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墓邪

第2卷 第199章 兩點疑問 文 / 犀利歌

    第199章兩點疑問

    他說:「這段經歷倒是經過倒是我沒料想到的,不過也從給一個側面印證了我先前的猜測:按照你的說法,richard竟然沒有如你所願地束手待死,反而是拚死反抗了一番,一直堅持到了我們下來的前一刻,甚至在臨死的時候還給我了誰是兇手的提示,這麼多『意外』湊在一起,而你卻沒有從《歸藏》中預測出來,這樣說來,你現在又憑什麼信心滿滿地堅稱自己一定就會借助殘卷的幫助而得償所願呢?」

    正南的先前的既定計劃就是要從楊峰的行動中找出有悖於他自信的佐證,richard的死剛巧為他提供了支持。事實上正南這番話似乎正好觸及到了楊峰的痛處,令他一開始張了張嘴巴,卻沒發出半點聲音,沉吟了好一會兒,才顧左右而言它地問道:「老弟也算是對《周易》有所涉獵的人才,可知道這類占卜書籍的本質是什麼?」

    正南莫名其妙,一邊在心中揣摩著楊峰的用意,一邊試探著回答說:「眾人皆知《易經》實為『卜筮』,而『卜筮』簡言之就是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易經》便是總結這些預測的規律理論的書。中國古代有不少類似的『卜筮』書籍,其中最為知名的就是《易經》所包含的《連山》、《歸藏》和《周易》,當然前兩者據說都已失傳,如今《歸藏》重現人間,我猜你大概是對這本殘卷另有獨特的見解,不然也不會不合時宜地提出這麼個問題吧!」

    楊峰說:「這是自然,你我都算是讀過些書的人,討論起卜筮占卦來沒必要拘泥於旁人的觀點或者結論,只從自身的看法出發,想到哪裡說到哪裡就好,反正這又不是在做工作報告,也沒領導就此評判高低優劣……」

    正南是沒有琢磨出楊峰的用意,可又樂得多了個拖延時間的話題,便順著對方的話茬說:「千百年來對《易經》的解讀何止萬千,可仍舊還是百家之言莫衷一是,或許正是由此才成就了經書之奇,現在非要讓我說出什麼新意來,一時還真不知道從何談起,還是先聽聽你的高見吧……」

    楊峰也不謙讓,立刻說:「好,一直以來我都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既然所謂的『卜筮』就是對事物固有規律的某種預測,那占卜之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就是類似於對預測進行解讀的密碼。無論《連山》、《歸藏》或者《周易》,本質上都是用獨特的密碼所做的記錄,因為遵循著我們現存這個世界上存在的發展規律,這才具有某種先知性,或者說是對未知事物的可預測性……」

    楊峰的話十分拗口,正南費了些力氣才終於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免大失所望起來。他之前還當楊峰能夠提出什麼驚天動地的理論,可見對方無非就是老瓶裝上新酒,用現代的語言和詞彙對古人早就做出的結論加以詮釋罷了,非但毫無新意可言,甚至比照起自己先前的說法來更加玄奧,哪有半點像是對《易經》本質的解讀?

    話雖如此,正南暫時還不想打斷楊峰的陳述,只是一邊若有似無地聆聽,同時分出一些精神轉而思考起了下一步該如何脫困。

    「……我們可以搓出這樣一種假設:《易經》的作者掌握某種尋常人並不懂得的技術,運用在我們所在的世界裡時,足以令這種可預測性成為可能。可問題是,在一個複雜到了任何細微的變化都能改變未來進程的世界裡,在『蝴蝶效應』或者『平行宇宙』等理論物理學定律的作用下,若想憑空達成這種可預測性顯然是件極度困的事情,但《易經》顯然能夠無可辯駁地做到這點。基於黑格爾『存在即為合理』的觀點,總歸有一種恰當的理論可以解釋這種現象的發生吧!」

    正南沒有想出半條逃生的計劃,卻先被楊峰的話攪和得竊笑起來,等他說到這裡時再也忍不下去了,用略帶嘲諷的口吻道:「你是不是想告訴我說,古代有人通過穿越時空的方法,將發生在未來的事記錄下來後再用密碼寫成了《易經》?」

    「吼吼,我可不是這個意思,你這種說法頂多也就能解釋諾查丹瑪斯之流的現象,對於《易經》來說則是完全不能成立的。試問,如果你生活在夏商周的時代,卻擁有穿越時空抵達任何一個時間和空間節點的能力,你難道還會回到起點去著書立說,唯一的目的就是讓後人知道你有預知未來的能力?退一步說,即便真是如此,與諾查丹瑪斯預言後世發生的大事相比,《易經》的作用則是幾乎可以對過往、現今以及未來的任何存在進行有效的卜算,這恐怕也不是某個或某幾個具有穿越時空能力的個人能夠完成的工作吧!」

    這個回合的爭論顯然是楊峰佔據了上風,可正南卻並不服氣,只說依照他的說法,一切又都回復到了不可預知的範疇之內,無法得出一個至少說得過去的結論了。

    楊峰伸出食指在空中擺動了幾下後說:「不對,我有一種看法或者說是理論,並且不僅僅是『說得過去』的程度……」

    見正南現出一副願聞其詳的表情,楊峰繼續說:正如我前面所講,這個世界雖然複雜卻並非是完全沒有規律可言。舉個例子,一道初中課本中的代數題目,可以被看做是存在於二維空間裡的平面圖畫,對於我們來說,可以利用已知的條件,再輔之以既已存在的定律或者公式,解出答案。如果把已知的條件當成預測的基礎,把定律或者公式看做預測方法的話,那麼解題的過程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豈不就是『卜筮』了嘛!

    當然,對於二維空間中的直線或者角度來說,人類的這一解題過程顯然是無法理解的——這是一個建立在直線或者角度都是可以進行思考的生命的基礎之上所得出的謬論而已,卻可以被我們推而廣之的引申到先前討論的那個問題當中。你知道,我們人類是生活在三維空間加上一維時間所組成的四維時空當中,時間軸的不斷延伸構成了社會持續發展的基礎,同時也製造了無數不確定的因素,若想對未來加以預測顯然存在著極大的難度。然而,對於另外一個高於我們存在的維度裡的生命形式來說,這或許只是一道簡單的初中代數題目而已,解答起來可以說是毫無難度可言!

    正南認為楊峰的說法的確新奇,因為運用了不少他並不精通的物理學理論,讓他一時間還找不出否定的破綻,不過他轉念一想,不免又覺得可笑起來,開口道:「對於你這樣一個迷信於成神成仙之道的人,竟然會嘗試運用科學來解釋玄學領域的難題,這未免有些太過牽強了吧?」

    「我不迷信任何未經證實的東西,幾遍是你口中所謂的『科學』在我看來仍舊只是在我們所在的維度存在的一種適用於局部的理論而已——」楊峰一臉平靜,不容辯駁般地繼續說,「另外,『升仙成神』這四個字或許在你看來有幾分可笑,不如我更換另外一種說法好了——我現在做的,就是要突破四維時空,進入到高於我們的存在的另外一個維度世界裡去……」

    正南覺得楊峰真是個不折不扣的瘋子,不僅因為他殺了那麼多人後還毫無悔意,更是把自己的升仙成神的美夢用理論物理學加以裝裱和詮釋,對此正南雖然一時間還找不出反駁他的說法,可任憑是誰聽到這套所謂的「維度可預測理論」,恐怕都會覺得那是既不靠譜又十分可笑的瘋狂言論了。

    楊峰說的認真,絲毫不像開玩笑的樣子,這樣的情形反倒讓正南犯起難來,若在平時,他肯定早就脫口而出幾句反諷的話,可眼下受制於人,不得不有所顧忌,幾經斟酌之下,竟然感到理屈辭窮,無言以對了。

    正南的表現似乎全在楊峰的意料之內,對於他的一臉錯愕絲毫不以為怪,笑著說道:「我不指望你能夠理解我的理論,正如我先前所說,無論是科學還是反科學,盲目的相信才是最大的迷信。這個世界上有一類人,對於自己無法解釋的東西便將其全都歸於異端邪說的行列,並且還著書立說地加以貶斥,殊不知真理和謬論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可恰恰是這條線作為鑒別真偽的標尺,比世間任何評判標準都要來的精準而又不容辯駁。正如幾百年前那場發生在伽利略和羅馬教皇各自代表的階層之間的矛盾和爭鬥,不但沒有令真理湮滅,反而最終催生出現代宇宙觀的誕生——類似的例子我還能舉出千萬,並且絲毫不以為怪,而這種安然處之並不代表我會像你們一樣接受逆來順受的命運,反而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對於眼前這個世界存在的某些生存法則的厭惡,才讓我下定決心要去尋求突破,看看有別於此的另外一個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