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亂世烽煙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306章 再求同盟 文 / 醉夢清歌

    更新時間:2013-05-02

    (求收藏)

    如今李煜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操之過急,趙匡胤全力防守邠州和涇州以及京兆府等地,唐國大軍想要突破這個防線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如今只能慢慢的等待機會,因此李煜就先將此想法放下,休養生息。

    趙匡胤在出兵北漢之前,本是有意在北漢滅掉之後要向幽雲十六州發兵的,在他眼中宋朝沒有任何屏障,契丹人一旦出兵突破防線就可以直接殺到大梁城外,這對趙匡胤來說四處都是危機,雖然李煜與遼國斷了同盟,但是他也怕兩國同時發難,他便有想法打下幽雲十六州,使得與遼國之間的屏障之間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如今李從嘉打下鳳翔府和渭州,也將他的計劃打亂了,他只能將所有軍隊都調集到與唐國和遼國的邊境一帶駐紮,防止唐國和遼國共同出兵發難。

    符靜雲兩母子給人劫走,此時趙匡胤也在懷疑是李煜所為,他如此做有兩種可能,一是符靜雲是他的姨姐,她的兩個妃子都是符靜雲的同胞妹妹,第二種可能就是李煜想藉著柴宗訓的身份來進攻宋朝。

    宋朝剛剛立國就陷入了困境,趙匡胤將兵力全部調出,京中只留下三萬禁軍,朝中大臣往日對趙匡胤多有不滿者,看到如今的格局也都沉默下來。不管他用什麼方式上位,終歸是他們的天子,面對外敵時他們還是要共同抵抗的。

    李谷一直就是反對趙匡胤的一個,他年紀大了,也知道自己沒有幾年好活下去,看到朝中危局,也不再鼓動那些官員來反對趙匡胤,而是直接給他出了建議,與唐國同盟,先將北方的威脅去除之後再來考慮與唐國之事。

    趙匡胤蹙眉聽著李谷的建議,抬頭看著殿下的臣子,問道:「李愛卿,可有信心說服李煜?」

    李谷沉聲說道:「臣沒有信心,但總要去試試,或許會有一線生機。」

    趙匡胤沉思良久,點頭說道:「如此也好,朕就將這差事交給李愛卿,雖然唐國與宋朝是兩個朝廷,但都是華夏子孫,沒有必要兩兩相爭給了外族機會。」

    這時范質突然站出,說道:「陛下大義,只怕那李煜看到我朝的危局不肯放手,會提出無禮的條件來。」

    范質早就歸心了趙匡胤,若不是李煜發兵蜀地給了趙匡胤機會,趙匡胤也會叫范質拿著假軍情給符氏母子二人。

    如今天下這種格局,處於中間的宋朝最是危險,可是也不是沒有任何的轉機,趙匡胤看得出李煜出兵鳳翔府的意圖,他為的是定難軍和河西一地。

    趙匡胤在趙普的勸說之下,也有想法削弱地方的兵權,加強中央集權,而定難軍節度使李光儼就是他的首選,雖然如今李光儼很聽話,可是少數民族自古以來就是不受教化者多,李光儼聽話不代表的族人和後代都聽話,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反叛,給朝堂帶來威脅。此時向李光儼下手,他一定會反抗,也一定會給自己造成麻煩。若是李谷出使唐國,李煜提出要定難軍他應不應該同意呢?

    又凝思良久,趙匡胤說道:「范愛卿,你說李煜會有什麼要求?」

    「陛下,那李煜狼子野心一定會得寸進尺提出要我朝的土地,臣認為他出兵鳳翔府,若是李丞相出使,他一定會要涇州和邠州,更過分的京兆府、鄜州和延州他都有可能……。」范質回道。

    「李煜若是想謀定難軍和河西兩地他也一定會這麼做,給了他,唐國也距離我朝國都越來越近,而我朝也會被唐國和遼國包圍起來,這對我朝十分不利。」王溥接話道。

    「若是朕將這幾州都給了他,再將定難軍也給他,要他出兵伐遼呢?」趙匡胤緩聲說道。

    趙普說道:「李光儼手中握有重兵,朝廷削弱地方兵權,讓唐國來處理到也是一件好事,但土地丟了可就難回來了,將定難軍推給唐國,會有兩種可能,一是李光儼反了,二是李光儼被唐國鎮壓下去,乖乖聽命。唐國若是能控制李光儼,出兵遼國還好,若是控制不住,那麼李光儼依附於遼國,將來也會成我朝的心腹大患,陛下還要三思。」

    「事在人為,李愛卿盡量,朕答應你可以在最後關頭將邠州、涇州、鄜州、延州和定難軍都給他,但是條件是共同出兵遼國,若是他不肯,那也不用再談。」趙匡胤知道李光儼這裡是一步難走的棋,但此時他必須這麼做,必須孤注一擲。唐軍看似平靜,但往往越是平靜就越是有危險,唐軍一旦再功,遼國或許也會出兵,與唐國同盟是唯一能給他喘息的機會。

    趙匡胤不認為唐國比宋朝強大多少,他此時讓步將幾州給他,兩朝共同出兵,打敗遼國就能奪取更多的土地,這也能彌補回來,他也想消滅了北方的威脅之後休養生息之後再來收拾李煜。

    李谷領命,雖然是他提議同盟,但心裡也是微微有些苦悶,想著若是柴榮不死怕是不會有如此危局。

    ***************

    李煜登基已近三年,李璟依舊在明月宮內,李煜念著父子之情偶爾過去探望,但總是被李璟拒之門外,就是連太后鍾氏過去都看不到李璟的人。

    李璟對李煜一直心懷怨恨,恨不得他死掉,雖然給人看得緊,但他還是在琢磨著將李煜殺掉,重新登上皇位。

    李璟重新登基的想法是不可能實現的,他便總是藉著思念兒子,將李從謙派人接進明月宮。如今的李從謙已經八歲,比柴宗訓要年長一歲,自從符靜雲母子來江寧府之後,兩個年幼的孩子便在一起讀書,也經常在一起玩耍,關係十分要好。

    李璟每次見小兒子,李煜從來都不阻止。

    這日李從謙又來明月宮,李璟依舊如往常一般問他最近都讀了什麼書,李從謙一一回答,李璟又要他背了一些詩詞,便又給他灌輸自己的想法。

    李從謙每次來李璟都會給他說,他本是太子,自己退位之後就會傳位給他,可是被李煜搶去了皇位,李璟要他提防李煜害了他,也要他長大之後蓄力搶回來。李從謙雖然不明白,但是從五歲多時就被李璟灌輸這些東西,自然就對李煜很是反感,雖然他年紀尚幼還居住在皇宮之中,但是每次看到李煜都會躲得遠遠的,深怕他真的如父皇所說那般害了自己的性命。

    李煜當真沒有想過李璟會如此做,只當李璟真的想念李從謙。

    這日剛剛聽說周朝的使臣李谷已經過了淮河,正在往京中來,正在琢磨著趙匡胤的想法,周憲就差人叫他回後宮。

    李仲寓和李瑾兒兩個小傢伙今年已經五歲多一些,周憲又懷了身孕,李煜見她叫人來請,就立即回去。

    李煜如今也算是兒女成群,周憲給他生了一對兒女,符靜嫻也生了一個女兒,王玨也是同樣,生了一個與她同樣漂亮的女兒,宋珂已經有了身孕半年,如今周憲又有了身孕,只有意可和褚芸兒兩人肚子還不見有動靜。

    李煜剛進了周憲的寢宮,就見柴宗訓被罰跪在殿內,而符靜雲三姐妹都在都苦著臉,他就以為是柴宗訓在這裡胡鬧,惹惱了周憲。

    見周憲臉上的淡淡的笑意,他知道不是周憲的意思,便將他拉起問道:「宗訓是不是調皮了?」

    「陛下,宗訓頑劣,還望陛下恕罪。」符靜雲急忙說道。

    李煜淡淡一笑說道:「宗訓年紀尚幼,不要為一點小事就如此嚴厲。」

    符靜雲歎了一聲說道:「是宗訓說自己是吉王……。」

    李煜看著臉龐稚嫩的柴宗訓,不等他問,柴宗訓就直接說道:「不是外甥自封的,是吳國公給外甥封的。」

    李煜有些驚訝,回頭看了殿內的幾人一眼,見她們似乎已經知曉,又低頭問道:「宗訓說說,吳國公都給你說了什麼。」

    柴宗訓說道:「吳國公說這個皇位是他的,被姨夫搶了去,他早晚都要搶回來,還要外甥幫忙,等他做了皇帝就封外甥為吉王……。」

    李煜皺緊眉頭,想到李璟最近隔三差五就會叫李從謙過去,他本以為他是真的想念,哪裡想到他會與他說這些。

    如此看來李璟是還不死心,就算是他被囚禁在明月宮內,但他還是想到要給自己樹立一個敵人,不過他終究沒有想到李從謙人小,口風不嚴。

    李煜沉思良久,殿內的幾個女人都沉默著不出聲,幾人都能想得出李從謙為何說這樣一番話。

    李煜忽然一笑,問道:「宗訓想不想做吉王?」

    「不想。」柴宗訓搖頭,雖然年紀還小,但他一想到在大梁皇宮的生活他就覺得煩悶。

    「等你長大些,朕再給你封王,如今你要好好讀書,將來才能有大作為……。」李煜點頭笑道,相對柴宗訓和李從謙相比,他還是比較喜歡柴宗訓。

    「外甥知道了。」柴宗訓恭恭敬敬的說道。

    李煜淡淡一笑,拍著他瘦小的肩膀,說道:「這些只是小事,與宗訓無關,你們也不要大驚小怪的,朕會妥善處理。」

    李從嘉回到勤政殿,就將劉茂忠叫來,要他將明月宮的侍衛全部換掉,不得任何人進入,包括李從謙在內,他要李璟安心的頤養天年,不要再給自己生事,為了不想有朝一日他親手殺了自己的同胞兄弟,他只能如此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