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蘇聯英雄

第一卷 第十八章 工廠監工頭 文 / 血蝠

    第十八章工廠監工頭()

    「唉,我真是天生勞碌命呀!」從斯大林辦公室出來的林俊真想仰天長歎,「我懂個鳥的造船!竟然要我去列寧格勒監督訓練航母的建造,這不是為難我嘛!」

    剛才在斯大林的辦公室,斯大林聽取了林俊的意見後,直接找來了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其他幾位「大佬」。經過1個小時不到的簡單協商,決定先在列寧格勒海軍造船廠改建一艘2萬噸左右的訓練航母,而把具體的工作交代給了工農紅軍海軍司令員奧爾洛夫。

    當林俊以為自己又可以回到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窩著時,斯大林的一段話徹底終結了自己偷懶的念頭:「安德烈,就由你作為空軍方面的代表協助奧爾洛夫司令員的工作。你也到列寧格勒去,正式任命函會給你送過去的。這次要為紅軍的第一艘航母上點心,從前段時間的表現來看,空軍的同志裡由你來執行這項任務最合適。當然,由於需要的時間可能會比較長,工作量也會較大,你可以帶個助手,人選就有你自己來定。還有,我會暫時把你的妻子也調到列寧格勒海軍造船廠工作,免得你們分開。茹科夫斯基空軍學院的房子也給你留著,知道你這小子喜歡那。」

    第二天一大早,克里姆林宮的正式任命函就送到了林俊手裡,一共有三份:

    1,任命安德烈-尼古拉耶維奇-普倫雅科夫同志為列寧格勒海軍造船廠特別顧問,全程參與「新艦」的建造工作,有指導和改進工程的權力。工作期間生活待遇按列寧格勒海軍造船廠黨委會主席標準。

    2,任命xx同志為列寧格勒海軍造船廠特別顧問,協助安德烈-尼古拉耶維奇-普倫雅科夫同志工作。工作期間生活待遇按列寧格勒海軍造船廠黨委會成員標準。

    3,任命瓦佳-亞哈諾夫娜-武金斯卡婭同志為列寧格勒海軍造船廠附屬醫院顧問。工作期間生活待遇按列寧格勒海軍造船廠黨委會成員標準。

    第二張任命書上的名字是空的,也就是說要讓林俊自己填。接到任命書的第一時間,林俊就在任命書的空白處填上了安德盧普夫的名字。

    把房子托給阿爾希波夫照料,接到任命的第二天林俊和妻子,還有一臉不高興的安德盧普夫

    啟程去了列寧格勒。

    「我說安德盧普夫同志呀,不要老闆著個臉行不?不就是想小卡佳和你老婆了嘛,每週給你放兩天假還不行嗎?到時你就可以回來看老婆孩子了,四五百公里坐火車打個來回也來得及呀!就算出差嘛,全報銷的。我也是沒辦法了,接下這活也是沒辦法,我也不懂造船,只能找你這個兄弟一起商量啦。原來還想叫上阿爾希波夫的,可人家現在忙的團團轉,咱也不能為難人家是不、、、、、、」林俊知道安德盧普夫為什麼一張苦瓜臉,任誰離開老婆孩子一段時間都會這樣。

    「去,哪涼快哪呆著去!飽漢子不知餓漢子饑!」這會車上的安德盧普夫就像個受了委屈的孩子。

    「哈哈!」他的樣子引來了林俊和妻子的一陣大笑,他們都知道安德盧普夫不是真的生氣了,只是有些不習慣而已。

    列寧格勒建於1703年,原名聖彼得堡,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對於林俊而言)。1712年,聖彼得堡成為俄國首都。其後200餘年,它始終是俄羅斯帝國的心臟。位於波羅的海芬蘭灣東岸,涅瓦河河口,是蘇聯的第二大城、重要的工業中心和交通樞紐。城市發端於1703年,彼得大帝在涅瓦河口的查亞茨島上建立要塞,後擴建為城,稱聖彼得堡。1712軍,俄國首都從莫斯科遷到這裡,持續200餘年。1914年改稱彼得格勒,1924年列寧逝世後又命名為列寧格勒。涅瓦河三角洲上數十條縱橫交錯的水道和運河,把大地分割成近百個小島,靠400多座橋樑相連,使聖彼得堡具有獨特的「水城」和「橋城」景觀。中心城區在大涅瓦河南岸,全市最繁華的涅夫斯基大街(涅瓦大街)橫貫城區,海港、河港和各類工廠分佈在外圍的瓦西裡耶夫島區、彼得格勒區和維堡區,昔日帝都留下的俄羅斯古典建築群和名勝古跡比比皆是,如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要塞、冬宮與皇宮廣場、夏花園與夏宮、海軍總部大廈、聖伊薩克大教堂、十二月黨人廣場、斯莫爾尼宮……

    「列寧格勒,我來了!」

    奧爾洛夫已經派到列寧格勒火車站接站的人,直接把林俊三個接到了海軍造船廠,而奧爾洛夫自己已經在那了。他現在正和一大幫海軍的造船專家們研究著改建方案。

    列寧格勒海軍造船廠是蘇聯歷史最悠久的船廠之一,在造船技術和設備方面也在當時的蘇聯首屈一指,在當時已經能夠建造5萬噸級的船舶。

    這次海軍方面選擇的是一艘完工70%的2萬噸級高速滾裝貨船。選擇這條船的原因是幾個方面的:首先它原來就在海軍造船廠的船台上,雖然它建造的初衷是為了民用的貨運,但設計時就有著以後軍隊徵用的打算,所以在設計結構方面的強度相對較高,。而且它的設計時速達到了24節,這也滿足改建要求。總體來說,這艘高速滾裝貨船來改裝成訓練航母是最簡單、也是最合適的選擇。

    在林俊到來後的第一次聯繫會議上,林俊就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我只是個飛行員,我並不懂造船,所以在施工的過程中我不會來給大家增加麻煩。我只是從我們飛行員的角度給航母的建造提供些參考意見。我們的航母是為訓練新式的艦載航空兵所建造的,希望它能夠借鑒國外成功的建造經驗。由於我們新的機型正在設計之中,所以希望航母飛行甲板的結構強度和機庫的高度能滿足新式飛機的要求。其它關於航空方面問題,專家同志們比我懂,而且海軍航空兵的同志們也有豐富的經驗,我就不多說了。」

    林俊當然不能多說了,要知道為了蘇維埃的第一艘航母的研製和建設,投入的人力物力是巨大的。設計和建造團體集合了大批的專家,海軍航空兵方面也派了專人來協助建造,而整個工程的總指揮竟然就是我們的工農紅軍海軍司令員奧爾洛夫,雖然只是名義上的,但也可以看出克里姆林宮對於這艘新艦的重視。

    在林俊到達後的第二天,加裡寧也來到了列寧格勒,他是來出席第二天的新航母命名儀式,它被命名為「白俄羅斯」號。而整個改建工程預計一年半後完工。

    接下來的日子,林俊每天是吃住在船廠,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為什麼叫吃住在工廠?他和武金斯卡婭臨時的家就在廠區裡的宿舍區,對門的就是安德盧普夫。原來工廠黨委會給這位「蘇聯英雄」安排的房子是在列寧格勒市區,結果讓林俊以工作不方便為由拒絕了。林俊選擇了現在這套兩室一廳的房子,離正在建設的船台也近,而且妻子到附屬醫院上班也方便。

    整個列寧格勒海軍造船廠都為這艘新艦動員起來,船台上的工人和技術人員是不分晝夜的三班倒。天氣已經漸漸轉冷,但這沒有影響到工人們工作的熱情,整個工廠區都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每天林俊都會到船台「視察工作」,其實他也幫不上忙,但就是喜歡那種氣氛。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著自豪與自信。工作非常辛苦,環境也很嘈雜,但無論林俊在船台的哪個地方,都能無時不刻的感覺到那種昂揚的工作熱情。

    關於安德盧普夫回家探親的問題,林俊實現了他的諾言,每週放假兩天。後來在安德盧普夫同志的強烈要求下做了一下小調整:每兩個星期連著放4天。其實林俊清楚的知道,不是安德盧普夫懶,他在工廠的時候是全身心的投入在工作中,每天的工作時間遠遠超過8個小時。應該說他才是真正的特別顧問,因為他承擔了林俊的大部分工作。

    其實所有參加新艦建造工作的人員都是忘我的工作著。每到換班的時候,總有些人留下義務的再干一兩個小時,每個人都在為蘇維埃能早一天擁有自己的航母做著貢獻。

    武金斯卡婭的工作也是非常忙。上萬人的大廠,每天總會有人生病或受點小傷。而且附屬醫院也為船廠工作人員的家屬和附近居民開放,再加上船廠滿負荷的運轉,武金斯卡婭也是忙的夠嗆,這讓林俊非常心疼妻子。其實武金斯卡婭剛到醫院時,醫院根本沒給她安排具體的工作,也是為了照顧她。但武金斯卡婭自己閒不住,每次有外科方面的手術或門診,他總會主動的去幫忙,結果幾次之後,醫院所有的工作人員發現,這位美麗的有些過分的女醫生的外科技術竟然是全院最好的!接下來的日子,武金斯卡婭也就成了列寧格勒海軍造船廠最忙的外科醫生。

    1935年的十月革命節,林俊按照斯大林的命令回了一趟莫斯科,參加閱兵式。今年的革命節閱兵式還是老樣子,應該說非常成功:因為世界所有國家還都以為蘇聯在按照它一貫的方式前進著。

    給林俊授予勳章都快上癮的斯大林,又給林俊頒發了一枚剛剛設立的勳章。這就是中央執行委員會1935年11月25日命令設立的「榮譽」勳章。可授予創造生產達到高指標,在科研和文體活動中取得突出成就,技術上有發明創造,以及在提高蘇軍戰鬥力和加強蘇聯國防方面有功的個人或集體。林俊和以基洛夫名字命名的馬克耶夫冶金廠平爐二車間是第一個獲得「榮譽」勳章的集體和個人。照理按字面上的規定,勳章授予的人員應該是平民或非一線軍人,但給林俊的證書上標注的授獎原因是:技術上有重大發明創造,為提高蘇軍戰鬥力和加強蘇聯國防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多了一枚勳章的林俊又回到了列寧格勒,還是按照著原來的節奏工作著。

    這天,正在船台上的林俊看到安德盧普夫氣喘吁吁的向自己跑過來。衝著自己就說:「安德烈,武金斯卡婭在工作的時候暈倒了。」

    「什麼!」林俊撒腿就要跑去醫院。

    安德盧普夫一把抱住了林俊:「我還沒說完,其他醫生已經檢查了,沒什麼大事!是你的卡婭懷孕了才這樣的。」

    林俊猛地抓住這位上校的衣領,「你再說一遍!」

    「瞪著我幹嘛!你的卡婭懷孕了。」安德盧普夫感覺很無辜。

    「哈哈哈哈、、、、、、我要做爸爸了,我要做爸爸了!」林俊在那狂笑,渾然不知四周的工人同志們都在盯著他。

    「快,去醫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