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首頁->《國家的復興 返回目錄


第十二節 續戰(下)

作者:caler333

    豐臣秀吉是萬曆二十五年二月二十二日下達再次進攻朝鮮命令的,加籐清正、毛利輝元等倭軍將領則是在接到豐臣秀吉命令的二十二天之後才遲疑不定的離開了在朝鮮南部的據點慶州、蔚山、晉州、釜山一線再次向北方朝鮮腹地進犯。於是從萬曆二十一年五月以來長達三年零九個月的明、倭雙方不戰不和的僵局終於被打破了。事實上所謂的不戰不和只不過是三個國家史官們心照不宣的用來掩飾歷史、文過飾非的漂亮詞藻而已。在這三年多的時間內三國兩方在從釜山到漢城之間廣大的地域內早就不聲不響的進行過無數次的、小規模的斥候戰。由於一開始時明軍主力的歸國整編、餘下的朝鮮官軍的戰力低下、加之倭國忍者在個人能力與作戰技巧上的相對優勢,以至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倭國忍者在朝鮮各地如入無人之境。一時間無論是落單的明軍士卒、中低級別的朝軍官佐還是朝鮮各級官吏都是他們暗殺的目標,各地糧倉、關隘、府衙都是他們滲透、襲擊的重點。不過幸運的是這支對明、朝兩國來說威脅巨大的倭國忍軍由於兵力上的劣勢(據戰後大本營統計整個朝鮮戰場上倭國投入的忍者數量從來沒有超過五百人過,為什麼這樣一支對敵具有極大威脅的部隊的參戰兵力會這麼少?對此參軍部甚為不解,事後最權威的推斷為倭國內部不穩,大量忍者部隊被用來監視國內的各種勢力)以及被佔領土上朝鮮義兵此起彼伏的不斷抗爭制約了忍者們在北方的行動能力才沒有造成特別嚴重的人員、物資損失。這種情況直到明軍第二次入朝作戰的準備就緒後才有所改善。隨著明軍的再次入朝,明帝國未來特種部隊的雛形--一支由少林僧兵、武當高手為主以及淮北鷹爪門、山西五虎斷魂刀等大大小小的武林門派參與的總計一千餘人的義勇軍部隊也隨之開赴朝鮮戰場。這支義勇軍的到來有力的改善了明軍在斥候方面以及對抗倭國忍者方面的力量。通過一系列的伏擊、阻截,徹底的消耗了倭國忍軍的實力,終於有利的保障了明軍在實施第二次朝鮮戰役前的各種戰術行動。

    不過看來倭國人也確實吸取了不少上次朝鮮之戰失敗的教訓。至少他們還知道上次朝鮮之戰失利的根本性的原因是因為喪失了制海權。沒了制海權那麼從倭國來的補給就不足,補給不足的話導致倭軍將士的士氣就沮喪,士氣沮喪那麼戰鬥力就下降無法再戰。因此倭軍要再次北進要走的第一步棋就是徹底打敗朝鮮水軍,而要打敗朝鮮水軍的首要任務是搞掂朝鮮水軍的靈魂人物李舜臣。戰場上辦不到的事那就試試政治上的幕後黑手,畢竟東方各國都喜歡自己人之間內鬥嗎!於是在戰爭剛剛開始的那幾天,倭國人就充分利用朝鮮政府內部「東人黨」和「西人黨」之間的黨爭大肆活動了一番,其產生的後果就是李舜臣被解除了原來的「三道水軍都統制」的職務而且因為持不同政見被下了自家人的大獄。繼任「三道水軍都統制」的元均是個膽小懦弱的怕死鬼,在不久之後進行的一場海戰中被倭國水軍大名來島通總打得大敗而逃。他逃不要緊,還連帶將輝煌一時的朝鮮水軍斷送得籠共只剩下不到十餘隻的戰船。據說後來被海戰失利嚇壞了的朝鮮政府重新起用後的李舜臣回到木浦朝水軍基地看到自己一手建立的海軍竟是只剩下這般光景頓時不禁當場失聲痛哭。。。。。。不過對於我來說朝鮮水軍的吸引倭國海軍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更為強大的明帝國「倭國方面臨時艦隊」已經就位,倭國人剛剛取得的海上優勢頃刻之間就要灰飛煙滅了!

    接到海軍勝利的消息以加籐清正為先鋒、以毛利輝元為主將的倭軍右路軍終於離開了釜山,兩人率軍六萬四千,沿密陽、大丘一線,向全羅道北部方向挺進,意圖攻取全州。與此同時以宇喜多秀家為主將、小西行長為先鋒的倭軍左路軍也離開了晉州,兩人率軍四萬九千,沿宜寧、光陽一線,向全羅道南部挺進,意圖攻取光州。籐堂高虎率領倭國海軍,配合左路軍全力進攻光州,其首要攻佔的目的地是朝鮮水軍在南部最後的基地木浦。

    根據事先明軍大本營規劃的作戰計劃,明、朝兩軍稍做抵抗便放棄了大部分倭軍進攻的目標。四月初小西行長領軍異常順利的佔領泗川、南海、光州。倭軍沿途劫掠殺戮,慘不忍睹。倭國從軍僧侶慶念在其《朝鮮日記》中,對倭軍的暴行記載頗為詳細「沿途凡見白衣者,不論老幼盡皆斬首,其慘狀任何地獄圖中亦難以見到。」戰至四月十九日倭軍前鋒進至南原,明軍師長楊元率一個半旅約三千人的兵力和朝鮮王軍另外三千餘人奉命守城阻擊。激戰三天楊元和朝軍將領金三韋雙雙不幸中(鐵)炮陣亡,明軍與朝軍指揮頓時失靈,不久城陷。明、鮮軍卒皆英勇戰死無一降者,戰後倭軍為了進行報復整整在南原屠城一日。南原失陷的消息傳來,駐守全州的明援朝軍第一軍軍長陳愚忠立即率部撤退轉進,全州未戰而交於倭軍之手。同年五月,倭軍右路軍加籐清正部攻陷黃石山,進入金州,五月末向公州推進,陳愚忠(後來因過早放棄公州差點導致朝鮮王京再次淪入倭寇之手而被錦衣衛拘捕論罪,陳不服上書自辨,參軍部和錦衣衛為此都吵到我者,最後經我親自裁決以曲解軍令之罪將其降兩級發往烏倫總督處效力)又拋下公州撤回了朝鮮王京,這時,漢城已經徹底暴露在敵軍的面前了。

    在此危急時刻麻貴率援朝軍第二軍團總司令部(經略馬筠留守平壤、監軍戚祚勇在漢城)迅速前出至烏山,同時命令所屬二、三、五軍五萬人立即向平澤、安城、長湖院一線集結務必將倭寇擋於京畿道以南。六月七日援朝軍第二軍與黑田長政在竹山裡遭遇,兩軍迅速展開爭奪戰。明軍的後續部隊第三軍楊登山部一個騎軍師提前趕到戰場,兩廂夾擊黑田部大敗,連黑田長政本人也被援朝軍一名曹長李芳所俘獲,這可是兩次朝鮮之戰中第一個抓住的倭國大名級人物(此戰之後黑田迅速被軍情局接管,並利用長政與其父黑田如水搭上關係,一舉為後來建立「九州共和領」奠定了成功的基礎)啊!失去了黑田長政所部的倭國右路軍可謂一日三驚,一時間不得不退回了大田。

    萬曆二十五年五月朝鮮政府迫於海軍的重大失利而重新起用了李舜臣,不過此時的李舜臣的任務不再是帶領朝鮮水師迎擊倭國海軍了而是充當起大明海軍艦隊的嚮導,並教導明海軍利用朝鮮海域的地形、海流和風向來和倭國人一較高下。其實高下早就分出來了,倭國人最大的戰船長不過一百來尺,船寬不過二、三十尺,相當一部分還是槳划船又沒有大炮,鐵炮數量稀少又怎麼能跟明海軍相較。明軍最小級別的快速帆船長也要一百五十尺、船寬四十五尺,配有大炮十門另外還有火箭和快銃眾多,還有三百來尺長,七、八十尺寬的巡洋艦連李舜臣見了都要嘖嘖稱讚「天下無敵」(他還沒見過明軍戰列艦哪!)。明、倭兩國海軍的第一次較量就在木浦,那天是萬曆二十五年六月二十八日。當日港內只有明「倭國方面臨時艦隊朝鮮分艦隊」的二十艘巡洋艦和快速帆船和朝鮮水師的十二隻戰船,而此時陸上已被小西行長的一萬二千人的部隊包圍,海面上是來島通總率領的一百三十三艘倭國戰船。明、朝海軍唯一的希望就是擊潰倭國海軍從而打破封鎖。於是一場典型的以(炮)多勝(炮)少、以(炮)強凌(炮)弱的海戰開始了。倭國人拚命想進行接舷戰,但明軍憑藉著大炮數量又多,炮火又異常猛烈的優勢進行阻擊,往往每二、三門炮就可以應付倭國人一艘戰船,加上李舜臣對海況的指點,二個時辰之後海面上就沒有了倭國船的影子,最後統計的戰果是明軍戰艦無一損傷,朝軍戰船損失六艘,兩國人員傷亡三百六十餘人,但擊沉倭軍指揮艦及其他戰船一百三十一隻,倭軍主將來島通總及四千倭國水軍陣亡。木浦海戰可以說是明、朝海軍大獲全勝而歸,並且將來島通總所部這只倭國艦隊打得全軍覆沒了。。。。。。後來據說當時站在木浦附近山頂觀戰的小西行長等人眼睜睜的看著來島通總的覆滅驚駭的一句話等說不出來,而等到其下了山坡後的第一句話就是「撤退」。。。。。。

    由於竹山裡陸戰和木浦海戰的失利,倭軍的前進攻勢受阻。加之,朝鮮義兵的游擊戰爭,使倭軍供應又發生了困難。這樣,倭軍在第二次侵朝戰爭不久,就耗盡了所積蓄的全部銳氣,再無力繼續向北方挺進了。

    援朝軍發現倭軍無力前進,企圖退回出發點鞏固沿海一帶陣地的意圖後,便根據戰前參軍部推演制定了包抄左路斷其一臂的蔚山戰役計劃。萬曆二十五年七月李如梅率援朝軍第三軍一萬五千人另配屬朝鮮軍四千人;李芳春率第五軍一萬六千人,朝鮮軍三千人;高策率第二軍一萬五千人,朝鮮軍五千人;喬坤分率第四軍一萬八千,朝鮮軍三千分成四路向南推進。第三、第五軍奔襲慶州進攻加籐清正,第二軍駐宣寧阻止小西行長的支援,並抽出部分軍隊向全州、南原推進,以牽制小西行長,第四軍配合海軍全力攻打蔚山並相機收復釜山。八月初六那天明軍趁倭軍獲悉明軍已登陸倭國本土,進攻大阪的消息後一團亂麻之際突然發起戰役行動,一時間倭軍潰不成軍被迫不斷向南後撤。十天後明、朝兩軍光復全州、晉州、蔚山、馬山,倭軍剩餘的十萬人被分割為麗水、鎮海、釜山等三個不相連的集群;與此同時明、朝海軍也接連擊破籐堂高虎、九鬼嘉隆、島津義弘所部倭國海軍,並將朝鮮海峽的制海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可以說倭國人在朝鮮已經陷入進不得退不得的境地,徹底消滅倭國侵略軍的日子以指日可待了。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