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言情小說 > 開拓美洲大陸

《》正文 第三十一章 興修道路 文 / 齊國大王

    佔領北部平原並不困難,北部平原印第安人再多不過四十萬,而這裡差不多後世美國三個州的面積,大約有100多萬平方公里。這個數據大家可能沒有多少概念。

    中國的一個省大約十萬到二十萬左右平方公里,就是說龍城所統治的地域有後世中國七八個省那麼大面積。

    說是橫掃其實不過是把這些部落集中起來,其它不服的則驅趕到中部地區。名義上的佔領,還不如維持現狀,累得龍城耗費物資人力。

    所以劉銘的第二大計劃是大肆興建農田牧場,同時在將來逐步開放私人產業,不過目前顯然還不到時候,劉銘仍然需要將人口集中起來,加開採集資源的速度。

    劉銘保持速度,一路隨著興建建築,揮霍著資源。最後劉銘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建了多少個城鎮,不過如果這些小衛星城鎮在龍城資源的資助下,會不斷的擴大發展以最快的速度消耗掉土地。

    龍城,龐大的會議室裡,眾人報到著這段時期的戰果和損失。會議室大約有500平方米,中型的。像這樣的城鎮大樓裡還有十個之多;為什麼這裡的城鎮如此之大呢?

    其實劉銘早在建立麻省和新港後,發現了可以運送的主城卡片,可以將龍城的城鎮大樓擴大為真正的會議室和政府部門。前段時間劉銘就運送了這張卡片,將之擴大,大大緩解龍城行政機構增長几倍後的壓力。

    經過三個月的掃蕩,所有北部只剩下一個勢力,龍城。所有其它部落大約總共三十萬,為了不影響以後融合,劉銘準備混合分為六部分,然後分別建城,讓其駐紮。

    會議中蒙奇作為第二大軍事長官,總結這次戰鬥。「戰鬥總時間三個月,總兵力兩萬人,死亡人數一千,失蹤人數三百;俘獲敵人三十萬。」簡潔的報道大致說出了這次戰爭得失。

    卡修斯,民政部部長,總結了物資方面的消耗,他嚴肅的道:「這次消耗了大約2000萬斤糧食,總是俘虜每月還在消耗900萬斤糧食。士兵兩萬人,刀具損壞有四千具,同時有三萬件大衣運送到營地。」

    戰爭打完到了冰冷的冬季,靠近中部的地區還好,不是很冷,不過草原上風大,外出作戰的士兵寒冷不同在龍城。

    而俘虜劉銘想要將之轉化為臣民,故而沒有厚此薄彼,將一萬多件大衣分為俘虜中的老人孩子。每天也讓他們填飽肚子,能夠生存下來。這些人仍在臨時駐地裡,還有安排好去處。

    卡修斯接著道:「不過還是有收穫,大約繳獲了一百萬張毛皮,這差不多是所有部落幾十年的積累了。另外這次還繳獲黃金器物和大量的牛羊等。大約有羊五十萬頭,牛約二十萬頭。」

    劉銘估計了一下,雖然這次消耗不少,可是得到這麼多頭牛羊也算值得了。正好龍城下一步是新建牧場,集體養殖牛羊,這批可以留下仔擴大放牧。

    接下來穆尼作為首席學者,帶著人跟著劉銘上了戰場;雖然無奈的為劉銘服務,但他也很滿意;因為這裡新作物新品種的動物太多,讓他癡迷研究中。

    穆尼已經可以用中文,會議室裡的人講話大多夾雜著印第安語和中文,正規場合劉銘還是要求了中文,畢竟文化可以加進民族融合。

    穆尼用有點怪腔調的漢語道:「城主大人,這次勘測發現了二十多座大型鐵礦、煤礦,大部分都是露天的容易開採;另外還發現新品種棉花,蕃薯,西紅柿,土豆等等。」

    當然他說的其實都是劉銘的命名,很多還是劉銘發現的。不過棉花確實是穆尼帶著專家找到的,當然茫茫大草原找到這些物種很大一部分靠運氣。

    棉花對於劉銘來說是意外之喜,龍城如今只有麻布用,而麻布雖說滿足了大部分人的需求,但是舒適度太差,而且不保暖。棉花的移植劉銘讓穆尼這群人處理,大約有五百株被移植到龍城,明年就可以大規模的種植。這省了劉銘不少事,他當初還想以後有機會到印度引進棉花的。

    聽著眾人說完,劉銘才開始講話。由於會議完全模式完全後世一樣的,劉銘也習慣於如此,便一直這樣開會。他站在高台上道:「這一次戰爭為龍城迎來一輪的發展,不僅領土無限擴大,同時人口也即將突破五十萬,成為了美洲第一大勢力當然除西方人外。」

    說到這裡下面的穆尼翻了翻白眼,他對於劉銘對西方人的過度警惕表示很疑惑、同時有些不屑。在龍城這麼快四個月了,對龍城的兵力他大致知道,新英格蘭的人口和士兵根本無法與之匹敵,要知道那裡多為僱傭兵,對於新英格蘭根本毫無歸屬感,同時新英格蘭根基比龍城還不穩,雖然通過分化籠絡了一大批印第安人,然而與之的矛盾越來越劇烈,特別是宗教方面。

    由於新英格蘭領袖為教派人士,熱衷於傳教把新教強制的引入了印第安人中,與印第安人自己的信仰發生劇烈衝突。

    只要劉銘引一支五千部隊,完全可以佔領那裡,正因為如此他對劉銘過於小心翼翼,警惕表示不滿。

    穆尼的想法劉銘並不瞭解,而且他沒有去瞭解在他看來以後穆尼不要想踏出美洲,以後乖乖為龍城服務,若想走劉銘不介意展示他冷酷一面。隨便扔到荒郊中,被野獸吃了就不能怪劉銘不守信譽,到時候也只能怪自己倒霉。

    劉銘接著道:「接下來我們要迎接更大的挑戰,盡快消耗這麼大塊土地。而下一步計劃是修路!修路!」頓時眾人一陣疑惑,難道不是大修城池嗎?

    「沒錯,確實是修路;為什麼呢?路才是領土的血脈,只有路通了,龍城才能發展起來。有多少東西需要靠運輸,如果運輸不了物資,其他各城也建不起來。為了修路,必須要動用大約二十萬人。這樣後勤壓力會很重,農業部與民政部需要做好準備。」

    說完下面就沸騰了,二十萬人,龍城才剛剛達到這個數目,動用這麼多人這是一個多大的工程啊。

    其實劉銘的意思是修兩條主路橫貫美洲北部,一條主要通過那些礦物資源,一條則通過大批的良田。只要路修好了,村落可以沿著路向外延伸,很容易就發展起來。這兩天路不斷的輸送血給沿路的城池和村莊。

    其實修路,並不會耗費太多時間。這裡平原多,雖然也有丘陵和高地,畢竟佔地少。大部分路只需要鋪下石子,開出一條路就足夠了。簡陋的路當然不會耗費太多時間,劉銘有信心半年內建好路,同時把村莊城池建起。

    他將採用分段修路的方式,最後幾段路連起來就行了。這會大大加快工程速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