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樓蘭情緣

《》正文 鄭板橋 上 文 / 何凌霄

    鄭板橋

    百科名片

    別名:鄭燮

    出生地:江蘇興化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主要成就:「揚州八怪」之一

    鄭板橋簡介: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字克柔,號板橋,也稱鄭板橋。乾隆時進士,曾任濰縣縣令,書畫史。江蘇興化人,應科舉為康熙秀才,雍正十年舉人,乾隆元年(1736)進士。官山東范縣、濰縣縣令,有政聲「以歲饑為民請賑,忤大吏,遂乞病歸。」作官前後,均居揚州,以書畫營生。工詩、詞,善書、畫。詩詞不屑作熟語。畫擅花卉木石,尤長蘭竹。蘭葉之妙以焦墨揮毫,藉草書中之中豎,長撇運之,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書亦有別緻,隸、楷參半,自稱「六分半書」。間亦以畫法行之。印章筆力樸古逼文、何。為人疏放不羈,以進士選縣令,日事詩酒,及調濰縣,因歲饑為民請賑,忤大吏,罷歸,居揚州,聲譽大著。恣情山水,與騷人、野衲作醉鄉游。時寫叢蘭瘦石於酒廊、僧壁,隨手題句,觀者歎絕。著有板橋全集,手書刻之。所作賣畫潤格,傳頌一時。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世稱「三絕」,擅畫蘭竹。鄭燮一生畫竹最多,次則蘭、石,但也畫松畫菊,是清代比較有代表性的文人畫家。生93年11月22日,卒於1765年1月22日,享年七十三歲。

    清代的鄭板橋,是歷史上的傑出名人,「揚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絕「詩書畫」聞名於世的書畫家、文學家。他的一生可以分為「讀書、教書」、賣畫揚州、「中舉人、進士」及宦游、作吏山東和再次賣畫揚州五個階段。

    、讀書、教書鄭燮93766年),字克柔,號理庵,又號板橋,江蘇興化人,祖籍蘇州。他的先祖於明洪武年間由蘇州閶門遷居興化城內至汪頭,至鄭板橋已是第十四代。父親鄭之本,字立庵,號夢陽,廩生,鄭板橋故居品學兼優,家居授徒,受業者先後達數百人年11月22日子時鄭板橋出生,其時家道已經中落,生活十分拮据。三歲時,生母汪夫人去世,十四歲又失去繼母鄭夫人。乳母費氏是一位善良、勤勞、樸真的勞動婦女,給了鄭板橋悉心周到的照顧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成了鄭板橋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鄭板橋資質聰慧,三歲識字,至八、九歲已在父親的指導下作文聯對。少時隨父立庵至真州毛家橋讀書。十六歲從鄉先輩陸種園先生學填詞。大約在二十歲左右考取秀才。二十三歲娶妻徐夫人。是年秋鄭板橋首次赴北京,於漱雲軒楷歐陽修。二十六歲至真州之江村設熟教書。三十歲,父親去世,此時板橋已有二女一子,生活更加困苦。作詩,慨歎鄭生三十無一營」

    二、賣畫揚州由於生活困苦,鄭板橋在三十歲以後即棄館至揚州賣畫為生,實救困貧,托名風雅」。在揚州賣畫十年期間,也穿插著一些旅遊活動。不幸的是徐夫人所生之子去世,鄭板橋曾作詩以致哀。三十二歲出遊江西,於廬山結識無方上人和滿洲士人保祿。三十三歲,出遊北京,與禪宗尊宿及其門羽林諸子弟交遊,放言高論,臧否人物,因而得狂名。在名期間,結織了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即紫瓊崖主人。三十五歲,客於通州。三十六歲,揚州天寧寺,手寫各一部。三十七歲時,作初稿.三十九歲,徐夫人病歿。鄭板橋十載揚州,結論了許多畫友,金農、黃慎等都與他過往甚密,對他的創作思想乃至性格都有極大的影響。

    三、中舉人、進士及宦游1732年,鄭板橋四十歲,是年秋,赴南京參加鄉試,中舉人,作詩。為求深造,赴鎮江焦山讀書。現焦山別峰庵有鄭板橋手書木刻對聯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1736年,乾隆元年,四十四歲,在北京,參加禮部會試,中貢士,五月,於太和殿前丹墀參加殿試,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為賜進士出身」,特作並題詩曰我亦終葵稱進士,相隨丹桂狀元郎」,喜悅之情溢於言表年,四十五歲,滯留北京一年左右,以圖仕進,未果,南歸揚州.得江西程羽宸資助,娶饒氏。乳母費氏卒年,四十七歲,作七律四首贈淮南監運使虞見曾年,四十八歲,為董偉業作序年,四十九歲,入京,候補官缺,受到慎郡王允禧的禮誠款待。

    四、作吏山東鄭板橋五十歲時,即1742年春天,為范縣令兼署小縣朝城,始訂定詩、詞集年,五十一歲,將幾經修改,至是方定稿,刻者為上元司徒文膏年,饒氏生子。鄭板橋宰范期間,重視農桑,體察民情、興民休息,百姓安居樂業年,乾隆十一年,五十四歲,自范縣調署濰縣。是年山東大饑,人相食。濰縣原本繁華大邑,然自是年災荒連年,救災便成了鄭板橋主持濰縣政事的一項重要內容,他開倉賑貨,令民具領券供給,又大興工役,修城築池,招遠近饑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戶開廠煮粥輪食之。盡封積粟之家,活萬餘人。秋以歉收,捐廉代輪,盡毀借條,活民無算。濰縣饑民出關覓食,板橋感歎系之,作年大學士高斌和都御史劉統勳為特使到山東放賑,板橋隨之。秋大熟,濰縣災情漸趨緩解,饑民也由關外絡繹返鄉,板橋作紀其事。為防水浸寇擾,捐資倡眾大修濰縣城牆。秋末,書年,海水溢,板橋至濰縣北邊禹王台勘災。鄭板橋作官意在得志則澤加於民」,因而他理政時能體恤平民和小商販,改革弊政,並從法令上、措施上維護他們的利益,板橋宰濰期間勤政廉政,無留積,亦無冤民」,深得百姓擁戴。濰縣富商雲集,人們以奢靡相容,鄭板橋力倡文事,發現人才,留下了許多佳話年,滿洲正黃旗人、侍講學士德保主試山東,板橋同在試院,相與唱和年,乾隆出巡山東。鄭板橋為書畫史,參與籌備,佈置天子登泰山諸事,臥泰山絕頂四十餘日,常以此自豪,鐫一印章雲乾隆柬封書畫史」年,五十七歲,饒氏所生之子又於興化病歿。與御史沈延芳同游郭氏園。重訂、、,並手寫付梓年撰……同年,重修文昌祠,倡建狀元橋,作年,五十九歲,作橫幅年,主持修濰縣城隍廟,撰。在和裡,板橋力勸濰縣紳民修文潔行」,在濰且百姓間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同年,與濰縣童生韓鎬論文,並作行書七言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鄭板橋在濰縣任上著述頗多,其四十首尤為膾炙人口。

    五、再次賣畫揚州民於順處皆成子,官到閒時」。官濰七年,板橋無論是在吏治還是詩文書畫方面都達到了新的高峰,吏治文名,為時所重」。板橋居官十年,洞察了官場的種種黑暗,立功天地,字養生民」的抱負難以實現,歸田之意與日俱增年,鄭板橋六十一歲,以為民請賑忤大吏而去官。去濰之時,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畫像以祀,並自發於濰城海島寺為鄭板橋建立了生祠。去官以後,板橋賣畫為生,往來於揚州、興化之間,與同道書畫往來,詩酒唱和年,鄭板橋游杭州。復過錢塘,至會稽,探禹**,游蘭亭,往來山年,六十五歲,參加了兩淮監運使虞見曾主持的虹橋修禊,並結識了袁枚,互以詩句贈答。這段時期,板橋所作書畫作品極多,流傳極廣年1月22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板橋卒,葬於興化城東管阮莊,享年七十三歲。板橋二子均早卒,以堂第鄭墨之子鄣田嗣。畫鄭板橋善畫竹、蘭、石、松、菊等,而以體貌疏朗、風格勁健的蘭竹最為著稱。他主張不泥古法,師法自然,極工而後能寫意」。他提出了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繪畫三階段說,把深思熟慮的構思與熟練的筆墨技巧結合起來,板橋畫竹以草書之中堅長撇法運之」,收到了多不亂,少不疏,脫盡時習,秀勁絕倫」的藝術效果。板橋所畫之竹氣韻生動,形神兼備。意在筆先」趣在法外」。板橋畫蘭,多為山野之蘭,以重墨草書之筆,盡寫蘭之爛漫天性。板橋畫石,骨法用筆,先勾出石的外貌輪廓,有時配以蘭竹,極為協調統一。鄭板橋的畫給當時清代書壇帶來了一股清新的活力,廣大知識分子,勞動人民視為珍寶,不惜重金爭購,廣為流傳。鄭板橋畫扇相傳,清朝的鄭板橋在晚年時,曾在濰縣當縣令。秋季的一天,他微服趕集,見一賣扇的老太太守著一堆無人問津的扇子發呆。鄭板橋趕上去,拿起一把扇子看,只見扇面素白如雪,無字無畫,眼下又錯過了用扇子的季節,自然也就沒有人來買了。鄭板橋在詢問的過程中得知老太太家境貧困,決定幫助她。於是,鄭板橋向一家商舖借來了筆、墨、硯台,揮筆潑墨。只見冉冉青竹、吐香幽蘭、傲霜秋菊、落雪寒梅等飛到扇面上,又配上詩行款式,使扇面詩畫相映成趣。周圍的看客爭相購買,不一會兒功夫,一堆扇子便銷售一空

    鄭板橋辭官回家,「一肩明月,兩袖清風」,惟攜黃狗一條,蘭花一盆。一夜,天冷,月黑,風大,雨密,板橋輾轉不眠,適有小偷光顧。他想:如高聲呼喊,萬一小偷動手,自己無力對付,佯裝熟睡,任他拿取,又不甘心。略一思考,翻身朝裡,低聲吟道:「細雨濛濛夜沉沉,樑上君子進我門。」

    此時,小偷已近床邊,聞聲暗驚。繼又聞:「腹內詩書存千卷,床頭金銀無半文。」小偷心想:不偷也罷。轉身出門,又聽裡面說:「出門休驚黃尾犬。」小偷想,既有惡犬,何不逾牆而出。正欲上牆,又聞:「越牆莫損蘭花盆。」小偷一看,牆頭果有蘭花一盆,乃細心避開,足方著地,屋裡又傳出:「天寒不及披衣送,趁著月黑趕豪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