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盜帥

第九部 田獵大會 第七章 田獵大會開幕 文 / 盜帥二代

    第七章田獵大會開幕

    面對老夫人的一問,皇甫皓華也知隱瞞也是無用,當即也表露身份,當然作為杜荷手中的隱秘的特種部隊,就連此刻出現在老夫人面前的這張臉都是經過易容的,自然也不會將所有的如實以告。只是模稜兩可的將情況略說,表示自己是唐朝的人,因為察覺了阿史那結社率的異常,所以才深入調查,從而查出了阿史那卡拉被殺的消息,然後順籐摸瓜,找到了這裡。

    老夫人本就無心知道這些,更不會細察真假,只是強忍著悲痛與怒氣道:「此事細說當從盛夏說起,今年夏季酷熱。一天,我兒帶著大筆的錢來,告訴我說他要跟隨阿史那結社率幹一件關乎我突厥未來的大事情。我聽他話中有訣別之意,心中惶恐,追問緣由,他卻什麼也不說。我兒自幼喪父,與我相依為命,他有話從不瞞我,那是第一次……當時我便預感,會有大事發生。」

    「那一段時間,我食不知味,夜不能寐,難以心安。最後實在忍受不住,前往長安尋他,想問個清楚明白。但他卻說一切都已經結束了,不在會有任何的危險。可不久以後,他莫名的問我究竟是在大唐庇佑下的突厥好,還是在草原上生活更好!我告訴他是大唐,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想法,整個突厥,大部分人都是如此。有安詳的日子生活,又有多少人願意回到打打殺殺的日子?我兒聽了我的話,沉默了好一會兒,這才告訴我說阿史那結社率希望我突厥能夠回到以往的日子,他要劫持唐皇逼他放回所有的突厥人回到草原……」

    皇甫皓華聽到這裡,總算明白了阿史那結社率的目的,但因太過突然,事情太過駭人,他也忍不住「啊」的一聲,驚呼出來。

    老夫人不以為意,因為當初她聽到這則消息後的反應,比皇甫皓華更要激烈十倍,續道:「我當時嚇壞了,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我兒確切的說這一切是事實,他告訴我本來在盛夏的時候,他就打算行動了。只是唐皇改了行蹤,沒有前往九成宮避暑,讓他們功虧一簣。我兒又說,阿史那結社率打算故技重施,利用什麼打獵的機會再次出手。他說他要勸阻阿史那結社率,不能讓他錯下去,但……但哪知……」她說不下去,泣不成聲。

    皇甫皓華將前因後果聽在耳中,心底震撼,安慰了老夫人幾句道:「老夫人,令郎的屍體是我們偷出來的,為了安全起見,暫時還是不要下葬,不要讓他人知道的好。以免多生事端,我可以向你保證,阿史那結社率絕對會為他的作為付出代價的。」

    老夫人眼中閃過恨意道:「老身明白,老身婦道人家,無力報仇,一切只能瞻望你們。此仇不保,我兒絕不下葬。」她人老成精,雖是婦人,但卻看的清時勢。她知自己無力報仇,想要殺阿史那結社率也只能指望能夠從阿史那結社率眼皮子底下偷來屍體,找到自己的唐人身上。

    也是因如此,她才會將自己所知的一切一五一十的說出:她指望著眼前的唐人,能為自己的兒子報仇。

    皇甫皓華亦看出了眼前婦人的用心,但兩者互利,也沒有拒絕。

    得到了如此重要的消息,皇甫皓華也不敢多留,打了聲招呼,留下一人看著老夫人,以免發生意外,本人直接跨上良駒,揮鞭南下。

    杜荷得到這個消息,已經是三天後了,正是田獵大會的前一天。

    在聽皇甫皓華將前後事情一說。

    「想不到阿史那結社率竟然有這個膽子,膽敢募集死士,挾持陛下,當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杜荷也為皇甫皓華打聽來的消息而震驚,但腦中卻若有若無的閃過類似之事,史書上關於阿史那結社率的記載在腦中閃過。

    唐史上下數十萬字,而關於阿史那結社率的記載只有區區百字,記不住這件歷史事情,亦在情理之中。但如今聽皇甫皓華說錯了阿史那結社率的謀劃,藏在深處的記憶,依稀浮現:記得歷史上確實有過類似的刺殺。

    那是在貞觀十三年,也就是今年的夏天。李世民因頑疾怕熱,前往九成宮避暑。當天夜裡,阿史那結社率領著四十餘人強攻李世民所在的宮殿,與防守的禁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阿史那結社率闖過了四道防線,久戰不下,才領著死士撤退,殺出了重圍,逃走了。

    雖然結果一樣是被擒,但九成宮當時的防禦之差,可見一般。究竟是阿史那結社率領的死士太過驍勇,還是當時的唐軍過於無能,誰也不知。

    因為自己的緣故,在這一年裡,南方的開發是朝堂上的大戲,李世民抽不開身,也未如以往一樣到九成宮避暑,改變了此事件的發生。從而引發了田獵大會上的殺機,產生了全新的歷史。

    心念此處,杜荷從容一笑,心道:「因為小爺之故,讓你多活了這些時日,你竟然不知感激,那我們就玩一玩……」他沉思片刻,再次想到:「阿史那結社率在長安呆了差不多十五年,他反唐之心如此強烈,這十五年來,想必也拉攏了不少反唐的同夥。不如利用這次田獵大會,將這些牛鬼蛇神一併引誘出來,以免日後麻煩。」頓了一頓,笑道:「皓華,你動用手上所有的力量給我監視這阿史那結社率的一舉一動……他既然要玩大花樣,那我們就好好的陪他玩玩。」

    「是!」皇甫皓華應了一聲。

    翌日,秋高氣爽,太陽遠掛空中,照在身上並沒有任何的炙熱之感,反而覺得暖乎乎的,配合著秋風,格外的舒暢,正是一個外出狩獵的好天氣。

    因為探知了阿史那結社率的意圖,杜荷的心情已被輕鬆歡暢的情緒替代。

    好!就讓小爺好好的陪你們玩一玩開心一下,不斷有著事情可做,如此生命才更多采多姿!

    王宮教場上旌旗飄揚,人馬薈聚。

    有份參加田獵者,若非王侯貴族,就是公卿大臣的親屬家將,人人穿上輕袍帶革的獵裝,策騎聚在所屬的旗幟下,壯男美女,一片蓬勃朝氣,人數約在兩千人間。

    一萬千牛衛,則分列兩旁,準備護衛皇駕,前赴獵場。

    尉遲寶林、尉遲寶慶等負責皇駕與安全的千牛衛忙個不停,維持著場中秩序。

    杜荷卻偷偷的躲在一旁,在華麗的馬車窗口,笑嘻嘻的與馬車裡的人聊天。馬車窗口出露著三張秀麗不一,皆笑語嫣然的驚世容顏,正是同來的長樂、李雪雁、武媚娘三女。

    這李世民的女兒控思想萌發,開了金口,長樂自然不能不同往。

    李雪雁最喜歡熱鬧,有這等歡快的聚會,也不打算錯過。她們兩人都決定一起,武媚娘當然也不能不合群。

    於是,三女籌備了整整一夜,花了許多的時間,滿懷期待的參加這次田獵大會。

    隨著時辰將至,宮門大開,李世民領著大隊人馬從宮外走出。

    李世民自是一馬當先,他今日穿著雖然還是龍袍,但樣式顯然是經過特別修改的,與胡服相近,以寬鬆為主,能夠在馬上隨意的彎弓拉箭,從而不受任何影響。

    長孫皇后並沒有來,在他身後的是太子李承乾與魏王李泰。

    李承乾似乎禁閉期已滿,也在參加田獵的人選之中。他強顏歡笑,雖然太子的身份依然健在,但錯事連犯,群臣對於他這個太子,看好的已經不多了。當然亦有例外,侯君集就跟他走的特別的近。

    侯君集在伐高昌一役中存有大過,但他身懷大功也是無疑。

    李世民畢竟是位重感情的皇帝,也沒有為難他,關了陣子,讓他做了幾個月的牢,也就赦免了他。不過他的地位以大不如前,兵部尚書已經讓李績佔據,他也只能退一線,領著金吾衛大將軍一職。

    金吾衛大將軍掌宮中、京城巡警,也有著很高的地位,可見李世民對於他,還是很器重,只是想要升任宰相,那是不可能的了。

    他們這兩人似乎因為同病相憐,都栽在了杜荷的手上,如今已經跟難兄難弟一樣的連在一起了。

    李泰還是那個樣子,胖乎乎的,臉上有著志高意滿的傲慢。

    不過他現在有些不自然,緊張的拉著馬,生怕一個不慎摔下馬背。作為一個腰粗肚肥的大胖子,他連走路都不情願,到朝堂也是乘坐小轎子的。騎馬這種高難度的事情,對他來說是一種折磨。

    杜荷左看右看,還是看不出這傢伙究竟有什麼地方討人喜歡的,能讓李世民如此寵愛。到底是他眼光差,見識短,還是李世民的眼光異類。

    這個問題無解。

    在李承乾、李泰身後是一干的皇子公主。

    突然杜荷發現公主群中,有一人正對著自己方向猛力搖著手,這定睛一看,卻是大名鼎鼎的公主……高陽。

    杜荷記起當初這彪悍的妞打算聽自己與長樂新房的歡好一事,忍不住打了一個寒磣,裝作沒有瞧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