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盜帥

第十部 北地風雲起 第一章 風雲乍起 文 / 盜帥二代

    第一章風雲乍起

    薛延陀是中國古代北方的一個遊牧民族,居於漠北。本為匈奴別種鐵勒之一部,初與薛族雜居,後滅並延陀族,稱為薛延陀,官制和風俗,與突厥大抵相同。在崛起之後都於尉捷山北獨邏河之南最肥沃的草原上設置牙帳,建立了王庭。

    作為草原上的民族,騎射正是民族之根本。

    薛延陀上至可汗貴胄,下到幼兒頑童,無不以此為樂。

    薛延陀的首領是夷男,他還有一個老長而閃亮的名號「珍珠毗伽可汗」,只是夷男對後者這個稱呼很感冒。因為這個閃亮的名號不是他自己的,而是李世民冊封的。曾幾何時,他對著這個閃亮的名號愛不釋口,常常念叨嘴邊,生怕他人不知自己的汗位是李世民親自冊封的。但自從成為北方霸主之後,潛意識的思想就有了變化。他更喜歡自己的名字「一利咥夷男」,而不是由李世民冊封的「珍珠毗伽可汗」,只是他不敢拒絕這個稱號,怕得罪了南方的巨獸——大唐帝國。

    這天夷男正在可汗大帳外的闊野上練箭。雖然他作為可汗,事務繁重,但這騎射之術,卻不曾拉下,只看箭靶上那六枝圍繞箭靶紅心的箭羽就可見一般。

    夷男再一次彎弓,就在他正欲張弓勁射之際。突然得到了一則消息,唐朝天可汗遣杜荷為使,不日即來。

    此消息一傳至夷男的耳中,登時將這位統帥三十萬精兵的草原霸主驚出了一聲冷汗,身子傾斜,手不由自主的一抖,利箭脫手射出,但聽一聲慘叫,一名無辜的護衛抱著屁股倒在了地上。

    夷男已經顧不得被他誤射的護衛了,腦中一團漿糊,徹徹底底的讓這則消息給嚇傻了:這不是他膽小,而是無力以對。若將大唐比作雄視天下的猛虎,那麼薛延陀就是一個膽氣非凡的幼兒。哪怕幼兒有熊心豹子膽,面對猛虎也會有恐懼之心。

    宇文博偉唆使莫賀巴哈他是知道的,失敗的消息也已傳到他的耳中,唐朝在這個時候派杜荷出使薛延陀,這背後有什麼目的意義,讓做賊心虛的他,實在不寒而慄。

    作為大唐最親善的盟友,沒有人比他更加瞭解唐朝的實力:當初在破突厥時,他就曾配合唐朝的衛公李靖一同出擊***厥,對於李靖統率的那支一以當十的強兵,至今記憶猶新,忐忑不安的派人去請大度設、宇文博偉、布爾特等幾位知道前因後果的大臣一同商議此事。

    可汗大帳,三人聚集,人人臉上都有如臨大敵的感覺。

    夷男畢竟是地方霸主,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已經恢復了可汗的氣度,面對諸位臣子,也沒有亂了陣腳,只是一臉肅然,沉聲道:「你們怎麼看待此事?」他雖是問三人,但目光卻望向宇文博偉。在三人之中,宇文博偉才智最高無疑。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宇文博偉縱然自詡智計無雙,也想不到作為突厥第一勇士率領的三千騎兵會吃不下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的百人,以致造成今日的局面。

    面對夷男的詢問,他說了一句流傳千年的古話。

    夷男臉色一僵。

    宇文博偉隨即道:「其實可汗也無須驚慌,即便唐朝那些人懷疑到我們頭上,他們也奈何不得我們的。李世民與我們最大的不同在於他是我們草原上所有民族皆認可的天可汗,是公平公正的象徵。他不可能貿然的對我們下手,這會有損他的威信,同時也會造成大唐四周草原民族的不安,各懷不滿……」見夷男似乎不太理解自己的說法,頓了頓,改口道:「說白了大唐如今就是狼王,而草原上的所有民族都是狼群。狼群仰慕狼王的強大公正,對他敬畏在心。可一旦讓他們察覺狼王實力不在,或者威脅到自己的時候,他們就會為了自己而向狼王挑戰。一匹兩匹,狼王或許不放在眼中,但是群起圍攻,卻難以承受了。這在我們那地方叫做眾矢之的。此外唐朝想要發動戰爭,要有一個***的口號,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凝聚號召力。這也是華夏與草原上民族最大的不同,華夏善戰,但絕不亂戰。」

    他接著道:「我們暗中與唐朝敵對,也不過是近年來的事情。唯一知道實情的阿史那結社率已死,莫賀巴哈根本不知我們的身份,唐朝的那些人是無法確定我們是否與他有關的。作為大唐最忠實的盟友,唐朝也不能平白無故的對我們開戰。」

    夷男也漸漸理解了宇文博偉的意思道:「我明白了,事情因是如此。假若大唐真的掌握了真憑實據,以他們的強勢,此時此刻也不會是出使,而是直接宣戰了。」

    宇文博偉道:「所以我認為杜荷此來有很大的可能是對我們的試探……不過我也不能確定。李世民是華夏千百年間最出色的帝王之一,實在不能小覷。不過來的是杜荷,卻可以鬆一口氣。他的事跡我早已打聽過。此人在十年後,很有可能會成為第二個李靖……」

    夷男驚呼出聲來,眼中有著深深的忌憚:「李靖」這個名字在草原上有著赫赫威名,自他以三千騎兵定突厥後,關於他的神話就沒有一刻消失於草原,杜荷能夠成為第二個李靖,這讓他有著一股寢食難安的感覺。

    宇文博偉笑道:「可汗不必驚慌,那杜荷確實很了不起,但現在他畢竟還是一個乳臭未乾的娃兒,不難對付的。我們將他完全監控起來,便可從他身上打探出他此行的來意。」

    大度設搖頭反對道:「此法不妥,杜荷武藝在我之上,作為李世民最器重的女婿,他隨行的護衛也可想而知,想要完全監控談何容易。」

    宇文博偉陰陰一笑道:「這點我已經先一步考慮過了,在明裡我們確實不易接近他們,但他們作為使者來我汗庭,便是客,一切就必須依照我們的安排。我們可以選擇一處最豪華舒適的大帳讓他居住,同時在僻靜的地方挖掘通道,直抵大帳地底,派人日夜監聽。到時,只要他們商議要事,就無法瞞過我們的耳目……」

    雖然杜荷的戰績很出色,但世人都有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想法,杜荷年紀卻擺在那裡,沒有幾個自視甚高的人才會認為有著數十年經驗的自己會比不上一個不滿二十的娃兒。

    所以儘管宇文博偉對杜荷的評價很高,稱他是「未來的第二個李靖」,但心底卻覺得自己的才智勝過杜荷那是不困難的。

    類似這類人並不少見,往往當他們真正醒悟的時候,就會察覺自己已經一敗塗地了。

    **************

    卻說杜荷接受李世民的任命後,親自在左威衛軍中點了五百最驍勇的兵士,一路疾行,經直道,過雁門關,再次抵達突厥營地。

    進了軍營,杜荷發現整個軍營裡的氣氛跟來的時候大不一樣了,有著一股沉悶的感覺,立刻醒悟,心知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已經展開了對突厥兵卒的遊說。

    面對此二人的遊說,突厥兵卒陷入迷茫之中也是必然的。作為一個兵卒,一個軍人,讓他們接受國家的滅亡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不過絕大對數的兵卒都沒有什麼強烈的排斥之心,畢竟***厥滅亡已有十年了,而唐朝並沒有虧待他們。

    他們固然不是正規的唐朝兵將,但只要在戰場上奮勇殺敵,一樣能夠得到與其他唐兵一樣的待遇。如今的迷茫只是一時間無法釋然罷了,相信要不了多久,在兩位對大唐忠心耿耿的大將軍的努力下,此事就會圓滿解決。

    杜荷此來並沒有打擾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只是通報了他們一聲,隨即招集了薛仁貴、羅通、席君買、李逸風他們告之了出使薛延陀的任務。

    薛仁貴、羅通、席君買本就是杜荷麾下的兵將,自然是跟隨無疑。

    李逸風、周靈靈的任務卻以完成。

    杜荷向他們道謝,並詢問接下來的去處。

    李逸風直言道:「這些年他去過許多地方,唯獨北方的草原深處未曾去過。有此機會,怎能錯過。」

    杜荷焉能不知他的意思,此次北上之行,來的突然,只要不是傻子,都能猜出他這番北上身負重任,而且很可能有生命危險。李逸風的任務是保護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如今任務已經完成,杜荷不願在將他們牽扯進來。然李逸風重情重義,明白這點,並不打算不聞不問。他這般說來,只是不願杜荷覺得欠他情而已。

    杜荷也沒有多說,將這份心意記在心底。

    至於拓拔無雙與秦煜也在同行之列,此次北上,是一次身在異域的鬥智鬥勇之行,他們各有所長,帶在身旁在關鍵的時候定有妙用。

    在軍營住了一夜,翌日,打著使者的名號,杜荷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往北而去。

    大唐使者的親臨,這在草原上是少見的情況,杜荷這剛進入薛延陀的領地,薛延陀便已經派出了接迎的部隊,顯示出了極高的熱情。

    李世民被稱為天可汗已有十年了,但十年裡還是首次如此勞師動眾的派出使者入草原訪問。不僅僅是薛延陀,整個草原都為之震動,幾乎每一個有頭有臉的草原雄主都聚集在薛延陀的王庭,等候杜荷的到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