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二百六十四章 瘋狂的根源 文 / 血蝠

    第二百六十四章瘋狂的根源

    古德裡安眼前是正在休整的裝甲部隊,小伙子們正在保養坦克和車輛,絲毫沒有一點戰爭狀態下的緊張,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慶的氣氛,有些人甚至在討論過會的晚餐會有點什麼。

    所有人都已經知道法國人要談判,戰爭已經勝利。這幾周的戰爭讓所有人都有些不可思議,部隊取得的勝利完全可以用奇跡來形容。

    眼前的這五十幾輛坦克沒有一輛在戰鬥中損失,是自己突擊的最前鋒力量,看到這些還算嶄新的四號坦克,古德裡安有些說不出的味道。

    自己早就提出需要給坦克部隊裝備具有長身管大威力坦克炮的坦克,但上頭一直認為不需要,去年給自己的那幾十輛四號裝備的都還是短管炮。

    對付對付波蘭人有三號和四號支援坦克是足夠了,但自己在布格河挨的那頓炮轟總算給了上頭一陣耳光!俄國人已經裝備了安裝有76毫米加農炮的新式坦克,而且數量還不少。

    要這些短鼻子四號、50毫米主炮的三號去和俄國人的新式坦克較量?那基本就是『自殺』!那些一號二號更是只能做偵查車來用了。

    那些工廠還算爭氣,總算給自己提供了這些裝備長身管75毫米坦克炮的四號坦克,實戰表明法國人的中型坦克根本不是自己的對手,連那些個英國人速度超慢、裝甲奇厚的步兵坦克也是一炮就完蛋。

    法國人已經不是問題,英國的精銳正在戰俘營裡呆著,將來自己最大的對手將是東邊的俄國!那個這些年有些讓人琢磨不透的俄國!

    一場冬季戰爭讓他看到了俄國人強大的突擊能力,不比自己部隊地進攻能力差,從芬蘭人那得到的消息分析,俄國人的火力甚至已經在帝國之上。

    和自己一樣,俄國人也是快速的獲得了勝利。而指揮部隊的還不是俄國人最好的指揮官:圖哈切夫斯基那會還窩在蒙古的草原。但現在變了,他已經到了波羅地海。

    古德裡安研究過那個蘇聯元帥的戰略思想,和自己地作戰理論有驚人的相似,而現在俄國不僅有一個圖哈切夫斯基,還有好幾個高級指揮員非常的優秀,將來必定是德意志的大敵。

    還有那個俄國人的副國防人民委員安德烈,一個斯大林寵兒似的人物。前些年帝國對這個人的關注太少,但這幾年從情報看。俄國發生的幾乎每件大事身後都有他地影子,這是個非常不簡單的人物。

    古德裡安不怎麼關係政治,那是政治家的事,但他也知道:一個既懂政治、更懂軍事的對手是非常可怕的!

    想到這個安德烈,古德裡安甚至有些厭惡感:就是因為這個人,斯大林竟然會下令徹底消滅十多萬地芬蘭軍隊,一個俘虜也沒留下!

    「紅色恐怖!必須從地球上抹掉!」

    古德裡安出於自己的立場厭惡蘇維埃俄國,但如果他去清楚的瞭解第三帝國正在對那些等民族」做的事又會怎麼想呢?

    可惜。他只是個軍人。

    「是哪個傢伙在咒我!」遠在莫斯科地林俊正要走進克里姆林宮,冷不丁一個寒磣,嘴裡習慣性的冒出一句。

    「首長,怎麼了?」身邊的古謝夫問。

    「沒事,大概是感冒。」林俊沒多想。他不知道幾千公里外正有個人在分析他。

    當然林俊不是因為古德裡安的厭惡打噴嚏,他昨晚沒睡好。而這邊的古德裡安也顯然有些「高估」自己,因為身在莫斯科的林俊根本不像他一樣,把自己當作對手——圖哈切夫斯基、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任何一個都是古德裡安強勁的對手。甚至是能讓他一敗塗地的對手。

    古德裡安,還不夠檔次。

    「將軍,大本營地電報。」通訊官打斷了古德裡安的思考,將一份電報交到他手上。

    希特勒和其他人走進停戰談判的車廂,他坐在1918年福煦坐過的那把椅子上。5分鐘以後,法國代表團到了。

    法國代表團團長是色當的第二軍團司令查理-亨茨格將軍,成員有陸軍的帕裡佐將軍、海軍中將勒呂克、空軍的貝熱雷將軍和利昂-諾爾。利昂.諾爾曾任駐波蘭大使,他現在正親身經歷著德軍造成的第二次崩潰——上次是波蘭。現在是自己,而這一切根本就是對法國地莫大諷刺。要是上次法國人不是看著波蘭淪亡,那現在自己也不用在這裡,至少不會這麼快。

    法國人精神頹喪,但還保持著一種悲慘地尊嚴——他們事先並不知道會把他們帶到法國人引為驕做的這個聖地來受這樣一種屈辱。

    他們地這種震驚,無疑正是希特勒所期望的。

    在凱特爾將軍對法國人宣讀了停戰條款的序文以後,希特勒和他的隨行人員就離開了車廂。談判工作交由最高統帥部長官繼續進行,但對於希特勒親手所擬訂的條件沒有留出絲毫的迴旋餘地。

    凱特爾把條款讀完以後。亨茨格馬上對德國人說條件太「冷酷無情」。比1918年法國在這裡向德國提出的條件壞得多。而且,「如果阿爾卑斯山那一邊的、一個沒有打敗法國的國家?(顯然亨茨格很看不起意大利。甚至不願提它的名字),也提出類似的要求,法國決不投降,它將戰鬥到底——因此,他不能在德國停戰協定上簽字」。

    臨時主持會議的最高統帥部第二號人物約德爾將軍,沒有料到一個被打得走投無路的敵人竟會說出這樣倔強的話:「閣下,我理解你所說的關於意大利人的話,但我無權改變元首提出的條款。」

    約德爾所能夠做的只是「提供一些說明和對不清楚的地方作些解釋」而已。法國人要麼原封不動地接受停戰條款,要麼就全部不接受。

    停戰條約中最難處理的是法國海軍問題:在法國將要崩潰的時候丘吉爾曾經表示:法國如果把海軍開到英國來,過去不單獨媾和的諾言就可取消。

    希特勒絕對不能讓這樣的事情實現,他在6月18日對墨索里尼說:他充分認識到這將大大加強英國的力量。由於此事關係重大,希特勒不得不對這個被打敗了的敵人作一些讓步,或者至少給一點保證。停戰協定規定:法國艦隊必須復員、解除武裝並把艦隻停泊在本國港口廢置不用。

    對這個行動的報酬是:德國政府對法國政府莊嚴地宣佈,它無意使用在德國監督下的港口所停泊的法國艦隊來為自己作戰。而且,德國政府還莊嚴而明確地宣佈,在簽訂和約的時候,他們無意對法國艦隊提出任何要求。

    正如希特勒的幾乎全部諾言一樣,這個諾言也是要違背的。

    第一天的談判過後,法國人仍然沒有接受所有的條件。

    第二天,法國代表還在繼續拖延和爭論。拖延的原因之一是亨茨格堅持說:魏剛並沒有給他簽字的權力,而只是給他一項命令——在法國,誰也不肯負這個責任。

    下午5點半,凱特爾發出了最後通牒:法國必須在1小時之內接受或者拒絕德國的停戰條件。

    半小時後,法國政府屈服了。

    1940年6月22日下午5時50分,亨茨格和凱特爾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但他最後也想要捍衛「高盧雄雞」的高傲,做了個申明:我宣佈,法國政府已經命令我在這些停戰條款上簽字。法國由於武力所迫,不得不停止與盟國並肩作戰。加在法國身上的條件是苛刻的,法國有權希望在未來的談判中,德國能表現出容許兩個相鄰的大國在和平**同生活和工作的精神。」

    將來的那些「談判」永遠也不會舉行——這在外面通過隱蔽式麥克風監聽的林格很清楚:元首根本就沒有這個打算,法國注定要成為德國的屬國。

    送走了鬥敗的公雞一樣的法國人,林格讓人再用閃光燈派了幾張照片,然後就命令工兵開始做準備。

    隨著幾聲巨響,貢比涅森林一切代表德意志曾經失敗的東西都被炸成碎片,包括那節老車廂。

    後半夜,林俊被古謝夫叫醒,監聽人員報告德國的電台將要發表重要新聞。

    演講的是胖子戈林,通過翻譯後林俊知道法國人已經簽署了停戰協定。

    「在上一次戰爭中,曾經堅持了4年、最後還獲得勝利的法蘭西,在這次戰爭爆發6個星期就退出了戰爭。德**隊現在佔領了歐洲的大部分地區,從北極圈內的北角到波爾多,從英吉利海峽到波蘭東部的布格河。阿道夫-希特勒已經到達了頂峰,這個第一次把德國人統一在一個真正的民族國家中的奧地利流浪漢,一個一戰的下士,現在已經成了德國征服者中最偉大的人物。」

    林俊自顧自說著,突然轉過頭問身邊的幾個參謀:「如果你是這個下士、這個曾經為生計發愁的流浪漢,在得到這樣的勝利和豐功偉績後會怎麼樣?」

    「也許我會認為自己是世界之王,沒有什麼是自己征服不了的。」古謝夫回答。

    林俊笑笑,「超出預料的勝利和難以承受的豐功偉績,也許這些就是人的瘋狂之源。」

    他知道,如果自己是希特勒,沒有前世的知識,自己也一定會忘乎所以。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