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首頁->《黑暗領域之王中王 返回目錄


作品資料 宇宙的動力·動力源;剛性·柔性(作者:知?/span>

作者:金龍魚

    ZY:這封信中,我們主要討論一下宇宙的本原、原動力、演化方向等問題。在討論這些問題之前,我想先反駁一下你的觀點--矛盾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動力。

    以前我也有過類式的觀點,我認為聯繫(注意:我認為矛盾是聯繫的一種,是性質相反的兩個事物之間的聯繫)是事物發展、變化的動力。但我從產生這個觀點時起就總覺得它有問題,後來我得到了一個觀點,真正的動力源是兩個相互聯繫的事物本身,而不是它們之間的聯繫。我們以力(力是聯繫的一種,力的定義是兩個物體之間發生機械作用,聯繫的定義是兩個事物發生作用)。當物體A對物體B施加F力的作用,導致了B物體速度的變化。在這裡,導致B速度的變化的原因的確是力,然而真正的動力源卻是物體A,而不是它們之間的聯繫。同理,根據反作用定律,物體B是物體A速度變化的動力源。由此,我們可以推論,宇宙的動力源是它的各個本原,而不是它們之間的聯繫。

    你如果理解了牛頓的宇宙觀的動力源就會明白我上面所說的。在牛頓的宇宙觀裡,宇宙的動力源就是大量具有一定初速度的原子。

    以前的確存在著這樣的一種觀點,一元論難以解釋宇宙的動力問題,而多元論則較容易解釋宇宙的動力問題。造成這個觀點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們將動力源理解成了兩個或多個事物之間的作用。我的觀點是,既使宇宙的本原是多元的,它的每種本原都必須是宇宙的動力源。我們只要將亞里士多德和伽利略對運動的看法作一下對比就會發現「動力源是事物本身,而不是聯繫「的觀點的正確性。

    亞里士多德認為,一物體之所以能夠運動是因為它受到了來至其它物體的作用力,一旦這種作用力消失,物體就必然會停止其運動。伽利略則相反,伽利略認為運動是物體本身的性質,而不是其它物體作用的結果。物體之間的作用力所導致的不是物體的運動,而是物體運動的改變--即物體的加速度。事實上,動力源和動力的關係就相當於速度和力的關係。速度是物體固有的性質,力則能改變這種性質的量。也就是說,動力源是事物本身的一種性質,而動力則導致的是事物的這種性質的變化。

    下面我們再討論一下宇宙的本原是「剛性「的還是「柔性「的。我們先解釋一下剛性與柔性的意思。

    所謂剛性是指兩個物體相碰撞不會發生變形,因此兩個剛體就不會佔據同一個空間,微粒、原子就是這樣的物質;柔性則相反,兩個柔性的物質可以只佔據同一個空間,氣、場、空間就是這樣的物質。

    剛性本原會導致一個謬論,即如果我們認為物質是無限可分的話,那麼分到最後的事物,即宇宙的本原的密度將是無限大。以原子為例,原子可以分為由電子、質子和中子組成,原子的質量等於電子、質子和中子的質量,但其體積在分解後要比原子的體積小的多(因為,原子內部絕大部分是空的)。

    另外,我們還可以從兩個剛性物質的碰撞中發現剛性本原學說的錯誤。由於碰撞力F=m。[(vt-v0)/t],然而物質是剛性的,因此它們碰撞時的接觸時間t只能是0,因此F必然為無限大。

    這裡補充說明一下,現代的物理學發現了兩種不同的物質,即微粒和場。其中微粒是剛性的,而場則是柔性的。一般認為微粒是真實的,場是微粒表現出的一種現象。然而愛因斯坦在他的相對論及四種力的統一問題上採用的是場的理論。因此,我認為場的發現及其理論表明了,物理學或哲學將由剛性本原學說轉向柔性本原學說。

    剛性本原學說需要兩種極其對立的存在:一種是作為存放物質的場所的空間,它是絕對柔性的(剛性本原學說不可能是絕對剛性的);另一種是作為萬物的組成單位--剛性本原,它是絕對剛性的。我是在高三時發現這個對立的,當時我想,如此對立的事物怎麼能存在在一起呢?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上帝覺得一個絕對「空「的空間沒有意義,於是有意的向我們的宇宙放進了無數個剛性本原。

    當然這種對立,對你所主張的矛盾論思想是有利的,然而我卻認為這種對立恰恰說明了這種理論是有問題的。當我發現了這個問題時,由於以前曾受到過老子的「無「的思想的影響,以及愛因斯坦的時空觀(即空間是可以彎曲)的影響,我很快閃現了一個思想--宇宙的本原是「空「,空間是氣態的,而不是只存放物質的場所,所謂的物質只不過是密度極高的「空「吧了。當我得出這個觀點時,我很滿意,我認為這是最好的宇宙本原理論,因為這樣的宇宙不存在矛盾--絕對柔性和絕對剛性的對立。

    這裡我們對柔性本原學說作一下說明。由於柔性事物--比如氣,本來就可以存放物質,因此它和空間具有相同的功能,即都可以作為存放物質的場所。然而,它本身又是物質的,因此我們可以將兩者合在一起稱之為「空「。

    以前的宇宙本原學說之所以以剛性本原學說為主--原子論是其代表,我認為這是由於與我們人類接觸的最緊密的事物是固態事物的原故,「原子「就是對固態事物的一種高度抽像。然而,宇宙中存在的更多的畢竟是那些看不到、摸不著的柔性事物--比如氣、空間等。對這些柔性事物的認識,特別是愛因斯坦的時空觀的出現,必然使柔性本原學說戰勝剛性本原學說。

    點擊察看圖片鏈接:圖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