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一百八十章 千年要塞2 文 / 血蝠

    第一百八十章千年要塞2

    蘇聯由於國土廣大,可供開發的地區世界第一,大規模的開發過程中也難免一些決策上的事務,比如對於鹹海附近區域的開發和60年代在國土靠北區域的大規模小麥種植計劃——一個導致鹹海附近的生態極具惡化,另一個完全是以失敗告終,因為陽光照射的能量不足以小麥結籽,大規模的投入換來的是一堆麥稈。

    這些問題都將會是林俊將來需要去關注的問題,國家的建設有時不能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而現在的領導人可還沒有可持續發展這個觀念。

    早餐後一個多小時,林俊看到鐵道邊的大型指示牌:列車已經離開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進入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而在今天午夜,列車又將再次進入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的土地。

    後世的東方又有幾人會知道這時的克里米亞半島是屬於俄羅斯的土地,人們的印象中塞瓦斯托波爾一直都是烏克蘭的直轄市、俄羅斯黑海艦隊租用的母港——這還要「歸功」於現在的烏克蘭『共產』黨(布)第一書記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

    為慶祝烏克蘭的哥薩克總蓋特曼(頭領)波格丹-米哈伊諾維奇-赫梅利尼茨基開始與俄國「結盟」300週年,赫魯曉夫主導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在1954年通過決議,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決議的理由是:「鑒於克里米亞同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之間經濟上有共同性、地域接近、經濟和文化關係密切。」

    從18世紀中期以來的歷史看,克里米亞一直隸屬俄羅斯,是俄羅斯帝國夢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為奪取它所付出的代價可謂不小。

    而到了蘇聯解體,俄羅斯人意識到克里米亞將永久地劃歸烏克蘭所有,但此時悔之晚矣。有一位俄國家杜馬議員曾經表示:「我們不應該再與烏克蘭續籤條約。當年赫魯曉夫是在酩酊大醉的情況下將克里米亞送給烏克蘭的。」

    就這樣,俄羅斯不得不同以前地一家人、現在的鄰居為了租用塞瓦斯托波爾的港口而扯開嘴皮子談判。要是奧爾洛夫同志知道光榮的紅海軍將來有可能會被迫撤離塞瓦斯托波爾,估計現在就會帶著陸戰隊去滅了赫魯曉夫。

    「赫魯曉夫,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也許林俊的這個念頭就決定了赫魯曉夫將來的命運,這個矮胖子實在是個惹麻煩的主,拍馬屁倒是一流,要不早就該被斯大林拉出去槍斃。

    乘坐火車是件相對無聊的事,沒有成堆地公文需要自己處理。炮兵專家們也是單獨的聚在一塊談論專業話題,不好意思來打擾自己的休息,林俊能做的也就是看著窗外相同的風景等著吃下頓飯。

    「首長,我們有最好的葡萄酒,您是否要品嚐一下?」中餐時50多歲的服務員非常有禮貌的問林俊。

    林俊微微一笑:「就來點烏克蘭產地,特色點。」

    在莫斯科林俊喝的最多的就是格魯吉亞葡萄酒,誰叫斯大林喜歡家鄉的口味,導致特供給高級幹部的都是格魯吉亞地貨色。其實烏克蘭黑海沿岸產的葡萄酒也非常有名。品質甚至比格魯吉亞產的還要出色,特別是有很多極具地方特色的品種。

    看來林俊地那句「特色點」起了作用:見過金黃色的葡萄酒嗎?服務員手裡就有一瓶。

    「首長,這是敖德薩產的彼拉基葡萄酒,口味非常好。」

    服務員熟練的給林俊與同坐一張餐桌的三人都倒上一杯,最後將酒瓶放到桌子上的冰桶裡。

    「沃爾諾夫。其實服務員同志介紹有誤,這不該叫敖德薩產彼拉基葡萄酒,在烏克蘭它就是彼拉基葡萄酒,那可是個產葡萄酒聞名的小鎮。就靠著黑海。」

    「安德烈同志,看來您對葡萄酒也有很深的研究,這彼拉基葡萄酒在莫斯科可很少見。」

    「呵呵,書上看到過,彼拉基地同志可都在釀酒廠裡工作。」說著林俊舉起了手中的酒杯。

    要是再在坐的人知道他到底是什麼地方知道彼拉基葡萄酒的,估計都會直接驚得跳火車——林俊的蘇維埃葡萄酒知識來自一個美國間諜的回憶錄!

    克里米亞是從蘇聯南方向黑海突出的大半島,由於具有溫暖舒適的地中海氣候一直是蘇維埃地渡假地。但這個渡假村是建立在一個巨大地要塞之上——黑海是土耳其、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等諸多國家的共有內海,具有相當重要地戰略價值。一旦掌握了黑海的制海權,就能向沿海周邊國家施加政治壓力。而塞瓦斯托波爾是黑海沿岸最合適的港口,深入黑海的一枚釘子,千年來都是軍事要塞,兵家必爭之地。

    現在的塞瓦斯托波爾已隨著千年來戰鬥不息的時代而演化成一個要塞都市:大量的堡壘、壕溝和故意製造的迷宮隧道圍繞市區。

    自從國內戰爭後,特別是從30年代開始要塞進行了全面的現代化改進,並修建了軍用機場。正因為這點,林俊知道它也成為希特勒的一塊心病。

    希特勒認為:駐紮在塞瓦斯托波爾的蘇軍可以隨時從黑海登陸對侵蘇德軍南線部隊進行包夾攻擊。這使得德軍必然不敢向東方推進;而且從克里米亞機場的起飛的蘇聯飛機時刻威脅軸心國的生命線———羅馬尼亞的普羅耶什蒂油田。缺油的德國如果失去友好國家羅馬尼亞的油田,就別想開動戰爭的巨輪了。

    另外。對克里米亞展開進攻無疑會讓德國爭取到土耳其的好感,從而把這個一直在觀望的大國拉到軸心國的戰車上。

    只不過土耳其好像並不買希特勒地賬,這些年土耳其人和蘇維埃的關係還可以,而蘇聯也對土耳其提供了大批的援助。

    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並不是單一的堡壘式要塞。而是以塞瓦斯托波爾市區為參照,北靠細長的塞維納亞灣南岸,塞維納亞灣北岸和別別克峽谷之間是防禦重點。在這片綿延360公里的矩形地帶,配置了12個永久要塞群,每個要塞都有一個典型的蘇聯式名稱。

    中心地帶由「莫洛托夫」、「契卡」、「柯別烏」這3個巨大的要塞群把守,西南靠海地角形突出部配置了「列寧」和「北堡壘」這2個要塞,正東有5個聯合要塞,即「斯大林」、「西伯利亞」、「伏爾加」、「頓涅茨」和「烏拉爾」。

    在4重防禦線的最北也是最容易被突破的隘口。是當時最強的「馬克西姆-高爾基1號」聯裝炮塔要塞,它擁有1934年製造的雙聯裝305毫米巨炮,射程達到44公里,外部防禦層形狀酷似戰列艦炮塔,由200∼300毫米厚的裝甲板全體包裹,炮塔下面有3層永固工事,每層永久混凝土天蓋都厚達3000∼4000毫米。任何想接近堡壘的敵軍都將遭到巨炮轟擊的命運,被305毫米地炮彈命中可不是鬧著玩的。進攻的敵軍必須要有超乎尋常堅韌的神經。

    此外,在「馬克西姆·高爾基i號」東側還設置了「巴斯季昂i號」要塞作為前瞻。所有要塞周圍都被永久混凝土裝甲板覆蓋,用地下通道和小型鐵路連接,在山地部分更設置難以數計的暗堡、火力點,所有地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裝且具有絕對優勢射界。理論上不可能對該防禦地帶進行地面攻擊。而且設計者將要塞的基本彈藥存放在塞維納亞灣南岸地下深達30米的「庫拉貝」主彈藥庫中,可謂萬無一失。

    相對的,塞瓦斯托波爾市區南部及西部防禦力量就沒有這麼集中:沿正東到東南只配置了「巴斯季昂ii號」、「庫貝」和「巴勒庫勒瓦」這3個要塞,在它們中間穿插著5個主要地一線步兵防禦陣地:「白糖帽子陣地」、「北方鼻子陣地」、「廢墟山」、「荊棘山」、「紅色高地1、2、3」;一線陣地西側只有3個二線步兵陣地:「上坡高地」、「禿鷲高地」和「風車高地」。

    為防止南部海上威脅。在克里米亞半島南端突出部設置了「馬克西姆-高爾基2號」聯裝炮塔要塞。在二線陣地和塞瓦斯托波爾市區之間是「蘇聯山脈陣地」,這是最後一道屏障。

    平時守衛塞瓦斯托波爾的蘇軍士兵比較特殊,並不是單一的兵種:除了普通的紅軍(陸軍)外,還有海軍陸戰隊和蘇聯內務部隊,這些特殊部隊戰鬥力和武器裝備、軍官素質都很強,總兵力一般在10萬人左右。

    整個塞瓦斯托波爾就是一個巨大的要塞,無論從那個方向上想要突破要塞群防禦都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再堅固的要塞如果只是一味的防守也可能被攻破,世界上沒有永不陷落地要塞。林俊能做的是讓要塞防禦變得更加合理,而不是一味的去加固它。

    這些年蘇維埃花在塞瓦斯托波爾的人力物力不比造兩艘戰列艦少多少,林俊不會再來個大折騰。死守的要塞會被攻破,那就讓它具備一定的強有力反突擊力量——給它配備足夠的裝甲突擊集群。

    這次雖然是來要塞取經,順便也要視察要塞的佈防情況,切實地加強要塞地反突擊能力。

    來之前林俊就知道現在配備給要塞守衛部隊的只有不到40輛老式坦克,根本無法形成一直強有力地反突擊鐵拳,看來上層的決策者過於相信要塞的防禦能力過於自信了。

    打算在兩年的時間內再給塞瓦斯托波爾配備150至200輛新式t34坦克。這樣一隻力量對於地域有限的克里米亞半島來說就是支能左右戰局的鐵拳。

    9月4日上午。林俊一行人抵達塞瓦斯托波爾,林俊第一個指示就是要要塞司令拿來要塞附近區域的坐標圖。

    第一個視察地點是防禦最堅固的「馬克西姆-高爾基1號」聯裝炮塔要塞。兩座雙聯裝炮塔虎視眈眈的「蹲」在巨大的鋼筋混凝土平台上,如同一艘陸上的戰列艦。

    只不過這艘「戰列艦」比海上的同行更難對付,主炮射程比一般的305毫米艦炮要遠,因為它有戰列艦難以具備的大仰角射擊能力,而且射程內所有的目標參照物都在詳細的射擊表內——一旦得到前沿觀察哨或炮擊觀測機的報告,炮彈就能結結實實的砸到敵人的腦袋上。

    衛國戰爭時期為什麼這個要塞會被突破?很大一個原因是在前沿的陣地被突破,機場也被擊毀,「馬克西姆-高爾基1號」失去了眼睛,無法獲知德軍「多拉」與「卡爾」巨炮的詳細位置,不然別說射程有限的「卡爾」,就是800毫米的「多拉」也實在要塞的巨炮有效射程內。

    想要摧毀要塞厚達4000毫米的鋼筋混凝土頂蓋,「多拉」就必須使用混凝土破壞彈,那它必須冒險進入蘇軍要塞炮的射程內,而「多拉」的發射前準備工作就像是唱大戲,如果被發現具體陣位,幾分鐘後就可能會被轟成一堆千多噸的廢鋼。

    必須強化要塞的目標偵測能力,如果蘇德開戰,克里米亞半島西側的高加索油田將是希特勒的重要目標,而架在中間的塞瓦斯托波爾就是德軍必定要想拿下的眼中釘。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