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裂明

《》第二卷 崢嶸歲月基始築 第452章 等待 文 / 泥潭螞蟻

    在西安城不遠處的一座小山上,大名鼎鼎的孫傳庭也是被葬於此地。

    這是一片很小的小山,根本就沒有什麼名字。無論孫傳庭生前多大名聲,死後也就只有方圓一丈土地為其留葬。

    今天,沈昱也是帶著他剛剛組建的陝西文武班子前來拜祭。孫傳庭雖然生前與鎮西軍是死敵,但是人死之後,一了百了。對於這個敢於向士紳揮刀,注定留存千年罵名的孫傳庭,心中也是十分的敬重。不僅僅是他的膽魄,而且是他這種真正的為國不顧聲名的節操而敬仰。

    孫傳庭的墓並不大,就算沈昱膽子再大,也得顧忌自己所處的陣營,而且給敵人修一個太大的墓那就是沒有立場了。就算易飛不怪他,無論是誰也會覺得他腦子有問題。而且孫傳庭得罪的縉紳太多,若是自己弄的太過於明顯,也是會給自己以後的行政多造不必要的阻力。

    對於孫傳庭,沈昱其實是有些感激的。孫傳庭的動作也是給他省去一些不必要的阻力,他再推行山西新政,就有了依據,直接將孫傳庭未完的事業繼續就是。受孫傳庭這種激進的方式的教訓,沈昱也是開始比較注意方式。

    當然,對於縉紳想搞復辟的想法,沈昱也是直接予以鎮壓。在如今的陝西,在鎮西軍強大的壓力下,各路總兵也是極為的乖巧,稱的上指哪打哪。有著充足的糧餉下發,各路官兵的軍心也是穩定不少。對於西安的命令也是不敢推托,而且再也沒有了之前大明時的陽奉陰違,因為他們知道,一旦這種情況出現,那必然會引來強大的鎮西軍的直接鎮壓!

    而建奴大敗而歸的消息傳來之後,陝西官兵的心態也是發生了極大的改變。幾乎所有人的都開始意識到,這可能是一個新朝崛起的前兆。畢竟如今形勢與之前已經大不相同,大明的虛弱他們身為官軍自然知之甚詳,別說可戰之兵沒有幾個,就算能戰的,也是完全抵不過以一當十的鎮西軍!

    建奴舉國而征,卻是遭受慘敗,也是給他們一記強心針。戰無不勝的建奴一直以來就是各路官軍的噩夢,對上建奴往往十數萬人面對數萬甚至數千人都是狼狽不堪,敗多勝少。號稱大明第一強軍的關寧軍,對上建奴更是讓人根本沒眼看,他們這第一強軍,除了坐困愁城之外,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戰果可言。

    鎮西軍摧枯拉朽的直接將建奴大軍殺的七零八落,甚至連一國之君都是在寧武城下折戟沉

    沙,這也是讓陝西各路官軍都是慶幸不已。有什麼能夠比得到擁立之功更加的大?面對幾乎已經有了席捲之勢的鎮西軍,他們都是慶幸自己重新找了一個好東家。

    不但他們,沈昱也是覺得這才是文人該有的威嚴,如今的他面對武夫,別說如同大明的同僚們那般苦苦的說好話,甚至縱容和優待他們以求他們聽自己之令。如今的沈昱可謂是只要一句話,甚至一個眼神,就能讓這些原本不將任何文人放於眼中的武夫瑟瑟發抖。

    更讓沈昱覺得痛快的是,一旦發現這些武夫有不軌之處,或者懲罰他們之時。這些武夫再也沒有了之前那種敷衍和威脅之言,就算是將他們拖出去斬首,他們也最多只是苦苦哀求,再也說不出一句狠話。

    唯一不爽的是,他想處罰或者斬首一些罪大惡極的武夫之時,卻是必須得經過軍備司或者鎮撫司的同意。而且最終對武夫的懲處也是得有兩司的拍板才能施行,這一點未免有些美中不足,權利被分散許多。身為文職系統的他,他明白這似乎是易飛對文武兩係一種制衡才設立的規矩,他根本就沒有嘗試去改變,因為他是一個聰明人,知道有些事是可以做,有些人碰都不能碰一下。

    不過,身為陝西最高長官,他也是有著理論上陝西最高的行政權。若是他一再堅持,那就算是兩司力保,也不能改變他所處置的武夫的命運。不過,事後與兩司交惡自然是不可避免之事,而且還得向寧武匯報,為何會一意孤行。

    不過,眼下的鎮西軍是不可能出現這種事情。新生的勢力,前期的吏治都是十分清明的,而兩司也不可能為了罪大惡極的降將與一省巡撫過不去,那不僅是短視,更加是愚蠢了。

    眼下陝西各自改革也是十分的順利,不僅是孫傳庭已經打下了基礎,更因為鎮西軍的效率要遠高於孫傳庭時的大明官府。而且各路總兵坐鎮陝西,令出即從,在拳頭的壓力下,各處縉紳在山西各處縉紳在鬧騰之後的下場教訓之中,也是難得的保持了沉默。

    對於官府納丁出餉,以及重新丈量田地之事,雖然冷眼旁觀,但是也再也沒有了阻撓,甚至連暗中阻撓都沒有。

    但是陝西各地似乎一夜之間完全了串連,雖然沒有了阻撓,但是各地縉紳也是約束自家子弟不再出仕,商舖和各地的學堂雖然不敢直接的罷市、罷課,但是故意縮小營業額和營業時間卻是做的到的。雖然陝西

    各地並沒有出現大規模的抗議活動,但是這種陰柔的抵制卻也是讓人煩不勝煩,這有點類似於後世印度的天降『聖人』的甘地所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這個運動的主旨也是罷工罷課,以更加柔和的形式向大英談判要求獨立。經過數年的努力,大英帝國也不得不承認,這種如同賴皮狗一般的做法,也是在短短數年時間內,讓英國在印度的利益受損嚴重。但是當時英國根本不可能再以屠殺來督促印度明白誰才是主子,因而在收到印度方面獨立後給予的各項優惠政策之後,英國也是撤出了印度。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次不用流血便即讓國家獨立的個例,但是這種哀求來的獨立,也是讓印度根本就沒有自己的驕傲,卻也是形成了後世印度軟趴趴的模樣。但是在如今的大明,沈昱卻是沒有這樣的顧忌,而他遊歷這數年時間裡,也是經歷過無數的縉紳禍國的嘴臉。對於這些縉紳,他也是一點好感也無!不過,他並沒有立即舉起手中的屠刀,相反他還在等,等待一個最好的機會的到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