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重生之蠟香滿園

第一卷 第55章 陳御史 文 / 寶寶淳

    王泓宇的心中,激盪著的,不止止是憤怒,更多的是傷心,是痛恨。這些當官的,因為他們考上了功名,所以可以當官,所以就可以將治下的百姓當成牛羊般看待……就算考不上,還可以當師爺,一樣可以魚肉百姓。

    而這樣當官的,一個個卻是如此糊塗,如果無能,如此愚蠢……只不過是一場小小的打架,不管有理沒理,關一晚上也就盡到了懲罰了,卻還要罰二十兩銀子一個人……他從哪裡找四十兩銀子出來贖父親與妹妹?

    江易晨見王泓宇的樣子,便知道塗知縣這獅子口張得也太大了一些,連忙向塗知縣告退,拽著王泓宇就退了出去。

    王泓宇怒喝江易晨地:「你拽我幹什麼?讓我好好罵罵那個狗官!」

    江易晨頭痛道:「哎呀小爺,你饒了我吧,你要真將他罵一頓,馬上咱們也得進去了——那到時候,胡師爺可就不知道對我開出什麼身價來了。」一個鄉下蠟農也敢開口要20兩銀子的贖金,可見這個胡師爺的錢袋子有點緊張,不得不刮地三尺呢。

    王泓宇想到江易晨的身份,不由得噗哧一笑,然後馬上板住臉說:「你還有心情說笑,我現在都快愁死了——二十兩啊,一共就是四十兩,我如何湊得出來。」

    江易晨說:「如果你真想按塗知縣的法子來的話呢,四十兩銀子我現在就可以借給你。你馬上就可以將你爹與妹妹領出來……說起來你妹妹也怪可笑的,坐牢裡了。還記著躲貓貓……可是如果你不想按塗知縣的法子來,那我就幫不了你了。」他很無奈地看著王泓宇。王泓宇的想法他也略能猜出來點。可是他真幫不上忙了。俗話說,民不與官鬥,商人做為五民之中最低賤的,更是不能與官相鬥了。有錢又能怎麼樣,破家的縣令,滅門的府尹。再有錢也攔不住這當官的起壞心思。這也是為什麼他家裡一定要培養他讀書了。就算不能當上官,但是只要有功名在身,以後在外面,也好說話一些。真來了什麼事情,也能擋住不少。

    「我能有什麼法子。」王泓宇哂道,「說到錢,你家也不缺,也是拚命地供你讀書,錢從來不缺,以後考上了,當了官,是不是也就成了現在塗知縣這樣子?」

    「看我踹你!」江易晨做勢要踢他,「我會是那樣糊塗的人嗎?」一個縣的父母官。卻任由一個當師爺的如此戲弄,這個塗知縣這官當得也忒沒意思了。

    但鬧歸鬧,過了一會,兩人又沉默了,王泓宇看著天邊有些發愣。

    江易晨道:「你的法子我猜得到一些,但我要說,不一定有用。」

    王泓宇奇問:「你說我有什麼主意?」

    江易晨道:「是去找教諭幫忙吧!不過……教諭不一定幫得上。」教諭雖然也是官,但卻只是學官,就算同是進士出身。但比起知縣來,權勢大大不足,能不能在塗知縣面前說上話——真是不好說。

    王泓宇沉默了片刻,才說:「如果教諭真幫不上,我再找你借錢吧……」這個方法真的有用嗎?事到臨頭,他卻疑惑了起來。可是,真的讓他老老實實地拿出四十兩銀子出來,卻是讓他難以接受的。

    兩人一路相伴回了縣學,下了馬車,趕緊去了教諭的屋子。教諭正捧著壺茶,在那裡搖頭晃腦地念詩。兩個學生老老實實地在一旁等著,不敢打攪教諭的雅興。

    一首長長的《長歌行》念完了,教諭仍然閉著眼,反覆念叨「猶抱琵琶半遮面」、「大珠小珠落玉盤」、「座下司馬青衫濕」等幾句,回味不已。

    王泓宇與江易晨等得煩心不已,卻仍然只能老老實實地等著。

    待半老老頭孔教諭將這首詩反覆回味過了,睜開眼睛,這才看到兩個站在跟前不知道多久的小書生,滿意地點點頭,心中暗道:如此懂得尊師重道,不錯不錯!

    便心情愉快地開口了:「你們二人來找我,可是有何事不解?」他還以為這兩個學生是來找他請教學問的呢!

    王泓宇急得嘴角都上火了,聽到教諭這樣問,趕緊上前,將事情——了出來。

    教諭雖然愛讀書,卻並不是完全不通世事的書獃子,聽後沉默了一陣,沒有開口。

    難道教諭真的不肯幫他?王泓宇有些絕望。他不由得對自己的身份痛恨起來。如果他也是出生有功名的家庭,只要父親是個舉人,或者家族當中有人當官,現在豈用這樣求人?

    可是即使是求人,人家也未必就肯幫忙,不過是白白落了面子。

    在這一剎那,王泓宇做了一個對他人生非常重要的決定,那就是:以後一定要當官!一定要!

    本來他還猶豫明年參不參加童試的,因為先生多次跟他說過,他天分雖好,但畢竟年紀太小,如果再多學兩年,把握要大很多。可是現在,他決定了,他再也不能等待下去了——他早一日考得功名,家中便早一日有了依仗。即使只是個秀才,也能多少有些幫助,不是嗎?

    教諭想了很久,最後才開口,告訴王泓宇,他的地位低微,本領微薄,不足以幫助他的家人;王泓宇心情平靜如波的聽著這一切。這些,剛才他都已經想到了。實在是沒有辦法,那就先向江易晨借錢,先將人領出來再說,反正江家有錢,他有的是時間慢慢還。四十兩銀子而已,他就不信了,這輩子難道他還還不上?

    但教諭又接著說,在青松鎮,有一個告老還鄉的御史,姓陳,為人清正有廉名。如果去向他求助的話,看在同鄉的份上。陳御史可能會幫忙。

    如果真的能說動陳御史幫忙,那肯定有用!王泓宇的心情突然就激動了起來。

    教諭起身。從自己的書屋裡拿出一張紙片,遞給王泓宇。王泓宇接過一看,原來是教諭的名貼。孔教諭考慮得很周到,如果兩個晚輩貿然上門,人家可能是不會接見的。但如果拿了他的名貼求見的話,那接見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王泓宇深深地向孔教諭鞠了個躬。教諭擺擺手,道:「救人要緊,你快去吧,不要再耽誤了。」他自知自己幾斤幾兩。若他親自上門找塗知縣,只會自找沒趣……可是一個鄉下來的學生,除了找他,還能找誰?在學生的眼裡,他這個當教諭的,一定是個很有本事的人吧?可惜了,這個社會如此殘酷啊,不禁讓他「長歎息以掩涕兮」。

    想到這裡,孔教諭突然覺得心煩意亂,最喜歡的《杜子美詩集》也看不下去了。

    王泓宇與江易晨本來已經做好了拿錢領人的準備。但沒有想到事情突現生機,教諭借了他的名貼給他們,讓他們去找陳御史,心中又驚又喜。驚的是竟然從來不知道縣裡還出過這樣的大人物,喜的是,陳御史如果肯幫他,一定能幫到吧?

    青雲鎮離縣城足有四十里地,雖不如青城繁榮,卻也還算富裕。那個陳御史告老還鄉住在青雲鎮。卻是真的沒有幾人知道,就連家裡生意頗大的江易晨,也從來沒有聽說過。可見陳御史平日的低調了。孔教諭說他「清正有廉名」,可能真的是如此。

    江易晨嫌租的馬車太慢,要回自己家去取馬車,王泓宇攔住他,說讓他還是回學院好好學習,明年他就要童試了。自己家的事情已經有了轉機,就不用再耽誤江易晨的時間了。

    江易晨卻不以為然,堅持要去,說自己尊敬王叔就如同自己真正的叔叔一樣,叔叔出了事情,他這個當侄兒的當然要出面了,而且,阿喜也在裡面,他也想讓阿喜趕緊出來。

    王泓宇便不再多言,與江易晨一起去了趟江家,拜見了江家家長,江易晨的爺爺江平潮。

    江平潮是個面容嚴肅的老人,只是臉上那一雙細細長長的眼睛,卻不時透露出一絲精光,讓他的臉色不再那樣刻板。他以前老奇怪江易晨為什麼會長那樣一雙眼睛,現在知道是像誰了!

    王泓宇向江平潮行晚輩禮,執禮甚恭。雖然他是農村出身,但看見他那一套禮儀,江平潮也不敢小瞧了他,慌忙讓座。

    這孩子他是知道的,江易晨多次向他說起,為人正直而不死板,聰明而又不隨便,文章做得也很好,以後會很有出息的,所以他平時也囑咐孫子與他好好相處。

    江平潮放下手中的帳本,和氣地問:「易晨,你今天這麼這個時候回來了,可是有什麼事情?」

    江易晨趕緊起身回答,將事情經過詳細說了一遍。

    江平潮沉吟一會,才道:「你們做得很對。這塗知縣開出四十兩的價錢,咱們家也並非出不起,但這城裡,多的是百姓出不起。如果讓他事事順心,以後只怕會越來越囂張,到時候,很可能會鬧出人命來……你們選擇不按他安排的交錢,說明你們胸中有正氣;而不當面與他對著幹,而是回頭去尋求教諭的幫助,又可見你們並不是愣頭青,知道想辦法解決問題。其實教諭幫不了,咱們家也是可以想辦法的,但教諭說的這個法子的確不錯,這個陳御史我知道,那是頂頂正義的一個人,當年多少大官,都被他一本一本的奏折拉下馬來,現在雖然是靠老還鄉了,但是影響力還在,現在京中的不少御史還奉他為師,所以如果他肯出面,塗知縣就算糊塗,胡師爺也是會考慮清楚的,這很好。只是一點,孔教諭的名貼可以敲門,但你們兩人真就打算空手上門?」

    兩個小孩子一愣,買東西上門?咦,他們還真沒有想到這點。在他們想來,拿著教諭的名刺往陳御史府上一遞,那就可以了,回來一趟,只是為了借馬車一用,而且,江易晨為了能快些趕過去,還要借爺爺專用的那輛馬車,那馬車配置好,速度快,裝修還低調,非常適合去拜訪一個以清正聞名的御史。他本來以為自己考慮得已經很周到了,沒想到爺爺一句話,就指出了他們的不足。

    江平潮看兩個孩子那熊樣,就知道果然沒想到要準備禮物,不由感歎,不管多天才的人物,沒有上過社會,那也還是經驗不足啊。

    社會是最好的大學。後世一個著名的偉人說。在幾百年前的一個老人眼裡,那也確實是這個道理——只是他的說法不同罷了。(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