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五代十國那些人

《》章 節目錄 第9章 全忠?全不忠! 文 / 觀書鈐香

    朱溫搶劫不成,退回了同州,但是王重榮可不是吃齋念佛的善男信女,既然帶著大軍來了,哪裡還有無功而返的道理。

    而且朱溫駐紮同州,手裡也就那麼萬把人,但是他河中兵強馬壯,數萬大軍嚴陣以待。朱溫之前就是有事沒事騷擾他一下,但是卻很少敢在戰場上硬碰硬,絕對是個滑頭,知道硬拚不是對手,根本不幹這事,就是玩玩偷襲耍個陰謀,給他造成的損失也不小。這讓他心中把朱溫一直看做一個大敵。所以這一次他準備順勢收拾掉朱溫這個討厭的傢伙。

    河中三萬大軍將同州城團團圍住,想要幹掉朱溫,然後順勢進逼長安,現在各路勤王大軍再次開始集聚,黃巢的末日已經快要到來了,現在的黃巢不過是困獸猶斗而已,而現在已經快到了搶奪勝利果實的時候,王重榮自然是不甘人後,現在拿下朱溫那是一個大功勞,然後進逼長安,剿滅黃巢那又是一個大功勞,有了這兩個功勞,那麼等到皇帝回到了長安,那肯定是迎駕的大功臣啊。

    抱著這個想法,王重榮圍困同州的同時,還派人密切注意長安的情況,相比較長安和同州,長安那邊才是主菜,同州頂多算是一道開胃菜而已。

    交戰了數次,朱溫勝少敗多,局勢越來越不利於朱溫,再看看圍困同州的河中大軍,武器精良,給養豐富,再看看他這邊的將士,這一直在打仗,但是後勤卻常常跟不上。最後看看人數對比,河中有三萬人,他在城裡的不過是幾千人,這根本不是對手啊,再加上同州城內糧食短缺,也支撐不了多久啊。

    無奈之下,想要保住同州,朱溫只能向他的大齊皇帝黃巢求救。於是派使者偷偷的潛出同州城奔赴長安,向黃巢請求援兵,不過可憐的是這個使者根本連黃巢都見不到。那時候負責軍事的正是孟楷,官職是知右軍事,算起來和現在的軍委副主席基本上一個級別。

    孟楷前面咱們已經說了,之前和朱溫在合作的時候發生了點矛盾,再加上朱溫是半路出家的和尚,而他這是跟著黃巢一起起事的老人,所以對於朱溫得寵他們一個個都十分的嫉妒,一直想要找到一個機會好好的整治一下朱溫,此時不正是一個好機會!你朱溫不是打仗厲害嗎,那就去打吧,反正要援兵沒有。

    到這個時候,黃巢的大齊政權內部已經混亂一片,大將之間相互爭權奪利的事情十分的多,黃巢也不知道是沉浸在溫柔鄉里不想管了,還是管不了了,反正就是任由下面亂來,他則在皇城內摟著嬌妻美妾大享齊人之福。

    不過我們也不得不說一下大齊政權裡面的那些大將和官員其實很多都是目光短淺之輩,根本沒有幾個能夠勝任所在官職的,那時候的大齊政權控制的地方也不過是同州,華州和長安周邊地區,這巴掌大的一塊地方,有什麼好爭的。但是黃巢的那些部下那還真的是鬧得熱火朝天。所以這裡孟楷公報私仇,不派援兵給朱溫,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朱溫對於他的皇帝還是存了一份希望的,一次不行那就兩次,兩次不行那就三次,三次不行那就四次……一直上書了十次,但是都是被孟楷壓了下來,不報給黃巢。這樣的舉動真的讓朱溫有點寒心了,對於大齊政權的越來越不抱希望。

    對於河中的大軍,朱溫一點辦法也沒有,朱溫就算是能打仗,但是數萬河中大軍可不是紙糊的,也不是木頭人,不會站在那裡讓他們打不還手。可是長安的援兵卻一個沒見著,這樣死守下去,城內的糧食早晚要吃完,那時候不僅僅要面對外面的河中軍,城內的軍隊會不會聽他的指揮那也不好說。

    我們知道此時的朱溫已經結婚了,他的妻子張氏在這件事上給出了朱溫一個選擇:「將軍當年投奔義軍不就是為了打拼一個富貴榮華嗎?現在既然已經成了一方藩鎮,也算是富貴榮華了,但是良禽擇良木而棲,現在黃巢大軍朝不保夕,滅亡只在旦夕之間,如果黃巢待我們恩義,將軍想要為黃巢盡忠那麼妾無話可說。但是將軍十次上書,可是不見一兵一卒前來,這已經是黃巢不仁,而且現在同州城被圍困,唐軍人多勢眾,大勢已成,將軍也知道在抵抗下去也不會有結果,那麼為何不投降唐朝,而之前黃巢既然不仁,將軍也投降也談不上不義。」

    聽了張氏的話,再加上之前朱溫就動了投降的心思,這樣一說,心中投降的心思更加的熱切,但是這個同州不僅僅是他自己,最關鍵的是他的那些部下,朱溫不知道他的那些部下是怎麼想的,所以朱溫也不敢輕舉妄動。但是在這裡我們要說兩個人個人,謝瞳和胡真。

    胡真,江陵人,體形雄偉,身長七尺,年輕的時候做縣吏,後來無奈參加了黃巢義軍,被眾人推薦為將軍,擅長騎射,作戰驍勇,跟隨黃巢立下不少戰功,後來跟隨朱溫。

    謝瞳字子明,福州人,鹹通末年考中進士,因為沒有後台,又不會鑽營投機,所以一直沒有委派官職,就一直留在了長安,等到黃巢進入長安,謝瞳投奔朱溫,而後一直寸步不離跟著朱溫,朱溫佔據同州的時候,謝瞳在身邊任職,經常像朱溫報告軍隊中將士的情況,朱溫對他也是比較信賴的。

    而這一次謝瞳也早看出來了朱溫有投降唐朝的打算,所以為了迎合上意(這也是當官發財的不二法寶)謝瞳找了個機會便開始勸說朱溫:「當初黃巢憑藉著數十萬大軍攻下了長安,那是因為唐朝的官軍長時間沒有戰爭,已經鬆懈了,戰鬥力也降低了,但是現在天下大亂唐軍久經歷練,戰鬥力已經不是剛開始的時候可以相提並論的了。

    而且黃巢稱帝后,任用了一批昏官,這些人除了會爭權奪利沉迷享受之外,什麼都不會幹。而且這大唐王朝的國運並沒有結束,現在各路大軍聚集想要收復兩京,將軍你勇冠三軍,一心為國,但是卻被孟楷小人阻塞言論,現在唐朝馬上就要恢復,將軍在這裡除了戰死就是出逃,還不如乾脆投降了唐朝,效忠正統。」

    朱溫聽完,哈哈大笑,拉住謝瞳的手說道:「其實我的心裡已經打定了主意,但是還沒有想好怎麼跟你們說,現在既然你都這樣說了,那我還怕什麼啊!」

    至於胡真,基本上也就是這麼一段對白,有了這一文一武兩個部下的支持,朱溫基本上掌握了全軍將士心中所思所想,終於打定了主意投降唐軍。

    之後朱溫召集手下的大小軍官,召開會議,討論的自然就是投降這件事,朱溫在開始前,先讓謝瞳和胡真鼓動一下這些部下,說明利害,隨後朱溫看火候差不多了,便開始說自己和這些弟兄們多麼多麼不容易,這才有了今天的地位,然後又說這一次他們的局勢如何的危急,最後揭露孟楷的鄙劣行為,最終引得這些部下一個個群情激奮,都想和孟楷拚命,有人大喊黃巢無情,莫怪我等無義。於是投降這件事就這麼定下來了,朱溫的能力的確是不錯。

    後面的事情就好辦了,派人殺了黃巢派來的監軍嚴實,然後改旗易幟,正式和黃巢決裂。

    但是只說投降不行啊,這投降說實話這也是個技術活,也是一路伴隨著陰謀權術和討價還價的。

    既然已經定下了投降的大方向,那下面一個問題就是由誰去和王重榮商討投降的事情,現在剛剛接觸朱溫肯定不能去,不然肯定是有去無回。

    因為曾經謝瞳倡議朱溫投降,朱溫想了半天,這謝瞳又是個文官,能說會道,讓他去那是最合適不過了,但是朱溫還是不放心,於是胡真也派去了,這樣一來一文一武搭配的剛好。

    胡真和謝瞳也的確是不負眾望,的確是比較有能力,再加上王重榮等著去長安趕跑黃巢奪得迎駕之功,現在他在這裡耽擱的時間已經太多了,聽說朱溫投降,也很高興,這一次招降了朱溫那也是一個大功勞。

    於是經過謝瞳和王重榮的反覆討論,最終王重榮決定立馬向皇帝報告這件事,不久皇帝傳來消息朱溫為金吾衛大將軍(這個據說是皇帝聽說了朱溫的愛情故事,這才封了他金吾衛大將軍,由此恩寵可見一斑),河中行營招討副使,暫兼任同州華州節度使。

    朱溫的大名在唐軍那邊也是很有知名度的,特別是王重榮在報告皇帝的時候,對朱溫倍加推崇,皇帝很高興,於是賜了朱溫一個新名字「全忠」希望他能夠全心全意忠於大唐。但他沒想到取名全忠,結果卻是全不忠,既不忠於黃巢,又不忠於大唐。

    據說這個詔令下發的第二天,就有人對皇帝說道:「全忠這兩個字不可賜予朱溫?」

    皇帝問為什麼,那人說到:「「全」乃是人王,「忠」則是中心之意,這怎麼能夠那這樣的名字賜給一名降將呢!」

    聞言,皇帝有點後悔,但是已經下了聖旨了,也不好意思收回來,後來又覺得這是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又在這玩拆字遊戲,不就是一個名字嗎,哪有這麼多事。也不再當一回事了,但是他沒想到,滿朝文武也沒想到,最終竟然一語成畿。

    朱溫領旨謝恩後,然後讓謝瞳向皇帝表達他一生效忠大唐,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赤膽忠心,惹得皇帝很高興。

    這朱溫的確也算得上是一個梟雄,大丈夫能屈能伸,順勢而為,因為王重榮和他的母親王氏同姓,於是朱溫備了厚禮認了王重榮做干舅舅。

    朱溫是義軍的降將,可謂出身不好,不像大唐其他的大將或者地方藩鎮,根正苗紅。而朱溫也吸取經驗教訓,一旦投降了唐軍,那麼要是不找一個靠山,要是再出了孟楷那樣的小人,自己的結局也是不免悲慘,所以他就找上了王重榮,認了這個干舅舅,作為靠山。

    之前王重榮和朱溫打過交道,對於朱溫他是十分看重的,現在既然朱溫主動投靠自己,那肯定是高高興興的接納了,此後朱溫作為他的副手,王重榮對他也很不錯。

    朱溫投降了大唐,這是他這一輩子比較關鍵的幾個決定之一,「人生的路很漫長,但是關鍵處卻只有幾步」這一次,朱溫作出了正確的選擇,他的人生也因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