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三百七十五章 財政之蘇北 文 / 雨天下雨

    軍械產品、鐵路材料以及其他民用產品,使得福元機器廠已經是擺脫了單純的兵工廠模式,而是成長為一個跨越軍民市場、同時進軍鋼鐵、化工、機械、國防的超級企業。

    這個融合絕大部分北方資本家資本的超級企業早就已經脫離了福元公司的掌控,現在該企業的總部直屬兵工廠以及諸多附屬子公司的總資產規模已經是超過了五千萬圓,其資產規模早就已經超過了原先母公司福元公司的規模。

    如此的福元機器廠乃是當代中國甚至在遠東地區裡都是當之無愧的超級企業。

    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對於唐山當地的經濟影響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居住在唐山新市區裡的人有半數都是福元機器廠的直接僱員或者間接僱員,剩下的都是這些僱員的家人!

    有著福元機器廠在,唐山地區的發展自然也是迅速無比,圍繞著這個福元機器廠,唐山形成了一個初步的重工業區,在唐山有著上百家民營中小規模企業為福元機器廠提供配套服務。

    重工業以及帶動的相關產業發展,讓唐山地區的稅收也是一天比一天多,其稅收的增多不僅僅讓國庫收入增加,也是讓當地府縣的地稅增加眾多。

    以唐山行政公署所在地,福元機器廠以及諸多直屬、關聯企業的總部所在地『灤州市』為例子,這個年初剛倣傚營口改稱『市』的城市,乃是當代中國聞名的爆發富式城市,其雖然只是一個縣級城市,但是預計其1908年度財政收入有望超過千萬之巨,這個數據別說讓其他城市嚇傻眼,就連其他省份都得被驚掉嚇怕,別說什麼地方府縣了,河南、安徽、山西、雲南這些省份,人家一個省的年財政收入也不過七八百萬到千萬左右,你區區一個縣,而且還不是京師、上海這些超級大城市就一年千萬`稅收,你讓別人怎麼活啊!

    只是羨慕嫉妒恨也沒辦法,誰讓人家地盤上有著福元機器廠這個超級巨頭呢,這千萬`稅收裡頭,超過八成都是福元機器廠以及直屬企業所貢獻!

    雖然這千萬`稅收大部分都是要上繳國庫,但是依舊灤州市依舊能夠留下相當多的稅款充當地方政府的花銷。

    而有錢的灤州市政府大手一揮,就是號稱要建成了一個現代化的新城區,同時還喊出了『唐山工業開發區』的口號,試圖整合現有的工業規劃,打造中國乃是遠東最頂級的重工業城市。

    所以以灤州市為主導,再加上其他地方的收入,唐山行政公署1908年度的財政收入預計在兩千萬圓左右。

    東三省、唐山行政公署外,還能夠給蘇系貢獻大額收入的自然是直隸了,直隸的經濟發展只能說老樣子,王英楷時代是怎麼樣的,現在還是怎麼樣的,再加上把唐山地區除開來算,所以財政部預測1908年度直隸省(不含唐山地區)的財政收入大約在三千萬圓上下。

    再過來就是山東了,財政部預計能夠在該省收取大約一千五百萬圓的稅收。

    而河南嘛,去年才收了幾百萬的稅,今年就算經過了剿匪、民生有所恢復,但是也強不到那裡去,財政部預計能夠收上來一千萬圓就算不錯了,甚至還可能沒有這個數,只有八`九百萬也不是不可能的。

    然後是位於前線戰區的蘇北,蘇北雖然也是歸屬江蘇,而江蘇是當代中國的第一經濟大省,然而都是江蘇,但是蘇南和蘇北卻是天差地別,當代江蘇的經濟重心幾乎都集中在蘇南一帶,而蘇北的情況雖然要比其他窮省要好一些,但是也遠遠談不上富裕,說白了也是窮地方。

    同為江蘇,但是不能把蘇南和蘇北混為一談!

    這裡頭也不是沒有原因的,雖然蘇北地方不小,但是耕地面積遠遠不如江南地區,再加上蘇南的田賦素來極重,能夠收上來眾多的稅款。清末時期,蘇南各府縣的田賦總額差不多六百多萬,而蘇北地區十萬都不到。

    而工商業發展兩者也是不等一個等級上,最明顯的就是晚清時代江蘇的三大釐金總局,一個設在淞滬、一個設在蘇州、一個設在金陵,唯獨沒蘇北什麼事。關稅呢,都被蘇屬府縣包攬了去,同樣沒有蘇北什麼事。

    至於鹽政,清末時期裡鹽政收入屬於特殊收入,嚴格上並不歸屬蘇北管,清末時期鹽政收入素來也是不納入蘇北財政收入,而是納入寧屬收入的。

    說了這麼多,只是強調一點,那就是清末時代的蘇北財政收入是及其悲劇的,宣統三年的財政預算上,蘇北收入只有區區六十六萬兩,而蘇南各府縣則是有四千多萬(包含關稅、鹽稅等)蘇北的財政收入只佔據江蘇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一點六!

    別驚訝,這數據就是這麼誇張!

    然而了,這個數據也不能真實代表蘇北和蘇南地區的經濟水平,因為清末是和鹽政、關稅、茶、煙酒等收入分開來的,從列表上蘇北收入才六十幾萬兩,但蘇北地區的水平自然遠不止這個水平,比方說鹽政收入,嚴格上說起來就應該是劃入蘇北方面而不是劃入寧屬地區,關稅收入也應該分給蘇北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給了蘇屬地區。

    如果這兩項能夠歸還給蘇北地區,那麼蘇北地區的財政收入雖然還遠不如蘇南地區,但也不至於那麼難看!

    在前清時代,這些收入都是被納入了寧屬或蘇屬裡頭,但是現在嘛,江蘇已經被一分兩半,蘇系掌控下的蘇北自然也是和蘇南分了開來,趙東雲自然不可能把關稅和鹽政收入拿給段祺瑞的。

    儘管蘇北田賦不可能增加多少,但是鹽政、關稅、紡織的收入依舊是非常可觀的!

    按照財政部的預計,雖然蘇北經過戰亂,地處前線,但是以鹽政為主,1908年度的財政收入依舊有望達到一千萬圓左右。

    只是這個數據和蘇南五千

    多萬圓的水平比起來,依舊差的非常遠。

    安徽那邊,蘇系控制的只有皖北地區,而且重要城市安慶還不在手上!

    這安徽本來就是全國聞名的窮省,歷史上1909年安徽全省的財政收入只有區區六百四十多萬兩銀子,如今蘇系掌控的大部分皖北地區又飽受戰亂,地處前線,明年能夠收上來六七百萬圓就得燒高香了。

    東三省、唐山行政公署、直隸、山東、河南、蘇北、皖北、察哈爾等蒙古地區在內,1908年蘇繫在這些掌控地盤上預計能夠收取大約一億六千萬圓左右。

    這個數據看上去也算不錯了,但是對於國內來說並不算什麼。

    以趙東雲的最大競爭對手段祺瑞為例子,如今他麾下皖系掌控著蘇南、皖南、浙江、福建、江西、廣東諸多地區,按照財政部的推測,如果段祺瑞能保持上述地盤的話,並把徵稅的力度保持在前清狀態,那麼他就能夠輕易徵收超過一億五千萬以上的稅收,如果段祺瑞也學趙東雲整頓財政,同時加大對轄區的徵稅額度,那麼就能輕鬆超過蘇系,最後直奔兩億大關都不是不可能的。

    而且段祺瑞沒有趙東雲那麼多包袱,他收取的稅收可不管那麼多亂七八糟的欠款之多的,可都是能夠拿出來維持行政運轉和擴軍所需。

    然而趙東雲呢,既然成為了共和政府的總統,並且陸續承認了前清和列強簽訂的各項條約,縱然以此獲得了善後借款,但是也就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僅僅是每年需要償付的外國借款、賠款本息就要好幾千萬。

    所以僅僅是比財政情況的話,趙東雲領導的蘇系是完敗於段祺瑞的皖系的!

    然而軍閥之間的爭霸可不是比誰錢多,要說錢多,之前的南方聯邦更多錢,還不是一樣被窮光蛋一樣,連軍費都拿不出來的北洋軍閥打出翔來。

    「明年的財政預算收入初步定為一億六千萬,不過隨著局勢的變化也會發生變化,如果我軍能夠在渡江並拿下江南地區,那麼有了江南後,財政收入就完全可以輕易再增加五千萬圓以上!」周學熙雖然不是軍方的那些好戰分子,但是他卻是一直都是支持軍方準備南下渡江作戰的,不為別的,就為了拿下江南。

    如果能夠拿下江南,哪怕花出去幾千萬戰費都是值的。

    但是就和奉天、唐山兩地是蘇系的核心地盤,趙東雲的命`根子一樣,江南同樣是皖系的核心控制區,段祺瑞的命`根子。

    段祺瑞為了守住江南,不僅僅從江西、廣東等省抽調部隊北上增援,同樣也在快速組建新部隊,段祺瑞他雖然也缺錢,但是財政情況比趙東雲好多了,說新組建就新組建部隊,完全不用和趙東雲那樣,第十四師、第十五師的組建計劃都提出半年了,如今之組建了一個第十四師,至於第十五師現在只有區區一個不滿編的旅而已,要編成還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要拿下江南,那絕對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蘇系奉軍為了籌備繼續南下渡江作戰計劃,已經是在十二月份就開始準備了,而現在依舊沒能完成準備工作。

    周學熙暢想了拿下江南後能夠收取多少稅收後,也沒有出神太久,很快就是在此道:「雖然預計今年我們可以徵收約一億六千圓左右的稅收,但是大規模的徵稅會集中在夏稅和秋稅上,而在最近幾個月裡,稅收情況會比較困難。」

    趙東雲此時開口道:「最近幾個月的困難大家都清楚,你也不用太過擔心,善後借款的第一批款子用於戰費,初步是夠了,短期內軍方是不會再增加政府方面的財政壓力!」

    周學熙雖然口中如此說著,但是心裡卻是不以為然,軍方不會來增加政府的財政壓力?開玩笑,這是不可能的事。

    一旦打起仗來,那五百萬英鎊又能花多久?到時候前線打光了炮彈和子彈,你看看趙東平會不會找自己要錢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