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重生之蠟香滿園

第一卷 第14章 改名 文 / 寶寶淳

    「奶奶在哪裡?」阿雅看著兩個忙碌個不停地小孩子問。這麼小的孩子,在她前世的時候,還有需要父母餵飯的,可是這兩個孩子,卻已經能夠幫家裡面幹活了。阿雅的心裡沉甸甸的。她不想自己一直這樣勞累下去,一輩子這樣勞累下去,甚至以後有了孩子,也要像這對小姐弟一樣,豆丁大小的人就開始幫家裡幹活了,她不願意。

    要賺錢,要賺很多的錢,很多很多的錢……那樣的話,她才不用幹這樣辛苦的活,而弟弟妹妹也可以不用幹這樣的辛苦活計……

    為了美好的未來,現在辛苦一些是值得的!阿雅暗暗給自己打氣。

    「奶奶準備做飯了。」阿翠到底大一些,指著廚房對姐姐說。

    阿雅進了廚房,跟王周氏說了一下,出來拽著兩姐弟。

    「姐,你幹嘛?」阿翠跟阿輝不理解地問。

    「我帶你們上山去取蠟,你們要是取得多,明天我還給他買肉包子吃。」阿雅對兩個小屁孩開始了利誘。

    肉包子?兩個孩子的口腔迅速分泌出大量的唾液——好香的肉包子,要吃!

    兩姐弟雖然很懂事,很聽話,但終歸也只是幾歲的小孩子,哪有不愛吃好吃東西的?只是他們愛吃的東西是後世小孩鄙視的大肉包子。

    「行不行?」阿雅故意問。其實她一看兩個孩子的反應,就知道他們的選擇了。

    「要去要去!」怎麼可能不去?有肉包子吃呢!在家也是要幹活的。兩個孩子踴躍報名。

    阿雅帶著兩個小豆丁,一個五歲,一個四歲,走在去自家蠟園的路上。有這兩個小豆丁給她幫忙,她有信心在太陽下山前將王世安砍的蠟枝全部取完蠟。

    「你帶他們來幹什麼?」王世安看到大女兒帶著最小的兩個孩子來了,不由得有些頭痛,孩子媽正忙著哪,哪裡有時間來看孩子?

    「他們來幫忙取蠟的。」阿雅很嚴肅地站在王世安的面前,向他訴說自己的計劃,「我覺得將樹枝拖下山再取蠟的流程太落後了,效率太低了,我們應該就在山上取蠟,然後下山的時候直接將蠟背回去就可以了。」

    「你說什麼?」王世安聽了大怒,「你不把樹枝背回去,拿什麼當柴火?」

    哦,原來背老枝回去不僅僅只是為了取蠟,還是為了當材燒啊,就是將她當成背柴火的免費勞動力了?阿雅心中腹誹,但也知道是自己忽略了,一直燒的柴可不就是以前背下山的樹枝?

    這可怎麼辦?難道自己想了半天的計劃就這樣放棄?要知道,背樹枝真的很累啊……她現在肩膀還感覺勒得很痛呢。

    「等以後……家裡現在還不缺柴燒,等以後樹枝曬乾了,我再來背下山。」曬乾的樹枝跟新鮮樹枝是完全不能比的,要輕很多,而且到時候並沒有現在這樣忙,那她做起來也要從容一些,不必像現在這樣急急忙忙地跟屁股後面有人追似的。

    「孩他爹,我覺得阿喜說得不錯,而且到時候你若有時間,也能背些下山,阿喜……她畢竟只有七歲。」王張氏看著阿喜瘦弱的身體,有些心疼地說。她自己的孩子,才七歲就要做這樣多的活,要說不心疼都是假的。可是這孩子太懂事了,從來只說不累,什麼活都搶著幹。現在她有好辦法不用那樣辛苦,而且,她也說得很對,就在山上取蠟的話,效率確實要高很多。

    「那……就這樣吧,不過你們可得快點,我不會等你們的。」王世安想了想,最後這樣說。他有些鬱悶,這孩子真是一不小心就長大了,瞧瞧,阿喜都會說「流程太落後、效率太低下」,像模像樣的,效率他還聽得懂,可是「牛城」是神馬?

    難道是阿宇上次回家教她的?這孩子,儘教妹妹這些東西,讓人聽都聽不懂。

    想到阿宇,王世安甜蜜起來。作為他的大兒子,也是王家最出息的一個孩子,現在正在縣城官學裡上學,明年就要考秀才了,不知道能不能考上。要是能考上,那可是好事,家裡就不用上稅了。而且走出去,人人都得高看他一眼啊,秀才老爺的爹啊!

    「他娘,你說阿宇這次中秋會不會回來?」王世宇興致勃勃地跟媳婦談論起來。

    「阿宇?」說起大兒子,王張氏也是滿臉幸福的表情,「不知道啊,官學裡中秋應該會放假的吧,不過如果假期時間太短,還是別回了,時間都耽誤在路上了,回去了還得歇幾天才歇得回來。」

    「就是。」王世安也贊同地點點頭,「只要過年能回來就行了。咱們這兒實在是太偏遠了,兒子也不容易,孤身一個人離家這麼遠。」

    「要是明年考上了,他爹,還讓不讓宇兒繼續讀下去?」王張氏一邊忙著,一邊隨口問道。

    阿雅也在旁邊豎起耳朵聽著。因為有她的肉包子做獎賞,阿翠與阿輝的動作明顯快了很多。不過是兩文錢一個的肉包子……阿雅想,如果是她前世那個時代,你拿個肉包子逗這樣大的小孩,看人家理不理你?

    「讀,當然要讀了。」王世安大聲說,「現在咱們已經分出來過了,供阿宇讀書就是吃住自己的事情了,再苦再累也不怕,只要他有能力,我這個做爹的就一直供下去。」

    「對,就是這個理。」王張氏也深表贊同。以前沒有分家,供阿宇讀書是全家的責任,他大伯大嬸不知道說了多少酸氣話,就因為他們家的三個兒子沒有一個讀書有出息的,所以對阿宇在外讀書一直心懷不滿——每年學費要花掉公中多少錢?這次分家,雖然是老太太提出的,但大伯家出的力卻是最大的,讓老太太完全受不了,終於如他們的意,提出了分家。

    而現在已經分了家了,他們就會盡自己的一切力量,供兒子上學。讀書是件好事,只要讀得進去,砸鍋賣鐵他們也會供的。

    原來這個阿喜還有一個哥哥在縣裡上學啊,阿雅在這個時代呆的時間長了,慢慢地也開始理解這個時代人的思維。跟以前她的時代不同,那個時代的人是九年義務教育,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強制性的要求上學,當然,學得好不好,那再看個人水平。可是這個時代,能上學的人是很少的少數,大部分人都是真正的文盲,那是真的連扁擔倒下來,也不知道那是個一字。只有在讀書方面特別有天賦的人或者家裡條件特別好的人,才會去學習。可即使是這樣,能夠考上的人,也是很少的。具體多少阿雅不清楚,但跟後世考上大學的完全沒辦法比就是了。

    所以這個還從未見過面的哥哥,應該是個蠻聰明的人……不過是不是就會死讀書就不知道了。阿雅再沒常識,也知道明朝取士主要靠做「八股文」,那個東西在歷史教科書上是很臭的,據說完全是僵化的條條框框,而有些很有才華的人,卻因為寫不好它,而始終考不上,如蒲松齡,唐伯虎……

    希望這個哥哥是個例外,並沒有被八股文變成個迂夫子。

    不用背著樹枝一趟一趟地往山下跑,阿雅頓時輕鬆了很多。與弟弟妹妹一起取著蠟,她到底大些,動作比兩個小孩子快了很多。

    王世安下來到這裡看了一趟,發現這樣一來,取蠟的速度果真快了很多,他砍樹都要跟不上了,於是很高興地接著去砍枝了。他的想法很撲樸素,早一些給自己家的蠟園收完蠟,也可以早一點幫父親去收蠟。

    而且小孩子收蠟倒也不累……王世安看著下面一邊取蠟一邊還笑嘻嘻的三個孩子,覺得,到時候一樣可以將他們帶去,每天多收點,也可以早點結束。

    於是這天天黑回家時,運回家的蠟是前所未有的多……

    阿雅發現自己高興得有點早,因為運回家的蠟越多,就說明晚上她要熬的蠟越多……

    真見鬼!她會累死的!

    回到家,奶奶已經將飯菜都燒好了,屋裡面點了盞小小的油燈,遠遠看上去,又溫馨又安全。

    終於要回家了!阿雅心裡感歎,突然心中一動,剛才她怎麼了?將這裡當成了她的家?

    這是她的家麼?她以前的那個家,再也回不去了,所以……這以後,就是她的家了吧。

    雖然晚飯仍然是很普通的炕焦餅與幾個小菜,但阿雅卻覺得分外的溫馨,分外的可口。這是家的感覺。雖然這個家與她前世的家一樣,總免不了爭吵。可是除掉這點,這個家還是非常美好的。

    在吃晚飯時,阿雅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決定,她向王世安正色說:「爹,我要改個名字。」

    王世安無法理解:改名字?好好的改什麼名字?

    「不行,這個名字是你爺爺取的,不能改。」王世安拒絕道。阿喜,這個名字多好聽啊,又喜氣又吉利,還想要改成什麼樣子的名字?

    這樣啊,阿雅有些為難,稍微想了想說:「阿喜是小名吧,我不改小名,我想起個大名。」舊時代男女不平等到了什麼程度呢,男人有小名,有大名,成年了還會有字,有本事的男人以後還會有號……而女人呢,在家叫個小名,出嫁之後就將夫家姓冠在自己姓之前,成了某某氏,就比如說王周氏,王張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