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嫡女玲瓏

第一卷 5 玲瓏獻計出金 明王急定女婿 票! 文 / 憶冷香

    李秦腳步沉穩的出了議事殿,來到了書房,轉身揮手叫太監關上門。

    李秦笑上露出大大的笑容,快步走到書桌前坐下,從懷裡取出了兩封信。早朝前匆忙用了早飯看了信,還想再多看幾遍。

    千書抵千金,這兩封信是李秦視為爹娘的和泉、謝玲瓏所寫,叫他怎能不激動驚喜。

    和泉以前行軍打仗時給李秦寫過信,一向惜字如金,此次信裡仍舊只有一句話:龍神軍萬人五月前至。

    李秦正是有了這封信,剛才果斷的直接向群臣宣佈龍神軍要來北方剷除流匪。這是穩定民心的大事,早一天散播出去,早一天傳到流匪的耳中,憑著龍神軍三字,就能把流匪嚇得縮在土匪窩裡不敢動彈。

    謝玲瓏給李秦的這封信足足十五頁紙,細細的說了好些事。李秦到達北方之後,至今為止給她、和泉分別寫了十二封信,共收到她的十三封信,和泉的兩封信。

    李秦雙手捧著謝玲瓏字跡方正大氣的信件認真讀著。信裡開頭幾句話,就令他十分感動,謝玲瓏捐給他一千萬兩金票,說這些是她賣靈花、靈果所得,明年必能再賺回來,叫他不要心生內疚。

    後面信裡寫的幾件事,李秦頭一回聽她說起。

    第一件事是用靈獸找金鋼石、金、寶石礦。謝玲瓏說北寒之地土地貧瘠,但是地下蘊藏著許多寶礦。靈穿山甲、靈鼠可以潛入地下深處尋覓寶礦。

    至於挖寶礦的人,她都想好了,就是龍神軍五月之後將要抓擄的突厥鐵騎餘孽。這些突厥鐵騎兵個個身材魁梧,力大彪悍,用來當苦力最好不過。

    北寒之地若有了寶礦,財政問題迎刃而解。

    第二件事是成立南北大商會。招南方的商人到北方建立店舖專賣北方缺少的茶葉、吃食、布、絲綢,頭五年收極低的稅。鼓勵北方的商人到南方售賣獸皮、獸毛製品等等。

    南北的商路暢通,得益最大的是百姓,南北商人也因此有了交流,有利益於融合。

    第三件事官府出三千萬兩銀錢,由錫拉木林寺僧人向百姓借出銀錢購買耕牛、新的農具,百姓可分成三年、五年償還。這就是謝玲瓏前世的無息分期貸款。

    百姓有了靈種籽,還得有農具、耕牛才能種出好田,收穫糧食。此事若由剛執政的平唐官府出面,突厥百姓定不敢去借,所以交由百姓信任的錫拉木林寺來做,官府只是支付銀錢。

    三千萬兩銀錢就從謝玲瓏給李秦的金票當中出。

    她是可以用捐贈形式送給百姓農具,但怕百姓覺得來之容易不好好珍惜不用心種地,就想到這個方法。她做好最差的心理準備,這些銀錢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復返。

    「哈哈哈,太子,我來也!」明王滿面笑容推開了門。

    李秦起身鞠躬行禮,笑道:「叔爺爺可曾用過早飯,靈鹿肉餡生煎包子配上清淡的靈菜粥,那是絕等美味。」

    明王搖頭道:「我還不曾吃。我是惦記著這些天大臣們天天叨叨的那些事,這就過來先見你。你早朝可曾下令把靈種籽發放出去?」

    李秦雙手把兩封信遞給明王,道:「還沒有,小叔叔、小嬸娘給俺寫的信裡說了好些大事,俺得跟您商議過之後再去做。您瞧瞧這信。」

    明王接過信,激動不已道:「我剛才聽說小玲瓏給你一千萬兩金票?」

    李秦點頭道:「小嬸娘一出手就是這麼多銀錢,實是出乎意料。她怕路上不妥,特意安排米大師親自送到我手上。」

    明王吸一口氣,定定道:「一千萬兩金票,那就是十個千萬兩銀票。你小嬸娘這些年為了支助咱們平唐打突厥,已把積蓄用光,是以你正月初離開長安時,她都沒有多餘的銀錢給你。這過了個年,她賺到了銀錢,估計還通過絲綢之路賣掉不少古董玩珍寶,才湊到了這筆巨銀,趕緊就給你送過來。她為你可真是費盡心力。」

    李秦點點頭。這世上能這般對他卻絲毫不求回報的只有謝玲瓏。

    明王看了和泉的信,哈哈大笑道:「面冷心熱的臭小子。」

    李秦請明王坐著看信,道:「小嬸娘信裡提及無息分期貸款給百姓買農具、耕牛之事,俺準備下發靈種籽時將此事一併公佈,早朝之上就未說,想等著您來了商量。」

    明王眼睛盯著信仔細讀著,頭也不抬,道:「就如你所說,稍後咱們便去錫拉木林寺。」

    李秦眼睛閃爍比同齡人沉穩睿智的目光,等著明王看完信,道:「叔爺爺,若是尋到寶礦,俺想向皇爺爺提個請求,將所得財富兩成還給小嬸娘。」

    明王道:「若沒有靈獸,哪來的寶礦?莫說只給小玲瓏兩成,就是五成也是應該的。咱們不能老讓小玲瓏往裡頭貼錢,她賺錢也是大費心思。這事咱們祖孫倆辦了之後,我給你皇爺爺提一句,你就不要管了。」

    李秦笑道:「多謝叔爺爺。」

    明王瞧著個子僅比自己矮半頭的李秦,道:「謝我做甚,小玲瓏可是我的乾女兒!」

    冷風吹過深紅色古老莊嚴巍峨的鎮北王府,屹立千年高達九丈空蕩蕩的宮牆一角,站著一個穿著藍衣黑褲戴著黑色狐狸帽的秀美中年女子,她腰間佩著一柄用烏黑鯊魚皮製成劍鞘的長劍,露於帽外的長髮隨風飄散,氣質出塵。

    中年女子是奉謝玲瓏之命來烏城的米照麗,連續在靈雕背上飛了幾天,中途只在沙漠休息了一天,很是疲憊。她用過早飯在客房歇息到正午,用了午飯,聽得奴婢說白麗已午休,明王與李秦出了王府,便來到宮牆漫步。

    米照麗俯視四周,偌大的王府近收眼底。

    王府的面積不到大明宮一半,但這也很大了。她清楚的記得,幾年前為了警告突厥新帝,曾騎著靈雕從長安到此,用郊外山上的巨石砸了許多座宮殿。這些宮殿早就被新帝派宮人修好,如今成了明王的王府,空蕩蕩無人居住。

    米照麗走到宮牆垛口,眺望遠方,白練似的護城河從城外流過,村莊遠處是草原、起伏的山巒,若不是有著一望無際的草原,彷彿置身於青城。

    多年前她以一名敵國刺客見不得光的身份潛伏進入烏城,今日卻是能光明正大的屹立於此。

    曾對北寒之地平唐百姓姦淫擄掠無惡不作的突厥鐵騎與突厥國一起滅亡。青城北明庵的尼姑再不用冒著生命危險去戰火燃燒最猛烈的村子救助婦孺孩童。北寒之地的平唐百姓得以過上安定的日子。

    米照麗從袖子裡取出一片蒼綠的靈樹葉,放在唇邊,就用這片靈樹葉吹起輕快的青城小調。她的心情也如小調歡快。

    她連著吹了十幾曲,仰天大笑數聲,轉身走下宮牆,去看望白麗。

    米照麗給剛午休醒來的白麗把了脈,道:「王妃,你的脈象平和,一切正常。」

    白麗笑道:「我這些年天天吃靈物飲靈水,連沐浴都用得靈水,從未生過病,便連鬧肚子都不曾有過。我身子康健的很。」

    米照麗道:「我這裡有套內功心法,最適合孕婦修練,練此功對胎兒有益處。」

    白麗問道:「可是七雪姐練得那套心法?」

    米照麗點頭,道:「不錯。雪娘自幼習武,尚有些基礎,修練此心法軟容易。你從未練過武功,年齡也大些,學習此心法,得需我在一旁教著,不能圖快,要慢慢練,練得紮實。」

    白麗耐心聽著,連連點頭。她為了腹中孩子能夠像謝家幾個孩子那般康健,下定決心要把這套心法學會。

    米照麗道:「孕婦懷孕前三個月害喜厲害,情緒不穩定,易出些不利於胎兒成長的狀況。我留在王府,等到下月再回長安。」

    白麗大喜,連聲稱謝。

    米照麗笑道:「區區小事,不足掛齒。瓏娘若知曉你有喜,定是想法我一樣。」

    三月底,張氏、沈氏、江易夫妻來到了烏城。

    張氏在得知白麗懷孕後,想著白麗不但是王府主母,還要常接見突厥貴婦,她特別不放心,這就聽了沈氏的勸,拋開被休之婦的自卑,萬里迢迢趕來照顧白麗。

    張氏曾是名門嫡女,又任了都督府的主母幾十年,管下人很有經驗。明王就把王府內宅的大小事都交給她,讓白麗輕鬆許多。

    沈氏、江易到烏城是為了成立南北商會、建立南北商道。謝玲瓏任會長,沈氏、江易、白麗任副會長。

    潭州沈家、江家最先入商會,已在烏城、沙城等城府各買下兩個鋪面,準備在龍神軍進入北方之後,就派商隊運來大量茶葉、絲綢、熏食品、衣物放到店舖裡售賣。

    謝玲瓏親切問候白麗的信裡說了幾件事。

    頭一件就是謝平泰考中舉人第二十九名。家裡不想讓他像兩個哥哥一樣太早入仕,七月不讓他參加會試,等下屆再說。

    第二件事,三月五日,央金給李振生了個重達九斤八兩的大胖細伢子。李自原冊封細伢子為從七品上的朝散郎。

    第三件事,唐家四姐妹竟是一齊懷上身孕,福樂莊上下大喜。四姐妹要安心養胎,六月不能到烏城看望白麗。

    李秦也收到謝玲瓏的信,這回又給他帶來好消息,德高望重的賀棟竟要帶著幾十名學生到烏城來助他一臂之力。賀知清效力於他,如今賀棟也來了。他自是感激賀家人。

    風和日麗,草原上的草、田里的靈蕎麥籽、青菜發出嫩綠的芽,處處生機盎然。

    明王算著日子終於到了能夠知曉白麗腹中胎兒性別的時候,趕緊請著米照麗給白麗把脈。

    米照麗的醫術在和泉之上,自是比六位太醫高明,很快的把過脈,便篤定的道:「恭喜王爺,王妃身子康健懷著兩位千金。」

    白麗一聽喜出望外,道:「明哥,竟是兩個小娘!菩薩一下子給咱們賜了兩個孩子。」

    白家家族裡從未有女子生過雙胞胎,皇族宗室的雙胞胎卻是有一些,李秦、李湘便是龍鳳胎,李靜是皇室公主,她的兩個曾孫子就是孿生子。白麗能懷上雙鳳胎,那是因為明王的血統遺傳。

    「麗娘,去年舅舅常在我面前顯擺,得意洋洋說唐家生生搶了四大千年世家小女婿,哼哼,這回我搶得兩個乾兒子做女婿,加上皇帝哥哥搶得康郎,咱們李家共得了謝家三個兒子當女婿,讓舅舅瞧瞧李家的厲害!」明王意氣風發,絲毫未有重男輕女,丹鳳眼賊亮,風風火火跑出去。

    米照麗笑道:「王爺還真是個急性子,兩個小縣主還在王妃腹中呢。王爺這是去做甚?」

    白麗眼睛圓瞪,反應過來之後,有些哭笑不得,不過這事若不抓緊,謝家兩個小郎就成了秦家、青城李家或是千年世家的女婿。

    她撫著還未隆起的肚子,十分激動道:「女兒啊,你爹去給你們想法子定親事。你們晚來了幾年,錯過了平安,能嫁給他的兩個弟弟,娘也是十分歡喜。」

    數日後,遠在陝西道偏僻山林裡帶領十萬百姓挖水庫的謝奇陽、長安泉王府的謝玲瓏、福樂莊的李靜和何七雪,同時收到了明王的信。

    李靜拿著白紙黑字的信一字一句念給江氏、張巧鳳聽,直聽得兩個老婦人捧腹大笑。

    李靜自個也是笑得合不攏嘴,放下信跟兩個老婦人侃侃而談,道:「渾小子平時總渾,今個這信上的話說得俗點,卻辦得是正事。他與麗娘好不容易得了兩個女兒,自是想著給她們尋門好親事。」

    「說起來,他們兩口子與七雪兩口子還真是有緣,若當年渾小子不去潭州福樂居養病,哪裡會遇到白麗,又怎麼會有兩個女兒。」

    「老姐姐、老妹妹,我覺得這門親事好的很,你們也是這般認為吧?」

    江氏迎上李靜期盼的目光,點點頭道:「我是覺得好,可得問問陽伢子、雪妹子、瓏妹子才行。我連孫子親事的主都做不了,何況曾孫子呢。」

    張巧鳳道:「我也是呢。我六個兒子的親事都是他們爹定的,十一個孫子的親事是他們爺爺跟瓏妹子定的。」

    李靜笑道:「即是都同意,那咱們姐妹三個這就去找七雪、老妹夫說說。」

    ------題外話------

    連著四天更新六千以上,把我寫得頭暈眼花,昨天章節竟弄到第三卷去了。

    請親們把月票都投下來,力頂本文在月票榜第6名,不要被後面的文超過,多謝!

    請牢記本站域名:g.xxx.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