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樓蘭情緣

《》正文 第八十二章 荀子 文 / 何凌霄

    荀子

    百科名片荀子畫像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字卿,因避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漢族,周朝戰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時人尊稱「荀卿」。曾三次出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後為楚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展,提倡性惡論,常被與孟子的性善論比較。對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當的貢獻。

    目錄

    人物生平

    哲學思想

    史籍記載

    傳世名言

    作品一覽

    研究考證

    電視劇《荀子》

    動畫片《秦時明月》中的人物人物生平

    哲學思想

    史籍記載

    傳世名言

    作品一覽

    研究考證

    電視劇《荀子》

    動畫片《秦時明月》中的人物

    人物生平

    《史記.荀卿列傳》記錄了他的生平。荀子於五十年始來遊學於齊,至襄王時代「最為老師」,「三為祭酒」。後來被逸而適楚,春申君以為蘭陵令,春申君死而荀卿廢,家居蘭陵,韓非、李斯都是他的入室弟子,亦因為他的兩名弟子為法家代表人物,使歷代有部分學者懷疑荀子是否屬於儒家學者,荀子也因其弟子而在中國歷史上受到許多學者猛烈抨擊。

    在此期間,他曾入秦,稱秦國「治之至也」。又到過趙國與臨武君議兵於趙孝成王面前。最後老死於楚國。他曾經傳道授業,戰國末期兩位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韓非、李斯、漢初政治家科學家張蒼均為其門下高足。著作集為《荀子》(唐代楊倞為其作注,因為荀子受歷代學者的抨擊,其注者不多。直至清**據學興盛,註釋校訂者才增加。現代研究荀子的學者也較古代為多。)

    包括清代王先謙,民國時代的梁啟雄。清末學者譚嗣同,在他的《仁學》中這樣評價「(中國)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願也。」晚年的代表作有《勸學》。

    《史記》記載李斯「乃從荀卿學帝王之術」,荀子的「帝王之術」,通過李斯後來的實踐,體現出來。北宋蘇軾在《荀卿論》中說:「荀卿明王道,述禮樂,而李斯以其學亂天下。」

    哲學思想

    荀子像(中國大百科簡明))

    荀子的思想偏向經驗以及人事方面,是從社會脈絡方面出發,重視社會秩序,反對神秘主義的思想,重視人為的努力。孔子中心思想為「仁」,孟子中心思想為「義」,荀子繼二人後提出「禮」,重視社會上人們行為的規範。以孔子為聖人,但反對孟子和子思為首的「思孟學派」哲學思想,認為子貢與自己才是繼承孔子思想的學者。荀子認為人與生俱來就想滿足**,若**得不到滿足便會發生爭執,因此主張人性本惡,須要由聖王及禮法的教化,來「化性起偽」使人格提高。

    荀況是新興地主階級的思想家。他的學問淵博,在繼承前期儒家學說的基礎上,又吸收了各家的長處加以綜合、改造,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體系,發展了古代唯物主義傳統。現存的《荀子》三十二篇,大部分是荀子自己的著作,涉及到哲學、邏輯、政治、道德許多方面的內容。在自然觀方面,他反對信仰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轉移的,並提出人定勝天的思想;在人性問題上,他提出「性惡論」,主張人性有惡,否認天賦的道德觀念。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在政治思想上,他堅持儒家的禮治原則,同時重視人的物質需求,主張發展經濟和禮治法治相結合。在認識論上,他承認人的思維能反映現實。但有輕視感官作用的傾向。在有名的《勸學篇》中,他集中論述了他關於學習的見解。文中強調「學」的重要性,認為只有博學才能「知行而無過」,同時指出學習必須聯繫實際,學以致用,學習態度應當精誠專一,堅持不懈。他非常重視教師在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國家要興旺,就必須看重教師,同時對教師提出嚴格要求,認為教師如果不給學生做出榜樣,學生是不能躬行實踐的。

    《荀子》的文章論題鮮明,結構嚴謹,說理透徹,有很強的邏輯性。語言豐富多彩,善於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風格,對後世章有一定影響。《荀子》中的五篇短賦,開創了以賦為名的文學體裁;他採用當時民歌形式寫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運用說唱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政治、學術思想,對後世也有一定影響。荀況不愧為我國古代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傑出的文學家、教育家。此外,荀子還是陰陽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史籍記載

    荀子的生平活動,《風俗通義.窮通》記載:「齊威王之時,聚天下賢士於稷下……孫卿有秀才,年十五始來遊學。」在公元前286年,齊滅宋,《鹽鐵論.論儒》談到齊閔王驕傲自大,「諸儒諫不從,各分散。」這時,荀卿向齊相進說:「處勝人之勢,會勝人之道」,指出:當今巨楚在我前面牽繫著,大燕在我後邊威逼著,勁魏在我右邊鉤取著,……一國策謀,三國必然乘機進犯,這樣,齊國必然導致四分五裂,國家將有滅亡的危險。(《荀子。強國》,下引本書,只注篇名)意見未被採納,孫卿去楚國。在齊襄王在位時(公元前283年—前265年),荀子第二次回到齊國,「荀卿最為老師。」他三次被推為祭酒(年高望重者)。(《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在范雎相秦期間(公元前266年—前255年),荀子到秦國見過秦昭王。昭王問:「儒無益於人之國?」荀子回答說:「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儒之為人下如是矣。」(《儒效》)「應侯(范雎)問孫卿子曰:入秦何見?」荀子回答說:「形勝」「百姓樸」、「百吏肅然」、士大夫「明通而公」,朝廷「聽決百事不留」,「治之至」;然而「殆無儒」,是「秦之所短」。由於秦國實行法治,荀子以儒治國的思想就行不通了。

    齊人有人讒言荀子,於是荀子離開了齊,來到楚國。公元前255年被任為蘭陵縣令。但有人認為荀子對楚國來講是個危險。所以荀子又辭楚來到趙國,趙國拜其為上卿。後來楚國有人向楚相春申君進言請荀子回楚。於是春申君派人請回荀子,復任蘭陵縣令。公元前238年,春申君被李園殺害,荀子罷了官。不幾年就去世了。

    荀子的著作,在漢代流傳的有三百多篇,經過劉向的編訂,刪去重複的,定著三十二篇。

    荀子早年遊學於齊,因學問博大,「最為老師」,曾三次擔任當時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學宮之長)。約公元前264年,應秦昭王聘,西遊入秦,稱秦國「百姓樸」、「百吏肅然」而近「治之至也」。後曾返回趙國,與臨武君議兵於趙孝成王前,以為「用兵攻戰之本在乎壹民」,「善附民者,是乃善用兵者也」(《荀子.議兵》)。後來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為蘭陵縣(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令。晚年從事教學和著述。

    傳世名言

    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3)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

    (4)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

    (5)鍥而捨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

    (7)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

    (8)君子曰:學不可以已。(《荀子·勸

    (9)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時不言而百姓期焉。

    作品一覽

    一、荀子的散透徹,氣勢渾厚,語言質樸,句法簡練綿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他一生「序列著數萬言」,後人編為《荀子》,其中除絕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外,小部分是他門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內容涉及哲學思想、政治問題、治學方法、立身處世之道、學術論辯等方面,《勸其中的第一篇。

    二、關於「(蟹)非蛇鱔之**無可寄托者」(周錦華)

    非蛇鱔之**無可寄托者:荀況認為蟹性浮躁,心不專,自己不能挖洞,沒有蛇鱔的洞**就不能安身,這是不符合蟹的生活規律的。據老農說,蟹是會挖洞的。生物研究者說,蟹會挖洞,蛇鱔也會挖洞。但蛇鱔是利用天然的縫隙,用頭鑽進去,轉動身子,產生動力,從而挖成洞**的。蟹偶爾存身於蛇鱔之洞**,並非自己不會挖洞,認為蟹不會挖洞,是觀察不全面造成的錯誤認識。

    (摘自《〈勸學篇〉正誤》,1963年12月7日《文匯報》)

    三、課文刪節部分(省略處是課文選用部分)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這裡指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泛指南方和東北方邊地部落的人),生(剛誕生)而同聲(哭聲),長而異俗(風俗習慣),教(後天教化)使之然(這樣)也。《詩詩經》)曰:「嗟(jiē,歎詞)爾(你)君子,無恆(常)安息(安樂歇息)。靖(恭謹)共(同「供」,供職)爾位(職位),好嚮慕、追求此)正直。神之聽(察知)之(這,指代上述的美德),介(佑助,賜予)爾景(大、高)福。」

    神(最高智慧)莫大於化道(與自然規律化為一體,而能理解和運用它。「道」,自然規律),福莫長(超越)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一名鷦jiiao,是一種善築巢的小鳥)。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泛指鳥獸毛羽及草木細纖維),系(懸掛)之(「之」後省略介詞「於」)葦苕(tiao,蘆葦的穗),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堅固)也,所繫者然(使它這樣)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ye)干(一名烏扇,一種生於高地的白花長莖的草),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ren,古代以八尺,一說七尺為一仞)之淵(深谷)。木(指射干)莖非能長也(不是能長得很高),所立者然也(是所生長的地方使它這樣高)。蓬(莖長一尺左右的草,一般枝杈橫生,並不挺直)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nie,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的礦粉),與之俱黑(變黑)。蘭槐(香草名,莖葉叫蘭槐,它的塊根叫芷。芷是一種可作香料的植物)之根是為芷,其漸(浸泡)之(xiu,臭水、尿),君子不近,庶人(平民)不服(佩帶。古人常佩帶香草)。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居處,家居)必擇鄉,游(出外,交遊)必就(接近)士(指品德兼優的人),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正直的人)也。

    物類之起(事物聚集成類),必有所始(開始的原因)。榮辱之來,必象(符合,依據)其德(品德行為)。肉腐出蟲,魚枯生蠹(du,蛀蟲)。怠慢(鬆懈,不謹慎)忘身(自己應守的規範),禍災乃作(起,發生)。強(太剛強)自取(自己招來)柱(通「祝」,折斷的意思),柔自取束(約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集結,聚集)。施(放置)薪(木柴)若一(如一,同樣的),火就(接近,向)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同類)生,禽獸群(同類為群)焉,物各從其類(同類)也。是故質(箭靶)的(靶心)張(張開)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伐木斧)至焉,樹成陰而眾鳥息焉,醯(xi,醋)酸而蚋(rui,蚊類小蟲)聚焉。故言(不慎的語言)有召(招致)禍也,行(不慎的行為)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指立身行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這裡有精誠專一,埋頭苦幹的意思)之志者,無昭昭(明顯的樣子)之明;無昏昏(略同於「冥冥」)之事者,無赫赫(顯著盛大的樣子)之功(功績)。行衢(qu)道(交叉錯雜的路,歧路)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不被雙方所寬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聽得清楚)。(teng)蛇(傳說中一種能飛的蛇)無足而飛,梧鼠(即shi鼠)五技(技能。「能飛不能過屋,能緣不能窮木,能游不能渡谷,能**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此之謂五技」)而窮(沒有辦法)。詩曰:「尸鳩(布谷鳥)在桑,其子七兮(《毛傳》說,布谷鳥養育七隻小鳥,喂小鳥時,早晨從上開始,依次往下喂,晚上從下開始,依次往上喂,平均如一,天天如此。這裡取其心專一的意思)。淑(善)人君子,其儀一(行為、舉止、儀態始終如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像打結一樣,不會散開,比喻專心致志)兮。」故君子結習時精神專注)也。

    四、《勸學》賞析(李建強)

    《勸學》作為《荀子》的開篇之作,是一篇論述學習的重要意義,勸導人們以正確的目的、態度和方法去學習的散文。文章以樸素的唯物主義為理論基礎,旁徵博引,娓娓說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藝術風格。

    《勸篇說理性很強的文字,駕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於枯燥和單調的。但這篇文章卻形象清新、膾炙人口,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於,它把深奧的道理寓於大量淺顯貼切的比喻之中,運用比喻時手法又極其靈活自然,生動鮮明而絕無枯燥的學究氣。如文章開首,連用「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等四個比喻,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來闡述「學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稱雄辯奇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收到了先聲奪人的強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體幾乎都常見的、易懂的,這些彷彿信手拈來的通俗明瞭的比喻,都會使人自然而然地聯想到某些直觀、淺近的形象事物,進而連類比物,啟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說的深刻道理。

    從形式上看,《勸學》中的比喻靈巧多樣、運用自如。闡述觀點,論證道理,有的從正面設喻(「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有的從反面設喻(「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有的單獨設喻,有的連續設喻;有的同類並列,有的正反對照;有的只設喻而把道理隱含其中,有的先設喻再引出要說的道理。總之,鋪錦列繡,無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雖多,卻無板滯生硬的感覺,相反,隨著用比的連續轉換和充分展開,形成整齊而又富於變化的句式,使文章顯得錯落有致,生氣勃勃。

    《勸學》在寫作上的再一個特點是大量運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對比。文章一開始就是一組排比:「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這樣的排比句式在文中舉不勝舉,既富於論辯色彩,又富有文學韻味,甚或有一種音樂的節奏感流動在其中。同樣,在對比手法的運用上,《勸學》也很有特色。如在說明學習要善於積累的道理時,作者先後以「騏驥」與「駑馬」、「朽木」與「金石」作對比,說明「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捨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充分顯示出「不捨」對於學習的重大意義。在闡述學習要專心致志的道理時,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對比,前者「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卻能「上食埃土,下飲黃泉」,後者雖有「八跪而二螯」,卻「非蛇蟮之**無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於前者「用心一也」,後者「用心躁也」。鮮明的對比,強烈的反襯,增強了說理的份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諸子大成」的美稱,鋪陳揚厲,說理透闢;行文簡潔,精練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選自《中外散文名篇鑒賞辭典》,安徽文藝出版社1989年版。有刪節)

    五、從《勸荀子》的寫作特色(胡格非)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諸子的哲理散文一樣,也是獨具風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樣,用正反相成、矛盾統一的辯證法思想貫穿始終;也不像《墨子》那樣,用嚴密、周詳的形式邏輯進行推理;既不像《莊子》那樣,海闊天空、神思飛越,富有浪漫主義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樣,語言犀利、氣勢磅礡,具有雄辯家的特點。他是在老老實實地講述道理。他的文章樸實渾厚、詳盡嚴謹,句式比較整齊,而且擅長用多樣化的比喻闡明深刻道理。這一切構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將《荀子概括為「學者之文」,這是十分恰當的評論。

    《勸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開宗明義的第一篇。全文共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論述學習的重要性;後一部分,論述學習的步驟、內容、途徑等有關問題;而以「學不可以已」作為貫穿全文的中心思想。從《勸學》前面部分節選的幾個片段,解放後一直被選為中學語文教材,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傳統名篇之一。

    《勸學》各段的條理十分清楚,基每段闡述一個具體問題。而且總在文字的開頭、結尾部分作出明確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寫道:「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這既的一個中心論題,也是第一段所要開始闡述的內容。而在段的結尾部分則歸結道:「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這就明確而有力地照應首句,收束了上文,並且清楚地點明了該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來說明個人獨自冥思苦想遠不如學習有益。而在列舉了「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等幾個生活中十分常見而又極有說服力的比喻後,有力地小結道:「君子生(性)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在這裡,荀子從他的「性惡論」觀點出發,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惡的,其所以不同於眾人,就在於他善於向良師益友學習嘉言懿行,以改變自己的不良天性。這個「物」字就從「舟楫」「輿馬」之類,變成了學習的內容,文字也就逐漸深化了。這裡舉的兩個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應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該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適當概括。總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則並不死板。先秦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較難讀,荀子這種謹嚴、樸實的寫作方法,對幫助讀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是十分有效的。

    在中,巧妙地運用大量比喻進行論述,這是《勸學》另一個十分突出的特點。有時作品集中了好些並列的比喻,從同一角度反覆地說明問題。這種手法,在修辭上叫做「博喻」,不過一般大都是用來輔助景物描寫。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來說明事理。

    有時作者又採用對比的方法,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對照,以增強文字的說服力。例如,在強調學習必須持之以恆、用心專一時,他不但用了一些並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舉了「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和「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捨之,朽木不折」和「鍥而不捨,金石可鏤」;以及「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的蚯蚓,竟能在地下來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卻連一個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這就表明,「積」與「不積」所產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學思想中,「積」個重要觀點。荀子認為,要學有所成,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積累。一個人長期耕田(「積耨耕」),就會成為農夫,長期砍砍削削(「積斲削」),就會成為工匠;長期販賣貨物(「積反貨」),就會成為商賈;長期學習禮義(「積禮義」),就會成為君子;聖人也只不過是「人之所積」。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樣,習慣成自然而已。瞭解了荀子這一思想觀點的重要意義,我們就不難懂得,他為什麼要費那麼大的力氣,選擇那麼多比喻,不憚煩地對讀者進行諄諄教導。

    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還善於通過比喻,將議論逐步引向深入。忽視了這一特點,我們就會被眾多的比喻弄得眼花繚亂,而理不清文字的脈絡。

    試以第一段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論斷性的話外,其餘全部由比喻組成。作者先用「青出於藍」和「冰寒於水」這兩個比喻,說明後天的影響可改變事物本性,並能使之有所發展。接下來又提出另一個比喻:中繩的直木,經改造後,變成了「其曲中規」的車輪;以後即使曬乾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復到「直」的狀態。這就說明,後天的影響,對改變事物本性來說,是起著決定性作用的。這樣就把道理的闡述向前推進了一步。然後再用「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兩個比喻,引出結論「博學而日參省乎己」的重要性。這一段以比喻為主的文字,從提出問題到進行小結,邏輯性是很強的。

    再以前面提到過的「積」字一段為例。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和「積水成淵,蛟龍生焉」是比喻,「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才是正意。對一個人來說,「積善」要達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變氣質,具備聖人的思想感情。緊承這一論斷,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四組比喻,它們闡述了前後相承的兩層意思。前面三組論述了「積」字的重要性:「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從正面說明,不「積」就將一事無成;「騏驥」與「駑馬」、「朽木」與「金石」這兩組對比的比喻,則著重表明,「積」與「不積」必將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前一組對比,偏重主觀條件的分析,後一組對比,偏重客觀情況的分析。三組比喻的結合使用,把道理講得十分清楚。後面部分的另一組,以「蚯蚓」和「螃蟹」的對比為喻,指出「用心專一」是「積」的關鍵,將論述進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關「積」字的基已經談清,於是作者緊扣「用心專一」進行小結。

    荀子這種用比喻說理的寫法,在其他先秦諸子散文中也是罕見的,應當說這是他的一種獨創。

    《勸學》的第三個重要特點,是句式整齊,讀時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適當夾進散句,使文氣流暢而不呆滯。

    由於具備以上一些風格特點,荀子的哲理散文,有它好讀的一面;但是,這並不是問題的全部情況。就以這篇《勸學》為例,通假字就用了十幾個之多,而且其中有些是不很常見的。

    有了這麼一大批攔路虎,《荀子》當然又有它並不易讀的另一面了。

    荀子的作品: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

    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

    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

    口言善,身行惡,國妖也

    出自:《荀子·大略》

    研究考證

    此書自來無解詁善本,唐大理評事楊倞所注已為最古,而亦頗有舛誤,至晚清之時一代學術大家王先謙先生採集各家之說,發揮己見,編成《荀子集解》。此書為當今註解《荀子》的最好版本。但近代以來的《荀子》注本,基本上襲自王先謙先生的《荀子集解》(思賢講捨光緒十七年初刊)。百十餘年來,全面超越其校釋成果的荀學著作尚未出現。

    其中較有影響的是梁啟雄的《荀子簡釋》(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年)、章詩同的《荀子簡注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北京大學《荀子》註釋組的《荀子新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楊柳橋的《荀子詁譯》(濟南:齊魯書社,1985年)、張覺的《荀子譯注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董治安和鄭傑文的《荀子匯校匯注》(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其中以學術價值著名的當數梁啟雄的《荀子簡釋》、張覺的《荀子譯注》、董治安和鄭傑文的《荀子匯校匯注》。

    電視劇《荀子》

    劇名:荀子

    題材:重大歷史題材

    集數:32

    製作機構:河北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

    許可證號:甲第號

    內容提要:

    戰國時期,荀子二度來到齊國擔任稷下學宮祭酒,韓國貴公子韓非子,楚國李斯、魏國陳囂等學子紛紛投奔稷下學宮。荀子在齊國推行的改革觸犯了權貴者的利益,遭到排擠。荀子帶弟子來到楚國最邊遠的蘭陵縣,在這裡他倡導禮義、興辦水利,鼓勵鄉親們務工經商發展經濟,很快使蘭陵百姓安居樂業。朝廷大巫師屈潤的兒子逼死民女,荀子秉公執法欲治其罪,遭屈潤陷害。荀子對楚國國君深感失望,決定離去。此時,秦國日益強大,並向天下招募人才,李斯投奔了秦國,韓非回到韓國,陳囂則隨荀子回到趙國。老年荀子致力於講學,李斯擔任了秦國丞相後,深知李斯天性的荀子廢寢忘食著諸子學說,並分交給弟子們收藏,做完這些後,九十多歲的荀子絕食三日告別人世。

    《秦時明月荀子

    動畫片《秦時明月》中的人物

    荀子:名況,字卿。秦時明月第三部《諸子百家》的新人物。是戰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也是儒家即孔子和孟子之後的另一位儒學大家,更是兩位法家著名代表人物——李斯、韓非的授業老師。是一位仙風道骨、神清氣俊的老者。現任儒家掌門伏念的師叔,儒家輩分最高的長者高人。精通圍棋、喜好花草。然而脾氣古怪,為人嚴苛,即使是身為掌門人的伏念有時也會被他罵得狗血淋頭,反而對一向不按規矩辦事的張良倒是頗為讚賞。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