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首頁->《絕對本源之零點風暴 返回目錄


第一部 龍組風雲 第五章 真空零點能

作者:雲昊

    將腦海中的資料加以梳理,再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他決定了自己的主攻方向。研究粒子物理顯然不太現實,那需要大功率的加速器,這可不是中國能夠負擔得起的。中國自己研究的粒子加速器雖然不錯,但是離世界頂尖的水平還是有一定差距的。況且那也不是他一個無錢無勢的小老百姓能夠接觸到的東西。量子物理和天文學也需要大量的儀器,他也不可能接觸到。因此,他把目光投向新能源的研究和開發。

    能源對於這個世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沒有了能源,汽車跑不動,飛機不能上天,一切現代化產品幾乎都無法使用,人類文明將退步好幾百年!但是,按照現在的消耗速度,現代文明的能源基石:石油、天然氣、煤都將在短短的幾十年內消耗怠盡。而這些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因此開發新能源是當代科學的當務之急。人類目前能夠利用的新能源有以下幾種:太陽能、核能、地熱能、風能、潮汐能等等。但是這些能源中的能、風能和潮汐能局限於周圍環境,無法大量使用。而核能的核廢料對環境的污染卻相當大。至於太陽能,首先這種能量受限於時間,在晚上就無法提取了,也受限於天氣,其轉換效率也不高。其他有前景的能源有:氫聚變能、反物質能、真空零點能。氫的聚變能又分為熱核反應和冷核聚變。熱核反應只能在超高溫的條件下進行。這樣的高溫,只有原子彈爆炸時才能夠產生。這顯然無法被利用。而氫的冷核聚變到現在都成效不大,在可以預計的將來,冷核聚變都未必能夠得到應用。反物質能就更加不太可能被人們利用了。要產生反物質,必須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使用超級的粒子加速器才能勉強得到幾個反物質原子,這顯然不現實,也似乎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實現。

    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真空零點能身上。

    顧名思義,這種能源來自於真空。事實上,真空中一直散發著大量的能量。

    真空中的能量從何而來?

    根據量子力學的原理,所謂「真空不空」,真空中實際上充滿著忽隱忽現的粒子,它們的狀態變化得十分迅速,以至於無法被儀器探測到。即便是在絕對零度(零下273攝氏度)的條件下,真空也在向四面八方散發出能量,這與人們看到的表面現象大不一樣。零點能就是指粒子在絕對零度下仍保持的震動能量,其幅度隨溫度上升而增加。

    在絕對零度下粒子是靜止不動的,因此它的速度為零;而這時它的位置則是可以測出來的。這樣的話,位置和速度兩者的值我們都知道了,這不符合海森堡的測不准原理——它只允許知道一個。所以,零點時空間的物質粒子不可能真正處於『絕對靜止『的狀態。

    那麼零點時應該是什麼狀態?事實是在絕對零度下即使不再有熱運動,真空中的粒子也仍然在不停地抖動。這也是一種運動,而運動總是和能量相伴隨的。

    根據質能可以等價互換的原理,這些抖動不已的粒子忽而是粒子狀態,忽而又變成了等價的能量——波粒二象性允許這樣。無數這樣閃閃爍爍的粒子時隱時現、此起彼伏地向四面八方散發出能量。因為這指的是在絕對零度時散發的,(高於零度時就有了熱運動,散發的能量當然更多),故而物理學家把它稱為零點能。

    零點能的存在已被科學家所驗證。曾因研究出第一顆原子彈而聞名於世的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一位物理學家拉莫雷奧作了一個實驗,讓零點能把兩塊靠在一起的金屬片壓緊而且發熱。拉莫雷奧費了九牛二虎的力氣,只獲得了微不足道的10到15個焦耳的零點能的能量,但是這已經證明了零點能的存在。

    1989年3月,弗雷希曼和龐斯在美國宣佈他們用鈀電極在常溫下電解重水,觀察到了異常的熱量輸出和少量的中子。該現象一經公佈就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由於當時的實驗用的是重水,又是在常溫下,人們就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冷核聚變」。

    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即使用普通的碳電極在輕水以及輝光放電等其他裝置中也能觀察到「冷核聚變」現象。

    後來,我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江興流教授基於實驗結果,以電極的尖端效應為突破口,分析了電化學異常現象。江興流科研組在電解實驗中,觀察到在電極附近有高度定向的核反應,以及過熱、核嬗變、滯後效應(HeatafterDeath)。經過不斷的探索總結出:氣體放電、真空擊穿及液體中的放電(電解)現象,有著共同的物理規律:由於電解過程中電極表面尖端效應產生的聚能過程,在電極表面局部產生氣泡和渦旋運動,氣泡的產生和坍塌過程將發生動態卡西米爾效應而提取零點能並以熱能的方式釋放出來;同時渦旋運動與零點能形成撓場相干而提取零點能,一方面釋放熱能,另一方面形成類星體渦旋結構,在渦旋中心產生高能射線、中子和高能粒子,並伴有高度定向的核反應。可見電極表面尖端處形成遠離平衡態的非線性體系,滿足一定的條件就會形成自組織的正反饋渦旋,通過撓場機制(註釋1)提取零點能。

    因此,那不是冷核反應,而是零點能反應。

    經過測算,國外科學家計算出零點能的密度為1095g/立方厘米,比使太陽發出光和熱的聚變能大幾百倍。一旦能夠利用這種能量,人類的科技水平將產生大的飛躍。

    一切的理論依據,甚至提取零點能的裝置都已經出現,他前面有路可依,並不困難。有了自己腦海中的那些資料,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

    提取零點能的方法很多,可以通過高能粒子的對撞激發真空,也可以通過電化學、渦旋等過程激發真空而提取零點能。而且後面所屬的過程並不十分複雜,他正好可以研究。

    103研究院裡面有很多廢棄的試驗器材,正好可以廢物利用,他再自己購買了一些,一個小小的實驗室就這樣建立起來了。

    他所租的房子在北京近郊的一個四合院中,旁邊正好有一個堆放雜物的小屋。房東除了每個月收房租河水電費的時候,基本上都不出現。四合院的房間除了他以外,還有兩戶人家居住。不過那些人家都很忙,一般都是早出晚歸,很少呆在房裡。那裡雖然是北京的郊區,其實已經和其他地方的中型城市差不多繁華了。一國的首都附近,果然和其他地方不同。

    開始的時候,他按照類似於1989年被誤認為「冷核反應」的裝置,用碳電極作了一個電解池,輕水不好找,只好用103研究院裡面廢棄的輕水。雖然這種輕水裡面實際上不含有多少氘元素,但是總比沒有好。他的確觀察到了異常的現象。他最初曾經想過從這種裝置中導出電能來,只是一直沒有成功,再說,這種裝置能夠輸出的能量也很少。

    於是他開始另闢蹊徑。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一篇技術文章,是一個發明了一種叫「場電源」的電池裝置的人寫的,說「場電源與真空能是類似的能源」。他腦子裡面立刻豁然開朗。

    那種電池是一種蓄電池。只要最先充電一次,就不需要再充電了。根據研究,通過原先充入的電能,電池巧妙的提取了真空能,從而造成了這種類似於「永動機」的結果。

    當然這不是永動機,這種現象還是符合能量守恆定律的。

    他想到,自己也可以通過線圈導電再加入類似的物質,使得自己的裝置能夠提取真空能並轉換為電能。

    他在那個堆放雜物的小屋裡面安放好自己的裝置。其他的住戶沒有人理會他在幹什麼,這也省了很多解釋的麻煩。

    那是一個圓柱形的大傢伙。高約兩米,直徑約有一米。在外面密密麻麻纏繞了大量的線圈。那些線圈的纏繞方法很特別。事實上,他測試了將近上萬種的線圈纏繞方法才能夠成功提取真空能。線圈內部是空的,裡面有一個容器,裝滿了糊裝的氫氧化物,兩根導線連著銅片插入其中。這種氫氧化物的配方也是他在幾千次試驗中發現的,裡面加有他從研究院裡面帶出來的廢棄輕水。在外面有外接電源插口,用來作為第一次啟動的能源。也有輸出電能的插口,用來將產生的電能輸出。在裝置的壁上有一個直接連接到氫氧化物當中的小燈,一旦裝置開始提取真空能產生電能,小燈就將亮起。

    他把自己的裝置命名為「零點一號」。

    九月七日,「零點一號」正式開始工作。雖然沒有人知道這個消息,但是他相信,這將會是一個載入史冊的日子。

    註釋1:撓場理論最初源於愛因斯坦--康頓理論,在廣義相對論中,若要考慮物質自旋的作用,需引入非對稱的聯絡,即撓率不為零的情況就會導出撓場的存在,撓場的能量來源是零點能。眾所周知,基本粒子的「電荷」對應於電磁場,「質量」對應於引力場,那也應有對應於「自旋」的撓場存在。撓場有許多獨特的性質:它只改變物質的自旋性質;類似於引力場的高穿透性;滯後效應;軸向加速效應。

    ————————————————————————————————————

    作者的話:這一章可能技術資料多一點,但是卻對全篇很重要,如無興趣可以跳過不看。

    真空零點能的理論依據及其推導:http://202。116。83。50/web/phch/teach/no6/wh6-8。htm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去看一下。不過不好懂,說實話,其實我也是不懂的…………*^_^*

    本書起點中文網(www。cmfu。com)簽約作品,獨家首發,轉載請保留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