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天心怒

第十二集 地衛反擊 第四百三十一章 太清靈水 文 / 小小英雄

    第四百三十一章太清靈水

    雷之下,聲震長天;電之擊,天地變色。

    兩隻雷雕確乎已成精怪,見久久拿不下天心,便一飛飆遠,弄風使雷電,搞起遠程打擊來。風雷動,萬里睛空倏變慘,颯颯狂風起喬木;閃電出,無邊暴雨漂潑下,白光陰森霹靂響。

    「好傢伙,威勢直逼一等一的玉清金仙了。」

    天心也不再藏手,在這太清天,經歷這多時間的調息,神洲大陸的重力已經適應自如,湧入體內的太清息差不多為混沌天神訣煉化成無境道力,更在內能天經的運轉下,與那神嬰玄微光華、冥元息(幽冥虛空中所得)融為一體。算來,天心的能力已恢復得七七八八,並不下於在玉清天的時候,而且靈覺更甚,就是不運神識,心念一動,萬里方圓一草一木無不在眼。

    天心微笑。

    到底是本身的能力,便是太清天這個類混沌世界,一旦身體適應過來,修為的恢復即水到渠成,更多了一些值得新味的新元素。身外能力,則有待認知。星元文明的科技還有天心本身的大成煉器術,要製作或煉製出能在太清世界裡毀天滅地、無往而不利的法器,還需要對這個世界進行借鑒和學習。倒不是說天心不能獨自認識太清世界,只是那會慢很多,所以天心才會前往天京城。

    閒話少講,書歸正傳。

    天心現在的能力雖然受制於神洲這個大環境,但對付兩隻雷雕還是沒有問題的。而且在察覺雷雕使出的風雷電,其打擊力度並不能給自己強橫的肉身帶來多大的傷害時,天心也不反擊。只是運轉內能天經第三十一段和三十二段,體察太清世界的雷電臨身時,身體會有什麼樣的細微異變。

    麻,是有的。不過,與星元世界的雷電相比,太清世界的雷電除具備喪人心膽的威力外,還有一個重,沉重,雷電上身,便如山嶽壓至。

    好在雷雕使出的風雷電並非是其本體能力,而是通過某種介質引動的太清天地力量。而兩隻初有靈性的雷雕的能力亦相當有限,因此引動的天雷和閃電雖然嚇人,但卻傷不了天心這個怪胎,反而給借來認識太清世界。

    力盡,不贏。

    兩隻雷雕選擇逃。當然,它們沒逃脫的可能。最後在逃之不得的情況下,只好乖乖成為了天心這個異世界修行者的形象寵物,時站立於天心雙肩之上,時繞天心旋飛。

    當天心帶著兩隻雷雕和收集好的清靈水回到堡壘上時,小子北辰眼底深處閃過一絲奇光,但嘴上卻是口花花,「大哥,你英明神武,我好崇拜你……」

    「不得廢話,現在,你可以將你的那些典籍拿給我看了。」天心一付你才知道的樣子道,「對了,這附近都是雷雕的地盤,雷雕已為我收服,應該沒有什麼危險。你小子可以出去採集你認為可以在天京城賣上好價錢的天材地寶了。」

    「那大哥你呢?」

    「我,我要看你的典籍,看完了,我也會出堡壘採集一些。你行動最好快點,或者寄望你收藏的典籍夠多,可以讓大哥我看很久很久。否則,別待我看完之後,你還沒收集到好東西。大哥我可是不等人的。」

    「哈……大哥,那你就慢慢看吧,小弟收藏的典籍不多,也就百十根玉瞳簡,有一些小弟都看不懂,就一併給大哥看吧。」北辰一臉堆著眉開眼笑,嘴上唸唸有語,其面前的案桌上便出現一堆玉瞳簡,然後跑出「上太清」號探險恆星堡壘,采寶去了。

    「空間術,這小子不簡單!」天心眼光一凝,而後丟開萬事,運轉神識,專一看起桌上的玉瞳簡來,遇著那明白曉暢的,便看個有趣;遇著知識性和晦澀一時難明瞭的,就複製到輔腦中。不過,北辰這小子也夠窮的,他所謂的玉瞳簡,真正的收藏品沒有幾根,大部分都是大周國流行的東西,或者說是基本教材。換了別人,一定棄如敝屐,但落到天心的眼裡,卻可以很快評估出大周國的大致文明現狀。

    時間在有事幹的情況下,總是過得很快。

    天心看完典籍後,即外出堡壘,跟在北辰後面,採集了一些資源探測儀不識的煉材和北辰小子瘋狂採集的東西。當然,以他的高竿,雖然後動,但卻比北辰采多了十倍,以致北辰小子嚴重不滿,發出噪音,「大哥,你也太能幹了。老天,他似乎不公平!」

    「既然知道還不快點采。」天心嘎笑道,「對了,這山中,可以吃的天然食材一定不少。你小子指給我。」

    「收集食材?那不值幾個錢的!」北辰瞪眼。

    「說你小子沒見過世面就是沒見世面。這野生的食材你看不上,但是拿到京城去,就是了不得的天價寶貝。」天心指指曾經在齊天城餐桌上看到的一種食材,「你看那龍苓菇,在這山中野生了百十年,不知聚集了多少精華。嘿嘿,小子,民以食為天。採得百十噸,你的飛舟夢便有望實現了。相反,你現在采的那些煉材,雖然珍貴,但大門大派有的是,小民百姓卻用不上,因此,你想賣個好價錢都難。」

    「不會吧?」北辰傻了。

    「珍貴材料,自己夠用就行了。要想賺錢,你就非得服從市場的需要不可。記住,奇缺急需的東西才是最有價值的。」

    「這是什麼邏輯?」

    「聽我的沒錯,那邊,那邊還有一種很難培植的藥材,你去採了。採完,咱們便啟程。」

    「……」

    天京城,大周國最繁華的都府,常駐人口達到三千萬,加上流動人口,足足五千萬,以致都府那個大,飛空都難以定邊。看來,北辰所說的大周國只有幾萬萬人口,是這小子瞎侃的了。

    天心沒理會震撼在天京城威儀中、流著哈喇子的北辰,而是仔細打量一些不同的地方。此前,在雷雕的地盤上時,天心閱讀北辰的玉瞳簡後,就差不多預估出大周國的城市規模了。

    人類之所以會出現大城市,一方面緣於「群」性,另一方,是人類的文明成就已經到達了一個相當的高度,其織成的各種渠道可以養活超大人群。所以城市才會出現!

    說實話的,天心還真惟恐大周國的京都太小,現在基本放心了。

    五千萬的城市,在能源、照明、通訊、科武、教育、建築、交通等方面絕對有一套,而五千萬的城市不亂,那就說明這個城市有一定的法度和開明度。

    天心現在還不知道的是,大周國的都府天京在神洲上還有一個威赫的名稱,上京,亦即神洲最好的都城。大周國正是有了這顆明珠,引得四方來朝來賀,無比尊榮。但亦由於上京沒有竟爭者,使得它在成為當之無愧的皇城的同時,也兼具傲慢。

    這一點,天心和北辰很快就體會到了。

    如同所有的大城市一樣,雖不拒客,但排外情緒卻是表露無遺。如果天心和北辰是大隱士、大學士、大名士、大宗長或者後起之秀,那肯定被倒履相迎而進。可他們不僅藉藉無名,而且形象很寒酸,一付討生活的樣子。這樣的人不僅不能給城市帶來好處,而且就算規矩,不鬧事,也會給城市增加兩個失業名額。這當然為天京人不喜。

    大周立國幾近三千載,資物繁茂,上京皇城央央都府,幾千載築造和打磨,從風水上講,有海納百川之相,但好地還須有爽民。從這個角度講,上京是勢利的,或者說上京在利益的認識上,還有所欠缺,以致它的民眾只歡迎名士和富豪。

    「北辰,看來天京城不歡迎我們吶!」走在天京城人行道上,感受著飄來的若有若無的白眼,天心道。

    「是嗎?大哥,怎麼我沒這種感覺。」

    「呵呵,你小子劉姥姥進大觀園,頭一回,聲光色影都顧不過來,哪會察覺到那不友好成份極微的氣息。」

    「大哥,莫不是你見不慣天京人的高傲吧。管他的,我們是來求財的,我們就是吸血鬼……我們吸出一艘飛舟來……人家臉色不好……」

    「得了,別嚷了,繼續當你的劉姥姥吧!」

    「大哥,劉姥姥是誰?」

    「呃……」

    又轉了幾個街頭,北辰在經歷最初的震撼後,話開始多起來,且有了評價性。不過,這傢伙是個雞蛋裡挑骨頭的主,你聽他說什麼來著。「大哥,這裡好是好了,卻遠沒有你那探險飛行堡壘生活區的豪華。要是大哥不把飛行堡壘留在萬里外的山區,直接開到天京來,一定會震了這些看不起我們的龜兒子!」

    「開來,北辰,探險堡壘一定會震了天京人,不過,我想我們恐怕也會享受天京城衛軍的招待。」

    「也是。」北辰繼續東張西望著,忽道。「大哥,那邊似乎有個不小的藥材店,咱們去賣兩滴清靈水吧,換點太清幣尋家豪華客棧住下來,換換形象,再辦大事。」

    「嗯,好吧!」

    天心也確實想換點太清幣,這是一路行來,靈覺和神識掃瞄沿路概況,特別是目的地天京城後做下的決定。這天京城說實話,很繁華,但如果沒有切入點,就這樣東遊西逛,是不可能真正體會到神洲和這座城市的水深程度的。只有真正地生活在其中,才可能有所收穫。因此,天心決定干老本行,從商,而不是去進什麼皇家學院和典藏館之類的。從商,將天京城的能人招了來,給他們一個三制企業環境,攪渾天京城的所有行業這潭水,而自己也好從中長見識。神洲以前怎麼樣,沒必要去過問,未來才是重要的。而且,這潭水攪起來之後,不怕大佬們不出現!

    天心做出這個決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大周國的體制是一個諸侯分封制。按說,這樣的體制早該潰,但大周國卻存在到了現在,比大啟和大商的國運都好都長,這從常理上解是不可能的,天心可不相信,大周國的國主代代都是大同好料,都是勵精圖治者。大周國不亡,只有一個原因,就是有強大的幕後力量。

    而且大周國的諸侯國的身份相當怪異,其九百餘諸侯國,竟然有一百七十三個是以派以教立國的,真正開了天心的眼界,什麼崑崙國、廣成國、蜀山國,凡是地球傳說中的仙派,在這大周國都有立候國,更搞笑的是,在這神洲大地上,大周國的邊界上,崛起的國度亦差不多同質的國度,它們的名字,天心都有熟悉感,比如大成佛國、大般若國、大光明國、大血國、大修羅國,大聖國……

    由此可見,北辰口中的「封神一戰之後,諸仙退隱的傳說」完全是鬼話,諸仙換了一個名稱存於世上,當初支持大周國的,以侯國方式存在,而當初不支持大周國的,就以大周國的鄰國存在。想想也是,第一代文明,女媧造了八十一個道祖,八十一個道祖之後又有傳承,如此下來,這太清天的派別怎會不複雜,而且長達幾十個宇宙紀的爭執,又怎會衍化不出巫、佛、鬼、冥、魔、妖諸宗,又怎會不出脫離原道的異類。

    諸教要傳承,勢必就要有信徒。

    以前九重天未孕育自然人,道祖們以造人之術傳承道統,也就沒有什麼好爭的。但九重天巨變後,具有大神通的道祖亡的亡,遠離的遠離,造人之術因為散佚,未必存世。其後自然人崛起,在經歷數次進化之後,不僅具有造人的完美,而且還有造人沒有的特質,即很強的傳宗性。這個「市場」,也許造人一脈不屑,但對於沒有握有造人之術、又欲創派的傢伙,就是狂喜了。

    滄海桑田,歲月變遷。

    智慧生靈走到一定的時候,終於掙得了一個大世界,這個世界大得造人一脈也不得不正視。人性千變,如同造人的大道一樣無可琢磨。大道不可尋,而為了道統的延續或者執於自己認識世界的方式,於是後世便有大聖人出,采千性為一性,煉千面為一面。如同私有制的產生一樣,佛、魔、妖等諸教相繼出世。

    大道不可期,陰陽難平衡。相對於擁有傳承記憶的造人,一切歸零的自然智慧生靈就只有選擇最易認知身外世界的方式。爭執由此而生,所謂人爭一口氣,佛執一柱香,就是物競天擇的自然化生殘酷遊戲。一個自然人,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想擁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在太清天這種環境下,就猶如在現代世界,不可能不受廣告的影響。廣告僅只影響精神,而太清天諸教則是將自然人從精神到**都變為門徒。也許方式有不同,但成了哪一派的門徒,要想改行或者自由,那就很可能遭來殺身之禍。

    因此,在九重太清天神洲土地上,諸教立國,這倒是一個大進步。至少,諸教已經認識到「市場」的重要性,認識到生命遠比教義重要。

    只不過,真是這樣的麼?

    天心質疑,因此唯有入世證明。諸教侯國如果上升到這種境界,那將成立的以三制為運轉方式的企業群作為一種新派別,也該有一席之地。

    「既得利益,嘎嘎,這世上就是因為沒有人能走出這四個字,所以才有新舊小爭、新舊大爭乃至戰爭發生。九重天外世界,諸教因為對這四個字淡漠或者看重,才消逝無蹤。如道門,只一味埋怨世人追逐功利,卻不識良性的功利才是大功德,所以道門漸湮。其餘影響較大的教派,控心太旺,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俯視眾生,自號聖賢,妄劃善、惡,其教義專幹拔苗助長或削足適履之事,無視眾生的真正需要,是以亦為世人棄置。」

    天心確乎很自信,三制如果在一個和平競爭的環境下,一定可以有驚人的作為。只是,這樣的一顆石子落到太清神洲這片貌似寧靜的海洋上,會引發什麼後果,天心卻是一點把握也沒有。可是,似乎進入天外天和走出九重天的可能性都在三制上。因為只有在三制下,人們才可能向著天性的方向發展,向著愛好的方向鑽研,也才可能引動四方人才,讓天心在最短時間內察微太清世界。

    「干了!先就這樣!」

    正是有了這個決定,天心才打算賣清靈水,試一下神洲大陸上的水深情況,試一試大周國國民和各諸侯國有什麼反應!清靈水,對天外天的老古董也許沒有大用,但絕對能令他們在太清天的後輩瘋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