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一百八十一章 弱智的西方政客 文 / 血蝠

    第一百八十一章弱智的西方政客

    林俊和隨行人員花了整整一天半的時間視察了要塞的所有堡壘,然而對所有人來說這不過是走馬觀花一般的參觀,還談不上研究。

    對要塞林俊是外行,他也沒有過多的時間耗在這裡,9月6號上午他就把炮兵專家們丟在要塞繼續研究,自己帶著參謀和衛隊先去80公里外的雅爾塔休息幾天,等返回莫斯科時再把專家們捎上。

    沒有人會對林俊的決定表示異議,都到了克里米亞半島而不去雅爾塔或福羅斯住幾天那才奇怪。以前有些高級軍官視察要塞後一般都會找個類似與「調查防務」的接口去療養聖地溜躂一圈,反正是和平時期,稍微打個擦邊球沒什麼問題,只是從「肅反」開始這個現象就絕跡了。

    但要是林俊這個級別的軍官到了克里米亞,那還有什麼好擔心的?那些打擦邊球的高級軍官可沒他級別高,再說今年他也還沒正式的療養幾天,而斯大林也幾次提到要他抽時間到南方度假。

    莫斯科的大佬們也不是個個都有自己的「愛好」,林俊耗在辦公室的時間絕對是國防委員會領導裡排第一的,休息幾天很正常。

    「同志們,我們這是考察防務,順道看看克里米亞的優美景色。」

    執行公務去度假再怎麼說也違反規定,林俊這也算是給自己打個掩護,還把理由說的理直氣壯——再說這公務是他自己給自己指派的,不需要向什麼人負責。

    雅爾塔,這個名詞對於後世的人有相對特殊的意義,但對現在的蘇聯人民還說只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度假聖地,一般老百姓很難有機會到這裡來旅遊。而通常所講地雅爾塔只是狹義上的概念,附屬大雅爾塔。大雅爾塔行政區上劃歸克里米亞韃靼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管轄。位於克里米亞半島最南端,舉世聞名的雅爾塔海濱浴場竟然長達59公里。

    車隊沿海邊公路繞著一路向東,透過車窗就能看到美麗的黑海,靠內陸的一邊到處都是葡萄園和叫不上名的亞熱帶果樹園,這裡的風光不遜色與世界上任何一處海濱度假聖地。

    懶散的坐在吉斯高級轎車地亞麻座位上,抽著格魯吉亞產優質香煙,不用為生計操心,窗外是不斷閃現的美麗風景。還有什麼事能比這更令人愜意的。自己是個會享受的人,其實蘇維埃的軍人們也差不多都這樣,在能夠放鬆的時候讓自己過的舒服些,這大概是俄羅斯的嚴冬留給蘇聯人民地副作用,只不過自己享有的條件比一般人好得多而已。

    開車的是蘭德斯科奇,自己的機要秘書坐在副駕駛,列昂諾夫就在前面的轎車裡,管生活地人總要走在首長前面。而阿廖沙因為是「肉盾」的特殊身份,很「榮幸」的坐在林俊邊上。

    還好新式吉斯轎車的空間夠大,身材巨大地阿廖沙還不至於在車裡窩著到目的地,也沒有擠占林俊的位置。

    阿廖沙一直注視著車窗外的情況,每時每刻都保持著戒備。這讓林俊有些不舒服:誰喜歡自己邊上坐著個一臉嚴肅的大狗熊。

    「阿廖沙,不用這麼嚴肅,除了車禍意外出不了什麼危險。蘭德斯科奇,倒是你開車注意些。眼睛別只顧著盯著姑娘們看,要是卡婭在這裡當心敲你腦殼!」

    林俊俄羅斯式的幽默讓車內的氣氛變得輕鬆了許多,只不過開車的司機同志心裡有些叫屈:「不過就是順帶著瞄了幾眼嘛!」

    公路上不時有身穿鮮艷夏裝地姑娘經過,有些是附近農莊的,那些騎著自行車的女孩估計也是來度假的,這讓司機同志的注意力不自覺的分散了那麼一小會。

    林俊不會真的怪他東張西望不務正業,關鍵時刻蘭德斯科奇從沒讓自己失望過,他現在不過是哥薩克的天性在作怪。自己地衛隊長不是個不知輕重地人。

    「阿廖沙,從沒到過黑海是吧?」

    「是的,安德烈同志。那些樹我都叫不上名字。」

    他指地是路兩邊種著的棕櫚科植物,也難怪習慣了嚴寒的阿廖沙叫不上來。

    「不奇怪,這些棕櫚植物到底叫什麼我也不知道。到了療養地你也給我放鬆些,下海游游泳,這樣的機會不是每年都有的。「

    「是,安德烈同志。」

    阿廖沙嘴上這麼說。心裡可沒敢鬆懈——穿條泳褲就下海游泳。不帶武器?!他想都不敢想。

    「安德烈同志,我估計阿廖沙會在泳褲裡塞把ak47再下海。聽說海裡的鯊魚對大塊頭很感興趣!」

    蘭德斯科奇的話讓林俊一陣大笑,這裡也只有他敢打斷林俊的話,再說其他人說話也沒這麼「損」:他知道首長對於工作和休閒的區別,閒暇時林俊不喜歡一臉嚴肅的隨員。

    「黑海裡有吃人的鯊魚嗎?好像沒聽說過。」

    「前面到哪了?」前方出現一個美麗的小鎮,估算著時間也就是才行駛了30來公里。

    「是福羅斯,安德烈同志。」說話的是古謝夫。

    「哦。」

    林俊沒再說什麼,這個地名讓他想到個有些尷尬的歷史名人——腦袋上長地圖的米哈伊爾-謝爾蓋耶維奇-戈爾巴喬夫,這個導致東歐劇變、一手葬送了紅色蘇聯的傢伙在「8.19事件」時正在福羅斯度假,結果就在眼前的這個小鎮被軟禁了3天。

    「被關在這裡估計感覺不錯,至少風景挺好!」林俊不無諷刺的想:他倒不會去找戈爾巴喬夫的麻煩——誰會去找一個7歲小孩的麻煩?難道和小孩子說:「因為你在幾十年後有可能葬送蘇維埃,老子要滅了你!」?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車裡的人都聽不明白林俊到底說的是句什麼話,邊上的阿廖沙甚至不知道這是句漢語:就是懂漢語又如何,有幾個俄羅斯人能理解文言文的精髓?能做到唐太宗的名言語義之人更是鳳毛麟角。

    林俊一直將這句話放在心頭,蘇聯的歷史有太多得失可以讓人去思考,而「知史」之人卻只有他一人——眼前的戰爭逼迫自己不去過多的考慮那些得失,現在一切都只能圍繞戰爭做準備。

    這次為林俊準備的並不是一般的療養所或度假別墅,而是一座建造在山崖上的古典式小城堡,一條小路蜿蜒的通向30米崖下的鵝卵石灘,再往前走個幾十米就是深藍色的黑海。

    沒有急於享受大海的味道,大體的看了下自己的駐地後林俊將中餐的地點選在崖上的露台:9月的陽光在這裡並不烈,坐在遮陽篷下享受水果大餐,山海相間的美麗風景,還能夠看到遠處一片白色房屋的雅爾塔市區,感受海風的吹拂簡直就是人生一大樂事。

    按照林俊的命令,所有人都換上一身休閒打扮,就是沒有休閒裝的幾位也脫去了外套,就穿件襯衫——這才像是來度假的。

    可惜家人沒有一同前來,而且自己的隨員們也沒有像以前到高加索度假那邊放得開,一群警衛員在自己去游泳時都還荷槍實彈的警衛,這讓林俊非常不爽。

    但不爽有怎樣?那是他們的職責:站得越高越不能享受普通人的樂趣,而普通人有難以有這樣的享受——這就是一對矛盾。

    當夜浩浩蕩蕩一群人坐車前往雅爾塔市區,還好雅爾塔的人已經習慣高級幹部的造訪,林俊這一幫子倒沒有惹什麼麻煩,不過是讓海濱俱樂部的經理提心吊膽了一陣。

    好時光總是短暫的,9月12日林俊就回到塞瓦斯托波爾,留在要塞的炮兵專家們也以考察完畢,結合林俊提供的芬蘭「曼納林防線」情報還弄出個初步方案,這讓林俊非常滿意。

    第二天下午就告別塞瓦斯托波爾乘火車返回莫斯科,那邊的工作扔下過久林俊不安心。

    當列車抵達莫斯科時已經是9月15號下午,林俊直接先去妻子那裡,然後打算一同回茹科夫看兒子,因為自己和隨員們一樣,這次出行都不是空手而歸,都買了大量克里米亞特產水果。

    但林俊計劃被打破了,還沒回茹科夫,在醫院裡就接到了亞歷山大的電話。

    「安德烈,張伯倫到德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