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樓蘭情緣

《》正文 第二二九章 鄧文原 文 / 何凌霄

    鄧文原

    編輯本段]

    人物簡介

    〔公元1258年至1328年〕字善之,一字匪石,人稱素履先生,四川綿州(今綿陽)人,其父早年避兵入杭,或稱杭州人。又因綿州古屬巴西郡,人稱鄧文原為「鄧巴西」。生於宋理宗寶祐六年,卒於元泰定帝致和元年,年71歲。博學善書。宋末應浙西轉運司試中魁,選至元間辟,為杭州路儒學正,累遷翰林待製出,倉江南浙西廉訪司事,讞獄明允至治中,(公元1322年左右)官至集賢,直學士兼園子祭酒,卒謐文肅。文原著有內制集素履齋稿,今僅存《巴西文集》一卷,《四庫總目》作風皆溫醇典雅。傳世書跡有《臨急就章卷》等。

    編輯本段]

    生平事跡

    鄧文原青年時就與趙孟頫定交,被趙孟頫稱為自己的「畏友」,兩人感情至深。大德二年,成宗召趙孟頫入大都書金字《藏經》,許舉能書者自隨,鄧文原為趙所薦,共同入京,使他的書法大顯於世。在鄧文原傳世不多的書作中,可以明顯地看出他受趙孟頫的影響要比鮮於樞深,他的書法風格頗似趙氏,如《黃庭堅松風閣詩卷跋》、《瞻近漢時二帖跋》等。陶宗儀《書史會要》評曰:「鄧文原正、行、草書,早法二王,後法李北海。」宗法晉人的書學觀和學書之路正和趙孟頫一致,兩人在書法活動中接觸頻繁,且手札往還,自然受到感染。()鄧文原除了擅長寫正書、行書、今草外,對章草也出於刻帖又兼行楷流美筆意,明人袁華跋日:「觀其運筆,若神出海,飛翔白如。」

    鄧文原和鮮於樞同在趙孟頫復古的大旗下,成為元代復古潮流中不可缺少的幹將。鮮於的影響不如趙,而鄧的影響不及鮮於,如果將鮮于歸於英年早逝的話,那麼鄧的原因則是其晚年疏於翰事,書名漸隱。有張雨跋《臨急就章》文為證:「(鄧)早歲大合作。中歲以往,爵位日高,而書學益廢。與之交筆硯,始以余言不妄。殆暮年章草,如隔事矣。信為學不可止如此。」,可見鄧氏因多涉政事,翰墨日疏,以至未能在其後半生再將自己的風格拓展得更加鮮明。

    編輯本段]

    法作品

    鄧文原《家書帖》頁,元,鄧文原書,紙本,縱橫行書。

    釋文:

    連收慶長書,知吾妻一向平安,甚喜。我客中幸無恙,但終日勞於酬應,而老陸雖無他過,其蠢不可言,飲食起居,多不如意,無奈何也。若還司後未有脫身之計,不知吾妻可同穩兒暫到宣州,伺八月分司卻還杭如何?若不可來,則止。此行皆未有脫暖之衣,又無便可寄,茲因饒州令史鋪馬便,作此。文原書寄賢妻縣君。

    鈐「素履齋」印。鑒藏印有「友古軒」、「樂庵」。

    此封家書敘述了作者當時的境況。宣州在元代屬江東建康道,現為安徽屬地。考《元史·鄧文原本傳》:「延祐四年升翰林待制,五年出僉江南浙西道肅政廉訪使。……六年移江東道。……至治二年,召為集賢直學士。」固知此信為鄧文原任江東建康道肅政廉訪司時所寫,即元延祐六年至至治二年(1319年-1322年)間,鄧文原60餘歲時所作。文中「慶長」名鄧衍,《元史》附名鄧氏本傳後,「陰授江浙等處伊學副提舉,未任卒。」

    此書行筆連綿,韻意清閒,筆勢放縱,任興所適,頗有「任天然而自逸,若眾山之連峰」之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