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大明狼騎

大道小說網 第二百七十八章 左良玉成副將了 文 / 傲骨鐵心

    平度溝,除了每日督促軍士訓練,施大勇更多的時間是在看從裴少寬那裡買來的塘報宅抄。最近的塘報幾乎都是有關山陝、中原和湖廣流賊的消息。

    從塘報中施大勇得知朝廷罷免了三邊總督洪承疇,要其仍任延綏巡撫,原延綏巡撫陳奇瑜則一躍而成了洪承疇的上司,成了大明開國以來管轄範圍最大、權力也最大的五省總督,負責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四川五省軍務,專辦流賊。

    不過陳奇瑜接到升任五省總督的聖旨後,並沒有立即用兵,因天氣實在是太過寒冷,不宜用兵。因此便先請旨罷黜了見賊逃遁的鄖陽巡撫蔣允儀,又將率領天雄軍的大名副使盧象升從中原調任勳陽巡撫。

    盧象升是天啟二年的進士,雖是文士,但善騎射,嫻將略,慷慨好義,「已巳之變」時為大名知府,曾招募萬人入衛京師。北京圍解後,任大名、廣平、順德三府兵備,所招募的人馬並未解散,號天雄軍,是經過悉心訓練的精銳之師。

    盧象升帶領天雄軍到任後,陳奇瑜如虎添翼,即刻調兵遣將,佈置四面圍堵,檄令陝、鄖、豫、楚四撫臣率兵會討。

    陝西巡撫練國事駐紮商南,阻截在西北;

    鄖陽巡撫盧象升駐房、竹,阻截在正西;

    河南巡撫玄默駐盧氏,阻截在東北;

    湖廣巡撫唐暉駐南漳,阻截在東南。

    陳奇瑜自率精兵從南陽趕到湖廣襄陽府均州城,自鄖陽府的竹溪出擊,連戰於平利、烏林關、溝陽界、乜家溝、蚋溪、獅子山等地,大小十餘戰皆傳捷報,斬殺近五千人,俘獲頭目十一人。副將劉遷則攻擊於平利、竹溪之間,游擊總兵賀人龍等追擊至紫陽,分獲大勝。

    紫陽一戰賀人龍斬殺萬餘人。陳奇瑜乘勝追擊,加緊圍堵,命四個巡撫繼續守住四方要害通道,部將賀人龍、劉遷、夏鎬守衛略陽、沔縣;楊正芳、余世任守衛褒城;陳奇瑜親率楊化麟、柳國鎮駐紮洋縣,佈置周密,步步為營,不斷收縮包圍圈。

    與此同時,被降為延綏巡撫的洪承疇知恥而後進,指揮甘肅總兵楊嘉謨、寧夏總兵賀虎臣、固原總兵楊麒等大將在其轄區全力進剿,先後剿滅了黃友才部,紅軍友、杜三、楊老柴部,郝臨庵、劉道江、可飛天部等。但是流賊主力沒有受到損失。原本在陝西、山西之間來往作戰的各支流賊迫於陝西方面的壓力,紛紛進入山西。

    在山西負責鎮壓流賊的是寧武總兵孫顯祖,孫顯祖剿賊很是出力,但是他越殺這流賊卻是越多。山西流賊共有三十六營,人數大約在二十萬左右,山西往朝廷的兵報上出現了上百個賊首名號,有所謂八大王、掃地王、邢紅狼、黑殺神、曹操、亂世王、撞塌天、闖將、滿天星、老回回、闖王等等。這些賊首共推王自用為盟主。

    為鎮壓山西流賊,崇禎撤換了「剿匪」不力的山西巡撫宋統殷和寧武總兵孫顯祖,任命光祿寺卿許鼎臣為山西巡撫,張應昌為寧武總兵,並不斷向山西調兵遣將。延綏鎮軍在將領李卑、艾萬年、賀人龍的帶領下進入山西。臨洮總兵曹文詔帶領「逐一挑選、屢經戰陣的馬步官兵三千五百員」開赴山西,加入到山西的剿匪戰局。

    陝西官軍進入山西後,流賊深感恐懼,開始向山西交界的河北、河南逸出,流賊的活動範圍擴大到晉、冀、豫三省。在河南中原地的流賊對京師安全構成了威脅,朝廷對此高度重視,急忙調兵遣將,對流賊進行圍堵

    在最近的一份塘報上,施大勇赫然看到一個熟人的名字出現在了朝廷調往河南的名單上,此人就是左良玉。墉報上關於他只一句話——「昌平副將左良玉部率昌平兵二千四百五十人往援豫北。」

    左良玉成了副將了?

    施大勇有些鬱悶,在錦州時,左良玉還是個和他平級的參將,自己進京獻捷,什麼犒賞都沒有得到,他左良玉倒是官升一級成了副將了!

    人比人真是不能比,也不知自己走了什麼霉運,打入關那天起,就事事不順,現在更是困在這平度溝無所作為,眼看著塘報上那一大堆的總兵參將調來調去,打得不亦樂呼,自己卻是只能乾瞪眼,這份憋屈施大勇一時還真有些受不了。

    王洪辦事還真有一手,他竟然真將酒肉買了回來。除夕那天,施大勇難得的允許軍中欽酒,自己也是大碗喝了起來,一通猛喝,立時便醉倒,部將們好不容易才把他抬到帳中休息。

    崇禎四年便以施大勇的一場大醉結束。

    派往京師的郭義和往錦州調兵的邵武都沒有回來,營中糧食又告危機,在再一次交付兩萬兩銀子後,林建泰偷偷賣給施大勇200擔糧食。這一次價格要比上次公道一些,但卻也是天價了。

    大過年的,官軍不想打仗,叛軍也不想打,雙方跟先前一樣互不過問。

    招撫的事仍在進行中,據說朝廷正使會在正月十五之後前來萊州與孔有德會面。

    沒的仗打,也沒的事做,施大勇便將所有精力放在了對俘虜兵和那兩千川軍的操練上。

    元宵剛過,就傳來消息,說是應分封在衛輝的潞王朱常芳的請求,天子命湯九州率昌平兵,倪寵、王樸率京營兵,合計三萬大軍前往豫北平賊。

    而流賊在盟主王自用的協調下,時分時合,在山西、豫北、畿南流動作戰,三省官軍事權不一,協調指揮不利,常常顧此失彼。

    為了統一事權,河南鄉紳向朝廷奏請以延綏巡撫洪承疇提督三省軍務,這也是洪承疇之前的職務三邊總督的延伸版。

    兵部認為這個建議很好,決議由洪承疇移駐潼關,節制三省軍務,統一指揮曹文詔、張應昌和劉文虎三位總兵官的軍事行動。但是崇禎沒有批准兵部的決議,而是採取了另外一個辦法——提高晉、豫二省巡撫的權力。他賦予晉、豫二省巡撫先斬後奏的權力,參將、游擊以下將領如果有人不聽指揮,違反軍令,二省巡撫可以先斬後奏。

    崇禎五年或許真的流年不利,各地陸續傳來軍將不大聽話的壞消息,隱約有軍將養寇自重的傳了,為此崇禎再一次派出太監監軍。先後派出陳大奎、閻思印、謝文舉三名太監,分別出任曹文詔、張應昌、左良玉三鎮的監軍。

    皇帝派文臣還是太監監軍和施大勇關係不大,他也懶得過問,他現在除了頭疼糧食外,還頭疼另一件事——兵似乎不太練得出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