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二百六十五章 希特勒的錯誤 文 / 血蝠

    第二百六十五章希特勒的錯誤

    超出預料的勝利和難以承受的豐功偉績,也許這些就是人的瘋狂之源。——6月24日夜,希特勒當著凱特爾、約德爾、鮑曼、黑韋爾和副官的面,搓著手說:「西歐的問題這下解決了,我們只需要對付俄國人了。」

    希特勒的話將是第三帝國的最高機密,但在莫斯科的林俊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也在討論希特勒的觀點——希特勒下一步棋到底會怎麼走?

    「希臘、南斯拉夫將是德國人的下一步目標,而對於英國,希特勒很可能會過於樂觀。」

    林俊的話間接的反映出希特勒為什麼會說「西歐問題已經解決」——他對英國的事太樂觀了。

    希特勒已肯定地認為:由於法國的屈服,英國一定會急於求和。他認為大英帝國有它存在的必要,只希望倫敦讓他在大陸有行動的自由,承認德國在歐洲大陸的統治權。

    希特勒非常肯定地認為英國一定會同意這一點,甚而至於在法國戰敗以後,竟然沒有立刻制定出繼續對英國作戰的計劃。而參謀總部向來被認為具有普魯士人的縝密作風,對各種可能情況都是事先有周密的籌劃,但這次也沒有為他提供出什麼計劃。而參謀總長哈爾德乾脆認為:對於俄國在巴爾幹和波羅的海的威脅,比對英國的威脅更感到不安。

    美國人袖手旁觀,德國已經佔領了大半個歐洲,英國為什麼要在這毫無希望的劣勢中單獨打下去呢?特別是當它看到自己同法國、波蘭以及其他一切戰敗國家的處境不同,可以在不受損傷、完整無缺和保持自由的情況下獲得和平、擺脫戰禍的時候為什麼偏要打下去呢?

    除了唐寧街以外,到處都在提出這樣的問題,但唐寧街從來也沒有討論過這個問題,因為答案是可想而知的。但德國獨裁者並不懂得這一點!

    希特勒犯了個意識上地錯誤,錯誤的估計了丘吉爾的頑固程度,也低估了約翰牛的倔脾氣。

    6月28日,希特勒收到教皇發給他的一封密電——墨索里尼和丘吉爾也收到類似的電報。電報說,教皇願意為「公平而體面的和平」進行調解,並宣佈在著手這一步驟以前,他希望私下瞭解一下這個建議將會受到怎樣的對待。而不僅僅是梵蒂岡,瑞典國王也積極地向倫敦和柏林雙方建議舉行和談。

    在美國。德國大使館在代辦漢斯-托姆森地領導下,正在把他們得到的每一塊錢都花在支持孤立主義者身上,使美國能夠繼續不參加戰爭,從而使英國喪失繼續作戰的信心。

    半個世界都在「勸導德國和英國」,希望歐洲能夠和平。所有人都不希望德國將矛頭指向英國,那是為什麼呢?大家都明白,希特勒的擴張野心不會就此終結,如果英國問題和平解決。第三帝國的矛頭不可否認的將會指向他們共同的敵人——蘇維埃俄國。

    6月23日,希特勒視察了巴黎,而兩天後又故地重遊了一戰時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這所有地一切都最快速度的讓全世界都知道——德國是完全的勝利者。

    在莫斯科,林俊已經沒空去理會德國和西方世界的「和平遊戲」。那注定只是一場空話而已,過段時間不是德軍進攻英國本土,就是德國空軍把英倫三島炸個稀巴爛。

    現在蘇維埃有很多事需要做,徵兵正按部就班的進行。無數小伙子離開家鄉前往軍營。在烏拉爾,軍工廠擴大生產正緊鑼密鼓地進行。

    整個蘇聯都在忙碌,在為某一天一定會到來的戰爭做著準備。

    6月的整整下半個月,希特勒都在等待倫敦發來的英國政府表示認輸並準備簽訂和約地消息。但是,最後他等到的還是丘吉爾的「英國繼續作戰的不可動搖的決心」的回答。

    7月2日,最高統帥部終於發出了第一道關於繼續對英作戰的指令:

    如果能取得空中優勢並具備其他一些必要條件的話,登陸英國是可能地。開始登陸的日期還沒有決定,一切準備工作須立即開始。

    希特勒傾向於繼續作戰。用憤怒和鋼鐵的風暴襲擊英國,但最後決定還沒有作出。

    7月11日,希特勒開始在上薩爾斯堡召集他的軍事首領,聽取他們對於這個問題的意見:如果進攻英國,海軍就要擔任負責入侵部隊渡海的任務。

    這邊雷德爾深信,只要用潛水艇作戰、空軍對護航隊進行襲擊,並在英國主要城市進行猛烈轟炸,截斷英國的進口貿易。就能夠迫使英國求和。

    因此。海軍總司令雷德爾與在挪威戰爭中的態度不同,他不贊成對英國實行入侵。這位海軍元帥就有關這種入侵地一切困難情況作了一次長時間地詳細說明。這使希待勒感到非常氣餒。

    但希特勒最後還是打定了主意:英國人性格特別,對他們用講道理的辦法是不行地:「我已經向英國提出許多有關協商、甚至合作的建議,但是卻受到難堪的對待。因此,我現在深信再作任何理智的呼籲,都會遭到同樣的拒絕。因為,現在統治那個國家的並不是理智。」

    7月16日,希特勒終於做出了決走,發出了「關於準備在英國登陸作戰的第十六號指令」。

    但一切都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希特勒和最高統帥部以及陸、海、空軍的參謀總部都沒有認真考慮過同英國的仗怎麼打,也沒考慮過怎麼取得勝利的問題。

    現在,在1940年仲夏,第三帝國對自己輝煌的成就有些感到不知所措;沒有什麼計劃,更談不上如何正確的利用他們這個軍事化國家的空前軍事勝利——這是第三帝國的最大矛盾之一。

    「同志們,希特勒已達到他的軍事力量的頂峰,歐洲大部分的土地都在他的腳下。他勝利的軍隊從比利牛斯山直到北極圈,從大西洋直到維斯杜拉河以東,現在在養精蓄銳,準備下一步的行動。但是也正在這個時候,他卻不知道怎樣繼續行動,怎樣使戰爭勝利結束。他的將領們,雖然有12個被授與了陸軍元帥的節杖,也同樣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

    克里姆林宮會議室裡,林俊侃侃而談,「這種情況是有深層次的原因的,德國人儘管有軍事天才,但是缺乏雄才大略的戰略思想。他們的天地只限於、而且常常如此,局限於在歐洲大陸進攻鄰國的陸上戰爭。德軍的那些重要軍事將領對海則幾乎一竅不通。他們的心上只有陸地,沒有海洋。雖然德**隊只要能抓得到英國陸軍,他們就能在一周之內擊潰英國軟弱無力的陸軍,但是把他們卻不懂得如何越過海峽。「

    這邊伏羅西諾夫接過林俊的話題:「在這目眩頭暈的勝利面前,希特勒和他的將領可能會變得猶豫不決。因為他們沒有策劃下一部行動,也沒有想出走下一步的辦法。現在圍困之中的英國正在孤軍堅持作戰,按照情況分析,如果德軍要進攻英倫三島,那麼德軍的進攻將於今年夏未發動。如果他們錯過了這個夏末,那只能等到明年初夏。」

    這是由海峽的天氣來決定的。

    「明年初夏再進攻英國對德國來說顯然不現實,到時英國能再組建起碼40個師的陸軍,這絕不是希特勒想看到的。」

    「希特勒已經開始犯錯誤了,他的將領很可能認為只要用空軍和海軍圍困住英國就能取得勝利,但我估計英國不會這麼容易屈服。圍困總有漏洞,不徹底剷除對手的老窩就有翻盤的危險,但從目前看,希特勒這個賭徒還不明白這點。」

    林俊對希特勒一點也沒客氣:他雖然有政治家的眼光,但很多地方還像個目光短淺的賭徒。

    「如果今年夏末德軍還沒有登陸英國,那明年夏天他們的目標就不會是西邊,而是我們,因為我們有德國想要的一切。」

    林俊再次說出了自己的觀點,邊上人也不用問他「如果德軍佔領英國」會如何:如果是那樣,沒有了後顧之憂的德軍更會全力進攻自己。

    希特勒已經開始犯錯,錯在他的「目光短淺」和超出承受能力的勝利。

    圖哈切夫斯基已經到新成立的波羅地海沿岸軍區上任,同其它幾個西部軍區都將是蘇維埃的最前沿,而200萬新的生力軍在經過初步的訓練後,有一半將補充到西部幾個軍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