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四百五十三章 真正的人 文 / 血蝠

    第四百五十三章真正的人

    這邊德軍一撤退,一線步兵立刻忙著搶救傷員搶修工事,各營各連上報損失:整個城市都有傷亡,基本都是因為炮擊和轟炸。那幾輛大膽衝到開闊地的斯大林型坦克撤回城區和樹林,因為德國佬的炮彈又過來了——它們擋得住反坦克炮直射,但光明正大等著榴彈炮炮擊顯然不明智。

    整個城市都在燃燒,士兵們沒空去滅火,那些坍塌的防禦工事需要立刻得到加強,德軍不會善罷甘休!這次進攻德軍除了坦克部隊損失慘重外,步兵並沒有報銷多少,自己重型坦克不過是暫時讓德軍失去了進攻的信心而已。

    在城東,特爾特尼站在自己的車長席上探出上半身,右邊20米外是機步營營長葉夫尼根-菲利波維奇-伊萬諾夫斯基的bt-5。

    「伊萬諾夫斯基,怎麼樣?」看到同志們正在搶修那輛坦克,特爾特尼大聲喊。

    「履帶板斷了兩塊,挨了發炮彈,還要換個輪子。」機步營營長同志一臉硝煙。

    修理連的同志跑過來幾個幫著搶修,「你讓偵察連到東北角看看,我擔心德國佬可能會從林子那邊搞點動作,讓他們去那邊設立幾個哨位。」

    「是,團長。」伊萬諾夫斯基不僅僅是營長,還負責偵察工作,裝甲兵學院進修那會他主攻偵察。他和謝爾蓋-斯捷潘諾維奇-馬裡亞欣是薩拉托夫裝甲坦克學校的校友,但在進入混成坦克團前兩人並不認識(馬裡亞欣32畢業,他是36年畢業。)。這次帶到斯托爾布奇的快速坦克不多,特爾特尼也沒讓它們擔任坦克戰的主力,就是快速穿插和偵察。

    那片樹林在幾公里之外,徒步偵察顯然距離過遠,偵察連也沒有帶滑雪裝備。bt坦克也不合適進樹林。不過同志們有新的座駕,幾輛繳獲的奇怪摩托車:hk101半履帶摩托。

    帶上電台,十幾名偵察兵搭乘5輛摩托車繞過己方陣地,艱難的在雪地裡前進。

    「看來德國佬地新玩具不怎麼樣。」特爾特尼想。

    天已經亮了,指揮部報告城西河對面出現德軍偵察兵的身影,因為自己這邊佔據著河邊制高點,一頓機槍和迫擊炮給轟回去了。城南早就派出去的哨位並沒有發現什麼德軍,看來德國人暫時將籌碼壓在了東線一個方向上。

    回到自己的坦克裡。炮長伊拉索夫斯基大士報告還有18發炮彈,穿甲彈只剩下5發,還有4發破甲彈,其它都是高爆彈。

    基列夫尼克中士和裝填手科基科夫下士正在給坦克加油,用德國柴油。特爾特尼檢查了自己的坦克,上邊有強攻拉托姆時留下的兩個彈坑——75毫米穿甲彈的紀念,根本不能擊穿斯大林型的正面裝甲。四周還有好幾處炮彈彈片劃傷,沒什麼問題。

    其它重型坦克情況也差不多。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損失一輛,那輛炸斷履帶地也已經修好,就是炮彈都剩下不多,最少的那輛只剩下9發!

    「還夠打一仗的。」斯大林型什麼都好,就是備彈量有點少。比不了t34。但坦克兵們也不能埋怨設計師和工廠,105毫米炮彈的體積比原有的炮彈要大得多,40發已經是滿滿當當。

    從昨晚開始到現在,特爾特尼還沒吃沒喝。在車裡拿出點硬麵包啃了幾口,喝了點水。一夜沒睡,加上前晚也沒休息好,很像睡會,但那不可能。

    幸好沒下雪,如果大雪一下,自己這邊坦克加機槍的防禦就不靈了,德國人很容易接近了交火。「俄羅斯的天氣當然幫俄羅斯人!」

    遠處又傳來爆炸聲,半身鑽出坦克,頭頂上的房頂有觀察哨,「東邊,是德國高射炮,天上有飛機,應該是我們地!」

    跳出坦克,用望眼鏡觀察東方的天空。遠遠地一隊飛機正飛向自己這邊。

    「是空投。準備搶收!」

    是布瓊尼派出的運輸機,五十幾架運輸機正從德軍小口徑高射炮無法威脅到的4000米高度飛向斯托爾布奇。少量88毫米高射炮炮彈爆炸形成的煙團出現在機群四周,二十幾架戰鬥機在為它們護航。

    同志們行動起來,斯托爾布奇己方控制區範圍夠大,從中空空投就能獲得很好地效果,不會扔到德國佬頭上。機群漸漸接近己方上空,從空中應該能很清楚的看到自己人的防線。

    白色的降落傘開始出現,特爾特尼急需地炮彈下來了!

    突然,一隊護航的戰鬥機呼嘯著向北邊飛去——德國空軍戰鬥機正在向斯托爾布奇靠近!

    一場空中大戰在同志們的頭頂爆發,伴隨著斯圖卡俯衝時的尖嘯:那些德國戰鬥機只是來護航斯圖卡的,沒想到兩邊迎頭遇上。

    幫不上高處正在進行的混戰,但城市外圍坦克上的高射機槍和陣地附近的高射炮正好發揮作用——斯圖卡扔炸彈是又準又狠,但它得俯衝,高射炮和高射機槍也不是吃素地!

    科基科夫下士對著一架正在俯衝的斯托卡猛烈射擊,附近幾輛坦克上的高射機槍的火力也集中火力!三枚黑乎乎的炸彈呼嘯落下,也許是受到曳光彈的干擾,炸彈並沒有直的落向坦克,在幾十米外猛烈爆炸!

    科基科夫是給爆炸產生的氣浪推回坦克內部地,伊拉索夫斯基大士拍了拍他地腦袋才清醒過來——沒受傷,但腦袋嗡嗡直響:炸彈爆炸的聲響讓人腦袋發暈!就是在幾十噸重地坦克內部,同志們都感覺到了劇烈的震動,重型炸彈的威力不是一般炮彈能比的!

    科基科夫一清醒就鑽艙蓋,打算再次射擊,但看到邊上坦克上的同志們在歡呼——超低空,德國轟炸機正在冒煙墜落:它剛才投彈拉起後被密集地大口徑機槍子彈擊中,12.7毫米高射機槍集中火力對付俯衝狀態的轟炸機還是很有效果!

    無數降落傘正在落下。空中的運輸機集群已經轉向,遠處空中大戰仍在繼續,空中雙方戰鬥機上下翻飛廝殺。除了派出去接收空投物資的人員,戰壕和掩體裡的同志都在注視著空戰,雖然看不清,但無數人在吶喊,為自己的空中雄鷹吶喊!

    不斷有飛機墜落,不知道是自己人還是德國佬。人人心裡捏著把汗。

    一架飛機冒著煙,平緩的向自己這邊滑行——高射炮手們沒昏頭:飛機要迫降,如果是德國佬絕對不會向這邊飛過來,一定是自己人。

    果然,當飛機從自己從戰壕上越過時,戰士們看到了機翼上的紅星。飛機就在空降兵第一道戰壕前邊幾十米地雪地上落地,激起一片雪花和泥土,劃出幾十米後才停下。

    坐艙蓋下有三枚醒目的紅星。不用指揮員下令,幾個空降兵跳出戰壕高速跑向飛機——幾百米外的射來密集的機槍子彈:德軍在他們被摧毀的坦克後邊也挖了戰壕,看到飛機迫降就想徹底摧毀這架蘇聯戰鬥機。

    還沒等空降兵們靠近,座艙打開,飛行員跳出機艙匍匐著向自己人靠近。

    飛行員腿上有傷。空降兵們一靠近,是連拉帶拖的把他拽進了戰壕。

    空軍中尉腿上正在流血,醫務兵連忙給他止血,剪開皮質飛行褲。大腿肉都翻出來一小塊,嚴重的「擦傷」。

    飛行員很硬氣,眉頭緊鎖,沒喊一聲疼。義務兵要用嗎啡,他拒絕了。兩名空降兵架著他往後邊野戰醫院送。

    「中尉同志,挺著點,快到了。」擔架隊過來抬上,擔任醫務兵的下士對擔架上地中尉說。

    中尉竟然笑了:「還死不了。同志。」

    作為飛行員,野戰醫院的情形讓他嚇了一跳:到處都是傷員,很多都是重傷,連過道上都躺著人。剛才他看到整個城市都已經破爛不堪,到處都是炮擊和轟炸留下的痕跡,知道必定是傷亡慘重。

    軍醫把送飛行員來的醫務兵帶的嗎啡都沒收了:重傷員太多,醫院裡麻醉藥不足。

    對於飛行員是優待地,但還得等等進行手術。

    「我傷不重。下士同志。你看看你能不能處理一下,小手術而已。」

    下士點點頭。軍醫查看了一下,知道還在醫務軍士能夠處理的範圍之內。

    「清洗一下,不要用麻藥,給重傷員。」說完中尉把自己的飛行員手套拿起來咬上,示意軍士可以開始了。達維多夫下士用隨身的酒精清洗中尉地傷口,就在過道上給飛行員進行縫合:這樣的手術他能做,也做過,那幫空降兵訓練時有時也會受差不多的傷,縫個十幾針就行了,難度不高,但他沒在不用麻醉藥的情況下做過。

    手抓著擔架桿,咬緊牙,汗珠都從頭上冒出,看著軍士一針針的縫合。

    「呼」,縫完最後一陣,達維多夫呼出了口氣,剛才他感覺自己比中尉還要緊張!再次消毒包紮,沒用青黴素,就用了點磺胺,應該不會感染。

    中尉已經緩過氣來,不過手套上有兩排清晰的牙印。

    「中尉同志,您是我見過的最堅強的戰士。」達維多夫由衷地讚歎。

    「還行,呵呵。」他還笑得出來。伸出手:「馬列西耶夫。」

    「達維多夫。」

    這就算認識了,「送我去你們那吧,還能在戰壕裡干他法西斯的。」說完就要起來。

    這樣的外傷只要做了縫合,瘸著條腿是還能戰鬥,不過下士不同意,想讓中尉留在醫院。一通爭執,飛行員不想留在這礙事,只得抬上送自己那邊的指揮部。

    受傷了,馬列西耶夫就像沒事人一樣,因為他是阿列克謝-彼得羅維奇-馬列西耶夫!

    歷史上蘇聯衛國戰爭中有很多著名的戰鬥英雄:瓦西裡、巴甫洛夫、柯羅楚科夫等等,他們用自己的英勇行為證明了他們不愧為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但如果說誰是衛國戰爭第一鐵人,估計很多軍史研究者會說是阿列克謝-彼得羅維奇-馬列西耶夫!

    馬列西耶夫的生平不僅僅是用「鐵人」就能夠概述地,甚至可以用超人來形容!他地意志堅強無比,因為他「曾經」做出的事情「曾經」震驚世界!

    阿列克謝-彼得羅維奇-馬列西耶夫1916年出生於斯大林格勒(他出生那會還叫察裡津。)附近卡梅辛城地一個工人家庭,3歲喪父,8年制中學畢業後進入工廠藝徒班半工半讀,參加過阿穆爾河共青城的建設。1937年參軍,1940年畢業於巴泰斯克軍事航空學校。衛國戰爭開始後做為戰鬥機飛行員半年內擊落敵機四架。1942年3月,在傑米揚斯克登陸場(位於諾夫哥羅德州)地域空戰中,他的座機被擊傷,身受重傷。他駕駛受傷的座機迫降在敵人後方,接下來所發生的事簡直可以用不可思議的奇跡來形容!獨自一人,雙腿重傷,他在冰天雪地中跋涉18晝夜(最後幾天是爬行)潛回前線己方防線!

    也許有一點點運氣,沒有被德國人發現,但人們難以想像在三月冰雪覆蓋的諾夫哥羅德州森林,是怎樣的堅強意志支持他度過那18天的!爬行,18天!

    雙腿被截去後,馬列西耶夫以堅毅頑強的意志學會了使用假肢(高位截肢),經過艱苦鍛煉學會使用假肢駕駛戰鬥機。根據其個人請求,被派往作戰部隊。1943年6月起在殲擊航空兵團編成內參加了庫爾斯克弧形地帶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作戰,又擊落敵機7架!整個戰爭期間共完成86次戰鬥出動,由於其勝利完成戰鬥任務和在戰鬥中表現英勇無畏,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對於一個真正的人、一個真正的蘇維埃人來說,任何困難都不能壓垮他!」根據他的故事,蘇聯著名作家、記者鮑裡斯-波列伏依在1946年在採訪紐倫堡審判期間用19天時間創作了小說《真正的人》(曾譯作《無腿飛將軍》),在1947年由著名音樂家普羅科菲耶夫改編成同名歌劇,1948年,這部小說被搬上銀幕,導演亞歷山大-斯托爾佩爾。2001年5月20日是這個「傳奇人物」85歲生日,但他斷然不肯接受「傳奇人物」的封號。

    「我是一個人,不是一個傳奇!在我所做的事情裡並沒有特別不同尋常的。把我變成一個傳奇,這讓我很不舒服。」

    多年以後,他說曾說:「生活把我,當然,磨損得厲害。不過,假如一切從頭再來,我還是要當一名飛行員。就連現在,我在想到天空的時候也不可能不帶著奇特而崇高的感覺。我生命中最美妙的時光與飛機聯結在一起。當年在醫院裡,我的卡片上被寫上「適宜擔任各種飛行工作」字樣的時候,我感到自己飛上了幸福的頂點。」

    2001年5月18日,俄軍中央禮堂舉辦盛大晚會慶祝馬列西耶夫85歲壽辰。然而在晚會開場前不久馬列西耶夫突發心臟病失去知覺,在醫院中去世。晚會如期舉行,但開幕時不是熱烈的掌聲,而是全體將士久久的默哀……

    戰士,總是能夠創造奇跡,因為他們有著無比堅強的意志!有人說意志能夠戰勝傷痛是唯心主義,但阿列克謝-彼得羅維奇-馬列西耶夫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世人——很多時候,意志是能夠戰勝傷痛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