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庫首頁->《不入流之我的遊戲規則 返回目錄


作品相關 美海軍陸戰隊單兵防護教令(選)

作者:狂濤

    1970年美海軍陸戰隊單兵防護教令(選)

    前言

    本教令綜合闡述海軍陸戰隊員在嚴寒或炎熱氣候條件下作戰時運用的單兵防護措施。由於每個陸戰隊員的首要職責是作為其戰鬥隊中的一員參加戰鬥,因此他必須利用各種可行的方法保護自己,以使自己成為該戰鬥隊中一名有戰鬥力的成員。

    所有陸戰隊員均應通曉一般的單兵防護措施。本教令第一章提供了這方面的知識,此外,還闡述了塹壕與掩體的構築與偽裝,以及各種障礙物的使用。

    鑒於海軍陸戰隊歷來以能快速展開,並能在全世界各地區作戰著稱,所以,陸戰隊員應準備投身於嚴寒地區或炎熱地區的登陸作戰。儘管某些防護措施在各種氣候條件下都適用,但另一些防護措施必然不盡相同,並且必須學會一些新措施,以便充分保護自己。運動、蔭蔽和掩蔽的方法必須因氣候而異。本教令第二章和第三章闡述了這些內容。

    單兵防護是個普遍性的問題,對每個軍人都極為重要,不論他的軍銜多高,或從事什麼軍事專業。當然,戰鬥傷亡是不可避免的,但通過學習和運用本教令所提出的各種防護方法,有可能減少傷亡。

    第一章單兵防護的基本原則

    第1條積極主動

    在戰場上,每個海軍陸戰隊員越是沉重打擊敵人,就越能有效地保護自己。消滅敵人的手段也就是保護自己的手段。最好的防護措施是積極地運用在戰鬥訓練中學到的本領。有效的進攻就是最好的防禦(防護)。

    第2條發揚火力優勢

    1。每個海軍陸戰隊員應能夠利用其單兵武器從遠距離上迅速而經常地打擊敵人。為此,應充分發揮武器的威力,只要能使射彈不斷在敵人耳邊,呼嘯,敵人就不大可能冒險回擊。此時,越能準確地射擊敵人,敵人回擊的機會就越少。應熟練運用武器,與附近的其他武器一起發射猛烈而準確的火力。當猛烈的火力壓制住敵人,迫使敵人停止射擊或降低射速時,己方即取得了火力優勢。火力優勢一旦形成即應保持下去。火力優勢可阻止敵人準確射擊,從而為單兵提供防護。在此種防護下,接近和擊敗敵人就此較容易。

    2。己方野戰炮兵、無座力炮、追擊炮和其他支援武器的火力也可提供防護。這些火力可壓制敵輕武器和數人操作的支援武器的火力,還可殺傷敵人並阻止敵前沿部隊準確射擊。己方人員可在這些火力的保護下向前運動,但不能完全指望支援火力來完成所有任務。此時,也還需要發揚輕武器火力。每個人都應射擊,並在此種協同火力的保護下接近敵人。

    3。進攻時,應佔領某—可對敵陣地發起最後攻擊的地點。該地點稱為衝擊出發陣地。該陣地距目標非常近,以致支援武器無法在不傷及己方部隊的情況下安全射擊目標。在這種情況下,火力優勢須靠衝擊分隊的火力來保持。此時,應發揚衝擊火力,每個人每前進幾步都應端槍射擊或舉槍射擊。一般來說,每個人應向各自的前方射擊,但也應向已知的或可能有敵人的地方射擊。衝擊應持續進行,直到衝過敵陣地並奪取目標為止。

    第3條實施運動

    火力優勢與運動是相輔相成的。前進過程中,應在前方尋找便於更有效地發揚火力的地形。距敵越近,火力效果應越大。分隊取得的火力優勢又可保護其運動中的成員。此外,運動本身就可提高此種防護力。敵人往往在看到目標後才向目標停留過的地點轉移火力,因此應不斷運動,這樣敵人就無法在己方人員曾經停留過的地方命中目標。如陷入敵野戰炮兵或追擊炮火力的目標區,最好的擺脫方法就是迅速向敵方運動。敵人不可能像人員的運動那樣迅速調整瞄推點。而且快速前進還可縮短暴露時間,減少被擊中的機會。

    第4條選擇有掩蔽條件的射擊陣地

    向前運動時,應選擇利用地面上的凹地、大石頭、樹木、溝壑、彈坑、樹樁等天然掩蔽物進行防護。應利用最好的地面掩蔽物,但應適合需要,即可作為良好的射擊陣地。每個人的火力均有助於保持火力優勢;如不能射擊,分隊的火力密度則會降低。一旦喪失火力優勢,每個陸戰隊員就會失去它所提供的防護。良好的射擊陣地不僅能提供防護,而且還有助於提高射擊精度。

    第5條利用蔭蔽條件

    蔭蔽本身並不能保護陸戰隊員避免敵火殺傷,但蔭蔽確可提供某種程度的防護。敵人看不到目標,就無法準確射擊目標。因此,應每時每刻貫徹蔭蔽原則。應避免不必要的運動,盡可能沿蔭蔽道路運動,不使易反光的器材暴露,離開地平線,改變裝備有規則的輪廓,使人員與裝備同天然背景融合在一起,要利用陰暗處進行蔭蔽。

    第6條保持相互聯繫

    1。戰場是一個孤立的舞台。看起來沒有任何東西在運動,如果有活動跡象,也很少。陸戰隊員如果看不到本班或本分隊的其他人員,很可能會感到自己是孤立的。因此,應學會與附近人員保持聯繫和瞭解他們在做什麼。如知道他們確實在場並知道他們的準確位置,則可加強安全感。當一個人知道自己並非孤立無援,而是有其他人作自己的後盾時,他就能更好地戰鬥。而他打得越好,就越能保護自己和其他人員。

    2。儘管單靠目視觀察就能夠與其他人保持聯繫,但與附近人員交談則是一種更好的保持聯繫的方法。通過與附近人員交談,可相互瞭解各自的處境和意圖:還可交換看法,制訂計劃和協調行動。僅人的聲音就有助於消除孤獨感,增強安全感,提高信心,更好地進行戰鬥。

    3。通過保持聯繫、交換意見、制訂計劃和協調行動,陸戰隊員可產生一種與周圍的人團結一致的感覺。此種團結感可使人員協同行動,從而不斷提高戰鬥分隊的作戰效能。因為每個陸戰隊員都可依賴其他人,其他人也可依賴他,並且因為他可以保護別人:別人也可以保護他,所以他就能更好地戰鬥,更好地保護自己並更加迅速地完成其任務。

    第7條構築工事

    戰鬥中不可能始終保持進攻銳勢。現代戰鬥中的火力異常稠密、猛烈而準確,有時可能迫使分隊不得不停止進攻尋求防護和蔭蔽,以免遭到殺傷。分隊在進攻過程中必須暫時停止前進時,或者在等待轉入進攻而需要佔領某一防禦陣地時,應採取各種消極防護措施。分隊停止前進的時間可能只有數小時,可能會過夜,也可能是很長一段時間。但無論因何理由停止前進,每個陸戰隊員都必須作好保護自己免遭敵火殺傷的準備。一般說來,此項工作包括為進行掩蔽而構築工事和為進行蔭蔽而實施偽裝。停止前進時,應利用各種天然掩蔽物。應記住,必須作好隨時投入戰鬥的準備,因此必須首先使自己處於能進行戰鬥的位置,然後再採取必要措施保護自己。應在班長指定的地區內選擇可進行觀察和射擊的最佳位置,例如可選在灌木叢下,起伏地或任何一種陰暗處。應盡可能選擇出入時不會被敵人發現的地點。此外,所選擇的陣地應由火力組組長和班長進行檢查,看其是否與計劃相符。

    第二節防禦戰鬥中的防護手段

    第8條倉促構築的陣地

    l。彈坑在敵我之間通常遍佈著由炮彈、炸彈、地雷和火箭彈炸出的大大小小的彈坑。這些彈坑可提供現成的掩蔽與蔭蔽條件:用來設置具有部分遮蔽條件的射擊陣地。如果情況要求暫時在此停留下來,可利用土工作業工具不費力地把彈坑加深,或採取其他方法進行改造。由於彈坑周圍地面被震得相當鬆軟,極易挖掘,一個直徑約二至三英尺的彈坑可改造成最好的陣地。改造彈坑時,應由向敵一側的坑沿垂直向下挖掘,逐漸構築成舒適的臥姿、跪姿或坐姿射擊陣地。後面各項所敘述的絕大部分步兵掩體。都可由小型彈坑改造而成。

    2。散兵壕分隊處於敵輕武器火力之下或者受到敵反衝擊的直接威脅時,或者分隊奪取地形之後必須立即扼守時,可構築散兵壕。此外,當無法實施進攻或時間不允許構築散兵坑時,也可在後方地域構築散兵壕。可成臥倒姿勢挖掘這種掩體以減少暴露在敵火力下的面積。此種倉促構築的掩體在短時間內很有防護作用,可防止人員遭敵直射火力殺傷。不過,散兵壕不能使人員免遭敵坦克的輾壓,人員易遭來自上方的彈片的殺傷。

    3。坑道在有林帶的地區或築有堤壩或路堤的地方,可橫穿土坡挖掘坑道:還可在坑道的向敵一側開一個小孔,以便向外射擊。應盡可能保留坑道頂部的原有土層,以保護人員免遭敵坦克輾壓。

    第9條散兵坑

    l。概述就單兵防護措施來說,散兵坑是最好的環型防護工事。對於敵輕武器火力、炮彈彈片、飛機進行的掃射或轟炸以及坦克的輾壓,敵兵坑均可對人員提供極佳的防護。即使只完成—部分,散兵坑也可視其挖掘的深度提供不同程度的防護。散兵坑基本上分為單人的和雙人的兩種。無論那種散兵坑均應設有排水溝和防手榴彈槽,以便排除積水和將敵人投入坑內的手榴彈踢進槽內。如果上級指揮宮未具體規定防護工事的類型,散兵坑的樣式可由班長或火力組組長選定。在開闊地上構築散兵坑時,可能有必要不構築胸牆。構築時,應移走和藏好浮土,並臨時設置帶偽裝的頂蓋(參看第12條)。可在頂部至少覆蓋六英吋粗的圓木和六英吋厚的泥土,以加強散兵坑的防護力。此外,還可利用車輛殘骸的裝甲板或裝滿泥土的空彈藥箱等就便材料修築頂蓋,但頂蓋要低,並且應在新土上加蓋草皮或其他天然偽裝物。戰鬥陣地內應留出充足的空間,以便進行觀察和射擊。陣地應僅修部分頂蓋,並加沙袋,以防止泥土從粗圓木之間散落下來。可在散兵坑的坑壁上挖壁坑,放置彈藥和食品。還可在散兵坑的——側向裡挖一約六英尺長的坑道作為睡覺的地點,但必須加固(被覆),以防止坑道塌陷。

    2。單人散兵坑

    (1)應以舒適合用為準,盡量小一些,以盡可能避免成為敵人的攻擊目標。

    (2)寬度應足以使人員坐在踏跺上時能容納雙肩(約二英尺)。

    (3)深度應足以使人員站在踏跺上能有效地射擊或操作其武器,但不得淺於四英尺。

    (4)在坑底一端挖掘具有一定深度的排水溝,寬度以能容納人員站立為限(這樣人員就有足夠的空間舒適地坐下),並能排除雨水。在排水溝的底部應挖掘一管狀防手榴彈槽,其位置一般在踏跺之下成三十度角斜伸入地下。散兵坑的底部應成漏斗狀向防手榴彈槽傾斜。這樣,當手榴彈投入散兵坑時,人員即可將手榴彈踢入防手榴彈槽,使手榴彈爆炸後產生的破片不致於殺傷散兵坑內的人員。

    (5)從散兵坑內挖出來的泥土應放在周圍,並築成胸牆,但應留出供人員射擊時放置臂肘的足夠寬度。堆放的泥土不宜太厚,並且加以夯實。胸牆厚度至少三英尺,以保護人員免遭敵輕武器火力殺傷。用散兵坑內挖出的泥土構築環形胸牆時,胸牆高度約為六英吋。

    (6)如用草皮或表土偽裝胸牆,應在開始構築散兵坑之前剷去十平方英尺範圍的表土,堆放在—邊備用。在散兵坑挖好之後,再將表土覆蓋在新挖出的泥土之上,使散兵坑的外貌與周圍的地面一樣。

    (7)在大部分具有不同土質的地區內,恰當構築的散兵坑能可靠地保護人員,避免坦克從任何方向進行直接輾壓,傷害散兵坑內的人員。當坦克直接輾壓散兵坑時,人員應蹲伏在坑內,其頭部與地面之間應有兩英尺的距離。

    3。雙人散兵坑雙人散兵坑基本上是兩個連在一起的單人散兵坑。有時,因為考慮到心理因素的影響,有必要使人員在戰場上保持一種同伴關係,而任務也要求人員結成雙人小組進行戰鬥。在此種情況下,要構築雙人散兵坑。在大部分具有不同土質的地區內,雙人散兵坑同樣可保護人員免遭坦克輾壓的危害,但雙人散兵坑對敵機的掃射或轟炸以及彈片殺傷的防護力較差。在防禦陣地內一般寧可構築雙人散兵坑而不構築單人散兵坑,其原因是;

    (1)更容易構築,而且一人構築散兵坑時另一人可提供保護。

    (2)便於人員輪流休息,即一人擔任警戒,另一人休息。

    注意;雙人散兵坑內的防手榴彈槽不能修在踏跺之下,而應修在坑壁的一側,以保證手榴彈爆炸時兩人都不受傷害。

    4。蹲姿散兵坑蹲姿散兵坑是作業量最小的一種掩體,可對人體提供充分的掩蔽或防護,而且比臥射散兵坑更適於使用輕武器進行射擊。在一般條件下,構築一個蹲姿散兵坑只需約二十分鐘的時間。

    5。跪姿散兵坑跪姿散兵坑基本上就是一個蹲姿散兵坑,只不過此蹲姿散兵坑挖深一英尺左右。

    第10條武器掩體

    1。概述構築武器及其射手的掩體的目的和構築單兵掩體的目的一樣。無掩蔽的掩體通常只適用於倉促編成的陣地,因為此類掩體構築速度快,不需要什麼器材,易於蔭蔽,並且便於環形射擊。

    2。自動步槍掩體在單人散兵坑或雙人散兵坑的基礎上增加一個腳架槽,即可築成自動步槍掩體。將散兵坑改造成自動步槍掩體(或改造成帶有兩腳架的M60型機槍掩體)的方法如下:

    (1)在散兵坑內站好位置,將自動步槍對準自己負責的射擊地境的最右側。

    (2)使右肘保持在同一位置上,然後向射擊地境的最左側移動自動步槍,與此同時由射手將自動步槍兩腳架留下的軌跡標示出來。

    (3)挖出腳架槽和射擊台(肘座)。

    (4)為使自動步槍射手始終保持同一姿式,可在右肘位置上挖出一個大小足以容納一個C類口糧盒的坑,其深度應能使盒的頂部與地面平齊。然後將一個空口糧盒放在坑裡,開口向上,夯實口糧盒周圍的泥土並用泥土填滿口糧盒。這樣即可修成—個既容易找到又舒適的肘座。採用此種方法,再在射擊位置前方埋設一根瞄準標樁,即可迅速而便利地改善夜間射擊條件。


上一頁    返回目錄    下一頁