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人物天賦系統

正文 第782章 【毒計】 文 / 簫輕宇

    大廳裡的所有人都洋溢著喜悅,林南也不例外,他看了一眼蓋勳,見蓋勳這個傢伙倒也不是十分的迂腐和死忠,關鍵時刻還是能夠給他帶來好處的。他心裡很明白,蓋勳所提議的驃騎將軍、燕侯是什麼概念。

    驃騎將軍是將軍銜中僅次於大將軍的第二等將軍,在任命軍職和處理軍務上也有著頗多的權限,比鎮北將軍高出許多倍,甚至可以直接挪用其他州郡的兵馬,當然,其他州郡要是同意的話。而燕侯這可是一個重量級的侯爵,幽州一帶乃是古燕國舊地,就任燕侯也就等於是把整個幽州都封給了他作為食邑,也就是說,只要他願意,他可以隨時讓幽州改稱燕國。

    林南的心裡美滋滋的,舉起酒杯朝蓋勳笑了笑,心中不禁悵然道:「蓋勳果然是一位值得深交的好友,從涼州認識他以來,他沒少幫助我,如果傅燮不死的話,估計也應該可以作為我的一個很好的幫手,以後治理一州之地,這樣的人才是少不了的。」

    酒宴還在繼續,所有的士和武將都開始暢飲,林南端起酒杯一個接著一個的敬酒,他酒量大,很少喝醉,當他敬完所有的人之後,便再次回到了座位上,朗聲道:「幽州共有十一郡,其中以遼東、樂浪、上谷、代郡、昌黎、漁陽、右北平七郡最為主要,既然我已經執掌幽州,那就該重新任命一下當地的太守……」

    眾人都放下了手中的酒杯,看著林南,期待著林南的話語。

    林南接著道:「幽州剛剛經歷過烏桓之亂,百姓大多還沒有恢復生產,加上今年有遭逢大旱,使得百姓在農事上受到了嚴重的損失。為了防止出現饑荒和鼓勵百姓恢復生產。我現在開始任命一下合適的太守人選。」

    眾人此刻全部站了起來,一起朝林南拱手道:「我等洗耳恭聽!」

    林南也做了一番深思熟慮,這才將自己心目中的人選給說了出來,朗聲道:「張郃,你繼續帶領部下駐守上谷,並且擔任上谷太守。」

    「諾!」

    林南接著喊道:「崔琰出任代郡太守、司馬防出任右北平太守。鍾繇出任漁陽太守,鮮於輔出任遼西太守,蓋勳出任昌黎太守,遼東太守由國淵擔任,樂浪太守仍有胡彧擔任,盧植出任涿郡太守,士孫瑞為廣陽郡太守,以上幾人,希望你們能夠擔起太守重任。使得百姓安居樂業。」

    被任命為太守的人都統一站了出來,異口同聲地答道:「我等定當不負主公厚望。」

    林南點了點頭,掃視了一下眾將,當即道:「趙雲率五千騎兵趕赴代郡駐守;龐德率部五千繼續屯駐在瀋陽,以確保遼東的安全。」

    趙雲、龐德異口同聲地答道:「諾!」

    林南看了一眼十大富商,這才緩緩地道:「薊城太小,在近日內要進行擴建,還請士孫大人在財力上予以協助。爭取將薊城建設成為北方巨城,一切街市的營建。就按照洛陽城內的佈局來建築,這件事交給你沒有問題吧?」

    士孫瑞當然不會拒絕,他有的是錢,此時不僅得到了太守的職務,還讓他擴建薊城,對於建築城池來說。他是最拿手的了,因為他又可以在擴建的時候打造出一個新的士孫府來。他當下回應道:「沒有問題。」

    林南也很清楚士孫瑞想要什麼,他讓士孫瑞出錢,自己出力,這是個很好的主意。不僅可以恢復士孫府的原有容貌,甚至可以通過士孫瑞營造出來一個巨大的城池,也順便能夠將他的燕侯府一併建造起來。他相信,有錢能使鬼推磨,士孫瑞和十大富商都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吃住都將派頭,建造新的城池,自然會更加賣力,畢竟洛陽已經化為了一片廢墟,他們想回也回不去了。

    隨後林南又設立下了一個智囊團,以賈詡、荀攸、郭嘉、田豐、荀諶、許攸、司馬朗七人為團員,共同擔任參軍之職,而以賈詡為首席軍師。他這樣做也是為了回報賈詡,自從賈詡跟隨他以來,沒少給他出主意,而且他也曾經答應過賈詡,無論他有多少謀士,都會讓他擔任謀主,何況賈詡也是七個智囊中年輕最大的。

    除此之外,林南重新任命了將軍,以趙雲、黃忠、太史慈、張郃、徐晃、龐德、魏延、陳到、聘、盧橫、胡彧、管亥、周倉、廖化、林陽、褚燕、卞喜、夏侯蘭同為將軍,官位同在一列,合稱幽州十八驃騎。但是在俸祿上,趙雲、太史慈、張郃、龐德原本的五虎將則比其他十四個人要略微高一點點。

    林南宣佈完自己的任命之後,便又和眾人暢飲了一會兒,之後便散會了。

    會議散去,林南已經喝的有了醉意,被林陽扶著進了自己的房間,剛躺下不久,便聽見門外林陽在和誰說話,他隱約地聽到林陽說道:「主公已經睡下了,有什麼事情明日再來吧。」

    林南很是好奇,這麼晚了,誰會來找他,便走到了房門,拉開房門之後,見蔡邕正好轉身要走,便急忙喊道:「是蔡先生啊,這麼晚了,找我有什麼事情嗎?」

    蔡邕拜道:「哦,有些私事想找大人計議一下……」

    「進來吧,反正我這會兒也睡不著。林陽,以後蔡先生到來,不得阻攔。」

    林陽「諾」了一聲,便矗立在了門口,同時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將蔡邕送入了房間,然後他便將房門給關上了。

    蔡邕和林南在房間裡坐下之後,林南給蔡邕倒了一碗熱茶,推到了蔡邕的面前,問道:「蔡先生,林陽剛才冒犯了蔡先生,我在這裡給先生賠禮了。」

    「不妨事……」蔡邕緩緩地道,「林將軍也是為了大人著想,他對大人忠心耿耿,並沒有冒犯老夫。」

    林南問道:「先生此來。不知道有何見教?」

    蔡邕略微遲疑了

    一下,這才緩緩地道:「哦,是有一點私事想找大人……」

    林南見蔡邕欲言又止,目光閃爍,便道:「先生不必拘禮,有什麼話儘管直說。」

    蔡邕深思了一下。這才鬆動了一下嘴唇,輕聲說道:「我聽說大人已有正妻,不知道大人可曾想過再娶一位側妻?」

    林南聽到蔡邕這話,心中也已經大致知道蔡邕是為了什麼來的了,他心中暗暗地想道:「蔡邕深夜到訪,只是為了和我談及娶妻的事情,難不成是為了他女兒蔡琰來做媒?」

    見林南沒有回答,若有所思,蔡邕便接著道:「我膝下有一小女。大人也見過,雖然談不上是傾國傾城之色,可也略有幾分姿色,而且從小受到熏陶,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學也頗為過人……」

    蔡邕說到這裡,頓了頓,他看了一眼林南。見林南正聚精會神的聽他說話,便繼續說道:「我聽說大人成婚接近兩年。至今尚未有子嗣,小女有旺夫益子之相,更兼賢良淑德,如果能夠嫁給大人,必然能夠給大人增加幾個子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大人也該早點有個子嗣才是。」

    林南聽完蔡邕的話後,便淡淡地笑了笑,輕聲道:「先生是想將女兒許配我給我側妻?」

    蔡邕雖然沒有說的那麼直白,但是他確實就是這個意思,在范陽的時候。他一直找不到機會說,這次跟隨林南一起來到了薊城,也瞅準了機會,這才深夜造訪。他點了點頭,一臉慈祥地道:「老夫正是此意,不知道大人以為如何?」

    白送上門的女人林南自然不會不要,還是歷史上有名的才女,而且還沒有出嫁,不是那種死了丈夫的寡婦,他雖然沒有那個情節,可是也不願意娶一個寡婦。如今蔡琰未嫁,還是待字閨中,又是一個大大的才女,而且蔡邕也親自來為女兒說媒,他自然不會拒絕。

    林南微笑著說道:「那蔡姑娘同意嗎?」

    蔡邕聽到這話,已然知道林南已經同意了,便歡喜道:「當然同意,小女和大人有過兩面之緣,對大人是一見鍾情,二見傾心,正是因為這樣,老夫才親自為小女前來說媒,大人的意思是同意了?」

    林南點了點頭,緩緩地道:「同意了。不過現在正值薊城擴建期間,而且我也剛剛執掌幽州,幽州還不太穩定,這個時候我也沒有心思去辦理自己的終身大事,以我看,不如就先和蔡姑娘定下婚約,等幽州穩定下來以後,再舉行一次盛大的婚禮,廣邀天下英傑共聚幽州慶祝。不知道先生以為此事如何?」

    蔡邕自然不會拒絕,只要林南答應了下來,那他女兒就等於是林南的未婚妻了,什麼時候成婚都是一句話的事情,而且他也聽的出來,林南是想把這次婚禮舉行的盛大一點,並且想借助他的名義藉機招攬天下英才。他已經對大漢沒有什麼留戀,自己也不會去過問這些事情,他便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

    林南送走蔡邕之後,便躺在了床上,腦海中浮現出來了貂蟬的身影來,他自言自語地道:「不知道貂蟬知道我再娶妻,會作何感想?她跟著我沒少吃苦,也是時候把她從遼東接到薊城來了。」

    林南執掌幽州之後,便開始著手治理幽州,將薊城作為整個幽州的行政中心,向各郡縣發佈命令,重新更換各縣的縣令,將兵力也部署的十分得當。

    士孫瑞也開始擴建薊城,他用自己的錢財招募民夫,要將薊城建造成為比洛陽城還要大的城池,並且和九大富商一起協力建造一個新的家園。

    除此擴建薊城之外,林南還招募民夫修建遼西走廊,他要打通從薊城到遼東的道路,修建出來一條寬闊的大道出來。他還在薊城內設立了聚賢館,讓人從遼東將管寧、邴原都接過來,和蔡邕一起在聚賢館內開設學堂,公開授課。另一方面,他還設立了武館,取名為北武堂,專門負責招募弓馬嫻熟、作戰驍勇的士兵。

    整個幽州都在大興土木,臨近寒冬的天氣卻沒有受到影響。反而能夠看到工地上的民夫幹的是熱火朝天。今天的大旱讓許多百姓無法進行播種,荒蕪的土地也變得龜裂,只有少數靠近河流水域的地方才沒有受到影響,百姓便應募成為民夫,為建設幽州貢獻力量,最主要的是。不僅有工錢拿,還有飯吃,這種好事,沒有人不會同意。

    州牧府中,林南這半個月來忙的不可開交,一面要任命合適的人選擔任各縣的縣令,還要關心軍事、政務以及百姓的衣食住行,他恨不得自己能夠分成十萬個人,在各個不同的地方上施展親自主持工作。

    政務大廳裡。信使往來不斷,各個州郡新上任的太守和縣令都發來了回函,林南和他的七位智囊們也都匆匆回信,並且頒布州牧府裡發佈的新命令,讓各郡縣注重農業生產,並且開墾荒地,好好的組織百姓過冬。

    「好累啊……」林南伸了一個懶腰,他的眼睛都要睜不開了。半個月來,光看各個郡縣上報過來的任命狀。以及蓋上州牧的印綬都讓他快吃不消了,這剛蓋完最後一個縣的印章,便忍不住叫了出來。

    大廳裡賈詡、荀攸、田豐、郭嘉、許攸、荀諶、司馬朗七個人聽了也是一陣感慨,不管是誰,在這種政務交替的時候,都是最為繁忙的時候。而且也將近年底了,還要清點各地府庫的存糧、錢財、人口、賦稅等政務,這也讓他們這些人都有點吃不消。

    「主公,再忙再累一年之中也就只有這一段時間,只有這樣。才能好好的瞭解一個州的地方政務,等過了這一段時間後,主公就可以清閒了。」賈詡勸慰道。

    林南道:「好了,大家也都忙了一上午了,現在先休息休息吧。林陽,給各位大人準備一些點心。」

    「諾!」林陽拱了拱手,便出了大廳。

    如今已經是十月的天氣,今年的天氣確

    實很反常,平常這個時候早就下雪了,可是今年卻沒有,而且除了那次進入幽州之後下了一場大暴雨之外,就再也沒有再下過一滴雨,使得整個大地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乾旱,饒是靠近水域的地方也都有點供水不足。

    林南和眾人在大廳裡互相聊著一些家長裡短的事情,看著這七位老、中、青的智囊團,他便感到很欣慰,畢竟這幾位智謀之士都是頗有見地的人,一些從州牧府裡發出去的政令,也多數都是這七位智囊一起策劃的,畢竟對於治理地方林南並不是很精通,因為管理百姓和管理公司根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報」一名斥候快速地奔跑到了大廳外面,拉長了聲音,手裡捧著一封書信,大聲地喊道,「啟稟主公,范陽令、建威將軍盧橫急報!」

    林南急忙道:「快呈上來!」

    斥候進了大廳,踱步到了林南的身邊,將手中的書信遞給了林南。

    拆開之後,林南匆匆地看了一眼,臉上便顯出了一番憂色,當即朗聲道:「諸位,冀州已經易主了……」

    賈詡、荀攸、田豐、郭嘉、許攸、荀諶、司馬朗七個人都面面相覷,齊聲問道:「請問主公,冀州為何人所佔?」

    「袁紹!」林南略帶著一點恨意地說道,「盧橫在信中說,袁紹帳下的謀士前去說服了韓馥,讓韓馥將冀州讓給了袁紹,並且收編了韓馥的部下,公孫瓚也一起歸順了袁紹,袁紹在冀州招兵買馬,借助袁氏的名聲招攬了不少人才和兵將。」

    許攸曾經想去投靠袁紹做門客,正好遇到董卓進京,袁紹被打跑了,他也意外結識了郭嘉,並成為了至交。後來,他在郭嘉勸說下和荀諶、崔琰、鍾繇一起來投靠了林南,雖然知道林南對他們不錯,但是他卻寸功未立,也想成為林南最為信任的謀士。

    此時他聽到袁紹佔領了冀州,便急忙獻策道:「主公,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冀州乃富庶之地,若是袁氏在此久居下去,只怕會根深蒂固。屬下以為,主公當乘此機會,趁袁紹立足未穩之際,以騎兵發動快攻,將袁紹趕出冀州。」

    「嗯,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其他人怎麼看?」林南默默地點了點頭。輕聲問道。

    荀諶拱手道:「啟稟主公,屬下以為不妥……」

    許攸扭臉問道:「有何不妥?」

    荀諶和荀攸是親戚,和荀彧是兄弟,都是穎川荀氏傑出的人才。歷史上他錯投了袁紹,而袁紹帳下的謀士都互相勾心鬥角,拉幫結派。也曾經為了袁紹立嗣的問題彼此相爭。荀諶不愛這種爭名奪利的事情,誰也沒投靠,受到了審配、郭圖等人的排擠,並且在袁紹面前誣陷荀諶,致使袁紹不再聽荀諶任何建議,這樣直接導致了荀諶的鬱鬱而終,以至於英才早逝,未能留下什麼建樹,也就自然沒有荀攸、荀彧出名了。

    他此刻見許攸急功近利。心中也擔心林南會聽從許攸的策略,這才率先出來制止,急忙解釋道:「如今主公剛剛執掌幽州,根基未穩,在許多劉虞舊部的心裡尚沒有威信可言,而且北方鮮卑人知道幽州易主之後,能否和主公和平相處尚未可知,而且幽州正處在建設的過渡時期。擴建薊城、修建遼西走廊、生產兵器等等,都需要很大的開支。加上現在正值隆冬。一旦天將大雪,道路便會變得行走不易,屬下以為,此時攻打冀州還尚早,一來我軍多以騎兵為主,攻城器械不夠。二來攻打冀州也沒有什麼借口,無端向袁紹開戰,只怕會引來非議。」

    許攸辯解道:「主公,如果現在不出兵的話,一旦等到袁紹在冀州站穩了腳跟。再想攻打就難了,隆冬時節雖然對我軍不利,卻同樣也對敵軍不利,而且冀州現在尚未做出任何防禦態勢,只要主公出兵,佔領半個冀州不成問題,先和袁紹對峙,等來年開春,再全力進攻冀州,兵臨鄴城城下,一戰便可以將袁紹徹底趕出冀州,望主公三思啊。」

    賈詡、荀攸、田豐、郭嘉、司馬朗五個人都沒有說話,林南看了看他們五個人,他自己心中早已經有了主意,可是他很想知道賈詡等五個人都是什麼樣的意見,便問道:「許子遠的話很有道理,可是荀友若的話也一樣有道理,五位大人,你們都有什麼意見?」

    郭嘉不做任何表示,坐在那裡一動不動,對於他來說,許攸、荀諶都是他的好友,無論他怎麼說,都勢必會得罪一邊,不如就坐在那裡不動。

    司馬朗還很年輕,被林南列入智囊也無非是為了司馬氏著想,既然司馬防一家都跟了過來,自然要有一個人入列到他的智囊之中,七歲小娃司馬懿還是個小屁孩,根本無法參與這種大事,司馬防的能力似乎還不如長子司馬朗。他也坐在那裡一動不動,靜待其他人的發言。

    荀攸是荀彧的從子,荀彧是荀諶的弟弟,荀攸自然就是荀諶的從子。所謂的從子,就是從兄弟的孩子,說白了,荀攸就是荀諶的侄子。

    古人的家族觀念很濃,通常會追溯到曾祖父,有共同曾祖父的兄弟、從兄弟的孩子,稱為從子。曾祖父再往上追溯的同族子侄輩,則不稱從子,而稱族子了。

    荀攸雖然是荀諶的侄子,但是他並不謀私,而是秉公處理,當即朗聲道:「啟稟主公,屬下以為荀大人的話在理,主公此時剛執掌幽州,根基尚未穩定,不宜出兵,就算要攻打冀州,也應該在幽州徹底穩定下來才能進行,而且我軍確實兵力不足,和冀州近十萬的兵力比起來,尚有一點懸殊。」

    林南知道荀攸不會徇私,可是在別人就不一定會那麼看,於是他便扭頭問了一下賈詡和田豐,朗聲道:「兩位大人是和意見?」

    田豐、賈詡都是以大局為重,根本不贊成出兵進攻冀州,而且對於賈詡和田豐在遼東待過的人來說,與其向南去和強敵爭奪冀州,不如拓展邊緣,蠶食外夷。兩個人互相對視了一眼,一起拱

    手道:「屬下以為此時不宜出兵,應該潛心招兵買馬,打造兵器、戰甲,製造攻城器械,積蓄力量,發展實力為上。」

    許攸的臉上早已經浮現出來了一陣抽搐,整個面部都僵硬在了哪裡,他沒想到自己的提議會被全盤否決,略帶著一絲的悔恨,以及沒來由的怒氣,靜靜地待在那裡。一言不發。

    林南早已經覺察到了許攸的感受,謀士之間的意見不和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他緩緩地站了起來,對賈詡道:「軍師,就請你給盧橫寫一封回信吧,讓他密切地注意冀州的動向。並且好好的治理范陽,爭取在短時間內將范陽打造成一個軍事重鎮。」

    賈詡「諾」了一聲,隨即開始執筆寫回信,大筆一揮,洋洋灑灑的寫了好幾張紙。

    林南低頭看了看身前桌子上擺放的粗糙的紙張,再看看一旁堆積著的竹簡,腦海中忽然閃現出來了一個念頭,朗聲說道:「我想建造一個造紙廠,你們覺得如何?」

    對於林南突然提出來的這個新奇的想法。眾人都頗感詫異,這些人都只知道用紙,其中一部分還習慣在竹簡上寫東西,因為紙張要比竹簡貴,而且能夠生產紙張的工藝只有朝廷開設的匠坊裡才有,生產能力也很有限,並未普及開來。眾人是智謀之士,多局限於軍事上和內政上。卻從未有人對手工藝這些東西進行過收集,也很少有人去關心這種事情。

    看到眾人略帶驚詫的表情。林南便緩緩地道:「紙張是最為輕便的東西,而且體積很小,比起沉重的竹簡,比布帛要便宜許多,如果能夠生產出來紙張加以推廣,以後印刷術也會應運而生。比起手抄書本要簡潔和快速的多。」

    一句話便將整個氣氛給扭轉了,大廳裡的人都被林南的提議給吸引住了,異口同聲地問道:「主公,什麼是印刷術?」

    「額……簡單的說,就是拓片。」林南很簡單的解釋道。

    眾人聽後都明白了過來。但是該怎麼做,眾人都無從談起,畢竟他們的腦海中沒有那個概念。

    四大發明在中國歷史上佔有相當高的地位,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對於林南來說,前三種都不難,他自己可以弄出來,可是火藥這玩意他還真沒接觸過,只是小時候放過鞭炮。既然他已經提出了造紙和弄印刷術,這當然不是隨口一說的事情,他既然說出來了,就要去做。

    「嗯……這些東西你們都不要擔心,我會好好的處理,我現在只需要你們好好的處理政務,並且幫我將命令傳達下去,讓各郡縣裡只要有一技之長的木匠、鐵匠、泥瓦匠等等的一些人,都召集到薊城來,我要開設翰林院,開始進行工業改革。」林南的心裡燃起了雄心壯志,準備集思廣益,用他腦海中的一些知識灌輸給那些工匠,幫助他做出一些能夠應用於生活之中的小發明。

    智囊們都面面相覷,不明白林南所要建造的翰林院到底意欲何為。

    不等智囊們發問,便聽林南接著道:「另外頒佈一個法令,凡是屬於我們勢力範圍內部的百姓,一律平等,農、工、商沒有等級之分,全部是平等的百姓。」

    「諾!」

    林南沒有將「士」這一階層納入平等範圍,因為他面前的這七個人,都是士人出身,都是知識分子,管理地方,處理政務肯定要比其他人略高一籌,而且他也不想因此廢除士人的特有身份,畢竟他還需要他們的協助。士人一般都清高,作為士、農、工、商最頂級的人物,他們出身都帶著一種優越感。一旦士人和下面三層階級平起平坐了,勢必會激起士人的反感。一口吃不了胖子,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林南並不會那麼愚蠢。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養蠶織絲的國家,古人以上等蠶繭抽絲織綢,剩下的惡繭、病繭等則用漂絮法制取絲綿。漂絮完畢,篾席上會遺留一些殘絮。當漂絮的次數多了,篾席上的殘絮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經晾乾之後剝離下來,可用於書寫,這是最古老的造紙術。

    東漢元興元年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等植物原料,經過挫、搗、抄、烘等工藝製造的紙,是後來紙的淵源。改進後的造紙術並未進行廣泛的流傳,一般只專供貴族用,而且蔡倫是東漢宦官,這項改進後的造紙術便成為了東漢朝廷所有,每年生產也極其有限。物以稀為貴,東漢朝廷的這種炒作,就無形中提高了紙張的價格。雖然比布帛便宜,卻比極易得到的竹簡貴,這就是為什麼八十年後的186年林南還很少見到紙張的原因。

    林南安排下這些事情之後,便出了政務大廳,直接去找負責擴建薊城的士孫瑞,在林陽的陪同下。他很快便騎馬出了城,來到了薊城西南的一處建築工地上。

    士孫瑞動用大批的民夫正在修建自己的士孫府,而且在遠離薊城西南十里的地方,在他的心中,他要將薊城建造成比洛陽城還要大的地方,就自然要擴大修建城池的範圍,他以薊城為中心,東南西北都向外擴充了十里地,光從修建城池的架構上就比洛陽城的規格要大了許多。

    民夫干的熱火朝天。石匠將不規則的巨石打磨成長方形的規則體,不遠處豎立著一座磚廠,一些民夫正在進行磚塊和瓦片的燒製,另外一些民夫則開始挖地基。士孫瑞用林南教給他的水泥製作法,在一旁帶領著民夫製作水泥,他站在那裡加以指點,忙的不亦樂乎。

    林南老遠便看到了一處豪華大宅的雛形,因為光地基挖的長度和寬度就不難看出。士孫瑞這老小子建造自己府宅肯定要比在洛陽的大。

    勒住馬匹,林南便對林陽道:「去將士孫瑞叫過來。」

    林陽策馬而出。快速跑到了士孫瑞的身邊,將士孫瑞給帶到了林南的身邊。

    「參見主公,不知主公駕到,未能親自遠迎,還請主公恕罪。」士孫瑞慌忙跑了過來,

    ,見到林南後。便進行了參拜。

    林南翻身下馬,看到這個比他還富有的人,他的心裡有一絲不爽。他之所以讓士孫瑞負責擴建薊城,就是要消耗他的財力,他完全是可以直接將士孫瑞殺掉的。可是那樣做,只會給自己扣上不仁不義的罵名,他勤政愛民的名聲好不容易豎立了起來,正是要發展實力的時候,又怎麼會給自己添倒忙呢。

    他一下馬便上前握住了士孫瑞的手,呵呵地笑道:「士孫大人正忙著擴建城池,辛苦是士孫大人才對,今日我來找士孫大人,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想讓士孫大人幫忙,不知道士孫大人可否願意?」

    士孫瑞道:「主公的事情就是屬下的事情,主公有什麼事情儘管吩咐就是,屬下一定竭盡全力的去完成。」

    林南輕輕地拍了拍士孫瑞的手,笑道:「我就知道士孫大人一定會幫助我的,而且這件事也非士孫大人莫屬。聚賢館、北武堂在士孫大人的帶領下,半個月內便已經接近了尾聲,就差進行一番裝飾了。我現在還想請士孫大人幫我再建造一座翰林院,地方要有聚賢館和北武堂加一起那麼大,因為這一次容納的人要多的多,不知道士孫大人可否在一個月內完成這項建築?」

    士孫瑞心中想道:「主公一來,還真是沒有什麼好事,不過他確實是一個雄主,雖然一直在用我的錢擴建薊城,可是卻不像其他人那樣對我進行敲詐和勒索,還讓我做官,讓我兒子做了中郎將,我士孫家歷代想擺脫的商人身份,也只能靠他了。」

    想完這些後,士孫瑞便拱手道:「不就是一座翰林院嘛,花不了多少錢,我可以建造,二十天內就能完工。不過主公,你之前答應我的事情……」

    林南瞭解士孫瑞,因為他也是個不折不扣的商人,對於商人之間的利益也很清楚,當即一把將士孫瑞攬在了臂彎裡,嘿嘿笑道:「我說老哥哥,你放心,我答應你的事情一定會辦到,你只需安心的負責擴建薊城就好了,你兒子我已經派到漁陽去了,漁陽的泉州縣靠近大海,他現在也該到達那裡了,打造海船的事情也應該在進行了,一旦海船打造完畢,我就會派他出使徐州,進行貿易往來,這徐州過來的鹽鐵不就可以被你壟斷了嗎?」

    士孫瑞問道:「那我開設牧場的事情呢?」

    「放心,我已經讓人去給你選擇合適的牧場了,你也知道,烏桓人從原來的地方全部遷徙到了昌黎,那白檀、平岡一帶的天然牧場就可以無條件的送給你。只是,北方的鮮卑人還不太安定,尚需進行一番交涉,你耐心等待一下即可。」

    士孫瑞道:「主公,我可是一次性招募了八萬民夫,為了加快擴建薊城的進度,我沒少花費,我可以說是把家底全部貢獻給主公了,主公答應我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啊。」

    林南道:「放心,我林南說一不二,白檀、平岡兩地會封賞給你的,而且你也會作為我帳下第一個封侯的人,鹽鐵生意,我們一人一半,牧場我們也一人一半,賺了大家平分,至於那九家富商嘛,他們的財富到最後還不是要落到我們的口袋裡嗎?」

    士孫瑞臉上一陣陰笑,露出了他商人奸詐的嘴臉。

    林南在洛陽的時候和士孫瑞進行過一次密會,為了說服士孫瑞離開洛陽,死心塌地的跟著他,他便同意了士孫瑞的提議,那就是平分九大富商的財富。

    洛陽的十大富商雖然均以士孫瑞馬首是瞻,但是在生意上也和士孫瑞有著極大的衝突。若要問商人最大的利益是什麼,對於士孫瑞而言,沒有比讓九大富商一夜消失更來的暢快的了,這樣一來,他的競爭對手沒有,他的生意才會越做越大。

    十大富商富甲天下,士孫瑞因為連年想買官從政,可是每個剛買的官做了還不到一個月,就給罷免了,他沒少花冤枉錢,表面上還是那麼的財大氣粗,實際上已經在走下坡路。九大富商的財富總和是士孫瑞的總資產的兩倍,林南提出的讓士孫瑞做壟斷生意,大大的刺激了士孫瑞,士孫瑞這才甘願拋棄洛陽的家產,鼓動九大富商到幽州,目的就是要借助林南的手,奪取九大富商的財富,然後將其平分。

    林南很明白做這筆交易的好處,不僅可以將九大富商的財富據為己有,還會得到士孫瑞這個巨大財閥的鼎力支持。打仗其實是在打國力,其中最重要的一向就是錢財,沒錢發軍餉,士兵吃不飽飯,誰願意去給你打仗。正因為如此,林南才選擇了士孫瑞這個經濟上的戰略夥伴,他甚至還能依靠士孫瑞商人的頭腦利用錢財生出更多的錢財,**無止境,錢財也無止境,坐擁天下財富,才是富國強兵的關鍵。

    從建築工地回到政務大廳後,林南便將許攸叫了過來,因為他知道許攸的性格,絕對不能讓許攸因為意見不和而跑掉了。

    許攸來到大廳後,見林南一個人坐在上座,便朗聲道:「屬下參見主公,不知道主公喚我何事?」

    林南道:「其實你提出的意見是十分正確的,只是現在我們幽州到處都在動工,正處在發展階段,兵器戰甲也不夠齊備,所以我希望你不要為了此事而怨恨我不用你的建議。」

    許攸忙道:「屬下怎麼敢怨恨主公的,屬下對主公一向忠心耿耿,還請主公明察!」

    林南點了點頭,道:「我知道你的忠心,所以我特別將你叫到這裡來了,因為我有一件事想去做,卻不知道該怎麼做。」

    「主公請直言,屬下定然能夠想到一個好辦法。」

    林南道:「你說……要用什麼樣的辦法可以在一夜之間讓洛陽來的九大富商全部消失的無影無蹤呢?」(……)

    看人物天賦系統最新章節到長風學.t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