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唐盜帥

第五部 高昌事起 第八章 唇槍舌劍 文 / 盜帥二代

    第八章唇槍舌劍

    諫官站出來錚錚直言「國與國之事,關係萬千人的性命,豈能因小失大?兩國戰起,將會有多少百信陷入戰火之苦,多少兵卒將會死於戰火,造成多少人間慘劇,這點不知杜將軍有沒有想過?古語有云: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妄起兵戈將生靈塗炭,傷害性命無數;而以仁義行之,則可以避免巨大傷害。且不聞仁德是一把能夠刺穿心靈拯救萬民的利劍?與其動兵戈,不如曉仁義,導人向上!」

    諫官說的那是大義凜然,身上竟然透露這一股凌然的「正氣」。

    杜荷聽了真是又氣又服,這種噁心的話他居然能夠說的如此從容,實在讓人「屁服」的五體投地。

    「好一個『兩弊相衡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杜荷哈哈一笑,譏諷道:「也不知你的腦子裡塞的是稻草還是廢渣,說出這種白癡的話來!」

    「你,你罵人!」諫官依舊呸氣得面紅耳赤,哆嗦了起來。

    「罵你又怎麼樣!」杜荷一臉的鄙夷,道:「絲綢之路是我大唐的經濟命脈之一,來往商旅成群結隊都是肥羊,宰上一票,夠吃幾年。高昌此舉開了先河,西域三十多個國家都在看我大唐的反應。若我大唐就此了事,他們又會有什麼想法?他們不會覺得我大唐高尚,反而會認為我大唐軟弱,我大唐無能,以後一沒錢,就出兵騷擾一下絲綢之路,沒有發現賺了,被發現了,也不要緊。因為我大唐有你們這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偽儒在,他們受不到任何的責罰。從此以後,我大唐的經濟命脈不在太平,究竟是孰輕孰重?傻子都看的出來。」

    「也不知你老子是誰,竟生出你這麼一個活寶來,連最基本的利弊都分不清楚。若是我,立馬找根繩子上吊是了,免得見你丟人現眼!」杜荷撇了撇嘴,仰著腦袋,不屑的低聲嘀咕了一句。

    不想,他這無意中的嘀咕,卻引發了一陣哄然大笑。

    「你……你……」諫官更是氣得頭髮都直了起來,呼吸越來越急促,厲喝一聲,頭一歪,整個人倒在了地上,竟然讓他直接氣暈了過去。

    杜荷一臉無辜,哪裡想得到對方如此的不禁說。

    卻不知他先前的那番話有多麼的惡毒!

    當然這僅僅只是針對諫官本人,也就是崔烈來說的,其他人聽的會很生氣,但不至於氣暈過去,但崔烈不同。歸根究底還是因為杜荷的那一句「若是我,立馬找根繩子上吊是了,免得見你丟人現眼。」

    這很普通的一句,但對於崔烈來說幾乎就是要命的符咒。只因崔烈的父親就是因為上吊死的,崔烈是門閥士族裡位列第一的崔家人,他的父親崔平文在三年前上吊『自殺』了,死因不詳。由於崔平文在崔家地位顯赫,又是響噹噹的大儒,他的死在當時也造成了一定的轟動,幾乎是人盡皆知。

    崔烈剛剛守孝回朝還沒有十天,讓杜荷這麼煞有其事的一說,滿朝文武知道詳情的都用別樣的眼光看著他,一副原來如此的模樣。

    杜荷的這番話無疑是一把無比鋒利的利刃,直接的在他心口上戳了一刀。

    面對這種意外加巧合,百口莫辯的事情,崔烈只覺得腦中打了一計晴天霹靂,直接暈倒在地。

    滿朝文武,一個個古怪的看著杜荷,都覺得他太壞了一些。

    杜如晦也看不下去,正與叱責,又有一位諫官跳了出來:「杜將軍,君子不探人**,不揭人之短。你當眾揭他人之短,是何居心?」

    杜荷莫名其妙道:「什麼揭短,這傢伙是誰我都不認識,不過是隨口嘀咕了一句,揭什麼短了我?」對於諫官的指著杜荷莫名其妙。

    聽了杜荷的話,一眾人更是面面相覷,個個都悲劇的看著倒在地上的崔烈,都明白這只是一個「美好」的誤會。

    李世民讓人將崔烈待下去救治,咳了一聲道:「不知者,不為罪。杜荷,你這無心之言,朕也不加以處罰了。但要引以為戒,這是朝會,商議國家大事的地方,可不是你們吵架拌嘴的會所,都給朕嚴肅一點!」

    李世民這話擺明了偏袒在杜荷,不打算追究他的狂言無狀。不得不說有個李剛似得後台就是好辦事,殿下諸臣又能如何?

    見杜荷依舊佔據上風,又有一諫官跳了出來:「滿口謬論,滿口胡言!陛下,杜將軍一介武夫,根本不懂儒學,不知我儒學博大。他的隨口假設,根本不存在。我大唐以仁德寬於高昌,西域各國聞之,必然深感我天朝上國仁義,知我大唐是禮儀之邦,非但不會如杜將軍說的那樣,妄起刀兵,反而更加歸心。難道杜將軍不聞聖人有云:以德報怨乎?」

    「報你個妹!」杜荷低罵了一句他們聽不懂的話,然後才冷笑道:「說你們是偽儒,還真沒有說錯。這位仁兄,算了,我也不屑知道你的名字,你就說說以德報怨出至哪裡?我書讀的少,不太記得了!」

    諫官一臉鄙夷,不屑道:「《論語憲問》句為: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杜荷笑嘻嘻的說道:「那好,請用你的理解來解釋一下這句話的意思?」

    諫官怔了怔,臉色為之一變。

    殿中所有有些學識的人個個都開始交頭接耳,一片嗡嗡聲。

    「怎麼,解釋不出來?唉……」杜荷長歎了一聲道:「看見了你的愚笨,我在智慧上的優越感油然而生。」

    「讓我來跟你解釋一下,孔聖人說的是『以直報怨』,說的是『一個人,如果他人有負於你,對不起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公正的對待這件事。』可不是什麼狗屁的以德報怨,那是你們這群偽儒不懂裝懂,隨口捏造的謊言。」

    杜荷大步走到了殿前道:「如今高昌國欺我大唐太甚,不但毀我大唐經濟命脈,而且還殺我大唐商旅,造成筆筆血案。如此罪行,豈可饒恕?小子不才,最近也讀過基本的聖人書籍,也有識得一番道理。也知道儒學源於聖人孔子,亞聖孟子,更知道儒學以仁為本,重禮儀,曉道義。可這仁向來是針對於百姓,以仁愛治國。這禮節更是針對於君子,守禮之人。敢問各位在場所有的大儒,聖人千萬言,可有一句說應該對異族忍讓,應該讓異族欺負而不還手的?」

    被動挨打,從來不是杜荷的風格,今天他讓這群偽儒,衛道士給氣糊塗了。最近在長樂的激勵下,他恰好讀了幾本儒家經典,知道一些歷史典故,名人名句,也有一些心得。所以主動出擊,打算殺他們一個潰不成軍。

    殿中的人都說不出話來。

    儒家以仁義為本不假,但針對異族之說,卻幾乎沒有,少之又少。因為在春秋時期,以內亂為主,周邊的異族根本不成氣候。

    褚遂良道:「聖人固然沒有說『應該對異族忍讓』,但仁德又豈分貴賤,我天朝上國為何就不許對異族,施行仁政?」

    褚遂良短短一句話,卻說道了關鍵之處。殿中所有主和派的人都暗自為他喝彩。

    杜荷不疾不徐的道:「仁德自然不分貴賤,但是難道還不看人嗎?算了,先不說這事。不知褚大人,可否聽過這麼一段話:『寢苫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斗』是何意?』」

    褚遂良有前車之鑒,不敢貿然回答。

    杜荷卻自問自答傲然道:「這是聖人孔子與徒子夏的一段對話。子夏問孔子曰:『居父母之仇如之何?』孔子答道:『寢苫枕干,不仕,弗與共天下也。遇諸市朝,不反兵而鬥。』」

    「全意是子夏問孔子『殺父之仇,應當如何去報!』孔子答『便是睡在草苫上,也要頭枕兵戈,不去做官,不顧事業,尋找仇敵,與仇人不共戴天。在市集或宮廷遇到仇人,不必回去取兵器,不論場合,不論地點,立刻決死。』」

    杜荷臉色一正,厲聲喝道:「父仇尚且不共戴天,何況國仇?褚大人,對於一個不共戴天的仇敵說仁德,是不是傻了一些?」

    「陛下!」他對李世民一拜,高聲道:「我父自幼教我有國才有家,國之不存,家何以在。雙親鑄我骨肉,而大唐卻孕我靈魂。在杜荷的心中,大唐榮辱,重於一切,更勝生命。『惡聲至,必反之』孟子良言杜荷不敢忘卻,如今高昌往麴文泰殺我大唐商旅,斷我大唐經濟命脈。實在欺我大唐過甚。欺我大唐,有如折我父母,微臣誓與之不共戴天。」

    杜荷這一番話說的可是擲地有聲,動人心魄。

    朝中絕大部分大臣都讓他說的熱血沸騰,絕大數人不約而同的站立而起,拜道:「臣等也誓與之不共戴天!」

    這些人包括了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侯君集、李績、程咬金等等一群重量級的人物。

    他們呼喝聲震動了整個太極殿。

    一群大儒呆楞楞地看著這聲勢,吭哧半天放不出個屁來,將目光都放到最前幾位的魏征身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