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北洋梟雄

正文 第兩百四十章 兩江局勢 文 / 雨天下雨

    瀋陽的五月早已經沒有了深冬初春時節的寒冷,春夏交替之際南來的暖風給這個北方城市帶來了許久不曾有過的溫暖。

    已經換上了初夏輕薄衣裙的李婉帶著滿臉的笑意看著一旁的趙東雲,此時趙東雲懷裡抱著數月大的小女兒,露出了平日裡難得一見的笑容。

    這種笑容和趙東雲日常露出的那種和藹笑容不同,往日的這種和藹笑容雖然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但是看多了的人都會知道,那是一種職業性的微笑,你可以從中感受到親切,但是你會很清晰的知道那絕不是他真心的笑容,因為那種笑容是屬於政治家的笑容。

    然而現在趙東雲露出的這個笑容,卻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笑容,那是屬於父親的笑容!

    李婉看著趙東雲用手指逗著小女兒,小手剛夠抓住他的手指,然後抓來抓去發出了咯咯的笑聲,看著這些的李婉自己也是露出了笑容,數月前女兒出生的時候,她可是讓很多人都失望了,尤其是趙家老太太更是絲毫都沒有掩飾自己的失望,雖然表面沒有說什麼,但是失望之色卻是任何人都可以感受得到的。

    加上年底方若蓮無孕多年後也終於懷孕,那趙家老太太更是瞧都不瞧李婉和她的小女兒一眼了,天天在大帥府吃齋念佛,祈禱老天爺讓方若蓮生一個大胖小子來,好繼承她老趙家的香火。

    好在其他人雖然不待見她生下的這個女兒,但是趙東雲卻是沒有半絲的不滿,相反還極為疼愛這小女兒,這才讓李婉放下心來。

    就在李婉遐想的時候,卻是看見李三從外頭走了進來,這讓李婉皺了皺眉,因為她知道每當李三來找趙東雲的時候,就代表著趙東雲又要工作了,在趙東雲本來配她們母女的時間就少,這難得的一天陪伴估計又會讓李三給攪合了。

    只見李三走到趙東雲身邊說了幾句什麼,然後趙東雲就是抱著女兒過來:「外頭有些事我要去處理下,晚上我再過來!」

    李婉儘管對現在的這種情況有些不滿,但是也知道這種時候不是刷小性子的時候,故而擠出笑容:「嗯,你去吧,工作要緊!」

    待走出了院門後,趙東雲道:「你把方壁永還有情報科的安於同也都叫過來!」

    剛才李三進來告訴他,王英楷給自己發來了密電,說中央要任命張懷芝為安徽都督。安徽再加上密電、張懷芝這幾個詞彙,足以讓任何人都知道其中絕對沒有那麼簡單,出於軍閥的本能,趙東雲幾乎立馬就是聯想到王英楷要對段祺瑞動手。

    因為誰都知道安徽是兩江巡閱使所轄的省份之一,北方共和政府的都督、巡閱使制度實際上和前清並沒有多大的區別,由於時間緊迫,所以對於前清的督撫制度並沒有進行直接的改變,只是換了個稱呼而已,簡單來說就是把巡撫換成都督,總督換成了巡閱使,甚至連行政轄區都是延續前清舊例,比如東三省巡閱使就是前清的東三省總督,前清的兩江總督就是兩江巡閱使,湖廣總督就是湖廣巡閱使。

    段祺瑞的兩江巡閱使轄區是包含:江蘇、安徽、江西,也就是說,這安徽應該是段祺瑞的地盤,甭管段祺瑞有沒有徹底打下來。

    對於地方軍閥的官員安排,雖然不可能倣傚前清,也不可能說毫無章法,根據目前北洋四大軍閥的默契,那就是地方的人事權力由地方掌管,具體下來就是由巡閱使或都督提名,然後內閣批准。

    比如趙東雲任命趙鄂為奉天省都督,就是趙東雲向內閣舉薦趙鄂為奉天都督,然後內閣批准正式任命。

    說白了就是京師裡的內閣只是個橡皮圖章,沒有決定權!

    安徽都督的任命按照北洋數大軍閥最近半年來的默契,應該是段祺瑞向中央舉薦,然後正式任命,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代表了段祺瑞對安徽的統轄權。

    但是這只是眾人私底下的默契而已,你內閣要是直接繞過巡閱使任命某個地方官員,從法理上來說是可以的。

    王英楷通過內閣,直接任命張懷芝兼任安徽都督,從法理上來說是可以的,但是毫無疑問這打破了北洋數大軍閥最近半年來的默契,王英楷一旦這樣做,就是露出了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那就是王英楷要削弱段祺瑞的權勢,嗯,或者說地盤。

    意識到這一點後,趙東雲就是感到了事情的不同尋常,不管這事是好是壞,他都得先弄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總不能王英楷說什麼自己就同意什麼吧!

    不多時,被緊急叫來的方壁永和安於同也是到了,趙東雲也沒跟他們多客氣,當即就是對安於同道:「如今江南那邊的局勢如何?最近有沒有出現大的變動?」

    安於同聽罷略微一愣,雖然說南北大戰對於如今的中國來說是一件大事,但實際上對東三省的直接影響並不大,他這個情報科的主要精力也沒有放在江南,而是主要放在了直隸這邊,而剩下的還得關注朝鮮日軍的動向,北方的俄軍動向,再加上旅順和中東鐵路裡外國人眾多,也是需要他的情報科一一關注。

    那麼多的事情都需要他的情報科一一處理,但是他這個情報科的經費也是有限的,不可能說張張嘴就能夠把情報站開遍國內外了。

    因此情報科對南方諸省的情報收集非常有限,大部分都只是及時收集公開消息而已。

    現在聽到趙東雲這麼問,安於同道:「根據我們得到的消息,如今兩江的局勢還算比較穩妥,自從張懷芝攻克合肥後,兩江地區就沒有爆發大規模戰事了,也沒有出現大影響的高層變動!」

    「沒變化?不可能!」趙東雲可不認為王英楷要打壓段

    祺瑞是毫無來由的,王英楷一定是察覺到了段祺瑞所帶來的威脅。

    而段祺瑞怎麼樣才能夠讓王英楷感覺到威脅?

    想到這裡,趙東雲當即指著地圖道:「把南方各軍的部署標出來!」

    安於同聽罷送了一口氣,他屬下的情報科雖然無法獲知南方省份的一些秘密情報,但是對對於公開消息的收集還是非常到位的,有了這些公開消息,再加上情報科的判斷,大體上還是可以猜出南方各軍的動向。

    「如今段祺瑞麾下第一軍之張懷芝所部已經攻克合肥,該部目前已經準備繼續南下安慶。段祺瑞之第四師補充旅兩天前在滁州一帶,另在揚州、南通都至少有一個步兵標,具體番號不明,不過有極大可能是姜桂題的第六混成旅。」

    趙東雲聽到這裡,然後道:「第四師呢?第二混成旅呢?在那裡?」

    「第四師最近是在滁州,隨後就和第四師補充旅一起南下不過後來我們就失去了他們的蹤跡,目前該部動向不明,第二混成旅之前駐紮清江浦一帶。」

    趙東雲道:「南方聯邦的呢?」

    安於同道:「如今南方聯邦在兩江地面上的番號和部署相當混亂,目前已經獲知有二十餘個鎮、混成協番號,但是各部差距極大,有些鎮可能只有一兩個步兵標,但是有的混成協卻是有上萬人,甚至連編製也有所不同。

    而根據我們收集的情報來看,南方聯邦目前在兩江地區主要屯兵在鎮江、南京、安慶這三個地區,安慶一線有大約兩萬到三萬人,南京兩岸大約有六萬左右的兵力,鎮江到江陰一線應該有三萬左右的兵力。」

    「另外還有海軍多艘艦艇巡弋在揚子江一帶!」

    說到這裡,安於同似乎想起什麼,當即又道:「對了,昨日傳來消息,說揚子江的南方海軍有多艘軍艦宣佈共和!」

    「海軍?」趙東雲聽了那麼多,這個時候才覺得抓住了重點:「南方海軍如果宣佈了共和?這沒有了海軍封鎖長江的話!」

    想到這裡,趙東雲腦海裡幾乎都可以想像的出來段祺瑞大軍毫無阻礙的度過長江天塹,然後一舉拿下江南地區的景象了。

    沒想到南方海軍這群傢伙那麼不中用,這沒打就當叛徒了!趙東雲對於南方海軍背叛聯邦投靠北方共和政府並沒有覺得絲毫的高興,反而是充滿了憂慮。

    沒有了海軍封鎖長江,這端方和蔭昌等人能夠擋得住段祺瑞才見鬼了,之前在江北和安徽兩地,段祺瑞就擊潰南方聯邦的總兵力高達十餘萬人的兩個北伐軍。

    這新敗之下兩江方向的南方聯邦雖然還有十餘萬兵力,但多是殘兵敗將加上新招募的新兵蛋子,別說十來萬了,就算再多一倍有二十幾萬人也是擋不住段祺瑞的第一軍南下步伐啊。

    雖然都是南方聯邦,雖然都是連續遭遇慘敗,但是說實話張之洞的部隊比端方的部隊強多了,至少張之洞還死死守著武漢三鎮,讓已經兵臨城下的王士珍有種雖然節節勝利,但愣是啃不動武漢三鎮的感覺。

    而端方呢,兩江三省再加上從浙江、福建增援上來的部隊,這前後二十幾萬兵力啊!其中的清江浦戰役、蚌埠戰役、合肥戰役這三場規模都超過兩萬人的戰役裡,作為防守方的南方聯邦部隊都是兩倍甚至三倍於北洋軍,但是都被段祺瑞打的跟狗一樣,以至於損兵折將、士氣大跌。

    這種情況下如果南方海軍還在,那麼還能阻擋段祺瑞度過長江,比較段祺瑞的陸軍再能打,也沒辦法跑到長江裡和軍艦對戰不是,但是現在南方海軍竟然背叛了南方,進而宣佈共和,這樣一來,端方要是還能守得住江南那就是怪事了。

    「怪不得王胖子那麼緊張,原來是這麼回事!」趙東雲弄明白了這些後,嘴角卻是浮現了一絲笑容。

    這段祺瑞如果拿下兩江,固然對自己而言是個大威脅,但是這個威脅卻是以後的,至少自己拿下入關之前不用擔心段祺瑞,真正應該擔心的是王英楷。

    王英楷要削弱段祺瑞可以,不過也得讓他付出一些代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