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五代十國那些人

《》章 節目錄 第97章 郭崇韜的悲劇 文 / 觀書鈐香

    郭崇韜這個人在李存勖的後半生可以說一直是一個比較重要的人物,而後唐的很多事情,和他都有關係,他對於李克用和李存勖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盡心盡力,但是最終後唐回報給他的卻是不得好死,最終被亂錘砸死,他的五個兒子也都全部處死。

    他最終落得這樣一個結果,雖然有奸人陷害的緣故,但是更多地還是它本身的問題,為什麼一個原本在整個國家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功勳宿將,竟然被絕了後,郭崇韜本身的經歷就值得我們反思,而造成郭崇韜悲劇的就是他的性格,所以我們經常說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公認的有道理。

    郭崇韜原本是跟著李克用的,後來李克用死了,郭崇韜自然而然的跟著李存勖,但是那時候郭崇韜還不是權臣,李存勖上位之後,覺得郭崇韜也是一個能人,而且名氣很大,所以就讓他做了中門副使,這個中門副使還是比較重要的,這裡我們額外扯一下中門使和中門副使這個職位。

    一般而言在地方藩鎮都設置中門使還有副手中門副使,這個職位參與機要,一定程度上充當節度使或者藩鎮長官的幕僚,但是地位卻比幕僚高很多,掌握一定的政治軍事權力。可以說得上是節度使或者藩鎮長官最信任的一群人。

    為了直觀的讓大家瞭解一下什麼事中門使,我們再舉個例子,唐朝後期包括五代十國時期很多政權建立了樞密使這個職位,其實樞密使和中門使差別不大,一個是王朝建制,一個是藩鎮地方建制,但是在功能上和負擔的職責上以及性質上基本上是類似的,樞密使是幹啥的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樞密使和宰相權力類似,總管軍事政治,主要負責征戰,權力很大那是為了便宜行事,所以一般而言樞密使都是皇帝最信任的人,不然誰放心把自己的大軍交出去。

    後來原本的中門使想要到外面當一個藩鎮,於是就給李存勖請辭,李存勖讓他舉薦一個人擔任中門使,於是就舉薦了郭崇韜,從此以後郭崇韜就開始跟這李存勖參與機要,四處征戰。

    後面擊敗契丹、平定河北等地都有郭崇韜的貢獻,後來在李存勖登基稱帝這件事上,他還是功臣,因為一開始就是他提出要李存勖趕緊登基稱帝的,所以算得上是一個擁立功臣,所以李存勖登基之後就立刻重賞了郭崇韜,封了兵部尚書和樞密使。

    這裡的樞密使和我們上面說的對上了,在之前郭崇韜還是一個中門使,這是因為那時候李存勖僅僅是一個晉王,而不是皇帝,現在李存勖登基之後,自然原本的中門使就成了樞密使,而兵部尚書也確定了郭崇韜在軍界的名聲和地位。

    在此後的夾河苦戰,郭崇韜表現優異,更加被李存勖重用,後來後唐後院起火,李存勖被大將勸著要回到晉陽或者向梁國求和的時候,郭崇韜再次站了出來,他建議直搗黃龍,大軍奔襲汴京,擊破梁國首都,那時候梁國自然就敗了。

    後來李存勖採用了郭崇韜的建議,一舉進入兩國腹地,進入了梁國的國都,滅亡了梁國。

    但是我們也知道,在李存勖滅掉了梁國之後,就開始墮落了,他和郭崇韜之間的矛盾也開始出現了,比如李存勖想要建一個高樓在夏天的時候能夠乘涼,可是郭崇韜覺得現在天下還有很多人沒地方住,沒飯吃,李存勖應該節儉一點,所以他不同意。

    但是宦官為了讓李存勖舒心,還是攛弄這李存勖建高樓,還說什麼唐朝的時候大臣的府邸和建築都比現在李存勖住的宮殿要豪華。

    這句話讓李存勖很不是滋味,他覺得自己富有天下,難道還不能給自己建個樓,於是就準備建,可是他怕後面郭崇韜又來鬧事,於是就把郭崇韜叫來說道:「之前咱們在外面打仗,我在行宮裡不覺得熱,現在為啥感覺這麼熱呢!」

    其實這句話的潛台詞就是我現在覺得不舒服,想要建樓乘涼,你趕緊附和一下吧!

    但是郭崇韜卻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從容的答道:「咱們一塊打仗的時候,陛下你心裡想的是國仇家恨,而不是享樂,現在安定了下來,你覺得天下平定了,這才覺得熱!」

    這句話把李存勖差一點憋得重傷,這句話的潛台詞,那就是你李存勖已經不是之前那個為了國仇家恨奮不顧身的李存勖,變成了一個貪圖享樂的皇帝。

    但是這件事郭崇韜還是沒能阻止,李存勖最終還是決定建一個高樓,為了阻止郭崇韜阻止他,還專門安排人,只要是郭崇韜來了,就把門關上,不見他。

    但是這件事還不足以分裂他和李存勖之間的關係,畢竟要是李存勖真的不在乎他或者煩他,直接趕走他就行了,那也就是一句話的事,但是李存勖並沒有這麼辦,而是選擇了避而不見,由此可見,李存勖此時對於郭崇韜還是很看重的。

    不過郭崇韜的禍根從一開始就種下了,這個人有點不在乎自己的羽毛,現在咱們都知道官當得越大那就要越愛惜羽毛,可是郭崇韜不這樣幹。

    一開始平定了梁國的時候,梁國的人都爭著給他送禮,想要活一命,郭崇韜都是來者不拒,只要是給他那就收。

    這個時候就有人勸他了,要他看戲羽毛,您不要被人抓住了把柄。但是郭崇韜卻是微微一笑說道:「梁國賄賂成風,我要是不接受,他們肯定心裡不踏實,不利於我們後期對於梁國的接收。」

    這句話可以說把一個將國家利益置於自身利益之上,偉岸無私的形象完美的勾勒了出來,而按照後面的發展,郭崇韜的確是這樣的人,他對於後唐和李存勖的忠誠的確是死心塌地的。

    可是這也暴漏出了他個人的一個人格缺陷,那就是自我感覺良好,他在接受梁國大臣們的賄賂的時候,在他看來這是為了穩定梁國的局勢,但是在外人看來這就是在公然受賄。而就算是李存勖也不可能對郭崇韜的行為不產生一絲的懷疑。

    可是郭崇韜就是覺得這天底下的人都會理解他,都應該理解他,所以我們說這一點正是郭崇韜的一個不足,自信心過足,自以為是,也太高估了他和皇帝之間的關係,更高估了他在被人眼中的形象。

    後來雖然在一李存勖的大規模活動中,他主動把自己的家產全部捐了出去,但是這個全部捐出去只是郭崇韜自己說的,事實上郭崇韜的家裡的確是沒剩下什麼了,可是當時的滿朝文武卻是沒一個相信的,他們認為郭崇韜頂多捐出了一半,甚至三分之一,所以對於郭崇韜能夠積攢這麼大的家業也都有點嫉妒。

    不過僅僅是就這點事情,還不能將郭崇韜逼上絕路,郭崇韜最大的失誤就是他得罪了宦官。

    原本在樞密院郭崇韜雖然是樞密使,可是在樞密院還有還幾個官員,這些人和郭崇韜不是一個派系的,所以對郭崇韜來說他們分了自己的權力,於是就想辦法把它們排擠了出去,可是他沒料到這幾個人竟然和宦官勾結,宦官收了人家的好處,自然就要幹活,於是就在李存勖身邊詆毀郭崇韜。

    郭崇韜很害怕,一度萌生了辭官的念頭,但是卻被他的兒子勸住了,他的兒子告訴他,現在郭崇韜要是辭官就是蛟龍離海,那時候生死就落在被人手中了,所以只能繼續戰鬥下去,不能選擇退避。

    郭崇韜覺得有理,但是眼下的危急也要先過去啊,想了半天這才想到一個好主意,那就是提議冊封劉氏為皇后。

    之前好幾次李存勖想要冊封劉氏為皇后,但是大臣們以劉氏身份低微拒絕了,最終沒能冊封成功,現在郭崇韜乃是百官之首,他一旦提議,在官員中的反對就小了很多。

    於是劉氏成功冊封皇后,李存勖和劉氏都是比較感激他的,可以說憑藉著這一招沒有原則的妥協,郭崇韜又過了一關。

    但是這也暴漏了這個人的另一個缺陷,那就是不擇手段,沒底線,一般而言這種人很難青史留名,再配合他不愛惜羽毛的性格,所以想要收拾郭崇韜那還是很簡單的。

    後來郭崇韜建立了消滅宦官的主要戰略思想,為了給自己積攢資歷,他取得了進攻蜀國的主導權,最終滅掉了蜀國,建立了不世奇功。原本他以為這是他誅滅宦官制度的開始。可是沒想到,這最終成了他的催命符。

    因為在整個滅蜀戰爭中,最終的決策者都是他郭崇韜,至於至於主將李繼岌早就成配角,但是李繼岌畢竟年輕,而且他對郭崇韜的印象還不錯,而且它是將來的皇帝,還是有點容人之量的,所以也沒有為難郭崇韜。

    但是李繼岌身邊的太監不幹了,他們也想趁機撈點錢,可是蜀國的大臣們只往郭崇韜和她的兒子們那邊跑,這讓李繼岌身邊的太監心裡很不平衡,於是太監們就準備幹掉郭崇韜。

    他們先是離間郭崇韜和李繼岌之前的關係,隨後又給李存勖傳信說郭崇韜可能要在蜀國自立,希望朝廷派人下來督促郭崇韜回開封去。

    李存勖當時有點疑惑,於是就先派人去把事情問清楚了再決定怎麼處理郭崇韜,他自信還是對郭崇韜還是比較瞭解的,可是劉皇后不願意,因為那幾個太監給劉皇后說了:「要是郭崇韜造反了第一個殺的就是李繼岌!」

    所以劉皇后為了不讓郭崇韜威脅到自己的兒子,於是就下達了一個教令(皇后下發的命令),要求當場誅殺郭崇韜。

    後來傳旨太監又蠱惑李繼岌支持他們的行為,因為李繼岌雖然和郭崇韜關係不太好,但是他還是有點識人之明的,畢竟郭崇韜的功勞在那擺著呢,再說怎麼能夠憑藉著一個教令就誅殺大臣呢!

    但是他最終還是被太監們說服了,邀請郭崇韜來談點事,郭崇韜沒有戒備,進了屋子,結果就就被預先埋伏的人亂錘砸死了。

    隨後他的兒子也全部被殺死,一代權臣就此隕落。

    其實郭崇韜的不足還是我們之前說過的那兩點,一個是自信膨脹,驕縱妄為,不知道低調才是王道的道理,不能做烏龜,處處露出崢嶸得罪了不少人。

    還有一點就是他不愛惜自己的羽毛,幹了不少的蠢事,雖然這裡面很多都是從國家利益出發的,可是他高估了自己的地位和能力,一句話總結就是這個人情商不足,能夠謀一時不能謀一世。最終的結局雖然悲劇,但是也算是情有可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