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資本論

正文 第二十章 |簡單再生產(二十三) 文 / 卡爾·馬克思

    3、當其他資本家(撇開固定資本的支出不說)從流通中取出536的貨幣多於他們為購買勞動力和流動要素而投入流通的貨幣時,生產金銀的資本家(撇開作為原料使用的貴金屬不說),也只是把貨幣投入流通,而只從流通中取出商品。不變資本(損耗部分除外)、大部分可變資本和全部剩餘價值(資本家自己手中積累的貯藏貨幣除外),都作為貨幣投入了流通。

    4、一方面,固然有不是在當年生產的各種東西如地皮、房屋等等,其次,還有生產期間不止一年的各種產品如牲畜、木材、葡萄酒等等,都作為商品來流通。對於這種現象和其他現象,重要的是掌握住一點:除了直接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額外,總有一定量貨幣處於潛在的、不執行職能的狀態,一旦遇到某種推動就可以執行職能。這類產品的價值,往往也是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漸流通的,如同房屋的價值是在若干年內以租金的形式來流通的一樣。

    另一方面,並不是再生產過程的一切運動都以貨幣流通作為媒介的。總生產過程的要素一旦購齊,總生產過程就會脫離流通。其次,生產者本人直接再消費的一切產品,不管是個人消費還是生產消費,也是如此。農業工人的實物報酬,也屬於這一類。

    可見,年產品藉以流通的貨幣量,是社會原有的,是逐漸積累起來的。這個貨幣量不是當年的價值產品,但是,用來補償已經磨損的鑄幣的金是例外。在價值符號占主導貨幣的時代,貨幣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人為控制的。

    雖然在單純金屬流通的基礎上,貨幣也能作為支付手段執行職能,而且歷史地看,它實際也是這樣執行職能的,雖然在這個基礎上信用制度及其機構的某些方面得到了發展,但是,我們在闡述時假定只有貴金屬貨幣的流通,假定在這個流通中又只有現金買賣這一最簡單的形式。

    這樣假定,不單單是出於方法上的考慮,儘管這種考慮的重要537性已經表現在:圖克及其學派以及他們的反對派,就銀行券流通問題進行論戰時,不斷被迫再回到單純金屬流通這一假定上來。他們不得不事後這樣去做,而且做得很膚淺,這是必然的,因為這樣一來這個出發點在分析中就成了次要點了。

    但是,對於這種以自然形式表現的貨幣流通——它在這裡是年再生產過程的內在因素——的最簡單的考察,就已經表明:

    (a)在資本主義生產發達的前提下,從而在僱傭勞動制度占統治地位的前提下,貨幣資本顯然起著主要的作用,因為它是可變資本藉以預付的形式。僱傭勞動制度越發展,一切產品就越要轉化為商品,因此,除了幾個重要的例外,產品全都必須經過轉化為貨幣這樣一個產品運動的階段。流通貨幣量必須足以使商品轉化為貨幣;並且,這個貨幣量的大部分是以工資形式提供的,是以這樣一種貨幣形式提供的,這種貨幣作為可變資本的貨幣形式由產業資本家為支付勞動力報酬來預付,而在工人手中多半只是作為流通手段(購買手段)執行職能。這和自然經濟完全相反,自然經濟在任何一種依附農制(包括農奴制)的基礎上,都佔優勢,在帶有或多或少原始性的公社(不管是否摻雜著依附農制關係或奴隸制關係)的基礎上,更是佔優勢。

    在奴隸制度下,用於購買勞動力的貨幣資本,起著固定資本的貨幣形式的作用,它只是隨著奴隸一生的能動期間的消逝,逐漸得到補償。所以,在雅典人那裡,奴隸主通過在產業上使用他的奴隸而直接取得的利益,或者通過把奴隸租給別人在產業上使用(例如開礦)而間接取得的利益,只是被看作預付貨幣資本的利息(和折舊費),這同資本主義生產中產業資本家把一部分剩餘價值和固定資本的損耗看作他的固定資本的利息和補償完全一樣。對出租固538定資本(房屋、機器等等)的資本家來說,通常也是這樣。單純的家庭奴隸,不管是從事必要的勞役,還是僅僅用於顯示排場,這裡我們都不予以考察,他們相當於現在的僕役階級。但是奴隸制度,只要它在農業、製造業、航運業等等方面是生產勞動的統治形式(就像在希臘各發達國家和羅馬那樣),也保存著一個自然經濟的要素。奴隸市場本身是靠戰爭、海上掠奪等等才不斷得到勞動力這一商品的,而這種掠奪又不是以流通過程作為媒介,而是要通過直接的**強制,對別人的勞動力實行實物佔有。甚至在美國,在實行僱傭勞動制的北部各州和實行奴隸勞動制的南部各州之間的中間地帶已經變成替南部各州豢養奴隸的地帶,因而在那裡投入奴隸市場的奴隸本身成為年再生產的要素以後,時間一長就感到這不能滿足需要,還要把非洲的奴隸貿易盡可能長期地維持下來,以便充實市場。

    (b)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貨幣在年產品交換中自發地流出和流回;固定資本按其全部價值量一次預付,它們的價值在多年期間相繼從流通中取出,因而它們通過每年的貨幣貯藏(這種貨幣貯藏在本質上完全不同於和它並行的、以每年新的金生產為基礎的貨幣貯藏)而逐漸地再以貨幣形式構成;由於商品的生產期間有長有短,貨幣預付的時間也長短不等,因而在貨幣可以通過商品出售而從流通中取出以前,必須事先不斷地重新把貨幣貯藏起來;僅僅由於生產地點到銷售市場的距離不同,預付時間也會長短不等;同樣,按照各個企業以及同一生產部門的各單個資本家的生產儲備的狀況或相對量,流回的數量和期間各不相同,從而不變資本要素的購買期限也各不相同——在再生產年度發生的所有這些現象,自發運動中所有這些不同的要素,只有通過經驗才會被人察539覺、引人注意,以便有計劃地既用來採取信用制度的各種機械性的輔助手段,又用來實際撈取現有的可貸資本。

    此外,還要加上在其他條件正常的情況下按原有規模繼續進行生產的企業和在一年的不同期間使用數量不等的勞動力的企業(如農業)之間的區別。

    xiii、德斯杜特·德·特拉西的再生產理論

    關於政治經濟學家在考察社會再生產時那種思想混亂而又狂妄到不加思索的特點(現代庸俗經濟學家對此有一個解釋,那就是他們常常認為一些事情是「顯然的,只要你想一想就行」。見《股利政策可能是無關的嗎?》,《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6期,第144——149頁。),我們可以用大邏輯學家德斯杜特·德·特拉西為例來說明。這個人,甚至李嘉圖也要認真對待,稱他是「一位非常卓越的作家」(《原理》第333頁)。

    這位卓越的作家關於社會總再生產過程和總流通過程作了如下說明:

    「有人問我,這些產業主怎麼能賺取這樣大的利潤,他們能夠從誰手裡取得這樣大的利潤。我回答說:那是因為他們按高於生產成本的價格出賣他們生產的一切產品。

    1、他們彼此出售用來滿足他們需要的全部消費品;他們用自己的一部分利潤來支付這些消費品;

    2、他們把產品賣給他們自己僱用的和有閒資本家僱用的僱傭工人。通過這種途徑,他們從僱傭工人那裡收回工人的全部工資,或許只有工人的少540量積蓄除外。

    3、他們把產品賣給有閒資本家。這種資本家把還沒有付給自己直接僱用的僱傭工人的那一部分收入支付給他們。他們每年付給這種資本家的全部租金,就是通過這種或那種途徑,再流回到他們手裡的。」(德斯杜特·德·特拉西《論意志及其作用》1826年巴黎版第239頁)

    這就是說,資本家所以發財致富,第一,是因為他們在交換供他們私人消費的或者作為收入來消費的那部分剩餘價值時,互相欺詐。所以,如果他們的這部分剩餘價值或者利潤=400鎊,那末,只要每一個分享這400鎊的人把自己那一部分賣給別人時貴25%,這400鎊或許就會變成500鎊了。但是,由於他們人人都這樣做,所以結果就和互相按實際價值出售一樣。他們不過是用500鎊的貨幣量來使400鎊的商品價值流通。這種方法與其說是致富的方法,不如說是變窮的方法,因為他們必須使總財產的一大部分非生產地保持無效的流通手段的形式。全部問題歸結為:資本家階級雖然把商品的價格在名義上全都提高了,但是仍然只有價值400鎊的商品在他們之間分配,供他們私人消費;不過他們彼此都情願借助於價值500鎊的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貨幣量使價值400鎊的商品流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