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亂世烽煙

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305章 野心 文 / 醉夢清歌

    更新時間:2013-05-01

    (求收藏)

    符靜雲柴宗訓兩母子在房州城外十幾里的地方給人劫走,這趙匡胤很是氣惱,坐在御書房內他想起三弟勸說自己殺掉兩人,這會兒也怪自己的仁慈。

    趙匡胤本以為這段時日他已經控制了朝堂,可是符靜雲兩母子被人劫走,這說明朝中還有人在支持柴家,還有人在想著恢復柴家江山,這不是趙匡胤想要的。當然不是朝中有人劫走兩人,那麼就是唐國或是北漢的人,符靜雲是個弱質女子,而那柴宗訓年紀幼小,兩人被劫走,很有可能會被人利用。

    趙匡胤篡位登基,為了鞏固朝中的皇位,這一月來一直在朝中處理事情,無心顧及蜀地,丟了柴榮耗費很多力氣才取得的蜀地,這也讓一些原本就對他不滿的大臣產生了更大的反對情緒。

    趙匡胤近來也知道自己的戰略失誤,當然不能說他戰略選擇失誤,只能說李煜足夠聰明,早早就算出他會篡位,在他即將篡位成事時進攻蜀地。

    原本趙匡胤是想胡亂編造出一個北漢或是遼國南下的借口,唐國給他了機會,他沒有多想便用了。兩人也算是是各取所需,李煜用了一個半月時間得到了蜀地,而趙匡胤也得到了中原天下,不過相對李煜的所得,趙匡胤要虧一些,因為他丟了蜀地,也丟了朝中一些大臣的支持,勢必讓他的執政道路充滿未知的崎嶇。而李煜得蜀地便可以伺機出兵宋朝西北,鳳翔府、邠州、銀州、麟州、以及靈州他便都有機會。

    趙匡胤親自派出趙光美,去處理符靜雲兩母子被劫走之事,同時他又對外宣稱符靜雲和柴宗訓兩母子去房州的路上遇到大量山匪,被人擄走,生死不明,還將兩人的畫像貼的滿宋朝都是,讓所有人知道他在找兩人。

    符靜雲母子兩人一路風塵僕僕進江寧府,初入江寧皇宮,李煜與後宮佳麗設宴款待兩母子。

    宴席散去,李煜與周憲等人離開,讓幾年未見的符家三姐妹能好好的敘舊。

    三姐妹只是聊了半盞茶時間,幾人便將李煜請了過去,符靜雲拉著兒子直接跪在李煜面前,說道:「還望陛下不要利用我們孤兒寡母……。」

    李煜眉頭微微皺起,見符靜嫻和符靜姝盯著自己,又微微一笑說道:「大姐當放心,我會用我自己的實力去打敗趙匡胤。」

    「妾身謝過陛下。」符靜雲緩聲回道。

    李從嘉叫符靜嫻將符靜雲母子扶起,這時符靜雲也說道:「趙匡胤如今還立足未穩,應當立即出兵。」

    「這些還是要徐徐而圖之,如今朕已經取了蜀地,從蜀地出兵便可以給那些異族好處,接手宋朝的西部大片疆域,但還不能太過心急。」李從嘉只說出這些,他知道符靜雲對趙匡胤有恨,她這樣說就是想要自己給她報仇,可是李從嘉也不是十八歲的少年,西北大量異族需要各種手段拿捏在手中,夏州、銀州、麟州以及靈州等地他是早晚都要打的,但打之前他要與西北各個部落處理好關係。

    李煜不想此時出兵,符靜雲就不再多說,李煜放下此事不談,接著笑道:「朕聽說姐姐一直嚮往江南,江寧府美景無數,如今也正是好時節,就讓靜嫻和靜姝帶著姐姐出去遊玩一番。」

    「謝陛下。」符靜雲微微點頭,卻是想起亡夫給她的許諾。

    柴榮志在天下,可惜命薄,他知道愛妻嚮往江南,也想打下江南帶著愛妻遊玩,可如今他的這話也只能被符靜雲當成回憶。

    *************

    趙匡胤丟了蜀地,朝中一些大臣對他很有意見,但唐國強大,宋朝如今再與唐國交惡,只能讓自己處於更不利的地步。柴榮打下的蜀地,在趙匡胤手中丟了,權衡利弊之後他將北漢作為目標,柴榮一生沒有打下的北漢,趙匡胤要在他的手上完成。因此為了挽回信任,趙匡胤在朝中還有反對之聲時毅然決定進攻北漢。

    柴榮病死之前,大軍早已經做好了準備,但由於突然病逝事情就沒人再提,此後趙匡胤、白重贊和李重進三人暗中爭奪皇位,便將早已經佈置好的軍隊從北漢邊境撤了回來,如今已經三年過去。

    北漢也已經從高平戰役逐漸恢復過來,雖然不及宋朝的強大,但是穩守,劉承鈞認為北漢還是有很大的希望,再說他們的背後還有強大的遼國,而劉繼業也是北漢朝堂最有戰鬥力的大將軍,有他在宋朝的進攻就有很大的難度。

    趙匡胤御駕親征,宰相趙普留守,李從嘉得知消息便下令林仁肇率軍偷鳳翔府與渭州,再進軍邠州和涇州,將西部防線直接提前,他的目標是定難軍。

    趙匡胤大軍進攻北漢的第十日,他分兵三處分別進軍石州和代州,另一路牽制太原府的大軍,不讓北漢軍出援。此時他得知唐軍進發鳳翔府與渭州,只叫潘美率領三萬大軍去援助,而他則是決心將北漢滅亡。

    趙匡胤明白唐軍的戰鬥力,很有可能在潘美大軍趕到之前就打下鳳翔府和渭州,那麼他退兵這次御駕親征就什麼都得不到,回朝還要聽那些臣子的聒噪,鳳翔府和渭州丟了,他可以再打回來,可是對北漢的關鍵時刻,他不能停下來。

    趙匡胤的軍事實力不在李從嘉之下,他兵分三路,只用一月時間便將北漢除去太原府之外的所有州府全部攻下。

    劉承鈞授命劉繼業死守太原府,同時又派人去遼國求援。趙匡胤手中沒有李從嘉的攻城利器,半月間就損失了兩萬人,為此趙匡胤也是只圍不打,往城內散播謠言,讓城內造成恐慌。

    雖然遼國還稱呼劉承鈞為兒皇帝,但劉承鈞不像其父劉旻那般,對遼國恭恭敬敬,一直有心脫離遼國的庇護,也因此遼國對北漢的資助比以往要少,這次見劉承鈞求援,遼國也沒有任何反應。

    太原城內的糧食儲備不夠兩月,如今已經被宋朝大軍圍城半月時間,糧食已經捉襟見肘,劉繼業為了不造成浪費,便請求他的乾爹皇帝劉承鈞將城中糧食集中起來統一分配,劉承鈞採用,從此無論是城中大戶還是貧民百姓每天只能吃兩頓稀粥,其餘的都用作守城。為此城中百姓多有不滿,再加上趙匡胤用投石機投射進來的謠言,更是讓太原城內人心惶惶。

    一開始只是百姓擔憂,軍中將士在劉繼業的帶領之下依然堅持如初,可是宋軍圍城兩月之後,統一調度的糧食也不夠了,軍中上下這才慌了起來,甚至有些士兵怕餓死,趁著守城兵夜裡不注意就從城上順著繩索下城,投降了宋軍,這樣的行為起初只是三三兩兩,可是當每天兩頓米飯變成一頓稀粥之後,每天都有成百近千的隊伍逃跑投降。

    不說士兵,就是劉繼業都是餓的雙眼冒金星,宰相郭無為更是餓得的頭昏眼花,打不起精神來,要求劉承鈞開城投降,不要讓城中百姓跟著受苦。

    郭無為此舉讓劉承鈞很是惱火,雖然他很器重他,但還是將其絞死,還將其肉煮熟分給朝中大臣。

    趙匡胤從逃下城來的北漢士兵口中得知城中無糧食,不管是百姓還是軍隊都餓的無法抵抗,便立即選擇攻城,大軍圍城兩月時間,先期消耗兩萬,兩月之後再攻城,趙匡胤卻是沒有任何傷亡。

    趙匡胤攻進太原城內,劉承鈞這才無奈的投降,可是趙匡胤此時心中還有柴宗訓母子兩人被人劫走的心結,表面接受,卻是在夜裡直接將人吊死,對外宣稱病逝。

    劉承鈞的三個養子其中劉繼恩和劉繼元也給趙匡胤秘密、處死,雖然劉繼業與趙匡胤對抗了兩月多的時間,但是因為他軍事才能卓著,趙匡胤很是欣賞,將他留下來留為己用,因此劉繼業也改回了原名楊業。

    趙匡胤拿下北漢,也完成了柴榮多年未完成的心願,但卻是丟了鳳翔府和渭州,正如他所想潘美人還未到,鳳翔府和渭州就丟了。

    李煜命令林仁肇大軍打下鳳翔府和渭州之後再進軍邠州和涇州,但是潘美大軍來源,林仁肇只能先採取穩固防守的方式,在鳳翔府和渭州紮穩籬笆,徐徐圖之。

    雖然趙匡胤滅了北漢,但丟了鳳翔府和渭州,這也讓朝中大臣多有不滿,在此情況下,趙匡胤不得不對西線增兵,防止唐國再次進攻,同時他還建議李光儼出兵做好防禦的準備。

    李光儼為黨項人,身為定難節度使,一直就依附於中原王朝,在柴榮時他偶爾還會有些小動作,不太聽話,不過對於趙匡胤的建議,他毫不拒絕的同意,作為西夏奠基者李繼遷的父親,李光儼也不是一個簡單的人物,他自然看得出唐國的意圖,唐國不從淮河一線出兵,而選擇西線,目的就是他的定難軍。

    李煜的強勢,李光儼也曉得一些,登基初始就與遼國斷了同盟,這說明他不喜歡依附異族,更不會借助異族。李光儼雖然姓李,但那也是唐朝賜姓,他本是黨項人,因參與鎮壓黃巢起義有功才被賜李姓。

    李煜的目標定難軍,也是因為他知道定難李家的發展趨勢,他自然不想給他們機會讓他們將西夏王朝建立。雖然李光儼的兒子李繼遷還未出生,李光儼也沒有自立的想法,但他不會等著事情即將發生才去阻止。

    如今李煜出兵鳳翔府和渭州,打好防線之後,下個目標就是邠州,涇州,打下這兩地定難軍便也不遠了,只要將定難軍消滅,唐國便將宋朝通往西部的道路阻截,唐國有了養馬之地,他也不用費盡心思的四處去求購良馬。

    拿下定難軍他便有多種選擇,可以出兵靈州、然後再下涼州、肅州、瓜州和沙洲,收復河隴。吐蕃王朝早已經瓦解,分裂成諸多小部落,如今還未大的政權出現,已經不足為懼。

    經營河隴地區,再以此為跳板將西州回鶻和蔥嶺回鶻諸部全部拿在手中,或是從西南以及東面海上三面出兵進攻宋朝,最後再與遼國決一雌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