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1895

大道小說網 第102章 提拔米勒主編 文 / 香港大亨

    《時報》公司上下一心,內部團結。

    而且,由於報紙降到1美分後,發行量日益火暴增長。

    這樣的大好形勢!是王雲東一手造成的。

    沒日沒夜,不眠不休了近兩個月。每天白天上班和晚上上班的兩套人馬都會看到王雲東的身影。

    雖然以王雲東這樣變態的精力和體質,也吃不消。

    王雲東拖著疲憊的身心,找到公司的老牌主編米勒。之所以找他,因為這位米勒先生看起來很老實,年紀更是有60多了。年紀大意味著經驗足、不激進。

    王雲東幾個月來,處理《紐約時報》的各種弊病,可謂是如同害了場大病!既然已經對《紐約時報》進行了足夠的調整,王雲東也不會霸著總裁、主編、財務大權一直幹下去。

    《紐約時報》這是一份嚴肅報紙,如果找合格的「管家」幫助自己管理,需要的是正是這種人。

    王雲東說:「米勒,你是公司的老人了!應該是干了很多年吧!」

    米勒主編笑著說道:「這裡僅存的人,除了已經死了的老人,我在這裡工作是最久的了!沒有人比我工作更久!」

    「嗯!」王雲東說,「瓊斯臨走前對我說過,《時報》公司只要有老米勒坐鎮,就永遠不會垮下!」「瓊斯先生真的這麼說?」米勒眼睛中一絲淚光。

    「對!嗯,就是他說的!」王雲東用確定地語氣說。事實上,喬治.瓊斯屁話也沒有交代一聲就走了。至今沒有回來看《時報》公司的近況。

    米勒不禁唏噓:「以前瓊斯先生總是不肯讓我退休,雖然幾十年沒有給我漲工資,沒有讓我坐上更重要的職位。可是他不斷嘗試讓我在不同的崗位上體驗、學習。這些年裡面,我誤會了他,以為他故意把我的職位調來調去。以為他看我不順眼。原來。他這是為我著想啊,正是因為我在所有地職業上都做過,所以,整個報業公司地各個細節沒有誰比我更能清楚」

    王雲東目瞪口呆,原來這米勒居然是不受喬治.瓊斯待見的傢伙。居然幾十年裡面讓這傢伙在所有的職位上都做過,擺明不想給他陞遷嘛!

    也是,要不然米勒多半已經是總編,甚至是總裁了!而不是負責某一板塊的主編!

    「好了。好了!瓊斯早就在我面前說盡你的好話了。今天我找你來,事實上有是重任要交給你!」

    「什麼重任?」米勒睜大眼睛問。

    「我讓你做總裁,負責整個《時報》公司的運作!」

    這樣天大的好消息刺激的米勒幾乎要暈過去了!

    正當米勒慌忙得準備感激詞,王雲東阻止了他說道:「我信任你,是你無人能取代地才華,而不是信任你的花言巧語!」

    至此,王雲東硬把總裁的位置塞給這名資格最大的員工!

    米勒雖然沒有什麼閃光點,但勝在他從事新聞業多年,業務精通、處理許多問題也很老道。

    以前米勒是壓不住各個小團體的,不過,現在王雲東灌輸的團結、紀律等規則很深入人心。團隊之間的小矛盾雖然還是存在的,但是稍微調節,大家就會自律了。以米勒的能力。已經能夠很好的除了內部問題。

    而來紐約,王雲東自然是多番考察各種地方,為自己增長閱歷和經驗。事實上,王雲東來到紐約後第一次指揮全部陌生地團隊為自己工作,順利完成了項項王雲東只是在筆記本電腦中閱讀到的團隊管理手段,可謂是讓王雲東獲益匪淺。

    之前,在舊金山王雲東大多數是依靠長輩們幫助,利用洪門力量,所以處理眾多問題都是無往而不利。而且,他手下人員很聽話,那是因為絕大多數人員都是和洪門相關的,不會故意給自己難堪的。至於洪門處理不了的,王雲東則靠官僚的力量。

    「快點快點,跟上啊!」一群美女興高采烈得在紐約各條大街時尚化妝品、時裝店橫掃!

    王雲東彆扭得跟在她們身後。一副我不認識她們的樣子。

    不久前,收購《紐約時報》,小琴不辜負眾位姐妹的殷切期盼,成功把價格砍到一個合理的數字。

    按照事先約定,王雲東提出的價格是8.8萬,如果能把收購價格壓到更低,那麼節省地那部分錢則歸小琴等人支配。如果,她們談得加個高於8.8萬。那麼。王雲東剝奪她們使用化妝品權力,為期三年!

    結果她們贏了。

    事實證明。有時候公認的道理不一定絕對正確。比如,之前王雲東深信,沉迷於修飾外表的女子必然智商下降到正常人的平均水準以下

    然而,小琴她們為喜歡打扮的女性扳回了點平均分。

    事實上,小琴等人攜帶800美元巨資,在個人消費市場中算是一筆大數目了。她們的大採購甚至引起了紐約的一些報刊捕風捉影的報道。

    幾名身份神秘秘側華人少女出現在奢侈品商店中大採購,成了許多當地新聞中地花絮!有人猜測她們是中國高官家族後人,有人猜她們是巨商世家地女性成員,更有才信誓旦旦說,這幾位頻繁出現在多個場合一擲千金的少女們是中國地皇族。總之,這個沒影子的猜測是越來越扯淡了

    之所以,形成美國人特別關注華人的舉動,那是因為最近的風潮。

    和《排華法案》迥異的風潮

    因為,這一段時間紐約正刮起中國熱。賣國賊李鴻章在馬關條約之後為了挽回點聲譽,於是造勢對列強國家進行友好訪問考察。之前他得到歐洲諸國訪問就熱烈歡迎,俄國、德國等過皇室貴族的接見。

    歐洲各國之所以對李鴻章表現得極其歡迎,顯然是為了利益。比如,貪婪的俄國是為了圖謀中國東北、蒙古等大片領土,要求讓李鴻章促成清政府和俄國達成合作修建西伯利亞鐵路等賣國條款,換取一個子虛烏有的中俄密盟共同對抗日本在遠東的軍事擴張。

    當李鴻章在歐洲各國受到強烈歡迎,作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工業強國的美國,也抱著增強其國際影響力的心態,即將卸任的克利夫蘭總統同樣組織了一場最隆重的禮節歡迎了李鴻章。在九月初,紐約曾經異轟動,有超過50萬的市民為了目睹這位清廷權臣而聚集到街頭。

    與其他列強相比,美國對中國的主權等利益並沒有過分要求,不過因為美國的工業產品越來越多,逐漸有過剩的苗頭,中國這個世界經濟第三位的國家,卻是個十足的農業國,任何工業國家無不對其市場萬分的眼饞。因為,美國的政府大多數要職官員都是大資本家的代言人。

    李鴻章在美國的表現顯然也是他有生以來最得體的一次外交。這一次外交,大改他一直以來的賣國形象,反而不亢不卑起來。特別是幾次報紙訪談,李鴻章倒表現出幾分大政治家的素質。

    在九月,王雲東收購《紐約時報.》的那段時間裡面。曾經派出記者對李鴻章做出專訪。面對記者的時候,李鴻章應對得體。其中,抨擊《排華法案》倒是為李鴻章在海外華僑中形象稍微高大了一些。

    然而,對於這樣的歷史人物。對他的評定不能按照他說了些什麼,也不能看到寫過些什麼文章,而是要看他做了些什麼!李鴻章說得漂亮,實際行動卻總是懦弱無能,真正關乎國家利益的外交總是異常失敗。所以,歷史不會因為他說的好聽而給他良好的名譽。就如後世有的歷史人物,也主張抗日,不過抗日主張大多數時候都局限在地圖上,局限在日記中。未免總不能憑著他遺留下一些自吹自擂的日記而崇拜他吧?

    不過,看到在美的華人,準確說是在美國東部,紐約一代的華人,似乎受排斥、歧視明顯減輕了一些。這一點,倒讓王雲東想到,能在歷史留下名聲的人倒不是百無一用。雖然,李鴻章賣國行為多,但也不否認他的一些閃光點。功過相抵的話,過大於功!一分為二的看,功是功,過是過。具體問題,具體對待

    在陪同小琴等逛街,王雲東有意識得把逛街的地址選擇在華爾街附近。

    所以,王雲東有時間在華爾街進行更細緻的考察,用了大半個月,到華爾街觀察各種金融投機行為。

    之所以對華爾街感興趣,因為王雲東心目中早就把金融市場視作自己的提款機了。

    把握後世國際風雲變換的局勢,經濟變化就脫不了這些難以抗拒的規則的影響。金融從宏觀上說還是最受大環境影響的。當然,現在只是看看,等到王雲東會在歷史上重大的金融事件前才會正式進軍華爾街的金融市場中。

    紐約的繁榮大半要歸於它活躍的金融投機市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