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一百六十一章 複雜的環境 文 / 血蝠

    第一百六十一章複雜的環境

    35年底曾經計劃在38年中旬左右再開工兩艘「蘇聯」級戰列艦,但從戰列艦實際建造反應出來的困難與巨大的財力資源消耗,導致中央政治局與最高蘇維埃決定暫時推遲後續戰列艦的建造計劃,全力保障「蘇聯」號和「紅色烏克蘭」號的按期完工。

    對於中央的決定,奧爾洛夫只能服從,雖然司令員同志對這個結果十分遺憾,但大炮巨艦主義的第一支持者斯大林都覺得暫時需要將主要力量放在陸軍建設上,他還能再說什麼?再說兩艘世界上最強大的戰列艦已經足夠讓這位紅海軍司令底氣十足。

    「奧爾洛夫同志,我看我們可以適量加大潛艇部隊的建設投入,消耗不大但取得效果可能會物超所值。」林俊這是再給奧爾洛夫提個醒:「要是在潛艇上加個通氣管,艦艇部隊的戰鬥力可能會有大的提高。」

    「通氣管?」

    晚餐餐桌上的談話將是另一場「海軍技術革命」的起點,林俊要服務員同志弄了一刀白紙和筆,向司令員同志介紹起現在還根本沒有的潛艇通氣管技術。

    林俊沒進過潛艇,對於它結構的瞭解也完全出自手頭裝備部的圖紙和前世的軍事雜誌和影視劇,通氣管的工作原理只是瞭解個原理,長什麼樣、構造到底如何一概不知。但就是這麼個「潛艇盲」提出的「通氣管」理論已經足夠奧爾洛夫思考一陣:「安德烈,如果這個理論可行,潛艇作戰時被發現的機率將大大降低,特別是能降低被水面與空中反潛力量發現的概率。」

    「應該可行,只不過需要海軍的設計師同志去試驗了才知道。」

    原理和新思路他不缺,但到底怎麼幹林俊可沒什麼建設性的建議。

    「明天我從找個潛艇設計的專家來,這方面我也不怎麼在行。到時候你指導一下,我再讓下面同志去做論證。」

    「明天我可能沒時間,還急著要去關注其它兩種新式戰鬥機地研製進展情況,要不放在後天?」

    「呵呵,我就是讓他們今天派人過來,到莫斯科也是明天下午的事,不急,到時候我再聯繫你。」

    紅海軍潛艇部隊最大的基地是在列寧格勒。設計師不是隨叫隨到的,林俊把這點給忘了。

    歷史上二戰時蘇聯潛艇部隊表現一般,這和戰爭的主角是陸戰和蘇聯先天的地理原因有關,而被陸地分割的各海軍艦隊裡的潛艇部隊在各自狹小地作戰海域內作戰,就像一群關在小屋子裡摔跤的運動員,敵我雙方都施展不開。

    歷史上在二戰中紅海軍陸基航空兵曾經取得過巨大戰果,因為對手的艦隊也陷在這個尷尬裡,大家都是半斤八兩。誰也不佔便宜。林俊不指望一個技術革新就能改變紅海軍目前的現狀,只希望能取得技術上的部分領先,而在日後的海戰中佔據先機。前年「白俄羅斯」號訓練航母竣工後就將母港從列寧格勒轉到北部白海的阿爾漢格爾斯克,因為在芬蘭灣這個小池塘裡它根本施展不開,換母港時都有大量它國的軍艦和飛機「護航觀摩」。要是留在波羅地海艦隊,估計每次訓練都不用自己派出護航艦,光芬蘭人的「觀光艦隊」的就足夠了。

    原本按照奧爾洛夫的意見是將「白俄羅斯」號放到黑海,但斯大林堅決反對——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和直布羅陀海峽這三道關口就放在那。一旦和西邊開戰,航母將會徹底成為小池塘裡的小金魚。以阿爾漢格爾斯克為基地,雖然冬季會受到北部浮冰地影響,但至少不用看別人的臉色。

    將來大戰爆發,按照林俊的計劃是新式航母和戰列艦基本都放到白海,戰列艦將在必要的時候支援北部戰線陸軍作戰,而航母只不過作為白海一線地「浮動機場」——這很浪費,但沒有更好的選擇。放在西部其它海區必然會成為敵方陸基航空兵的眼中釘肉中刺。德國人的俯衝轟炸機部隊不是吃素的,而且在那幾個池塘裡也沒有航母大展拳腳的機會。要想施展,至少也要在地中海這個「大池塘」,那就需要英國在那裡的港口做基地,但英國人會同意和配合嗎?林俊都懶得去想這個可能性。

    如果正在敖德薩的「基洛夫」號航母無法歸屬北方艦隊,而且這個可能性很大,到戰爭八法,格魯吉亞地巴統或蘇呼米也可以作為它的後續基地——這總比放在靠近羅馬尼亞的敖德薩和塞瓦斯托波爾保險。航母在戰爭時期將母港放在敵方陸基航空兵作戰半徑內的地方。那等於是自己找死。

    白海必須保持安全,那先題條件就是把芬蘭教訓老實。不然從北邊過來的威脅將使北部的大型軍艦毫無用武之地,成為窩在基地的豪華擺設。

    大型軍艦暫時只能大材小用,但按照目前的形式下去,林俊不會讓它們窩囊著過一輩子,只是時間問題,所以就是暫時地擺設林俊也在幾年前堅持建議小規模建造幾艘。

    歷史在變,形式也在變,到底怎麼向斯大林建議運用手頭地力量,還要等局勢再明朗化些再論,時間還有的是,至少西邊地那個矮子還在想著怎麼解決捷克斯洛伐克問題,現在還輪不到林俊去考慮到底怎麼安排蘇聯的海軍力量。

    這幾年還不用去過多考慮東邊的小日本,日本豬早已經將美國當作第一假想敵,估計幾年後這太平洋戰爭也會打起來,雖然時間不好說。等蘇聯緩過手來,要是想插手太平洋事務,沒有航母和戰列艦就等於沒有發言權,將會和歷史上一樣不爽,眼看著戰後美國將日本作為自己的傀儡(當然,美國單獨駐軍日本是各種原因和妥協的結果,但個人認為如果蘇聯在歐戰結束後還有相對強大的海軍力量,紅軍在太平洋能做的就不只是只佔幾個小島,而讓日本作為反對『共產』主義的新橋頭堡。)。

    強大的海軍,這是現代強國必須的條件之一!

    一個強國的空軍不僅要有性能一流的戰鬥機,其他用途飛機也不能少,這點熟知歷史的林俊很清楚。雖蘇維埃現在緊缺俯衝轟炸機,在他剛擔任總裝備部第一副政委時就把躲過牢獄之災的弗拉基米爾-米哈伊諾維奇-別特裡亞科夫從飛機製造廠車間副主任的位置上拖了出來,讓他帶著一幫原來的手下研製雙發俯衝轟炸。

    歷史上別特裡亞科夫和以他為首的「監獄設計局」(「肅反」的副產品,一群設計師在監獄裡接受命令設計飛機。)曾經設計收一款優秀的高空快速戰鬥機,結果最後卻按照命令弄出個優秀的多用途pe-2系列,只不過現在米高揚正在搞他的米格1,用不著資源重複,直接上馬俯衝轟炸機。

    別特裡亞科夫和他的設計團體搞遠程轟炸機也是一把好手,能力不在圖波列夫之下,這個特長林俊已經讓他發揮:歷史的改變讓設計師躲過牢獄之災,但也浪費了兩年寶貴的時間,這對林俊來說真是種諷刺!這下不得不讓別特裡亞科夫開足馬力加班加點把失去的寶貴時間奪回來——這兩年他的能力都浪費在車間的裝配線上,而不是監獄裡桌子上的設計圖前。圖波列夫的運氣比他好點,歷史上他們可是一座監獄裡的親密戰友,只不過一個還一直在一線設計飛機,另一個被「下放」了一段時間。

    設計方案有兩三個選擇在目前不是壞事,有競爭再有動力,很多高性能的裝備就是這麼來的,就讓圖波列夫和別特裡亞科夫去競爭,最優秀的成果就是蘇維埃的主力裝備。

    一個設計團體同時設計兩種甚至更多的型號,換在其他國家這是不敢想像的情況,工作非得亂套不可,但蘇維埃的設計師卻基本上都有這個能力,一貫以來他們常這麼幹,而且做的還很出色,所以林俊不擔心會弄巧成拙。只要在最後選型這一關把握住,優秀的作戰飛機自然會有。

    「奧爾洛夫,夏天時我去趟北德文斯科和阿爾漢格爾斯克,再怎麼說我也是」白俄羅斯「號的第一監工頭,它完工後我還沒去看過。」

    「剛才都說了,你什麼時候去都歡迎。安德烈,作為我們最好的戰鬥機飛行員,我們紅海軍艦載機飛行員隊伍裡可一直給你留著位置。」

    駕機在航母甲板起降,這可是林俊兩世都有的一個願望,現在看來只要自己有時間,任何時候都能實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