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文化大師

《》章 節目錄 第86章 劍出鞘鋒芒畢露 文 / 墨荊

    從白憶娥手中接過報紙,易之當下掃視過去。同樣在標題上就定住了眼神。

    《絕聖棄智,是謂大同》?趙靜章的文章?

    絕聖棄智,出自《道德經》。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絕學無憂。

    對於習慣了當下這個時代的語言表達方式的人們來說,在閱讀老子所謂「絕聖棄智」、「絕仁棄義」的主張的時候,很多人會感到困惑。因為怎麼看,仁義這樣的理念難道也是能夠被擯棄的嗎?有不學無術這就揪住這一點,大肆批評道家思想如何如何,渾然不知這句話的真實含義。

    所謂絕聖棄智,是擯除權威干擾,不受到掛有「智慧」偽名的東西的影響,拋棄這些使得人們追求虛名的東西。

    是謂大同則是出自《禮記·禮運》,描繪的是理想狀態下的大同社會,以更西方的詞語描繪的話,大概可以翻譯為烏托邦。

    而把這兩句截搭在一起,卻硬生生冒出了鋒銳的味道。絕聖棄智,哪一個聖,哪一個智?是謂大同,又是如何的大同?

    易之很少去想岳激流或者趙靜章的立場,因為這會讓他們的關係變得尷尬起來。但是以懂得的知識,文化底蘊或者是行為處事,他們並非處不過來。在這樣一個時代,站在和朋友不同的立場的事情,並不少見。至少易之怎麼樣都覺得,激進保守中立的矛盾,比起真正有尖銳衝突的皇族和軍方的矛盾來說要溫柔多了。但朱懷仁和宋謙士卻是總角之年便相交的至交好友,他們在兩派,多少也算是舉足輕重的人物了。

    在易之看得見看不見的地方,矛盾存在,但是在矛盾的不同方面,友情依舊是友情,並沒有那麼容易被斬斷。

    可是無論平時大家如何下意識地選擇躲避開矛盾的要點,到了關鍵的時刻,最終還是免不了兵戎相見。()

    易之始終是無法理解如民國時期那些軍人,是如何站在完全對立的立場互相征伐,卻依舊不改變友誼的。至少他知道他做不到,因為在看見趙靜章的這篇文章標題的那一刻,他心裡已經是咯登一聲。

    趙靜章是保守派的領袖人物,或者準確地說,是在皇族支持之下的,保守派中主張完全摒除西化一派的領袖人物。但是和岳激流三天兩頭爆出驚人的消息,不斷吸引人的眼球不同。趙靜章給人的感覺更像是傳統文化中那種一個人埋頭做學問的老先生。耗費一生的時間著寫一部傾注了所有精神想法的書。他理所應當是安靜、沉默而溫柔的。至少對於易之而言,趙靜章一向給他一種包容而廣博的君子之感。加上對方的年紀,更讓易之下意識地將對方看做那種最有涵養的大師的形象。

    但是君子之風,並不意味著君子就是一味的包容忍讓。以德報怨,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真君子尚佩劍,六藝通習。即使趙靜章這樣在易之心裡應該溫潤如玉的人,也有崢嶸的一面。

    或許,易之早就應該想到了?曾經趙靜章告訴過他在他年輕時的輕狂舉動。能做出那樣行為的人,內心怎麼可能真的古井無波。而一個從不出聲發表自己意見的人,又怎麼可能成為保守派公認的領袖人物之一?

    要知道,曾經死皮賴臉讓易之差點就下不了台的那些個文壇前輩,多少還算是保守派的人,也半點不敢在趙靜章面前放肆呢!

    就如一隻所想的那樣,一路向下閱讀,只覺得趙靜章這一篇文章半點沒有溫潤之意,鋒芒畢露的,全是劍意。他沒有如易之那樣寫出帶著煽動性,鼓動人們情緒的文章。整篇文章讀起來是樸實無華的,但是每一個字都藏著寒光。

    趙靜章只是將這麼多南來,他親眼所見,所不解的那些在社會中出現的糟糕的事情列舉出來。然後將英宗改革,或者說是西方文化介入大明之前的情況擺了出來,即使他並沒有倡導說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在這簡單的事實列舉中,陡然明白,甚至開始支持他的主張。

    如果沒有這些被大明的人認為值得學習的東西,如果沒有所謂的工業發展,如果沒有商人開始被承認得到社會地位,如今怎麼會造成勳貴家庭的沒落,他們不沒落,又何至於兩大派之間互相對立,何至於煌煌大明,劍拔弩張,在內耗之中消耗了太多。最後竟然讓周邊小國竟然敢大著膽子窺伺大明,那原本不過是蠻夷之地的泰西諸國,竟敢開始染指大明原本的屬地。肉啊是如此,卻有人還以為這是因為他們的文化強大的緣故,越發想要引入西方文化!

    如果不全盤擯除這些根本無法根植於大明,只會讓思想陷入混亂的文明,那麼將來的大明,該如何!?

    一篇文章讀下來,易之覺得自己都要被說服了。無論怎麼看,趙靜章說的都是實實在在的話。這中間是否採用了詭辯的方式或者轉移話題,他尚且看不出來,他只知道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就是足夠讓他們產生動搖,選擇立場的一篇雄文!

    可趙靜章為什麼會突然寫出這樣的文章?

    左思右想,易之只能想起自己之前那短短的一篇,試圖號召起中立人群的文章。

    難道,就那麼一篇文章竟然會讓保守派產生這麼大的緊迫感,甚至選擇了這樣直接開始搶奪人才基礎的方式嗎?

    如果不是因為易之親眼見證了後世的一切,如果不是他站在歷史的下遊觀看過上游,他不敢說自己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能夠完全堅定不移地堅持自己的想法,不在內心深處被埋下一顆種子,開始對保守派有了偏向。

    在易之所看不見的地方,就像很多人在之前為他的文章擊節讚歎一樣。人們也為趙靜章的文章讚歎不已。沉默的大多數,的確是易之最龐大也最容易接觸到的後盾,其中的大多數人,也和易之抱有類似的想法,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易之就能夠輕易將他們鼓動起來。而也有人本身就已經有了一定的傾向,在趙靜章的一篇文章之後,終於徹底地倒向了保守派。更多的人則是在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因為所見證的種種而生根發芽。最終也走向趙靜章所希望的方向。

    數十年時間之間,趙靜章沉默不語,雖然身為保守派的領袖,卻極揮斥方遒,發表自己的看法。他曾經是風頭最勁的保守派領軍人物。而這麼多年的時間,即使他表現得再人畜無害,再溫柔平和,但是從弱冠之年就藏在內心深處的信念,卻被他一遍又一遍打磨。少年的銳氣被他養在胸中,到如今,已經釀成一口鋒銳無比的劍氣,如今不過是稍拭鋒芒,已經讓天下震動!

    皇室一派因為趙靜章的舉動,立刻開始鼓動御用文人們,按照這樣的套路不斷轟炸。要讓保守派得到民眾的更多支持,這樣,基於保守派立場更多的皇室才能夠穩固自己的地位,並且找到機會徹底打敗軍方一派。

    軍方,則在顧斯的指揮之下迅速反應,立刻聯繫激進派的諸多人撰寫針鋒相對的文章。罵戰,就必須罵起來,決不能讓對方佔據了上風。寧願混亂不堪也好。因為輿論這片領地,你不去佔領,敵人就會去佔領。

    之前還在被軍方和皇室爭相拉攏的,才有了一點發展勢頭的中立派,被爭鬥中的兩派徹底忘在了一邊。

    坐冷板凳的味道不好,因為一個通過發表自己的看法而產生的流派,如果有一天沒有人關心他們在說什麼,就等於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是無論是激進派中如岳激流要求全盤西化以強國的觀念,還是保守派這邊堅決要求恢復上古之治,拋棄改革成果的想法,因為太多讓人瞪眼的尖銳言論都被所有人注意。比起這些讓人一眼就會被吸引的話題,中立派一向是和稀泥為生,在激烈的罵戰中根本就沒有辦法這樣吸引眼球。

    但是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的話,所謂的中立派,怕是還沒有真正的誕生就會消亡。因為沒有人關心它,沒有人在乎它,在這基於兩大派鬥爭之下的理念鬥爭中,沒有它的一席之地。

    比起當初被幾個文壇前輩指著鼻子痛罵,易之知道,現在的情況還要更差。他一個人的名聲還好說,總有機會洗乾淨。但是一個主張派系的崛起,卻必須抓住機會。失去了這個機會,就等於放棄了之後的所有。

    可是,如果沒有中立派的努力,大明的將來會走到什麼方向去呢?撞破了南牆之後去撞北牆,四面牆都撞塌了之後才懂得原來向上才是正確的道路?

    這未免也太嘲弄了。一個打破了王朝週期律,五百年興盛的古國,竟然會因為這樣的原因走上這樣一條糟糕的道路。

    無論是因為大明和易之所承認的祖國的相似,還是因為在這裡生活了這麼久之後身上所背負的責任感,易之知道,不論是否要直接和友人對上,他必須站出來,必須喊出足夠大的聲音,讓所有人都看到中立派的存在!

    作者有話要說:輿論這片領地,你不去佔領,敵人就會去佔領。——化用的毛先生的話。貌似原句是宣傳的陣地啥的。

    最近在減肥,才開始一周不到,但是有成效。等幾個星期我給你們匯報一下過程和階段性成果。

    說起來今天這一章的標題和內容提要看起來都像是發錯了文……簡直是在寫武俠同人的感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