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裂明

《》第二卷 崢嶸歲月基始築 第451章 拜祭 文 / 泥潭螞蟻

    在遙遠的山西,也是同樣悲傷的,但是悲傷中卻是帶著希望。

    此次與建奴一戰,不僅是滿清損失慘重,幾乎不能翻身。鎮西軍在一系列的大戰中也是損失慘重,負出了近三萬的士兵和青壯,外加兩個領兵大將。而寧武城更是幾乎家家都掛白綾,寧武城外一戰,青壯的傷亡是最為嚴重的,他們的戰場經驗根本無法與正規軍相比。靠的完全是熱血和森嚴的軍律支撐著。這一仗下來,這些青壯也是損失佔了近一小半,寧武城下戰死的青壯足有九千!

    這次易飛也是差點沒活著回來,就算養了近半個月的傷了,易飛還是只能勉強下地行走。與往日生龍活虎的樣子大相逕庭,而且傷及了肺葉,連說話都顯得有些有氣無力。以易飛強悍的身體和敏捷的行動這才逃過一劫,若是換了個人,估計這會兒早就成了死人了。

    明末清軍入關,明軍大批大批的投降,最為諷刺的是。原本被東林黨人視為亂天下之巨寇的闖軍、西軍卻是誓死不降,而闖軍更是有著天下皆降闖不降的美名。當時明軍大批大批的倒戈,敗退長江以南撐起漢家江山的卻是這些被文人們不屑一顧的流賊!

    清軍大舉入陝,李自成不敵敗退。張獻忠的西軍卻是挺身而出,集合主力與清軍與投降的明軍決戰。兩軍打的極為慘烈,而經過明末戰火洗歷,西軍的戰力也是與往日天壤之別。雙方膠著近月,卻是誰也奈何不了誰。

    滿清方面領軍大將豪格甚至還起了退兵的念頭,但是一個偶然的機會卻是讓清軍直接橫掃了西軍。那便是張獻忠親自出現在前線鼓舞士氣,卻是被投降的明軍將領認出,在豪格的安排下,鰲拜帶著滿清方面久經訓練而又從未使用過的特別部隊,就是鐵箭狙殺隊出現。剛剛入關的滿清大軍可謂戰力和士氣都牌巔峰狀態,不僅弓馬嫻熟,而且配合極為默契。張獻忠沒有防備之下,直接被一箭貫腦而出。

    原本士氣高昂已經壓的滿清不斷後退的西軍,也是猛然之間全軍瓦解,被滿清方面輕鬆的擊敗。滿清隨著敗退的西軍大舉入蜀,剛剛被張獻忠清洗一遍的四川也是再一次遭遇到毀滅性的打擊,因為四川人既不服張獻忠,更加不服滿清,滿清方面幾乎是一路屠殺而過。一年之內,四川人口已經不足戰前的百分之一!

    易飛自然不知道日後的張獻忠也會有此命運,否則也不會被滿清來了這麼一手。但是所幸傷勢雖重卻還是要不了他的命

    ,而他的狙擊槍特種部隊,卻是直接將皇太極送入輪迴。算起來,雖然是換子,但是一方重傷,一方直接戰死,也算是佔了便宜。

    這一次也是警醒了易飛,自己一身肩負山西全局,甚至可以說肩負漢人前途!日後出戰決不能再這麼靠近於前線,而且如今滿清已經遭受重創,也許連張俊卿這一關也熬不過去,就更加沒有了打前而站鼓舞士氣的意義。

    雖然身受重傷,但是易飛卻是依舊掙扎著作著力所能及的運動。來自未來的他自然明白,傷勢不可能靠躺著就能養好的,活動活動身體,將會更快的加速新陳代謝,更有助於傷口的癒合。

    不過,易飛今天出來,卻並不是只為了活動身體。而是要主持一項重大的活動,那便是,將陣亡將士的靈位送入英靈閣。

    如今的英靈閣幾乎每座城池都會有上一個,而位於鎮西衛中那個褒忠祠,更似乎一個最高榮譽的象徵。因為普通陣亡將士是沒有資格位列其中,只有為國家立下殊榮的英靈才得以入內,受萬世香火的拜祭。

    褒忠祠自建立以來,入主其中的也只是寥寥的千餘人罷了,而這一次,卻是不一樣。近萬人的同時入駐也是開了褒忠祠開始以來的歷史記錄,近萬人以血肉之軀硬抗瘋馬陣,不僅僅為袍澤帶來了生之路,更是向外族彰顯了大漢的氣節,這也是自漢而來,漢人第一次再次表現出來這般的頑強!

    英靈閣,位於寧武原巡撫衙門,對於這個衙門,易飛的感覺是與其留著這些酒囊飯袋將之變得蠅苟之地,還不如將之拿來為供養烈士!而鎮西軍關於官府也是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任何官府的規模和設施若是超過了當地的學堂,那所屬官員便直接斬首示眾!

    因此在如今的鎮西軍土地上,官府再也沒有了之前的威嚴的佈局,許多衙門也只是數間買來的民房,掛上牌子之後便可以開始辦公了。而且易飛對於官員直接將其住房與衙門相分開,更是用不了多少房子。在如今的鎮西軍土地上,當官已經不再是一個讓人望而生畏的好差使,反而是一個朝不保夕的危險行當,在無孔不入的鎮撫司的監督下,官府的職能也是變得縮水不少,而且每日的工作量也是遠遠在舊日官府之上,可以說,當官已經變得一個苦差事,幹的好是你應該的,若是想玩點什麼外快之類的,風險也是十分巨大。

    不過,有弊也有利。如今的官員的合法收入,也就是

    俸祿也是比大明時期提升了十幾倍,若是再向下,更是提升了數十倍。靠著高薪水,官員過的生活依舊比百姓要好的多,因此雖然其他灰色收入的風險急劇加大,但是官員們也並不是怨聲載道。

    辰時,寧武城文武已經集中在了英靈閣之外,而更多的百姓則是將英靈閣圍的水洩不通。他們都是戰死者的家屬,雖然悲痛,但是看著家人能夠入主英靈閣,還有文武百官們的共同祭奠,他們雖然悲痛,但是卻也是為家人而驕傲!古來征戰,百萬人倒伏沙場,又有幾人能夠享受萬世香火?壯士一去數年,馬革裹屍,又有幾人能夠得享一位候爺親自帶領的文武百官拜祭?!

    在一片壓抑而又欣慰的氣氛中,易飛也是坐在轎子到來,祭祀儀式也是正式開始。隨著一百桿火銃整齊的嗚響後,易飛也是強撐著身體帶著一眾文武,緩緩的向著英靈閣而來。

    「願蒼天降福,護我英靈。願大地憐憫,佑我烈士!為國家征戰兮,壯志滿懷!為百姓守護兮,百世流傳……」

    隨著唱禮官朗聲的讀著祭文,洪亮的聲音也是遠遠傳開,許多人都是含著眼淚,默默的聽著官府對於自己親人的肯定和懷念。原本就是賤命一條,但是自從跟隨了候爺後,生活開始慢慢轉好,雖然身死,卻是得享哀榮,這即是一種肯定,也是一種鼓勵!

    「……浩浩正氣,雄雄鬥志,與天同齊,與地同壽!當永垂不朽!英靈歸來兮……」

    隨著唱禮官雄渾的聲音漸漸落下,一陣陣微風也是不斷的吹拂著風中的白綾,似乎那英靈們也是聽到了眾人的召喚。再次隨著召喚回到他們親人的旁邊,回到他們誓死守護的大地上。

    「拜祭開始!上供品!」

    各種果品也是開始一項項的被擺上,早已經準備就序的全豬,全羊,全牛也是被眾人抬了上來,放於密密麻麻的英靈牌位之前。三牲祭祀!這已經是對爵位之士的標準了,誰也沒有想到,在易飛的心目中,他們竟然是與國同休的勳貴們一般的地位!

    風更大了,吹的人衣物咧咧作響。空氣中瀰漫而出的一種威嚴也是越來越強烈,似乎英靈們也是已經到達,開始享受著他們的地位以及供給給他們的祭品。他們似乎在風中向他們的親人訴說著什麼,表達著他們心中的愉悅之情。

    「上香!」

    聽到唱禮官洪亮的聲音之後,易飛輕輕推開一直攙扶著他,一臉擔憂之色的鄭科。雖然緩慢,但是卻堅定的捧著三柱高高的香柱,頭一個登上祭台,躬身拜了數拜,恭敬的香燭插了上去。

    在他之後,一個個官員也是個個嚴肅的向前,躬向下拜這些為國捐軀的勇士們。雖然他們許多人之前都覺得自己是個高高在上的讀書人,根本不屑於向這些粗鄙的武夫拜祭,但是這些人卻是不敢在易飛拜祭之後自己不倣傚!因為這樣做會給人感覺他們是威凌在易飛這個候爺之上,而給人這種感覺後,那離死也就不遠了。無論是普通百姓,還是更高層次的文人,都不會覺得敢壓的過候爵!

    「國家多事之秋,天災**,外奴橫行!我們今日之所以還能安然的站在這裡,並不是我們幸運,也不是我們受到老天眷顧。那是因為在我們前面,這些勇士們拚死而戰的餘蔭!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在戰場上,這才保得我們一方平安,讓我們親人和孩子能夠安全的生活,能夠依舊享受我們越來越好的日子!」易飛每說一句話,都是有著身後數十名親衛的齊聲重複,聲聲震動街道,「也許有人會說,當兵吃糧,就得拿命去搏!但我想問你們一句,我給你們三十兩,不!五十兩銀子,你們是否願意將性命留在戰場之上?!這些敢於與凶寇以命相搏之人,都是勇士,都是我們漢人最大的英雄!我們要以感恩之心,永遠將他們銘記在心,香火萬世不絕!」「為我們的勇士致敬吧!」也許文言文的祭文普通百姓們不知道,但是易飛的話卻是簡單明瞭,誰都明白這其中的意思。在易飛的帶領下,所有百姓以及文武百官,都是推金山,倒玉柱的整齊跪倒於地,向著這些烈士們,彎下了他們高昂的頭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