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五代十國那些人

《》章 節目錄 第10章 黃巢的敗退 文 / 觀書鈐香

    朱溫投降了唐朝,得到的恩寵的確是讓人眼紅,不過這也起了一個很好的帶頭作用,現在黃巢的勢力已經越來越小,敗亡已經成了定局。所以他手下的一些大將也開始人心思動,想要求個好前程了。

    例如華州刺史李祥,這個人看朱溫投降了,唐王朝給的待遇很不錯,反正這絕對比跟著黃巢打游擊強得多啊,所以李祥也準備投降,但是這個傢伙保密工作做得不太好,最終還是沒成事。

    話說黃巢知道了朱溫投降之後,大罵朱溫忘恩負義,還將朱溫當年的醜事抖摟出來,叫他潑朱三,大罵偷鍋賊。但是罵完了,出氣了,他還是要面對目前越來越嚴峻的形勢,長安東北的門戶已經沒有了,河中和河東唐軍隨時可能威逼長安。此時他還不算昏庸,秘密派人監視在外的大將一經發現有叛變的跡象,立刻稟告。

    而剛剛我們說李祥保密工作做得不好,就是在這裡,他想投降的事情還沒有開始實施,就被黃巢知道了,出了朱溫那事之後,黃巢正想殺雞儆猴,這就有一隻雞自己把頭送上來了,那還客氣什麼,直接拉出去砍了。然後讓他的弟弟黃鄴做了華州刺史,繼續駐守長安東面的門戶,關鍵時刻還是親兄弟靠得住。

    總的來說黃巢當時的勢力還是比較強的,最起碼一兩個藩鎮的兵力根本拿不下長安,所以遠在四川的昭宗讓當時負責全國招討事宜的王鐸傳諭天下兵馬收復長安。

    當時各地藩鎮也不是傻子,一看黃巢馬上就完蛋了,俗話說牆倒眾人推,現在誰都想來搶奪一把勝利果實,將來迎接昭宗回來也能賺取封賞和名譽,這些都是政治資本。

    但是就在天下兵馬集結的時候,平盧留後王敬武卻堅持不發兵,當時的平盧已經投降了黃巢。黃巢雖然已經逐漸勢微,可是這個王敬武不知道是真的想要為黃巢盡忠還是想要擁兵自重,或者有其他打算,反正就是不出兵,後來王鐸派諫議大夫張浚(這個人大家也留意一下,後面也發達了)去勸他,畢竟能夠拉一個戰友比多一個敵人要好。

    張浚到了,王敬武因為已經接受了黃巢的官職,乾脆面子工作也不做了,也不出來迎接,選擇了無視。張浚到了城裡直接劈頭蓋臉的說道:「你是天子的冊封一方藩鎮,是大唐的臣子,卻怠慢皇帝的使者,你不效忠皇帝,那你怎麼讓你的部下效忠你!」

    聽了這話,王敬武立馬接受了詔令,其實我覺得王敬武一直等的就是張浚所說的:「公乃天子藩鎮」,這一句話。這句話就相當於給王敬武定性了。這句話的潛台詞就是,你現在要是好好聽話,接受天子的命令,那麼你還是大唐的臣子,之前就算是你投降了黃巢,一蓋既往不咎了。

    而像王敬武這些從大唐投降黃巢的大將們最怕的就是黃巢不行了之後,昭宗找他們秋後算賬,現在有了張浚這句話,算是為他們投降黃巢這件事情定了性,而且張浚是天子使者,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天子的意志,所以王敬武的態度前後反差才會這麼大。

    隨後王敬武又開導他的將士效忠正統,跟著張浚向西進逼長安。

    而朱溫投降了王重榮之後,這件事還沒完,黃巢不希望自己的東北直接暴露在唐軍的進攻之下,他需要一個地方作為緩衝,因為北面和東北方向的唐軍勢力比較強大,也是黃巢的一大對手。而另一方面則是對於朱溫的私恨,於是他決定派人攻打同州,河中等地。

    王重榮看的還是比較清楚的,之前有西面為他吸引火力,他圍困同州,這才得勝,但是一旦黃巢將主力對準他的時候,他也不一是對手,而且現在雖然天下兵馬聚集長安,但是想要徹底迅速的戰勝黃巢可能還有點麻煩。

    而此時楊復光,就是曾經把朱溫從鄧州趕回來的那個傢伙,此時也在王重榮這裡一起防守長安東北方向。

    他在這個時候像王重榮推薦了一個人,說只要此人前來,黃巢不足為慮。這個人就是李克用,人稱獨眼龍,這個人是個沙陀族人,現在手下數萬沙陀精銳,實力強勁。至於李克用的詳細信息,以後還會專門說,這裡就不贅述了,

    但是李克用和河東節度鄭從讜之間有矛盾,想要讓李克用勤王,必須先說通鄭從讜不搞破壞使絆子。

    因為之前李克用出於自身利益考慮,就想去關中勤王,結果被鄭從讜半路截了回去。不過在當前一致對付黃巢的偉大旗幟下,為了統一戰線的勝利,只能委屈鄭從讜暫時放下個人榮辱。而鄭從讜這位同志政治覺悟還是很高的,當時的負責全**事的諸道行營招討使王鐸發話了,他自然不能不給面子,於是讓李克用帶四萬沙陀精兵經過河東,進入關中威逼長安,而因為李克用的出色表現,當然也是一種籠略人心的方式,冊封李克用為雁門節度使。

    而就在此時華州李詳舊部集體造反趕走了黃巢的弟弟黃鄴,然後推舉王遇作為首領,王遇和這些軍隊軍官的意思那自然是投降大唐,效忠正統,所以他們佔據了華州之後,便投降了王重榮,皇帝知道後,便封王遇為華州刺史。

    李克用到了河中之後,黃巢的確是有點擔心,因為「鴉軍」(因為李克用的部隊身著黑衣,像烏鴉一樣,所以稱為鴉軍)的實力他還是領教過的,所以先是用財物誘惑李克用,並且下詔賜給李克用官職,但是李克用接受了財物,卻把財物分給了將士,然後將黃巢的詔書一把火燒了,然後渡過黃河,駐紮在同州,和朱溫有了那麼一絲交集。

    不知不覺,來到了中和三年,公元883年,剛開春,李克用就帶著他的沙陀精銳開工了,大將李存貞在沙苑擊敗黃巢的弟弟黃揆,不久李克用進駐沙苑進逼長安。開門紅,昭宗很高興,任命李克用為東北面行營招討。

    二月十五,李克用會和河中、易定、忠武等軍隊,在梁田陂和尚讓的十五萬大軍展開激戰,從中午打到晚上,黃巢軍死傷數萬,雙方屍體綿延三十餘里,最終的結果是尚讓大敗持續後撤。但是就在此時,黃巢卻耍起了陰謀,帶著大軍偷襲了華州,華州刺史王遇不敵逃走。

    華州是向東出長安的一條要道,黃巢現在佔據這裡戰略意圖昭然若揭,這一點李克用等人自然也很明白,所以等到黃巢回到了長安,他立刻帶兵圍攻華州,但是沒想到黃鄴和黃揆守城還是有兩手的,一時間也攻不破。

    而此時的黃巢經過一系列的慘敗,特別是尚讓在梁田陂一戰的潰敗,基本上主力已經損耗殆盡,無法再發動大規模的戰鬥,他已經漸漸的看清了自己所面臨的局勢。

    如果說之前被圍的時候,他想要為自己留條後路的話,對於保有長安周邊的地盤和打退大唐軍隊圍堵抱有一絲幻想的話,那現在已經全部被安全撤離所取代。

    眼看著東西北三個方向都不行了,那就只好朝南走了。於是派了三萬人駐守藍田,把守這個朝南的要道,留一條後路。

    可是華州被圍,也不能不救,於是讓尚讓帶兵去救援華州,但是在半路上被李克用和王重榮伏擊了一下,退回了長安。

    但是李克用還是不想讓黃巢好受,暗地裡派人潛入長安城,焚燬黃巢積累的財物,殺掠黃巢的人馬,整的整個長安人心惶惶,黃巢也一心想要離開這個是非之地,但是在他的心底其實還是有那麼一絲的幻想。

    現在的黃巢已經是困獸猶斗了,垂死掙扎,他從長安退離已經成了定局,而且在這一系列的軍事活動中,雖然朱溫在記載中出現的頻率很小,但是我們可以大膽推測,這裡的每一次戰役,只要是有河中王重榮的那自然就有朱溫的一份,所以朝廷下了一個詔令:「朱溫被封為宣武節度使,只要等到黃巢退出了長安,就能去上任。」這一下子就成了藩鎮長官。

    不久李克用攻下了華州,隨後又帶著忠武和河中等軍在渭南和黃巢交戰,一天交戰三次,三次黃巢都戰敗,而此時義武、義成軍也紛紛趕來,黃巢被趕回了長安。

    四月初八,黃巢已經被團團包圍,李克用率先進入了長安,黃巢巷戰不利,無奈之下,在他的心中那一絲的幻想至此也破滅掉了,他終於要退出長安了,一把火燒了宮殿,長安城大火,黃巢帶著餘下的殘部從之前規劃好的藍田逃了出去。

    但是唐朝的軍隊就在後面,緊追不捨,為了甩脫追兵,黃巢還不糊塗,命令將隨身攜帶的珠寶丟棄在道路上。

    這一招果然是起了作用,在後面的追兵原本還想著一鼓作氣拿下黃巢,但是看到路上的財寶,那裡還走得動,都忙著在路上搶奪珠寶,誰還去追擊黃巢。而也就這樣,黃巢這才得以逃脫。

    黃巢率領大軍出藍田入商洛山,最後挺進中原,在中原又開始掀起了一場腥風暴雨,至此唐軍和黃巢軍交戰的陣地又從關中轉移到了中原,而黃巢的對手也發生了變化。

    黃巢趕走了,我們也要分析一下,黃巢為什麼會被趕走,讀史書要是只看個熱鬧,那純屬白讀,咱們在看史書的時候也要學點東西,汲取點經驗教訓。

    黃巢退出長安的直接原因毫無意義就是李克用的沙陀騎兵的到來,這一支生力軍至少將黃巢退出長安提前了半年以上的時間。

    那他退出去的根源在哪呢,我們可以簡單的分析一下,首先就是黃巢初來的時候勢力強盛,關中大亂,皇帝逃難,長安禁軍四處逃逸,主要逃奔西、東和東北部。但是黃巢沒有趁著大唐亂作一團的時候,盡力擴大戰果,沒有做到斬草除根。這些他所放過的士兵,後來都是討伐他的主力。

    其次,黃巢攻克長安,周邊各鎮紛紛投降,這樣的大好局面,黃巢卻不會利用,不能進行有效的籠略和進行勢力整頓,進行一定的掌控,致使後來這些投降的藩鎮紛紛背叛他,最終把黃巢政權送進了墳墓。

    然後,在黃巢攻佔了長安後,上進心缺乏,沉迷在富貴榮華的幻影中,漸漸不能自拔,失去了剛開始的革命性和鬥爭性,大小官員爭權奪利,目光短淺,不能真正的施行國政方針,沒有恢復經濟的政策。覺得天下已定,可以縱情享受了。但是實際上他卻是危機四伏,只是被大齊強盛的假象掩蓋了而已。

    最後一點我認為絕對比較關鍵的的一點,那就是沒有趁機追上滅了唐昭宗,然後殺了光李氏族人(這一點非常難做到,我就是假想一下!)。要是那時候,唐昭宗死了,天下各鎮必然大亂,或者私立皇子為王,或者直接改旗易幟,自立為王,這樣一來五代十國的局面可能要提前十幾年(不過那時候也絕對不是什麼五代十國了,或許是十代二十國了),但是真到了這樣的亂世,黃巢或許更有一番作為。不過就算是那樣的局面不出現,那麼大唐失去了精神領袖,必然讓一些手握重兵的藩鎮節度,蠢蠢欲動,根本擰不成一股繩討伐黃巢,倒是有可能被黃巢各個擊破。

    但是歷史無法假設,黃巢的退出長安,是他自己的悲劇,也是千百年來一次次農民起義的悲劇。

    我們分析的雖然是黃巢逃離長安的原因,其實這個完全就可以當作黃巢起義失敗的原因,因為撤出長安的黃巢已經沒有多強的實力了,面對汪洋一般的大唐官軍,這一支農民軍隊必然要被撲滅。

    黃巢或許在離開長安的時候,還想著將來捲土重來,但是我們知道他這一生再也沒有機會策馬長安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