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首頁->《不入流之我的遊戲規則 返回目錄


作品相關 《制勝的科學》

作者:狂濤

    蘇沃洛夫的蓋世之作--《制勝的科學》《制勝的科學》是蘇沃洛夫於1796年在圖利欽任俄軍司令時為部隊制訂的戰術訓練細則。該書是蘇沃洛夫五十餘年作戰訓練經驗的總結,也是他對以普魯士為代表的十八世紀西歐傳統軍事思想的批判,堪稱當時歐洲最優秀的軍事著作。

    十八世紀西歐的軍隊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組織,兵員補充實行僱傭兵役制,因而士氣很低,後方勤務過於龐雜,而且組織得很差,使軍隊失去了野戰機動的自由。當時到處流行一種所謂"警戒線戰略",即部隊的指揮官們力圖避免廣泛的野戰機動和目的堅決的交戰,而沿邊境線構築預先囤集大批糧食的堡壘,以防敵人的進攻。在戰術領域由於使用線式作戰隊形,軍隊失去在戰場上進行機動的能力。步兵的齊射和而後的正面衝擊是線式戰術的主要戰法。在軍隊管理和軍事訓練方面實行棍棒紀律和形式主義,進行一些不符合實戰需要的操練,嚴重地損害了部隊的戰鬥力,上述以普魯士為代表的西歐軍事思想在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時期發展到頂點,成為包括俄國在內的歐洲各國效仿的榜樣。

    蘇沃洛夫就是在這樣一個歷史背景下開始了自己的軍事生涯,並接受了戰鬥洗禮。他參加的第一次戰爭就是反普魯士的七年戰爭,在戰爭中,他英勇地指揮一個騎兵團同敵人作戰,一直打到柏林。在戰爭中他以自己的作戰行動粉碎了普魯士軍隊不可戰勝的神話;將普軍同俄軍相比,他既發現了普魯士軍隊的致使缺點,也看到了俄軍的不足之處。與普軍的僱傭兵相比,俄軍是由農奴徵集而來的單一的民族軍隊,因而其士兵在作戰中表現出忠誠、勇敢、頑強、艱苦等優良的戰鬥素質;但俄軍將領的無能、殘酷壓搾士兵的野蠻行為卻大大壓抑了士兵的主動性,損害了戰鬥力。為了把俄軍建設成歐洲的一支強大的軍隊,必須對俄軍的作戰、訓練,乃至日常生活管理進行徹底的改革,這就是蘇沃洛夫參加七年戰爭後得出的一個結論。

    七年戰爭結束後,蘇沃洛夫因作戰有功曾受到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賜見,並被委託為阿斯特拉罕步兵團團長,六個月後又改任蘇茲達爾步兵團團長。蘇沃洛夫就任蘇茲達爾團團長期間,以特有的毅力在全團推行改革,改革的經驗集中體現在他所制訂的著名的《蘇茲達爾團條令》中,這個條令就是我們要詳細介紹的《制勝的科學》的雛形。

    《蘇茲達爾團條令》對全團的生活,上自作戰訓練,下至士兵的內務生活都作了詳細的規定,全團所有軍官人手一冊。該條令的主要精神是:一,廢除棍棒紀律,提倡自覺紀律,從尊重士兵的人格入手喚起士兵的自尊心、主動性和完成任務的信心。二,按實戰的需要訓練部隊,擯棄一切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三,對的內容和過程提出了具體的要求。蘇沃洛夫認為,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該由簡到繁,由易到難。整個訓練過程是由軍官的示範、士兵的反覆演練和上級對下級的檢查三個階段構成。蘇沃洛夫推行的改革和整訓使蘇茲達爾團成為一支訓練有素,在以後的幾次戰爭中屢建戰功的英雄部隊。蘇沃洛夫制訂的《蘇茲達爾團條令》和他在此以後三十餘年間的作戰經驗,為《制勝的科學》的誕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796年蘇沃洛夫任俄軍司令時,為準備同法國人作戰,在圖利欽對所屬部隊進行了嚴格的訓練。每當訓練開始時,總是由元帥或某個團長或連長向士兵們再一次提示蘇沃洛夫制訂的一套戰術訓練細則的要點,這套細則就是我們要介紹的《制勝的科學》。

    《制勝的科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分隊對抗演習或演習前的訓練"是供長官用的,主要是闡述蘇沃洛夫的訓練方法。《制勝的科學》要求野戰演習從檢查人員的訓練程度、進行戰鬥的能力、分隊的紀律和凝聚力,以及使用武器的技能開始,只有在此之後才轉入分隊和部隊的作戰訓練。《制勝的科學》非常重視進攻和橫隊、縱隊、方陣等各種形式的衝擊演練。蘇沃洛夫特別推崇貫穿衝擊的演練,他把部隊分成兩支對峙的力量,每一隊沿正面展開。兩隊人同時面對面前進。直到相距百步、按口令向對方衝擊,步兵跑步,騎兵馳馬。步兵手持毛瑟槍上好刺刀準備廝殺,只在快要同"敵人"接觸時才槍尖向上。當兩隊相遇,士兵要敏捷地把槍一側,半面向右轉,以使兩隊互相穿過而不受傷。演習再伴以鼓聲和空包彈的槍炮聲就更加接近實戰。

    蘇沃洛夫在《制勝的科學》中還對射擊方法提出了批評性意見。他認為,射擊的基本要求是要瞄準和消滅敵人。他對當時流行的齊射採取否定態度,因為當時的火槍射程近,在你重新裝彈時敵人會衝殺過來。

    《制勝的科學》第二部分是向士兵口授必需的知識,其中包括軍人教育的基本原則和有關在不同作戰情況下如何進行戰鬥的指示。

    關於軍人教育的軍隊訓練,蘇沃洛夫用言簡意貶的諺語表述了自己的觀點:"學則明,不學則愚";"事怕行家";"農民不會掌犁,莊稼就長不出來"。蘇沃洛夫認為,兵不在多,而在精,一個有學問的可以頂三個或六個,甚至十個沒有學問的。蘇沃洛夫對昏庸無知者十分厭惡,在《制勝的科學》中就有"因昏庸無知,是軍官的逮捕,是校官的從上校起關禁閉"的規定。相反,對聰明機智者卻倍加讚賞。他經常向下屬提出一些古怪的問題以啟發他們的智慧。有一天夜間,蘇沃洛夫看到一個哨兵正抬頭仰視星空,就走近問道:"小伙子,天上有多少顆星?"哨兵不慌不忙地回答:"有5623831顆星。"蘇沃洛夫說:"不對!"哨兵機警地答道:"請原諒,殿下!你若不信的話,就自己數一數,看看我所說的對不對。"蘇沃洛夫滿意地說:"饒了我吧,上帝,好樣的!"並獎勵了這個士兵。

    蘇沃洛夫在《制勝的科學》中列舉了士兵應該具備的素質:"服從上級,加強訓練,聽從指揮,努力學習,遵守紀律,執行軍人守則,講究衛生,鍛煉身體,著裝整潔,精神飽滿,勇敢頑強,爭取勝利,光榮,光榮,光榮!"蘇沃洛夫提出的上述那些士兵應具備的素質即使從現代軍事教育學的觀點來看也是非常科學的,因為這些素質的總和表現了一個軍人或士兵的光輝形象,而這些素質的排列順序則反映了一個真正的軍人或士兵成長的過程。

    有關在各種條件下同敵人作戰的指示是蘇沃洛夫幾十年作戰經驗的總結,在《制勝的科學》中占重要地位。蘇沃洛夫在這裡提出了著名的軍事學術的三條戰術原則,即觀察、快速和猛攻。

    觀察就是通過必要的勘察和偵察確定"如何安營,如何行進,向何處衝擊、追求和打擊敵人"。蘇沃洛夫非常重視觀察,因為它是定下決心和制訂作戰計劃的基礎。每次重大的會戰之前,他都親臨戰場進行觀察。如在1789年第二次俄土戰爭的雷姆尼克河交戰中,年過六旬的俄軍統帥蘇沃洛夫為了弄清敵情爬上樹頂觀察土軍的陣地,發現土軍陣地受河流、峽谷和森林的掩護易於防守,但翼側兵力較弱。於是他就制訂了俄軍進攻翼側,奧軍(俄國的盟軍)鉗制中央,俄軍粉碎土軍民辦側後再掉轉方向與奧軍會合共殲土軍主力的作戰計劃,結果取得了交戰的勝利。

    第二條原則是快速。要實現快速,必須周密地組織行軍,掌握好行軍的速度、休息的時間和方法。快速原則是蘇沃洛夫的一貫思想,他認為勝利是由兩條腿決定的,事實也確實如此。例如,在上面提到的雷姆尼克河交戰中,蘇沃洛夫的部隊已經同土軍遭遇,但統率土軍的土耳其宰相仍以為俄軍還在幾百里以外的普仙謝尼。俄軍猶如"神兵天降",使土軍聞風喪膽,土崩瓦解。當然,蘇沃洛夫在圖利欽訓練部隊時把快速作為一條戰術原則寫進》制勝的科學《還有其針對性和現實意義,因為這裡的訓練實際上就是為長途跋涉參加反法戰爭作裝備。事實證明,後來俄軍遠征意大利和進軍瑞士翻越阿爾卑斯山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得力於他們在訓練中堅持在作戰中實踐快速原則。

    第三個原則是猛攻。這是與敵人短兵相接的關鍵時刻,主要以冷兵器殺傷敵人。猛攻時通常是騎兵衝殺在前,步兵隨後,展開成三列橫隊,第一列突破,第二列將敵砍翻在地,第三列最後完成戰鬥任務。

    蘇沃洛夫主張在肉搏戰中把白刃戰和火力結合起來,"射擊要少而准,刺刀要刺得狠"。在當時火器射程近、裝彈費時的情況下,他更重視白刃戰,認為"子彈會上當,刺刀不會上當。子彈是笨蛋,刺刀是好漢"。當然,蘇沃洛夫提倡白刃戰不僅僅是因為當時的火器不完善,還在於白刃戰能充分發揮俄軍的精神優勢,勝敵一籌。

    蘇沃洛夫在戰略上主張堅決的進攻,在戰術上則主張積極的攻擊。他認為,野戰中有三種攻擊:向較弱的翼側攻擊;向中部攻擊;向後方攻擊。他認為,同前兩者比起來,向後方攻擊為好,俁只適用於規模不大的軍隊。蘇沃洛夫重視攻擊的神速性。看到敵人把導火索接在霰彈上,就要迎著霰彈衝過去,不等敵人發射下一發霰彈就把大炮奪過來。

    蘇沃洛夫強調作戰指揮的靈活性,根據不同的作戰對像靈活使用橫隊、縱隊和方陣等作戰隊形。用橫隊對付敵人的正規軍,用方陣對付異教徒,用縱隊同法國人作戰。

    要特別指出的是蘇沃洛夫非常忌諱"退卻"這個詞。在《制勝的科學》中,談到退卻時的排射擊時,他說:"最好不去考慮這個問題,它對士兵的影響是十分有害的。所以,步兵和騎兵不要去考慮任何退卻!"根據同樣的理由,他規定行軍中前不等後,後邊的應向前邊的看齊。在蘇沃洛夫的辭典裡沒有"退卻",只有"前進"。

    在即將結束對《制勝的科學》的評述時,我想用蘇沃洛夫本人在兩個不同場合的談話來總結和概括該書所包含的思想或許更為合適。一是在1798年俄國參加反法戰爭前夕,沙皇保羅一世曾派德柳米安將軍徵求正在流放中的蘇沃洛夫對未來的反法戰爭的戰略計劃有什麼意見時,蘇沃洛夫說:

    "(1)只能進攻。

    "(2)進軍要神速,使用冷兵器短兵相接的衝鋒要激烈緊張。

    "(3)在觀察情況良好的條件下不要講求任何有條不紊的行動。

    "(4)要給總司令以全權。

    "(5)要在開闊地攻擊,打擊敵人。

    "(6)不要花費時間實施包圍……要塞要強攻並在一開始就投入有生力量,盡快攻取之,這樣能減少傷亡。

    "(7)任何時候都不要為守護各個據點分散兵力。如敵繞過據點則更好,因為他們靠得更近了,更容易被擊潰。"

    沙皇保羅一世在盟國的要求下不得不重新起用蘇沃洛夫。1799年,蘇沃洛夫作為俄奧聯軍總司令來到北意大利的維羅納市,出席了意大利人和俄國、奧國將軍們為其舉行的隆重的歡迎儀式。當俄國和奧國的將軍們等待這位新來的總司令訓話時,蘇沃洛夫來回踱了幾次便自言自語地說:"服從上級!加強訓練!隊列行進每步一俄尺!轉彎時每步一俄尺半!前不等後!出其不意!要進攻!使用冷兵器--刺刀、馬刀!不失分秒地打擊敵人,奪取戰利品!要克服一切困難,甚至難以想像的障礙!窮追莫捨,殲敵務盡!哥薩克騎兵追捕逃散之敵,奪取其全部輜重。一刻不停,乘勝前進!像牧羊人趕羊一樣!進攻,掃除路上的一切障礙!不要派巡邏隊!謹防敵人進行偵察以探明我軍意圖。要堅定不移,要有預見性、觀察力、時間性、勇敢精神,要猛攻!"這聽起來這不像鄭重其事的談話,只是一些不連貫的詞和句子,但卻是蘇沃洛夫軍事思想的精髓。

    蘇沃洛夫以其赫赫的戰功表明,《制勝的科學》所闡明的思想和原則確實是戰無不勝的。其核心是:尊重士兵的人格和積極性,提倡自覺紀律,反對棍棒紀律;以實戰的需要訓練部隊,反對形式主義;用最能反映俄國士兵精神優勢的作戰方式方法同敵人作戰。很明顯,這些思想同俄國的專制農奴制和十八世紀的西歐軍事傳統是格格不入的。因此,以《制勝的科學》為代表的蘇沃洛夫的軍事思想非但沒有得到俄國和西歐各國官方的承認,蘇本人反而屢遭俄國宮廷的迫害和普魯士軍事傳統辯護士的攻擊。這些迫害和攻擊無損於蘇沃洛夫的偉大,也無法阻止《制勝的科學》對當時和後來的軍事思想的影響。

    以《制勝的科學》為代表的蘇沃洛夫的軍事思想已作為俄羅斯文化遺產的一部分載於俄國的歷史,對俄國軍事思想的發展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制勝的科學》繼承和恢復了曾一度遭到破壞的彼得大帝的軍事傳統,培養和教育了十八世紀後半葉整整一代俄國軍官和士兵,使俄國軍隊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軍隊。

    《制勝的科學》是蘇沃洛夫在圖利欽以法國為作戰對象的訓練中最終形成的,在軍事理論和實踐上為1812年反拿破侖的衛國戰爭作了準備。《制勝的科學》所倡導的作戰和訓練原則為蘇沃洛夫的學生和戰友庫圖佐夫、巴格拉季昂等人繼承和發揚,成為俄國軍事學術的基礎。《制勝的科學》最初發表於1806年,在俄國同土耳其和拿破侖法國的作戰中再版八次。

    列寧領導的十月革命和建立的蘇聯紅軍對以《制勝的科學》為代表的蘇沃洛夫的軍事思想給予了真正的評價,確認了它在俄國軍事學術中的主導地位。1918年,列寧批准的《紅軍戰士手冊》直接從《制勝的科學》中摘錄了十條重要的警句作為紅軍戰士的守則,由此可見一斑。這十條是:

    1、士兵應當健康、勇敢、堅定和誠實。

    2、每個軍人都應瞭解自己的行動。

    3、練兵場上艱苦,行軍路上輕鬆;練兵場上輕鬆,行軍路上艱苦。

    4、射擊要少而准,刺刀要刺得狠。

    5、鹿能穿過的地方,士兵也能過。

    6、不要欺負老百姓,士兵不是強盜。

    7、軍事學術三原則:一觀察,二快速,三猛攻。

    8、學則明,不學則愚。事怕行家。

    9、服從上級,加強訓練,遵守紀律,講究衛生,身體健康,著裝整潔,精神飽滿,勇敢頑強,爭取勝利。

    10、"昏庸無智"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該死的"昏庸無智","昏庸無智"是一切禍害的根源。

    可見,《制勝的科學》作為科學具有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普遍性。蘇沃洛夫關於尊重士兵的人格和自覺性,訓練和作戰的關係,精神的作用及士兵應具備的素質的論述,還有他在作戰、訓練中勇於改革創新的精神,對今天的我們仍有一定的指導意義。特別是《制勝的科學》中所包含的人道主義和愛國主義精神使蘇沃洛夫的軍事思想具有強烈的人民性,更可供為正義而戰的人民軍隊來學習和借鑒。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