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人物天賦系統

正文 第802章 【身死】 文 / 簫輕宇

    到了後半夜時,大營一切無事,而公孫越率領的兩萬步軍,也終於抵達了這裡。

    兩軍遂合兵一處,那兩萬步兵比起公孫瓚的騎兵來,要困乏許多,一路上長途跋涉奔跑了七八十里地,從昨天下午從南皮城出發,到現在的後半夜,他們一頓飯沒吃,一口水沒喝,更是累的不行,心裡對公孫瓚更是怨聲載道。

    這件事也早已經超出了公孫瓚的預料,他本以為林南會進行一番抵抗,哪知道一連退了七八十里地,彷彿是在退避三舍一樣。他出城的時候沒有讓士兵帶乾糧和水,以至於現在肚子餓了都得忍著……

    平明時分,公孫瓚的大軍都東倒西歪地躺在營地裡睡覺,他們實在是太累了,就連巡邏的士兵也都睡著了,整座軍營裡,除了呼嚕聲外,其他的什麼都聽不見了。

    忽然,不知道是誰大喊了一聲「走水了」,緊接著慌亂便從整座營寨裡一波接一波的傳開了。

    公孫瓚還在熟睡中,正夢見自己抱著兩名美女,美女一個倒酒,一個給他夾菜,正美滋滋的。

    「主公……主公……不好了,走水了,走水了!」公孫越一把掀開了公孫瓚大帳的捲簾,進門便大聲喊道。

    公孫瓚從夢中驚醒,一下子便聞見了濃厚的燒焦的味道,一個不留神,便被煙嗆著了,猛烈地咳嗽了幾聲「怎麼……怎麼回事?」

    公孫越道:「我們上當了,我們已經被燕軍全部包圍了,營寨裡還著了火,許多士兵都爭先恐後的出寨投降燕軍了……」

    公孫瓚急忙走出了營帳,看見大營的左、右兩邊都是火,雖然火勢不大。但是足以讓整個軍營裡的士兵陷入慌亂。他還看見士兵紛紛朝寨門口跑去,跑到寨門外,便將手中的武器全部丟在了地上,舉著雙手走到了燕軍的面前,然後燕軍在那裡發放食物和水。

    「主公,整個大軍都亂了。我親手殺了三個士兵,根本就止不住,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嚴剛提著一把帶血的鋼刀從一旁跑了過來,沖公孫瓚道。

    公孫瓚整個人都懵了,他哪裡想得到自己的兩萬多大軍就這樣被林南打垮了,一半的士兵爭先恐後的逃出了大營,潘宮、穆順、陳適、郭英也都主動帶著士兵去投降了,大營的外面黑壓壓的一片人,都是穿著統一軍裝。披著戰甲的士兵,看上去足足有五萬人。

    火勢逐漸朝中軍大帳這裡蔓延,除了公孫瓚親隨的百餘人聚集在一起外,其他人都紛紛逃出了營寨,而被火燒傷的,也不過才十幾個人而已。

    「為什麼會這樣?蒼天啊,你對我公孫伯珪為何會如此的薄情?」公孫瓚現在肚子裡空空如也,又累又餓。體力已經虛弱到了極點,他看到慌亂的大營仍舊在不斷的慌亂。他卻無能為力。

    大營外,林南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在諸位將領的陪同下向前奔馳了一段路,定睛從轅門那裡看見裡面的公孫瓚,便沖裡面喊道:「公孫瓚,你已經被包圍了。你的軍團也已經徹底瓦解了,識相的話,就自刎而死,我還能給你留個全屍。」

    公孫瓚看著林南的眼神十分的惡毒,他當下抽出了鋼刀。對嚴剛、公孫越道:「林南只是要殺我一個人,你們出去投降,或許還能有條活路……」

    「大哥!」公孫越一把抓住了公孫瓚的手,大聲叫道,「大哥不可氣餒,我率領親隨殺出一條血路,大哥回到南皮之後,便帶著續兒去鄴城,借助袁紹的力量再捲土重來。」

    嚴剛急忙抱拳道:「主公,末將願意誓死護衛主公逃離此地,如今關靖去河間了,劉備和主公是同窗好友,主公可以暫時到劉備處躲避,再聯合袁紹一起對林南發動攻擊,必然能夠一雪前恥。」

    公孫瓚握著鋼刀的手顫巍巍地抖了起來,看著混亂的軍營,外面嚴陣以待氣勢雄渾的燕軍,他整個人便重重地歎了一口氣,對公孫越和嚴剛道:「如今我大軍被圍,士兵軍心渙散,就憑藉著這百餘人,如何能夠沖的出去?」

    「大哥……」

    「主公……」

    公孫瓚抬起了左手,右手緊握鋼刀,對公孫越和嚴剛道:「如果你們還拿我當大哥,當主公,我就給你們下最後一道命令,你們帶著這一百多人投降林南去吧,他要的只是我一個人而已……投降林南之後,就去勸降續兒,讓續兒出城投降,他是我唯一的兒子,我想我們公孫家絕後。」

    話音一落,公孫瓚手提鋼刀,逕直走到了轅門附近,沖對面的林南喊道:「燕侯,你要的只不過是我公孫瓚的一顆頭顱而已,劉虞之死,確實是我殺的,冤有頭,債有主,我就用這顆人頭來祭奠劉虞的冤魂。但是,我有一個條件……」

    林南突然打斷了公孫瓚的話:「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這麼淺顯的道理你都不懂?你看看你身邊的士卒,你的大軍已經全部土崩瓦解了,你還有什麼資格跟我談條件?你如今只有一死而已!」

    公孫瓚突然哈哈笑道:「林南,我公孫瓚好歹也是白馬將軍,如今能敗在你的手上,我也無話可說,只怪我手下沒有強兵良將,否則的話你也無法打敗我……不過,你可別忘記了,冀州並不光有我一個人,袁紹才是堂堂正正的冀州之主。袁本初擁兵二十萬,依然成為了冀州之雄,你擅自攻打渤海郡,必然會惹來袁本初的攻擊,他一心向奪取幽州,這個時候正好是個契機。你帶領這麼多大軍來攻打渤海郡,並非只是那麼簡單只為了給劉虞報仇吧?」

    林南道:「是又怎麼樣,不是又怎麼樣?」

    公孫瓚道:「如果你想和袁紹爭奪冀州,那你就必須答應我的條件,我可以幫助你成為冀州之主!」

    「哦?」林南覺得有一點詫異,「你都成這個樣子了,

    還有什麼能力可以幫助我?」

    公孫瓚道:「你別忘記了。在河間還有劉備的一萬兵馬,雖然他的兵力少了點,可是他的帳下有關羽、張飛這樣的虎將,更有糜竺、孫乾、簡雍為其謀劃,如果你答應我的條件,我就可以寫封信。讓劉備歸順於你,轉而對付袁紹,這樣一來,你就會多了一份勝算……」

    林南哈哈笑道:「我還以為你說的是什麼籌碼呢,原來是劉大耳朵。不過你不用費盡心機了,劉大耳朵如果願意投靠我的話,他早就投靠了。說你的條件吧,興許我心情一好,就答應你了呢。」

    公孫瓚見劉備這個重要的籌碼丟失了。心中很不滿意,可是現在他已經沒有任何籌碼了,也不必顧忌了,朗聲說道:「我死之後,請你放過我的弟弟公孫越、兒子公孫續,給我公孫家留上一點血脈,我是自刎而死,與你無關。他們絕對不會找你報仇的……」

    林南冷笑了一聲,將手向前一招。便見胡彧從人群中推搡出來了一個青年,那青年正是公孫續,他一見到對面的公孫瓚,便急忙喊道:「父親大人……」

    公孫瓚急忙道:「續兒……你怎麼會在這裡?」

    胡彧鬆開了公孫續,公孫續朝著公孫瓚那邊便跑了過去,一邊叫著「父親大人」。一邊快速地跑著……

    當公孫續奔跑到了公孫瓚的身邊時,父子二人便緊緊地相擁在了一起。

    公孫瓚急忙問道:「續兒,你怎麼會在這裡,南皮城呢?」

    公孫續道:「父親大人帶領大軍出戰不久,便從西南奔馳來了一隊騎兵。打著袁紹的旗幟,穿著袁紹軍的服裝,孩兒以為是袁紹的援軍來了,便放入了城中,哪知道那隊人是林南的燕軍喬裝打扮的,領頭的胡彧直接將孩兒抓了起來,城內士兵對父親早有怨言,根本沒有做任何抵抗,便全體投降了……南皮城……南皮城就這樣丟了。」

    公孫瓚緊緊地抱著公孫續,心中充滿了悔恨。

    此時,公孫越、嚴剛帶著一百多親隨來到了轅門外,大營裡的火也越燒越旺,逐漸向中軍大帳蔓延,而公孫瓚的兩萬多大軍,在潘宮、穆順、陳適、郭英四將的帶領下,集體向林南的燕軍投降了。

    「大哥,我和嚴剛保護著你衝出去,請大哥跟隨在我們的後面。」公孫越已經將生死置之度外,朝嚴剛使了一個眼色,舉著刀,帶著部下的一百多個親隨便朝林南衝了過去……

    林南連動都沒有動,便見胡彧帶著王君、白宇、施傑、李玉林四將和五百東夷籍的弓箭手擋在了林南的前面,一通箭矢射了過去,公孫越、嚴剛和那一百多個人都一命嗚呼了。

    公孫瓚見人都死光了,他丟下了手中的鋼刀,對公孫續道:「續兒,你怕死嗎?」

    公孫續搖了搖頭,道:「父親不怕,孩兒就不怕!」

    公孫瓚笑道:「不愧是我公孫伯珪的兒子,倘若再多給你幾年光陰,或許我公孫氏就不會是現在這個模樣了。續兒,我們不能被人殺死,死也要死的有尊嚴,你和我一起走進軍營裡。」

    公孫續很明白,公孫瓚這是要**,但是他沒有拒絕,而是緊緊地握著公孫瓚的手,跟著公孫瓚一起轉身,向火勢已經蔓延開來的大營裡走去……

    林南見公孫瓚要**,也不攔他,只是默默地看著,心中也多了幾分惆悵。

    公孫瓚牽著公孫續的手,逕直朝火堆裡走,走了幾步路之後,突然停下了腳步,扭過頭,看著轅門外的林南,朗聲叫道:「林子羽,我先走一步了,等袁紹的大軍一到,你也就快到盡頭了,我在下面等著你,哈哈哈……」

    話音一落,公孫瓚和公孫續便一同走進了火堆裡,熊熊的烈火燃燒著公孫瓚和公孫續的身體,將他們的皮膚都燒焦了,可是兩個人在火堆裡連叫都沒有叫一聲,這種忍耐疼痛的毅力,讓在場的人看見了,都吃驚不已,也都暗自感慨公孫瓚不愧是一條硬漢……

    「昔日威風凜凜的白馬將軍。不想今日竟然落得這種田地,公孫瓚是一條漢子,可也是一個蠢才。」林南看到公孫瓚被活活的燒死後,便自言自語地道。

    公孫瓚死了,公孫瓚的部下幾乎都投降了林南,加上南皮城裡的部隊。足足有三萬多人。

    林南並沒有因此感到開心,反而多了幾分惆悵,因為接下來要對付的人,就不會是像對付公孫瓚這樣簡單了。他調轉馬頭,對身後的諸將道:「黃忠、徐晃、龐德,你們三人立刻率領三千輕騎奔赴南皮……」

    黃忠、徐晃、龐德三人異口同聲地回答道:「諾!」

    林南接著道:「臧霸!」

    臧霸拱手道:「末將在!」

    「渤海郡南有一城,名樂陵,那裡城池雖小,卻是青州入渤海的必經之路。命你率領三千騎兵火速奔馳到樂陵,明日我再給你調去一萬步兵,務必要緊守樂陵,不要讓青州的袁紹軍馳入到渤海境內。」

    臧霸道:「末將領命。」

    林南繼續吩咐道:「廖化打掃戰場,負責押運糧草輜重,其餘人全部向南皮進發。」

    「諾!」

    吩咐完畢之後,各部開始有序的離開此地,胡彧負責押送降兵。太史慈帶領騎兵在前面開道,陳到、聘、褚燕、周倉四將率領重步兵、重騎兵跟在後面。廖化帶領部下清理戰場,並且將浮陽縣城的糧草輜重全部押送到南皮城。

    ……

    鄴城,趙侯府。

    「報——」斥候習慣性的拉著長腔,從趙侯府的大門外

    快速地朝大廳裡奔跑過去,待見到袁紹時,便立刻說道。「啟稟侯爺,渤海太守公孫瓚遭受燕軍襲擊,請求援軍。」

    袁紹感到頗為吃驚,他正在籌集糧草、軍餉,準備攻打范陽。然後長驅直入佔領薊城,哪知道林南竟然先下手了,對於這件事他還一點不知情。可是,沒等他開口說話,但見門外又來了一名斥候。

    「報——」斥候進入大廳後,立刻拜道,「啟稟侯爺,燕軍將領趙雲、盧橫於昨夜突然向中山、河間發動攻擊,並且擊敗了兩地的駐軍,兵鋒直指巨鹿郡。」

    在場的謀士有審配、郭圖、辛評、辛毗、逄紀五個人,武將有丑、顏良、高覽、韓猛四人,連同袁紹在內,聽到燕軍的突然攻擊,沒有一個人不感到驚訝的。

    袁紹憤怒之下,猛然拍了一下面前的桌案,怒道:「林南小子安敢如此猖狂,全軍迎戰,定要將林南的人頭砍下來……」

    袁紹這邊話音一落,那邊審配便直接進言道:「主公,林南不宣而戰,此等做法已經必然會被天下人所不恥,屬下以為,應當立刻派出所有精兵良將,將林南扼殺在冀州境內,讓他和他的數萬兵馬有來無回!」

    「主公,只需給我三萬騎兵,我定能將林南的首級取來獻給主公。」丑早就想和林南一戰了,當年他護送劉虞去幽州上任的時候就和林南認識了,心眼裡對林南還是挺敬佩的,可是他現在是袁紹的部下,就該為主盡忠,當即抱拳喊道。

    袁紹道:「壯哉!我有顏良、丑在,區區一個林南何足道哉?」

    高覽、韓猛二人也不服氣,聽袁紹只提顏良、醜的名字,對於他們隻字不提,便一同站了出來,抱拳道:「主公,冀州並非只有顏良、丑,還有我們二人,我們二人願意率領大軍去把林南的人頭取回來,還望主公成全。」

    袁紹哈哈笑道:「好!你們是我帳下最強的四員大將,有你們在,量那一個小小的林南何足道哉?顏良、丑,你二人率領三萬騎兵前往渤海支援公孫瓚,高覽、韓猛,你二人率領兩萬騎兵前往巨鹿郡抵擋趙雲。」

    顏良、丑、高覽、韓猛四將齊聲答道:「諾!」

    「主公且慢!」國相沮授一聽說林南率軍南下攻打冀州了,便急忙從國相府跑了過來,一進門便聽見袁紹的吩咐,便立刻喊道。

    「沮授!你莫非要阻止主公出兵不成?如果不是你去年阻止主公出兵的話,現在的這個時候,主公早已經踩在了薊城的土地上了。」審配對沮授很有怨氣,畢竟沮授是後來投靠袁紹的,而且一來就被任命為了國相,官職在他和袁紹舊部之上。讓他的心裡很不平衡。

    「話可不能這麼說,如果不是國相大人去年阻止了你的計策,冀州怎麼可能在短短的一年之內變得如此欣欣向榮?」郭圖斜眼看了審配一眼,譏諷地道。

    辛評是個和事佬,見郭圖和審配又槓上了,怕愈演愈烈。便急忙趁此時制止道:「兩位大人切勿動怒,一切事情還請主公做主。」

    辛毗冷笑了一聲,看到審配和郭圖兩個人一張嘴便鬥上了,不住地搖了搖頭,心裡暗暗地想道:「兄長也真是的,這兩個人想鬥就斗吧,幹什麼要阻止他們,最好鬥個魚死網破才好。」

    坐在最末尾的逄紀則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他既不願捲入到了審配和郭圖的爭鬥中。也不願意像辛評那樣去當和事佬,更不會像辛毗那樣幸災樂禍,總之他一直信奉「無為」。他本來喜愛的是道家的思想,可是道士在這個以名聲和出身標榜的年代不吃香,甚至連商人都不如,所以他後來捨棄道家的思想,去拜名師學起了儒家的化。成名之後,他受到了袁紹的徵召。便在袁紹的府裡當起了門客,衣食無憂之外。也能在暗中潛心修道,所以一般事情不輪到他的頭上,他基本上不會說一句話,是袁紹整個智囊團裡最沉默寡言的一個。可是往往只要一開口就會語出驚人。

    袁紹這個人,外表寬厚,內心裡卻很狹窄。加上他喜歡聽別人出謀劃策,也喜歡自己謀劃策略,可是真要讓他拿主意的時候,他就會左右搖擺不定。他見審配、郭圖要鬥嘴,沮授又持有不同意見。便朗聲道:「肅靜!國相大人,你是不是有什麼其他不同的意見?」

    沮授身為國相,雖然投靠袁紹的時間沒有審配、郭圖他們早,但是在處理政務和出謀劃策上卻是袁紹的諸多謀士裡最強的一個,所謀劃的事情也深得袁紹的心思,逐漸得到了袁紹的依賴。他挺袁紹問起,便拱手道:「主公,屬下以為,此時出兵不妥!」

    「不妥?有何不妥?林南的燕軍都已經打到家門口了,難道要等到林南的燕軍兵臨城下了,我才出兵嗎?」袁紹略帶著一絲怒意,冷冷地道。

    沮授道:「如今林南的燕軍兵分兩路,一路從范陽直接南下,另一路從上京南下,從斥候匯報的時間來計算,只怕林南的兩路大軍已經縱深到冀州腹地了。渤海的公孫瓚向來很是驕狂,雖然兵馬不少,但是和林南比起來,只怕要遜色許多,而且公孫瓚也絕非林南的對手,以屬下的推算,公孫瓚很有可能已經被林南殺死了。而趙雲也是林南軍中的一位得力大將,突破中山、河間的防線後,恐怕現在已經到了巨鹿郡。屬下以為,與其分兵進行抵抗,不如就讓林南的兩處兵馬在巨鹿郡合在一起,然後我軍再在巨鹿郡裡布下重圍,將林南南侵的所有大軍全部包圍起來,只需一戰即可。」

    「說的輕巧,林南智勇雙全,擅於設伏,我軍要是去設伏,何以瞞騙過他的眼睛?而且,我軍又採用何策將林南誘入伏擊圈?」審配冷冷地問道。

    沮授瞥了審配一眼,並不搭理審配,而是朝袁紹拱手道:「主公,屬下雖然和林南只有過一面之緣,但是從這幾年對於他的瞭解並不亞於任何一個人。不過,他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屬下完全可以利用這個弱點將林南引入到

    伏擊圈,圍而殲之。」

    袁紹聽後,臉上的怒意便消失的無影無蹤,急忙問道:「什麼致命的弱點?」

    沮授只淡淡地一笑,指了指自己,朗聲道:「林南的致命弱點就是我。」

    「你?」審配噗哧一聲笑了出來,大聲地道,「你把自己抬的也太高了吧,你怎麼可能會是林南的致命弱點?」

    沮授不氣,也不怒,只是保持著一顆平常心,對袁紹繼續道:「啟稟主公,屬下自投主公以來,一直感念主公的知遇之恩,此次林南大兵壓境,如果派兵四處堵截的話,整個冀州的百姓都會飽受戰禍之苦。為了不使得冀州百姓再受到戰禍之苦。屬下斗膽向主公建議,請主公將冀州境內的所有大軍全部撤到巨鹿澤一帶,主公駐紮薄落津即可,我軍就在巨鹿澤和林南軍展開決戰。」

    袁紹皺起了眉頭,略微思慮了一下,問道:「國相。你可有一戰而定勝負的把握嗎?」

    「只要林南一到巨鹿澤,那巨鹿澤就是林南的葬身之地,那裡是決戰的最佳地方,根本不會影響到冀州百姓,只要林南一死,主公再派騎兵一路北上,整個幽州便可以盡數歸到主公手中。」沮授信誓旦旦地道。

    「主公,既然國相大人已經胸有成竹,末將以為。不妨一試!」丑也是曉暢兵法的人,他也能夠體會到沮授的別有用心,對沮授愛護百姓的做法很是感動。

    丑生怕袁紹不同意,又對顏良使了一個眼色。顏良會意之後,便立刻抱拳道:「啟稟主公,國相大人言之有理,末將深表贊同。」

    袁紹扭頭看了一眼諸位謀士,問道:「你們以為如何?」

    郭圖搶先說道:「國相大人的謀劃可以說是深謀遠慮。屬下也是這個意思,只是沒有說出來罷了。」

    「真不要臉!」審配在內心裡暗暗地罵道。

    久不發話的逄紀突然開口道:「決戰巨鹿澤。此乃天意,主公當遵循天意才是。」

    袁紹見逄紀都發話了,也就不再遲疑了,當即下令道:「審配,給你留下兩萬精兵守備鄴城,其餘所有在冀州的軍隊全部到巨鹿澤一帶。郭圖。你速速去薄落津準備營寨。」

    「諾!」眾人齊聲答道。

    沮授再次拱手道:「主公,屬下還有一個請求,希望主公能夠對外宣佈一道命令。」

    「什麼命令?」袁紹問道。

    「請將沮授斬首不日內斬首的命令公佈出去,屬下自有辦法誘使林南到巨鹿澤一帶。」

    袁紹聽後感到一絲驚詫,急忙問道:「國相。你這是何意?」

    「為了能讓主公成為冀州霸主,沮授也只有出此下策了,還望主公成全。」沮授擺到。

    袁紹道:「國相,真是委屈你了。可是此等苦肉計,只怕林南不會上當吧?」

    沮授嘿嘿笑道:「主公放心,屬下自有誘使林南進入伏擊圈的辦法。如果被林南看破的話,也無妨,只要我大軍緊守巨鹿澤,林南的燕軍就無法向前雷池一步,屬下更會有其他方法來對付林南。」

    袁紹歡喜地道:「我有國相,天下何愁不定?」

    沮授從趙侯府出來之後,便直接回到了住宅,命老僕喚來了他的兒子沮鵠,暗中吩咐了一些話語後,便問道:「你去到林南那裡,一切就按照我告訴你的話去做。林南帳下謀士眾多,賈詡、荀攸、荀諶、許攸皆智能之士,如果要瞞騙過他們,也唯有出此下策了。」

    沮鵠重重地點了點頭,抱拳道:「父親放心,孩兒一定不會辜負父親的重托。」

    沮授愛惜地撫摸了一下沮鵠的頭,眼睛裡流露出來了無比的關懷,安慰道:「這一次的成敗,就看你的表現了。」

    沮鵠再次抱拳,和沮授話別之後,便背上包袱,騎上一匹快馬,奔馳出了鄴城。

    早晨的太陽剛剛從雲層裡爬出來,大地便陷入了一片悶熱。

    南皮的城樓上,黑底金字的燕軍大旗垂頭喪氣地裹在旗桿上,像是害怕太陽的暴曬一樣,始終不願意張開。

    林南登上城樓,眺望南皮城內外,對於剛剛佔領的這座重城來說,他還是顯得頗為高興。

    公孫瓚平時橫徵暴斂,聚集了不少錢糧,林南兵不血刃地拿下南皮城之後,把公孫瓚的新娶的幾個妻妾全部賞賜給了作戰比較勇猛的士兵,並且開倉放糧,將公孫瓚平時橫徵暴斂搜刮來的糧食拿出一半還給了城中百姓,其餘的留給自己當作軍用。

    「主公,潘宮、郭英、陳適、穆順四將帶到。」林陽從城樓下面走了上來,見林南在遠眺西方,便拱手道。

    林南道:「讓他們四人全部過來吧。」

    林陽「諾」了一聲便下了城樓,將潘宮、郭英、陳適、穆順四將一起帶到之後,便侍立在林南的身邊。

    「末將等參見主公!」潘宮、郭英、陳適、穆順四將齊聲拜道。

    林南道:「四位將軍不必多禮,我叫四位將軍過來,也是有重要事情吩咐。希望四位將軍不要推辭。」

    潘宮、郭英、陳適、穆順四將雖然是勢窮才投靠林南的,但是他們對公孫瓚沒什麼情感,在公孫瓚手下為將也是為了混口飯吃,所以對於他們來說,跟著誰都是一樣的。四將聽到林南說有重要事情要吩咐,便一起道:「單憑主公吩咐。」

    林南朗聲道:「我知道。你們投降我也是不得已,只是為了活命而已,並非是真的死心塌

    地要跟隨我。如果這時候袁紹帶兵打過來了,而恰好我又被袁紹打敗了,你們或許就會轉投袁紹,對不對?」

    潘宮、郭英、陳適、穆順四人聽後面面相覷,幾乎同一時間都跪在了地上,齊聲道:「我等絕無此意,我等仰慕主公大名已久。早有投靠之心,並沒有其他的想法……」

    「好了好了,我又不是要怪罪你們。有時候人為了活命做出這樣的事情並不可恥,可恥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投降。降一次情有可原,降兩次就會受到唾罵,降三次那就是徹徹底底的不忠不義之人了。我只想讓你們知道,在我手底下為將。就不能背叛我。我不管你們是怎麼在公孫瓚軍中當上將軍的,但是既然投降給了我。那以後除非是我死了,否則的話,你們絕對不能有二心,一旦我發現了什麼端倪,那可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潘宮等四將聽的是顫顫巍巍,心裡面也很膽寒。遇到這樣一眼就看透他們的主子,他們也只有死心塌地的跟隨了。四將一起叩拜道:「主公在上,末將等從此以後對主公一定忠心耿耿,絕對不會有二心。」

    林南笑道:「我醜話已經說在了前頭了,只要我還活著一天。你們就不能有絲毫的反叛之心,如果我死了,你們可以另投他主,我絕對不會有任何意見。」

    潘宮等人齊聲道:「末將不敢。」

    林南彎下腰,親自就愛那個潘宮等人給扶了起來,笑呵呵地道:「既然是我的部下了,就要聽從我的安排。今天我們剛剛奪取南皮,你們都是公孫瓚的舊部,從現在起,你們就是我燕軍的一部分了。我現在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交給你們去做,還請你們務必接受。」

    「主公請講,我等定當萬死不辭!」

    林南道:「橫野將軍臧霸已經帶著三千騎兵奔赴樂陵去了,樂陵是青州進入渤海的必經之地,我想讓你們四個人中的兩個帶一萬兵去樂陵,不知道你們誰願意去?」

    陳適、郭英二將對視了一眼,一起拜道:「末將願往。」

    林南道:「好,你們二人即刻帶領一萬步兵前去樂陵,將兵馬全部交給臧霸,你們二人也歸屬到臧霸部下,聽候臧霸的調遣,替我好好的防守樂陵。」

    陳適、郭英道:「末將遵命。」

    潘宮、穆順拱手道:「主公,那我們兩個?」

    林南笑道:「你們兩個留在南皮,另有他用。斥候來報,劉備帶領一萬大軍正朝這裡開過來,你們兩個就留下對付劉備。」

    「對付……對付劉備?」潘宮、穆順驚詫地道,「可是劉備帳下有關羽、張飛,末將怕不是對手!」

    林南道:「這個你們不用操心,我自有妙計,可讓你們在和劉備軍的對戰中大獲全勝。」

    潘宮、穆順聽後,便壯著膽子,齊聲答道:「諾!屬下遵命!」

    ……

    寬闊的官道上,塵土飛揚,「劉」字大旗高高豎起。

    劉備、關羽、張飛各自騎著一匹快馬奔馳在最前面,身後是一千騎兵和九千步兵。田豫、糜芳、孫乾、簡雍、糜竺、關靖散佈在人群中,各自指揮著那九千步兵,浩浩蕩蕩地朝南皮城而去。

    「大哥,林南為了給劉虞報仇,發兵攻打公孫瓚,咱們去瞎摻和什麼,還一下子帶走了這麼多兵馬,這一路上長途跋涉的,可把俺給累壞了。以俺看,咱們還是暫時停下來歇息一會兒吧?」張飛擦拭了一下臉上掛著的汗珠,對劉備道。

    劉備道:「三弟,給劉虞報仇這只是林南的一個借口,奪取冀州才是事實,何況公孫瓚是我舊友,不得不帶兵去救。如果公孫瓚一死,袁紹就等於斷掉了一臂,我們必須快點趕到南皮城才行,你就忍忍吧。」

    「話雖如此,可趙雲不是正在帶兵攻打中山嗎,大哥為什麼不帶兵去救中山,反而捨近求遠來救公孫瓚?」張飛對劉備腦袋瓜子裡想的事情感到很奇怪,便接著問道。

    關羽道:「三弟,大哥這樣做,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什麼道理?」

    關羽笑道:「趙雲的兵馬不過是一支疑兵罷了,真正的主力在林南的手裡控制著,滅公孫瓚才是林南要走的第一步。」

    張飛道:「那第二步是不是該輪到咱們了?」

    關羽道:「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林南的下一個目標,極有可能就是咱們兄弟。」

    「那怎麼可能?林南和咱們好兄弟,怎麼可能會攻擊咱們,俺不信,俺絕對不能相信。」張飛不斷地搖頭道。

    劉備道:「三弟,你就是太單純了,早跟你說過,不要和林南來往過密,你就是不聽。如今咱們寄人籬下,雖然屈尊袁紹帳下,但好歹也有個落腳點,林南不宣而戰,公然打著給劉虞報仇的幌子進攻渤海郡,首先挑起了戰端。這戰端一開,只怕又有無數黎民會受到戰亂波及了。如果百姓流離失所的話,那林南就是罪魁禍首。」

    張飛撅著嘴,他自從在虎牢關和林南分別之後,就經常寫信給林南,主要是想讓林南給他買一匹好馬騎騎,單從個人的私人感情上,張飛和林南還是不錯的。他沒有說話,而是默默地低著頭,心中暗自地問道:「林南,果真如同俺大哥所說的那樣嗎?」

    關羽夾在劉備和張飛之間,見張飛一臉的陰鬱,而劉備也面無表情,他便急忙出來圓場,大聲地道:「大哥、三弟,不管怎麼樣,咱們兄弟三人是桃園結義的生死兄弟,都不該為了一個林南而傷了和氣。為今之計,只有趕緊奔馳到南皮才行。不過,我軍一直沒有歇息,導致人困馬乏,不如就在這裡暫時休息片刻,等到了南皮也好有精

    力打仗不是?」

    「二哥說的對,俺就是這個意思,只是沒有表達清楚。」張飛聽到要休息,便立刻叫道。

    劉備回頭看了一眼疲憊的士兵,便道:「好,那就休息片刻。」

    命令下達之後,所有馬步便都停在了路邊進行休息,張飛獨自一人坐在一棵大樹下面,將丈八蛇矛揮舞了兩下,目光中露著一種凶光,心裡還在默默地念道:「林南,如果你膽敢傷害我大哥,我一定會要了你的腦袋。」

    悶熱的天氣,騎兵們暫時脫去了戰甲,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而步兵們則更累,他們從河間的樂成一路走了過來,雖然說騎兵放慢了腳步,始終保持著和步兵之間的距離,但是步兵們要遠比騎兵累的多,一經停了下來,就東倒西歪的坐在官道兩旁的地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