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首頁->《黑暗領域之王中王 返回目錄


作品資料 觀念上的差異與心理上的差異

作者:金龍魚

    A方案——中華復興方略作者:知原對於兩個同樣認識到了,宇宙需要通過無限的時間和無限的步驟才能徹底認識清楚的人,如果還存在著觀念上的差異的話--即一個認為,由於人類是可以通過無限的時間和無限的步驟來認識清楚整個宇宙的,因此他們認為宇宙是可以徹底認識清楚的,儘管這需要無限的時間和步驟;另一個則認為,無限的時間和步驟本身就意味著不可能,從而認為宇宙是不可能徹底認識清楚的--這就不是觀念上的差異了,而是心理上的差異。即一個更看重宇宙的可認知性,另一個更看重宇宙的不可認知性。

    更看重宇宙的可認知性的人屬於那種具有積極進取精神的人,他們強調宇宙的可認知性,主張人類應該積極地認知宇宙,在大宇宙中積極地生存;更看重宇宙的不可認知性的人,則屬於那種具有消極心理的人,這類人一般比較悲觀厭世,認為宇宙是不可認知的,因此認為人類的生存也是無意義的,世間到處充滿了險惡。

    這種心理上的差異對於人的觀念的影響是很大的。事實上,有許多哲學家的分歧,除了由於他們各自的生活環境、思維能力和擁有的知識的多少等原因造成的差異外,很大程度上是由心理上的差異造成的。

    心理上的差異導致的一個後果是,對於一些人,你即使向他講了最透徹、最明瞭的觀點,仍然不能說服他。因為,他的心理結構和你的不一樣。他的心理結構更容易將某種與他們的心理結構相符合的觀點當作不容辯駁的「公理」。當你試圖觸動他的這些「公理」時,他會不屑一顧,甚至遭到本能的反抗。

    造成心理上的差異的根本原因,是由人的智力結構的傾向性決定的。也就是說,不同的人的智力結構的傾向性是不同的,比如:有的人更容易接受人性是善的,有的人則更容易接受人性是惡的。而人的智力結構的傾向性又是由組成人的智力的深層因素造成的。

    那麼,能不能判斷由心理上的差異所導致的不同觀點的正確性呢?是能夠的。智力水平越高、智力結構越合理的人,其觀點當然也就越正確。或者依靠人類的實踐來判斷,但這需要我們以我們的人類是逐步走向進步的為基本信念。因為,只有當我們人類是逐步走向進步時,我們的不斷實踐才會更趨近於真理,我們的觀點也就會趨向於更正確、更完善。

    另外,由於人類畢竟只是大宇宙的一部分,人類需要在宇宙中生存和發展,而不能是尋求滅亡。因此,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應該以積極進取的態度在宇宙中生存,而不能以消極悲觀的態度在宇宙中生存。所以,即使我們還沒有完全弄清楚宇宙是否是完全可認知的、人類是否是逐漸走向進步的,但只要認識到了我們的認知是可以繼續的、我正在走向進步,我們就應該主張宇宙是可認知的、人類是逐漸走向進步的。而不能以我們還沒有完全認知宇宙、還沒有完全弄清楚人類是否是逐漸走向進步,因而還不能判斷宇宙是否是完全可認知的、人類是否是逐漸走向進步的為理由,從而否認宇宙的可認知性及人類生存的意義。

    事實上,人類的真正生活是在不斷的認識、征服宇宙的過程中,而不是在完全認識了宇宙之後的結果中。因此,我們的宇宙究竟能不能完全可認知、人類是否會永遠走向進步對我們來說並不是一個根本性問題。真正的根本性問題是,我們必須生活下去!

    由於宇宙的可認知性及人類是否能永遠走向進步,取決於一個最基本的原理必須成立,這個原理是「宇宙是統一的」。因此,如果我們要想在宇宙中積極生存就應該將這個原理當作「公理」,認為它是絕對正確的。或者,我們將人類的幸福、生存發展作為一個最高原則。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圖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