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隋唐秘史

《》章 節目錄 第六十五章 煬帝讀史 文 / 天山譚談

    煬帝看了這人工妝成的春色,龍顏大悅,就說道:「蓬萊仙宮,也不過如此!眾妃子心靈手巧,巧奪天工,真是一大快事也!」就命令將內務府的金帛珠玉等物,全部拿來,分賞各院。眾宮人一齊謝恩。煬帝愛之不已,又同蕭後登樓眺望了半天,方才下來飲酒。須臾觥籌交錯,絲竹齊鳴,眾夫人依次進酒。煬帝心情舒暢,酒飲得十分盡興。這一場筵宴,吃得歡天喜地,暢意抒情,比昨日大不相同。正是:

    君王不作窮酸相,才減風光便惆悵。

    樹上新開一夜花,筵前添卻千盅量。

    煬帝歡飲了半日,已有幾分酒意,忽然笑著說道:「秦妃既能出新意剪綵為花,與湖山爭勝,眾美人還只管唱這些舊曲,太不合適了,誰能唱一個新詞,朕就滿飲三杯。」煬帝的話音剛落,只見一個美人,穿一件紫綃衣,束一條碧絲鸞帶,裊裊婷婷,出來奏道:「賤妾不才,願博萬歲一笑。」眾人一看,原來是仁智院的美人,小名叫做雅娘。煬帝說道:「好!好!」雅娘走近筵前,輕敲檀板,慢啟朱唇,就如新鶯初囀一般,唱一曲《如夢令》詞兒:

    莫道繁華如夢,一夜剪刀聲種。曉起錦堆枝,笑殺春風無用。非頌、非頌,真是蓬萊仙洞。

    煬帝聽了大喜道:「唱得妙,唱得妙!不可不飲。」當真的連飲了三大杯。蕭後與眾夫人,也陪飲了一杯。酒剛飲完,只見又一個美人,淺淡梳妝,嬌羞體態,輕移那款款的三寸金蓮,也出來奏道:「賤妾不才,也有小詞奉獻,望萬歲不要笑話!」煬帝舉目一看,卻是迎暉院的朱貴兒。煬帝笑著說道:「是貴兒啊,一定更有妙曲。」貴兒不慌不忙,慢慢的移裳換羽,也唱一個《如夢令》詞兒:

    帝女天孫遊戲,細把錦雲裁碎。一夜巧鋪春,盡回枝頭點綴。奇瑞、奇瑞,寫出皇家富貴。

    貴兒一唱完,煬帝鼓掌稱讚道:「好一個寫出皇家富貴!不僅唱得好,歌詞描寫得也很有韻味。」煬帝又滿飲了三杯,不覺笑聲啞啞,陶然欲醉。蕭後說道:「二美人歌曲雖妙,終究是一人唱,無人和,陛下何不趁著高興,御制一章,讓大家一起唱,以見一時之勝。」煬帝帶著三分酒興,說道:「妙妙!」也不思索,提起御筆便寫,頃刻而成《白苧歌》一首。歌詞曰:

    洛陽城邊朝日暉,天淵池前春燕歸。含露桃花開未飛,臨風楊柳自依依。小院花紅洛水綠,清歌婉轉繁弦促。長袖逶迤動珠玉,千年萬歲陽春曲。

    煬帝寫完,蕭後與眾夫人一齊稱誦道:「陛下筆不停綴,文不加點,真天才也!古今帝王,誰人能比!」煬帝笑著說道:「醉後狂歌,不敢言妙。就用這首詞酬謝眾妃子剪綵的功勞吧。」眾宮人又獻上酒來,煬帝也不推辭,歡呼談笑。大家一直痛飲到夜色沉沉,又提著燈來到樹下看了一回花,酒宴才算結束。因為煬帝喝醉了,就沒有和蕭後回宮,留在秦夫人院中歇宿了。正是:

    剪綵能留客,君王醉不歸。

    只愁今夜裡,更化彩雲飛。

    自從宮人剪綵為花之後,煬帝心中十分快暢,就天天在西苑與眾夫人飲酒賦詩作樂。眾夫人也都想方設法奉承,只要看見樹上一朵花,一個葉,顏色稍微有點淡了,就暗中用新的換上去。所以西苑中天天都是桃紅柳綠,一點也不覺得冷淡。煬帝見光景可愛,更加放蕩起來,也不論夫人、美人、宮女,只要碰巧遇到,便一概受用;也不管黃昏、白晝、清晨,只要一時興起,就恣心玩耍。就像狂蜂浪蝶一般,日日在花叢中遊戲。天天酒杯不離手,絲竹不停聲。眾美人見煬帝留心裙帶,就想方設法,求新立異來蠱惑煬帝。或是詞賦勾挑,或是作嗔弄嬌,將煬帝的精神魂魄,都引得虛飄飄不知著落在何處。正是:

    紅裙原是**陣,況復柔魂不耐迷。

    終日昏昏君莫笑,已拼白骨委沙泥。

    因為秦夫人有剪綵為花的巧思,所以煬帝常常臨幸。這一天,煬帝與秦夫人吃了幾杯酒,手拉著手走出院來,沿著那條長渠看流水玩耍。原來這清修院四周都是亂石,沒有出路,只能搖著小舟彎彎曲曲地進出。裡面種著很多桃樹,彷彿就是桃花源的光景,不但優雅,而且很有情致。二人正在遊玩,忽然看見水渠中蕩蕩漾漾,飄出幾瓣桃花來。煬帝急忙用手指著說道:「有趣!有趣!」心裡懷疑是秦夫人剪綵做的。話音未落,只見這幾片剛流過去,上邊又有一陣桃花飄來,還有許多胡麻飯夾雜在中間。秦夫人看了,吃了一驚,說道:「這是哪個做的?」煬帝笑著說道:「不是你的傑作,還能有誰?」秦夫人很嚴肅地說道:「妾真的不知道。」煬帝不相信。秦夫人急忙叫宮女用竹竿打撈。撈起來一看,卻不是剪綵做的,瓣瓣都是真桃花,還微微帶著香氣。煬帝也吃了一驚,說道:「這是誰又來作怪了!」秦夫人說道:「不會是這條渠與哪個仙源相接吧?」煬帝笑著說道:「這渠是朕新挖的,只和西京的太液池相接,哪裡有什麼仙源?」秦夫人說道:「如果不是和仙源相接,現在大冬天的,怎麼會有真桃花流出來呢?」二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笑了又笑,想了又想,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秦夫人忽然說道:「有辦法了。」煬帝問道:「有什麼辦法?」秦夫人說道:「妾與陛下撐一支小舟,沿渠一路找尋上去,自然有個源頭。」煬帝說道:「妃子說得有理。」於是二人一同上了一支小船,叫一個宮女撐著篙,穿花拂柳,沿著那條渠,彎彎曲曲地尋找起來。只見水面上,或一片、或兩瓣,斷斷續續,都是桃花。煬帝叫將小船撿有桃花的地方走。過了一條小石橋,轉過幾株大柳樹,遠遠望見一個女子,穿一領紫絹衫子,站在水邊。小船向著那女子撐去,走近一看,原來是妥娘正在那裡往水裡撒桃花。正是:

    嬌羞十五小宮娃,慧性靈心實可誇。

    欲向天台賺劉阮,沿渠細細散桃花。

    煬帝看見是妥娘,笑了起來,說道:「我道是哪個?原來又是你這小妮子在此弄巧。」妥娘笑吟吟地說道:「若不是這幾個桃花片兒,萬歲此時不知在哪裡受用去了,怎麼肯撐這小船來尋找妾?」煬帝笑著罵道:「就你這小妮子曉得這般作怪,還不快上船來!」妥娘上了船,秦夫人問道:「別的都罷了,只是這桃花瓣兒,是從何處弄來的?」妥娘笑著道:「這還是三月裡樹上落下來的,妾閒著沒事,撿了一些,放在了蠟盒兒裡面,想不到留到現在,還是鮮的。」煬帝說道:「留花只是偶然,你小小年紀,又沒有讀書識字,如何知道桃花源的故事?又將胡麻飯夾在中間?」妥娘笑著說道:「小女子書雖然讀得不多,桃花源記也曾看過,萬歲欺負妾不識字。」秦夫人就問道:「桃花源的故事,說得很渺茫,不知史書上有沒有記載?」煬帝說道:「《漢書》、《晉書》,朕曾看過,都沒有記載,只有《秦史》,朕不曾留心。」煬帝就要叫近侍把書拿來看看。秦夫人說道:「書在哪裡?」煬帝說道:「觀文殿裡就有。」秦夫人說道:「不如一起去看看吧?」煬帝就叫了一支大船,乘船來到觀文殿。這觀文殿裡有五庫圖書,孔孟之道,經史子集,應有盡有。

    煬帝到了殿中,便叫取《秦史》來看。掌管圖書的太監慌忙將《秦史》取了出來,排在龍案之上。煬帝與秦夫人各取一冊觀看。看了一冊,沒有看到桃花源的事跡。煬帝又拿一冊來看,卻是始皇的本紀,原無心要看,因掃視了兩行,見他巡行天下,封禪泰山,輝煌一時,心中有幾分羨慕,就只管看了起來。忽然看到秦始皇徵集天下人夫修築萬里長城這一段,感到非常暢快。猛然拍案說道:「英雄作事就是不一樣!」秦夫人問道:「哪個英雄,作何事業?」煬帝說道:「秦始皇為了防胡人南犯,就築起了萬里長城,為後世造福。如果不是真正英雄,如何有這等魄力!如果讓後來的那些庸俗的天子來做,一定會大驚小怪,也不知有許多議論。」秦夫人說道:「陛下的見識遠遠高於尋常之人,只是不知道這一道長城,現在還有沒有用?」煬帝說道:「怎麼沒有用!從秦朝到現在,七八百年,胡騎不能長驅直入,都是因為長城的功勞。」秦夫人說道:「既然有七八百年了,只怕都崩塌損壞了吧。」煬帝說道:「正是,朕也想到這裡,如果是壞了,就可惜了他的蓋世功勞,朕決定要替他修補修補。」一時說得高興,也不查什麼桃花源了。就別了秦夫人,上輦回宮。煬帝坐在偏殿中,宣群臣來商議,煬帝說道:「秦始皇這條長城,乃是西北一帶的保障,最近聽說有些地方已經損壞,這是大事,各位愛卿為何不奏聞,早加修葺,以壯天朝威武。」丞相宇文述奏道:「長城有些地方早就崩塌了,因為歷朝歷代沒有明主,所以無人修葺。這是國家大事,臣等不敢輕易議論。今日幸虧陛下英明,考慮到這個事,如果願意加以修繕,讓它煥然一新,真是萬世蒼生之福也。」煬帝大笑,說道:「此城朕如果不修,還有誰願意修!」

    煬帝就傳旨讓尚書左僕射蘇威為修城都護,司農卿宇文弼為修城副使,提調江、淮、吳、楚、襄、鄧、陳、蔡各州,徵集天下人夫一百二十萬,修築長城,錢糧隨處支給,限兩個月完工,違旨者斬。蘇威上次因為高穎、賀若弼的事,被貶回老家,後來因為虞世基、宇文愷推薦,又官復原職。蘇威是否願意領旨修長城,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