部,不至於因為內斗而分崩離析。

    羅馬尼亞這時的處境相當糟糕,其鄰里關係並沒有因為大片土地的割讓而有所緩和,反而更顯得劍拔弩張。而向來被看作自己堅定盟友的英,法兩國在同樣有盟約關係的波蘭遭難時袖手旁觀更加讓羅馬尼亞人傷透了心。萬般無奈下國王不得不拱手讓出國家大權,讓親德分子控制大局。

    這時的羅馬尼亞已全面倒向納粹德國,於是德國開始對羅馬尼亞的擴軍備戰計劃大力支持。計劃的焦點當然是FARR的現代化。當時羅馬尼亞空軍的戰鬥機部隊主要由約一百架波蘭設計的PZL。11戰鬥機組成,雖然這種飛機在三十年代初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飛機,但到這時已是垂垂老矣。

    早在1939年4月德國為了表示對羅馬尼亞的特殊照顧,慷慨大方地決定一旦Bf109的生產滿足德國空軍的需要後就把這種飛機提供給羅馬尼亞,同時同意先提供給羅馬尼亞人24架He112B應急。正等米下鍋的FARR當然來者不拒,並乘機把He112的定購數量提升到30架。

    同年四月末一批羅馬尼亞飛行員被送到亨克爾公司學習操作He112,但這項工作進行得並不順利,這主要是因為He112和PZL。11間巨大的技術差距所造成。當轉型訓練完成後,這些飛行員就當場接受亨克爾公司完成的飛機(全部是B-1或B-2型)並從亨克爾公司直接飛回羅馬尼亞。這樣的送貨從七月一直延續到十月,只有兩架飛機在這一過程中由於事故而損壞。其中一架是在訓練過程中失事,而另外那架則是在羅馬尼亞著陸時受了輕微的損傷,很快便在布加勒斯特的S。E。T工廠修復了。

    當羅馬尼亞人拿到第一架He112後,便立刻開始用它同國產的IAR-80原型機做比較。讓他們感到極有面子的是儘管He112在一些方面的設計更為先進,且擁有更強大的武裝(2挺機槍2門20mm機炮),但IAR。80在其他方面則完全勝出。同時這些測試也顯示出了He112的一些弱點,主要是馬力不足和速度較慢。最終羅馬尼亞決定將IAR-80立刻投入大批量生產,同時取消對He112的進一步購買計劃。

    到9月15日為止,羅馬尼亞已經收到了足夠裝備兩個戰鬥機中隊的He112,於是第十及第十一中隊先後換裝了亨克爾戰鬥機,隨後這兩個中隊被劃撥第五戰鬥機大隊,當成精銳部隊用於防衛首都布加勒斯特。到十月份,這兩個中隊被分別改稱為第五十一和第五十二中隊,不過仍就保留在第五大隊的編制內。而這時駕駛該機並不是在亨克爾公司留過洋的那一批,而是羅馬尼亞在本國用NardiF。N。305教練機訓練出來的。因此到他們真正掌握He112的駕駛要領則是在1940年4月後的事,而這時亨克爾公司也送來了最後一架He112B-2(用來替換去年九月在引渡過程中損失的那架)。

    隨著同匈牙利之間緊張程度的提高,第五十一中隊被派到了特蘭斯瓦尼亞。在那裡經常有匈牙利空軍的Ju86轟炸機和He70偵察機侵入羅馬尼亞領空做各種偵察飛行,羅馬尼亞人顯然指望He112可以終止不友好的鄰居這種令人不快的造訪。遺憾的是,由於He112的速度較慢,要它趕上悠乎來去的偵察機顯然有點力不從心。不過在8月7日,NicolaePolizu少尉駕機進入匈牙利領空,並在那裡擊傷了一架匈牙利人的Ca。135轟炸機,使得後者不得不在Debrecen機場迫降(這個機場駐紮著匈牙利人的He112!)Polizu也因此成了戰爭中的一個擊落敵機的羅馬尼亞飛行員。當然,羅馬尼亞人這種明顯的侵略行為讓匈牙利從上到下暴跳如雷,作為報復,一架匈牙利空軍的偵察機在沒有任何官方命令的情況下轟炸了羅馬尼亞境內的機場。不過雙方在空中的敵對行動沒有繼續發展下去,8月30日兩國在維也納簽訂協議,結束了這一危機。

    當德國準備在1941年入侵蘇聯時,羅馬尼亞為了奪回前幾年被蘇聯霸佔的國土而義無反顧地加入了軸心國的陣營。FARR被劃入德國第四航空群,其所屬第五大隊則被派到同烏克蘭接壤的摩爾達維亞前線機場,這時該部隊共有二十四架可以出動的He112戰鬥機,其餘由於機械故障不能馬上升空的三架飛機則被留在了其常駐基地---布加勒斯特附近的Pipera機場繼續修理(其中不包括送到S。E。T修理的那一架)。就在巴巴羅莎行動開始前的半個月(6月15日),第五大隊再次變更了其駐紮地,遷到了位於摩爾達維亞北部的Foscani-North。

    到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時,羅馬尼亞的He112於上午十點五十分起飛掩護第二轟炸機大隊的波泰633式輕型轟炸機前去空襲位於Bolgrad和Bulgãrica的蘇軍機場。雖然羅馬尼亞飛機編隊在前往Bolgrad時遇到了高射炮火的猛烈射擊,整個空襲行動卻非常成功,在地面上摧毀了不少蘇軍飛機。而當編隊接近Bulgãrica時,很明顯蘇聯人已經有了防備,大批I-16戰鬥機已經在空中等著它們了。於是十二架護航的He112同前來攔截的約三十架I-16形成了混戰。當TeodorMoscu少尉看到機場上又有兩架I-16在緊急起飛後立刻對其發起攻擊,擊落了其中的一架。在他從俯衝中拉起後又在同一架I-16的對頭攻擊中搶先擊中了對方,這架飛機翻滾著掉進了多瑙河。不過接下來,Moscu被好幾架I-16團團圍住,他的機體多處被擊中,非自封的燃料箱也中了彈,不過很幸運地沒有起火爆炸。由於燃料大量洩漏,他通知他的僚機後一起在羅馬尼亞控制的Balad機場緊急降落。他的飛機後來被修復並重新投入了戰鬥,不過當天參與轟炸的Potez轟炸機有三架被擊落。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He112主要被用於對地攻擊,羅馬尼亞較欣賞他的重火力而不是其空戰性能。羅軍對He112比較典型的運用方式是,在黎明時分起飛,前往蘇軍機場進行掃射,返回機場加油後重新起飛執行「搜索-獵殺」任務,不過行動的目標主要是蘇軍的火炮陣地及鐵路機車。

    在這樣不間斷的戰鬥中,亨克爾戰鬥機承受了巨大的損失。這主要是因為每一架飛機每天平均出動三次,根本沒有時間為其進行必要的檢修。這一問題同樣出現在FARR所有的部隊,因為羅馬尼亞空軍當時還沒有建立起野戰後勤工作體系。到7月29日,空軍的清單上只有十四架He112還可以繼續出動,其他的八架正等待修理。為了保持由必要的戰鬥力,FARR在8月13日命令第五十二中隊的飛機被全部移交給第五十一中隊,使得後者可以繼續以一個完整的中隊編制出擊。五十二中隊的人員則並入駕駛IAR-80戰鬥機的四十二中隊,不久又被送回國接受駕駛IAR-80的轉型訓練同時換裝全新出廠的IAR-80戰鬥機。八月份羅馬尼亞空軍一份關於He112在實戰中使用狀況的報告指出了亨克爾戰鬥機在戰鬥中暴露的不足之處,主要還是兩點,馬力不足和速度太慢。

    第五十一中隊持續在前線執行任務,但此後卻很少被捲入空戰。當羅馬尼亞人在十月十七日攻佔黑海岸邊的敖德薩後,他們覺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已經到手,犯不著繼續為了德國人去拚命。於是除了留下十五架飛機在敖德薩擔任警戒任務外,其餘的飛機大都撤回羅馬尼亞整編或訓練。十一月一日,第五十一中隊撤到了Tatarka,休整了大半個月後重新回到敖德薩佈防,不過主要的任務仍舊只是海岸巡邏而已。半年後(1942年七月一日)該部終於結束了一年的任務之旅回到了Pipera機場。

    但這時的大後方也並不安全,不時有蘇聯轟炸機趁著夜幕掩護前來光顧。七月十九日,一架He112在夜色中起飛攔截入侵的蘇聯轟炸機,這是羅馬尼亞空軍第一次在夜晚的行動。由於布加勒斯特明顯是蘇軍夜間轟炸機的首選目標,五十一中隊終於決定換裝德國設計的Bf110重型戰鬥機,成了二戰期間羅馬尼亞唯一的一支夜間戰鬥機部隊。

    時間進入1943年後,IAR-80也漸漸地顯得老態龍鐘,不適合激烈的戰鬥了。FARR開始物色新的戰鬥機型號,唯一可行的選擇便是採用當時德國人的制式戰鬥機Bf109G。而這時,He112以及經悉數轉入了訓練任務,同樣採用直列式液冷引擎以及許多極有特色的德國飛機設計特點使其非常適合擔任這一任務。除了在事故中的損失外,所有倖存的He112全部被送到第三大隊物盡其用,直到1944年羅馬尼亞倒戈加入盟軍陣營還有不少亨克爾式在充當高級教練機。

    總結

    圍繞He112的一系列論戰中最讓人感興趣的問題便是「為什麼德國空軍選擇了Bf109而不是He112作為其主力戰鬥機?」有些人認為,He112在競爭中的敗北是一開始便被內定的,空軍內的高層官員由於政治因素的影響而不得不捨棄了向來對納粹頗有微詞的亨克爾博士。另外一些人(包括亨克爾博士自己)則認為Bf109的勝出主要是因為梅塞施密特長袖善舞,最大限度地運用了自己的政治影響力之故。

    通過分析手頭所掌握的資料,事情可能並不只是這麼簡單。因為不管怎麼說,亨克爾的He112在許多性能指標上確實超過了Bf109,同時在所有駕駛過它的飛行員中(包括空軍的生產總監烏德特)也獲得了廣泛的支持。而梅塞施密特的Bf109在最初卻是被認為只是由一個初出茅廬的設計師的又一件不成功的作品。沒有什麼直接的證據顯示政治因素能徹底左右這場角逐,BFW唯一的優勢是其所屬工廠所在位置較佳,而不像亨克爾公司那樣位於德國北部建築物密集的工業區,很難擴大生產規模。

    然而,Bf109是不是在公平和公正的情況下擊敗He112的呢?早期參與競標的He112確實在性能上遜於Bf109;這時的He112可以說是一種混合了先進和落後設計特點的飛機,更適合於同I-16做橫向的比較而不是全新概念的Bf109。只有當接受了大量再設計後的112B才可算是梅塞施密特飛機一個真正的挑戰者,但可惜的是時不我予,到這個時候德國空軍已經把投入批量生產的權利交給了梅賽施密特。

    從另一個方面看來,這兩種飛機是通過截然不同的方式開發而成。亨克爾公司開發He112純粹是為了空軍部1934年的合同,而Fw159和Ar80正好顯示了合同中對新飛機性能的局限性。Bf109雖然是從Bf108上發展起來的一個型號,但其設計迎合了時代的要求而不僅僅是RLM。實際上,梅賽施密特本人根本把空軍部的要求當作了耳邊風,只是根據他自己對戰鬥機的理解而搞成了Bf109。所以相對而言Bf109是一種更先進的設計,它能贏得合同並不意外。

    恩斯特。亨克爾似乎從來就不接受這樣的觀點---Bf109只是因為性能優異而入選,而把在競爭中失利的問題歸咎於評判的尺度有問題。據說因此他對公司內仗義執言的戰鬥機開發項目技術指導HeinrichHertel極為不滿,反而認為赫特爾曾經在航空研究院的工作背景讓其只會對別人的設計指手畫腳。不管這傳言是不是真的,Hertel最終不得不在1939年月離開亨克爾公司轉投容克公司。

    後記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He112B型確實是超越了Bf109早期型號的佳作。由於其沒有被空軍選作下一代主力戰鬥機而失去了進一步改良的機會,不然極有可能同Bf109一樣成為二戰時期叱吒風雲的空中一霸。記得DenesBernad先生在《HeinkelHe112inaction》一書中記載了他寫作時前往羅馬尼亞拜會一位當年在羅馬尼亞皇家空軍中駕駛過He112戰鬥機駕駛員(目前此人仍在世,居住在布加勒斯特的一幢公寓中)的過程。當談起亨克爾戰鬥機時,老人的眼中有了光彩,完全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中,最後說道「。。。駕駛亨克爾戰鬥機真是一種享受,就像駕駛著豪華轎車一樣啊。。。」。

    完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